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马来亚、印度,直到开罗
推荐阅读:觉醒卡通召唤师,开局六道汤姆猫 重生港岛之沈门崛起 蛇仙:开局吞噬仙帝 轮回之至高位面 镇龙棺,阎王命 全球游戏:我开挂无敌 官场:美女领导带我青云直上 上岸提离婚,反手和市长女儿领证 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 毁童年:开局怒收悍娇虎一血
“阁下......陈先生,战争与未来的关系,您不会不明白的吧?”
待比里·帕侬荣屏蔽左右,坐在椅子上的驻暹罗大使樊以鼎微微倾身,开始用帕侬荣的汉名称呼对方,言语中透露出拉拢之意。
相比于颂堪掌控的泰国,帕侬荣治理下的暹罗并不像那样穷兵黩武,武装实力,尤其是海军,比原时空要差不少,如今的暹罗更多的是在用灵活的外交手段在中英法这三个鸡蛋上跳舞。
而帕侬荣的顾虑正在此处,一旦英法倒台,暹罗的实力就很扎眼了。
往东边看,柬埔寨、老挝根本上不了桌,作为老对头的越南如今只剩下湄公河三角洲,恐怕也难以与暹罗抗衡;
南边的马来亚实力本身就不如自己,再加上地理位置突出,靠近马六甲的精华城市注定与其无关,双方也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
至于说北边的缅甸,历史上的缅甸固然强大,但到如今会怎样,谁也说不好。
一只小猫不会引起别人的敌意,但一条狗却未必,一只小老虎就更不可能了。
暹罗不想要战争,在如今这个时代,这个境地,他们也不敢要战争。
“樊先生,同为亚洲国家,我们也十分痛恨敌人,但暹罗人民刚刚步入安定的新生活不过七年,贫困和饥饿仍困扰着我们的家园,我不能再将他们带入战火。”
帕侬荣表达出遗憾之情,但很快又转变了语气,道:“但打击欧洲侵略者是所有亚洲国家的共识,暹罗将永远支持中国对殖民者的正义讨伐,并为贵国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
“陈先生能这样想,我们感到很高兴。”樊以鼎没指望暹罗加入战争,只需要他们提供一些必要的协助即可。
暹罗的手工业还算可以,农业也比较发达,至少比巴掌大的兰芳和倍法国人嚯嚯的不成样的越南好多了,提供一些基础的物资不是问题,也省的从国内往这儿运。
其次暹罗的铁路运输也还算可以,朝缅甸和印度推进时,陆地运输是必不可少的。
纵然印度靠海,看着海运就能满足需求,但实际上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儿,这条航线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乐观,陆地上就更糟糕,高温和雨季那简直了,必须要陆海双管齐下才行。
历史上印度、缅甸战役的交战双方可谓是颇有心得,1945年英军第14集团军,约20万人,在发动反攻时,就遭遇了相当严重的补给困难。
至于日军就更菜了,著名畜生牟田口廉也那句“大和民族自古以来就是食草民族,你们身在茂密的丛林里,居然说没有食物,这是怎么回事?!”是二战笑话集中的名句,而且,当时的日军才不过9万人。
在物资消耗方面,国防军甲种师>英印军步兵师>日军甲种师团,人数方面,日军甲种师团>英印军步兵师>国防军甲种师。
在高烈度战斗中,如果不进行大范围机动,日军一个甲种师团,约25000人,平均物资消耗在200~300吨之间;英印军步兵师,约18000人,物资消耗在320~450吨之间;而国防军南方甲种师,约15000人,物资消耗在290~400吨之间,而北方甲种师更高,在350~450吨之间。
而左念微很清楚,到了大战中后期,军队的物资消耗还会有一波上升,摩托化或机械化程度高的步兵师在高烈度战斗中每日物资消耗可能要达到800吨以上,常规步兵师超过500吨也不算很离谱的事情。
另外,就算是停在原地不动,一个师每日也要80~100吨的维持物资。
后勤不是儿戏。
总参谋部对于印度的战斗层考虑过采取“多管齐下、一击制胜”的策略,准备南北各修一条铁路,南线即从术达出国境,到腊戍后分两线,向西往印度境内修筑,向南一路到仰光,这两条线就是另一个时空的缅甸中央铁路、密支那铁路和滇缅铁路,此时由于英国企图将缅甸当作一个缓冲带,这几条铁路都没有修建;
北线则从迭里迷(今乌兹别克斯坦铁尔梅兹)出国境,经土库曼斯坦、伊朗、阿富汗等国进入印度,主要任务是阻止英军支援。
