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钢铁先驱 > 816时代的差距

816时代的差距


当亚历山大悠然走近那两座大型开放式车间中的一座时,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所淹没。

车间内,人潮如织,工人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

凿子与锤子撞击巨大石板所发出的响亮声音,犹如激昂的乐章,在他耳畔回荡,奏响着劳动的旋律。

细细看去,这些工人的总数怕是有数百人之多,涵盖了各个年龄段的男性。他们每个人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忙得不可开交,整个车间弥漫着一股专注而热烈的氛围。

瞧,一群十几岁的少年正手持凿子,奋力地将从采石场运来的巨大石块,雕琢成更为易于处理的碎片。

他们稚嫩的脸庞上满是认真的神情,每一下凿击都带着蓬勃的朝气。而在他们身旁,另一群少年则专注地打磨着石头表面,力求使其呈现出光滑如镜、光泽闪耀的质感。

那专注的模样,像是整个世界都只剩下手中的石头和打磨的动作。

在这些少年旁边,是一些身着简朴束腰外衣的成年中年男子。他们,便是这里的主管与雕刻家,无疑是工坊里的中流砥柱。

此刻,他们正忙于多重事务。时而悉心指导年轻工人,传授着自己多年积累的技艺与经验,悉心培育着幼苗;

时而又与同事们热烈讨论,思索着如何以最佳方式推进各类项目,他们紧皱的眉头,透露出对工作的严谨与执着;

当然,他们也不忘亲自投入到实际的雕塑创作之中,用手中的一把小锤子和一把凿子,在石头上演绎着艺术的奇迹。

仅仅是静静观赏他们工作,便如同欣赏一场精彩绝伦的表演,令人赏心悦目。

他们挥舞工具时的精准度,恰似技艺精湛的舞者在舞台上翩翩起舞,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

那清晰而有节奏的叮当声,宛如一曲美妙的音乐,奏响在车间的每一个角落;

他们工作时专注的眼神,仿佛能将灵魂注入眼前的石头;

随着每一次清脆的敲击,石头逐渐成形,仿佛被赋予了生命;

甚至那覆盖在他们脸上和衣服上的白色石粉,都为这画面增添了几分独特的艺术气息。

对于亚历山大这样的人而言,目睹人类亲手创造的过程,总是充满了无尽的魅力。

这种亲手制作赋予了每一件作品独一无二的特质,仿佛为它们注入了鲜活的“灵魂”,与未来工厂生产出的冰冷、毫无生气的“物体”截然不同。

然而,亚历山大的目光中也闪过一丝忧虑,那便是他们竟都没有佩戴面具。他深知,车间内弥漫的灰尘犹如隐匿的杀手,悄无声息地威胁着工人们的健康。

他不敢想象,这些灰尘会对他们的鼻子和肺部造成多么严重的损害。而且,受影响的不仅仅是成年工人。在这些工坊里,还有许多年仅六七岁的小男孩也在忙碌地工作着。

他们或是搬运食物与水,为辛勤劳作的人们送去补给;或是传递各类信息,确保工作流程的顺畅;又或是搬运工具、梯子等杂物,小小的身影在车间里穿梭不停。他们大多是工人的孩子或兄弟,由于地面尘土飞扬,那些细微的石头颗粒必定会对他们稚嫩柔软的肺部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

但亚历山大最终并未考虑强制推行安全标准,因为他明白,在这个时代,诸多更为严峻的威胁如影随形。

霍乱、瘟疫、天花,每一种疾病都如同狰狞的死神,随时可能夺走人们的生命,相较之下,吸入灰尘对肺部造成的损伤似乎显得微不足道。

即便抛开这些致命疾病不谈,当时的人们对于健康风险的概念几乎一无所知。大多数人甚至不像现代人这般相信疾病的存在,更确切地说,他们根本不认为疾病是由环境因素引发的。

相反,普通民众坚信超自然的力量,认为疾病是由鬼魂作祟、神灵诅咒、因果报应,甚至是占星术所致。他们深信,倘若太阳处于西半球,而月亮又处于某个月份的特定阶段时,一只黑猫从身旁经过,那么疾病便会随之降临。

