瓢虫文学 > 琵琶重奏曲 > 第七章 蓄势待发 战前准备

第七章 蓄势待发 战前准备


  夜幕将至,我静静地看着落日余晖。一个人,抱屈而坐。

  我就这样子等着。等着月亮出现。然而并没有出现。

  漆黑笼罩了我们一行人。周围早就没有了动静,估计都去睡了吧。我呆滞地坐着,冷风吹过,呼呼长啸。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我不禁抱得更紧了。脑海中,回荡着“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接着,人生的一幕幕在我脑海划过。我感知的到,我要死了。

  人死前,一幕幕的放映,一片片的留声。最让人缅怀,最让人知哪是遗憾,哪是感恩。

  就这样子,寒风早就击不穿这干冻的薄裳了。欺压早就压不到我这死去的心了。

  ……

  “砰!”的一声,“砰,砰砰!”的声。惊醒了我,也惊醒了周围的人,就连大唐也震动开来。

  顷刻间,在漆黑笼罩中,鸦鸦声不断。

  “大唐来救我们了?”

  “要是能救,怎能落得这么番地步。”

  “要我说,大燕就是为了借此让我们去当炮灰来的!”

  “就是,就是!”

  我旁边的那个胖肥子,却闷声不响。

  听着他们在漆黑中异议。我也很难评价他们。只是自顾自的搓起手来。

  “哎呀,要开战了吗?”我依然杵在原地,呆呆地望着漆黑。

  黑夜里,没有执事者的怒吼,只有人群中熙熙攘攘的嘈杂声。

  这个状态并没有持续很久,就平息了。不是掌权者让他们产生了恐惧,而是他们自己包括我在内,为了明天,乃至以后的被救赎,做准备。

  第二天,夙夜未亮,就被䂜䂜声惊醒。一个卫兵拿着铁棍示意我们赶快去外面集合,然后随手撬开了篱笆栏。

  我们没有人像刚刚那样子懒散,怠慢。

  匆匆忙忙地集合到了外面。一片平地上。只见,一排排卫兵挺立,一个地方官似的人物早已等待多时。

  只见他八字胡上挑,粗厚的下唇,满是威严。凝重的冷眉中突显了此刻的死气。眉弓紧皱,鄙夷的双眸中充满了不屑。

  他就是地方知州——胡汉良。一身皮肚军服,矮个子。

  旁边的瘦高个,高带瞻帽。就是昨天捉拿白居易的转运使——狄李唐。

  另一侧的一身黑,独眼壮汉,就是御前侍卫。不必知道姓名。

  白居易等十几个参差不齐的荒民,在其中格外地平庸。

  这次地方官等众人来到此燕城。目的很显然了,就是要“募”兵抗战。

  随后,其中一个爪牙,抽出挟带着的竹筒,抽出一卷檄策。高声喊到:

  朕惟古昔郡县之制,募全国丁壮、设军团以保护大燕,固无兵农之分。“中世以降,兵权归于武门,兵农始分离,遂成封建之治。“戊辰一新,实乃二千余年来一大变革也。当此之际,海陆兵制亦须因时制宜。“今基于本邦古昔之制,斟酌海外各国之式,设全国募兵之法,欲立保护国家之基。“汝百官有司,当深察朕意并普遍告谕全国。”

  这并不是大唐发出的征兵告示。而是拜大燕,安史家族所赐。

  白居易众人的脸色愈发难看。此次的募兵令,没有所谓的谈判可言,更没有人权可言。

  “现在是非常时期,我们大燕正需要你们这些精良将士,为我大燕献出一份力,不必担心,我们会给你们的家属特别照顾的,也会有丰富的,优渥的奖赏。”

  知州话还没说完。就有一人插言道。

  “那,赏碎银白两吗!”一个瘦弱的长杆子抢上前说道。

  在场所有人,内心的想法开始丰富起来。

  知州无语想到“这么会有这么轴的人?看来只能高干子里拔粗个了。”

  转运使暗暗窃喜到“嘿嘿,他死定了!”

  白居易无奈暗想着“真是讽刺啊,长白条对矮胖墩(知州)。”

  其余的明眼人为他捏一把冷汗“这个人怎么这么不明事理,不看场合啊。”

  知州强颜地将眼眯成一条缝,委婉地笑到“都有的,你们提的我们尽量满足!”

  随后示意着让白居易众人前去整理着装,毕竟一个个长袖长袍的,上战场多碍事啊。

  白居易他们走了,却不见刚刚那个长杆子了。

  紧接着,他们被推推嚷嚷到了修正室。里面放着一把小砍刀。几双陈旧的布鞋。众人在守卫面前脱下衣服,开始了“整改”。

  可是,遇到一个邪乎的事。这些布鞋,都比男人的脚小很多。似乎是女人穿的小脚鞋。其中的人,不免看见了自己媳妇的鞋子。正有人想去理论,却被打了回来。

  众人只能咽着泪,忍气吞声地拧巴起拳头来。

  到了烈日当空时。烽火当空,军锣回荡。就知道他们该出发了。


  (https://www.pcczw.com/wx/7042/101275308.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