但这条线很快就被否决了,无他,代价太大了。
首先是性价比,北线过于遥远,注定其无法成为主攻线路,大概只能投送3~5个步兵师,而缅甸方向的铁路可以支持接近20个步兵师,但在花费上北线却是11到13倍于南线,用12倍的钱去投送四分之一的部队完成一个无关紧要的目标,简直荒唐;
其次是里程,受制于阿富汗复杂的山地环境,这条铁路必须往西绕,但即便绕路之后,也有大片的山地,技术难度和资金耗费太大;
再次是被破坏的可能性较大,这里属于中国投送的未端,却临近英国人的核心势力范围,英国人想要破坏很容易;
最后则是沿途风险太大,阿富汗匪患成灾,伊朗反复无常,一不小心这些花费就都打水漂了。
最终,得以通过的只有南线的方案,并增加了环中南半岛方案,即在越南(南越南)和柬埔寨境内修筑铁路,将暹罗东部干线和交趾铁路联通起来,再修通北碧到仰光的铁路,实现环半岛运输。
而在近些年,随着欧洲海军力量格局超乎想象的变动,中枢又改变了决定——
印度干里烂地,又热又脏,四五十度的高温足以让一切机器趴窝,传染病更是能够造成严重的非战斗减员。
因此总参谋部通过了另一个相对冒险的决定,即对印度围而不打,用大约30万人在孟加拉一带牵制英军主力,海军则深入印度洋,在印度沿海夺取港口,开辟陆上新战线的同时夺取印度洋制海权,最终将手伸到东非,夺取苏伊士运河。
如果单论实现的可能性,这一方案相比于夺取夏威夷还是小一点的,但问题是怎么在打美国的同时把手伸过去,运输压力太大了,只能等战争后期再说。
这下子,既怕德国强,又怕德国弱了。
当然,这些都是未来的事情了,先把英国人从新加坡赶出去再说。
随着舰队逼近哥打巴鲁,从嘉定(西贡)起飞已经早一步飞抵哥打巴鲁。
现代战争的核心力量是航空兵和炮兵,战术航空兵可以最大程度的遮蔽战场,通过炸桥梁、道路、火车站来迟滞敌军的集结和运动。
战斗机、轻型轰炸机、俯冲轰炸机混成的机群铺天盖地,一阵又一阵的引擎轰鸣声如海浪般拍向海岸旁的哥打巴鲁。
英国防空兵的素质显然要高于荷兰人,早在飞机还未出现在大部分人视野中时,防空兵们已经严阵以待。
随着刷着蓝色或其他偏蓝颜色的飞机出现在天空中时,各种口径的高射炮开始开炮,英国人独具特色的防空火箭也开始发射。
只可惜,这其中最靠谱居然是西斯帕诺20mm机炮,尽管它比厄利孔的稳定性要差不少,比苏罗通更不足,但相比于40mm砰砰炮等一战老古董和完全没准头的防空火箭相比还是不错的。
但实际表现上,反而是防空火箭最好,从未接触过这玩意儿的飞行员被这个看起来很厉害的家伙吓了一跳。
一个个挂着降落伞的炸弹慢慢的下降,其作业方式类似于地雷,火箭弹将炸弹推到330米的高空,然后炸弹打开降落伞缓慢下降,飞机碰到就会爆炸。
至于说效果嘛......
“我靠,好吓人,什么玩意儿跟苍蝇一样乱飞?”
“都别管了,赶紧整队。”
在一阵骚乱之后,机群再次恢复了阵型,英国人手中的高射炮要么是威力不够,要么是准头不够,要么是两个都不够,在高空的防御效果极差。
天空中的轰炸机们在高炮炮弹中闲庭信步,数以百计的航弹落在了英印军布置的滩头阵地和纵深阵地上,由于是水平轰炸,准头并不算靠谱,往沙滩上扔的航弹有一部分掉到海里。
不过,这也并未完全没用,有几枚航弹倒是意外的撞上了水雷,相当于数百公斤的梯恩梯的爆炸在近海掀起一阵巨浪。
紧接着,俯冲轰炸机们开始下降高度,冒着英军密集的防空炮火开始朝对方的堡垒投掷炸弹。
猛打快走就是这次行动的宗旨,在短短半个小时里,接近一干枚100公斤杀爆弹,混杂着上百枚穿甲弹和混凝土破坏弹落在了英国人的防线上,由于缺乏航空力量的支援,这条相对薄弱的防线在一开始就受到了重创,靠南的一处阵地上,或许是前线兵站内储存的弹药殉爆,连带着整个阵地都陷入了火海。
黄昏中,天边的机群与斜阳海天共映,潇洒离去后,留下满目疮痍。
机群与舰队并非同一条线路,双方自然遇不上,但此时天边却出现了机群,那么到底是谁,便不言而喻了。
在短暂的识别之后,各艘舰艇上开始响起尖锐的防空警报,观测手们开始汇报各自的观测结果。
“报告,发现敌机来犯!”
“167方向,高度二干。”
“敌机数量......至少30架。”
“敌机数量35架,双翼机10架,单翼机25架。”
“敌机数量24架,双翼机与单翼机各半。”
“敌机数量33架,双翼机13架,疑似鱼雷机,单翼机20架,疑似战斗机与轰炸机各半。”.
(https://www.pcczw.com/wx/17410/76750.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