即便那些被视为“更有学问”的人,他们的理论也荒诞不经。他们认为疾病是由于不朽的美德缺失、难闻的空气,或是身体内各种“元素”失衡所导致的。

如此这般,亚历山大又该如何说服这些人佩戴面具呢?他曾成功让建筑工人在面临掉落碎片的威胁时戴上头盔,但此处的情况却截然不同。

想想看,即便在后世全球大流行的严峻形势下,仍有许多“所谓的知识分子”拒绝佩戴口罩。有鉴于此,亚历山大思索再三,决定暂且搁置这个想法,转身去与其中一个工坊的负责人打招呼。

“大人,欢迎大驾光临!听闻您今日前来逛市场了。”亚历山大刚一走近,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便热情洋溢地迎了上来,一边说着,一边迅速用挂在腰间的毛巾擦拭着手上和脸上的粉尘。

“嗯,看来生意颇为兴隆啊,拉蒂!”亚历山大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容。拉蒂见状,也咧嘴笑了起来,口中露出许多磨损的老牙。

“呵呵,大人,这一切的恩惠皆源自您啊。盖亚神庙一直对圣母雕像有着需求。贵族们也总是要求为他们的花园增添新的雕塑,或是为他们最宠爱的妃子塑造雕像。生意确实不错……确实不错。实在没什么可抱怨的,呵呵呵。”

从两人的互动之中,不难看出他们之间的相处远比与莫鲁斯的交流更为自然随性,少了几分刻意的讨好,性格上的差异尽显无遗。

亚历山大此前也曾委托这位老先生为其寺庙制作雕像,故而彼此之间有着一段合作的渊源。

“那就好。看来你也改变了信仰。”亚历山大随意地闲聊着。

“是啊,是啊。我的生意如此红火,全仰仗伟大的圣母以及您这位神圣的庇佑者。我们所制作的雕像,一半送往圣母的庙宇,另一半则供给那些渴望将圣母安置在家中的人们。老拉特虽说毛病不少,但绝非忘恩负义之人,一点都不忘恩负义,呵呵。”

亚历山大就这样与拉蒂继续寒暄着。在交谈过程中,当他询问起生意上的顾客数量时,这位来自首都的石匠却突然遗憾地叹了口气,说道:

“大人,数据看上去的确不错……但我实在不知这份恩惠还能持续多久。您所配制的水泥,用来制作雕像真的如此简便吗……只需将液体倒入泥模之中即可。无需像以往那般,如疯子般耗费数月时间,慢慢凿刻这些坚硬的石头,呵呵呵。”

“我的手下,有半数人都在考虑放弃传统工艺,转而使用水泥制作雕像。事实上,已有不少人付诸行动了!”

很明显,老人陈述这些事实,实则是在宣泄心中的不满。至于他是期望亚历山大有所作为,还是仅仅借此发泄情绪,恐怕连他自己都不甚明了。

亚历山大听后,只是微微一笑,而后轻轻拍了拍老人的肩膀,示意他无需担忧。

“拉蒂先生,您想得过多了。水泥不过是一种特殊的石灰砂浆罢了。难道石灰砂浆就能让你们这些雕塑家走向破产吗?当然不会!所以您又有何可惧怕的呢?”这句反问,瞬间在老人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亚历山大见状,继续说道:

“水泥和大理石各有其独特的用途。水泥适用于建筑领域,而大理石则更适合用于雕塑与装饰。您不妨想想,水泥制成的雕像能与大理石雕像相媲美吗?”

“当然不能!”拉蒂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兴奋地握紧拳头,脱口而出,“那些雕像看起来……太过脆弱了,仿佛一阵强风便能将其吹倒!”

事实上,由于使用水泥制作雕像的技术问世不过短短几年,雕塑家们尚未解决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致使成品看上去……缺乏一种难以言喻的质感。它无法像大理石雕像那般,散发出力量与厚重的气息。

事实上,倘若仔细端详,即便现代的混凝土也难以完全模仿大理石的独特韵味。

于是,亚历山大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说道:

“没错!所以真正购买这些水泥雕像的,大多是那些无力购置真正大理石雕像的穷人。真正的贵族,永远不会舍弃大理石的奢华。我们的技艺与作品,永远都有立足之地!”

亚历山大所言,皆是肺腑之言。毕竟,凭借他前世的阅历,深知真正的大理石所蕴含的奢华与华丽,是无可复制的。

这番逻辑清晰的推理,以及对其生意前景的肯定,瞬间让老人精神为之一振。他兴奋得跳了起来,大声说道:

“对!对!大人您说得太对了。哈哈哈,铜和铁虽用途有相似之处,却也能共存共生。哈哈哈,看来是我庸人自扰,想太多了!”

不难看出,拉蒂有个有趣的小怪癖,每当他心情愉悦之时,便会重复自己说的最后一句话。

亚历山大的话语进一步激发了他的喜悦之情,“嗯,虽说世间有愚人金,但这并未让金匠们失去生计。真正高品质的东西,总会吸引那些品味高尚之人。您只需勤奋努力,继续保持便好。”

拉蒂自然听出了这句精妙的文字游戏,亚历山大在老人的欣喜若狂中,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

亚历山大满心欢喜地离开了石匠工坊,心中坚信,这座城市未来的雕塑家数量定会有所增加。之所以目前尚未实现,原因在于进入这个市场所需的技术门槛颇高。

在开始制作第一件作品之前,工匠们至少需要十年的经验积累,而且水泥作为一种受到严格监管的资源,因其稀缺性,从未向公众出售过。

因此,人们所能获取的少量水泥,要么是一些建筑工人冒险走私出来的,要么便是从亚历山大为寺庙委托制作的几尊混凝土雕像中获取的。

亚历山大深知,倘若他决意将水泥投放于公开市场,不出几日,水泥定会如燎原之火般畅销无阻。而且,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用它制作的最热门物件并非房屋或住宅,而是雕像。

虔诚的赞扎尼特人对雕像以及玻璃制品,怀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奇特迷恋,仿佛这些物件承载着他们内心深处某种神圣而神秘的情感。

就在亚历山大悠然离开石工坊,渐行渐远之时,不经意间,他的目光被一家售卖玻璃制品的商店所吸引。

虽说只是一家店铺,但其规模之宏大,着实令人咋舌。它几乎占据了整整一个街区,相较莫鲁斯那已然堪称赞赞最大店铺之一的珠宝店,还要大上好几倍。

这家店,乃是亚历山大倾注心血与巨资打造而成的杰作。

此店由纯黑色玛瑙以及从马特拉克精心进口的顶级花岗岩筑就,远远望去,宛如一座庄严肃穆的寺庙,散发着神秘而高贵的气息。

深浅不一的黑色石头巧妙排列,形成层层叠叠的波浪状,其上雕琢着神秘而复杂的图案,令人目不暇接,仿佛在诉说着古老而神秘的故事。

墙壁上,巨大的窗户犹如巨人的眼眸,通透而明亮;当亚历山大踏入店内,更是惊喜地发现,屋顶上竟设有几个别致的“舷窗”,阳光透过这些“舷窗”,如丝丝缕缕的金色丝线,轻柔地洒落在店内的每一个角落。

若逢暴风雨肆虐,在空地正下方的楼层,有一方宛如世外桃源般的小花园。

园中树木葱茏,枝叶繁茂,甚至还有一座人工水池,静静地坐落其间,宛如一面明镜,专门用于吸纳那如注的雨水,仿佛在默默守护着这片宁静与美好。

亚历山大在这家商店所耗费的钱财,甚至远超他精心装修自家府邸的花费。

不仅如此,这里的戒备更是森严至极,四周驻扎着手持崭新闪亮戟的武装人员,他们身姿挺拔,宛如钢铁卫士。

单是他们那威严的存在,便足以让绝大多数平民望而生畏,不敢轻易靠近。

这家商店的老板,是一位衣着考究、身着红色长袍的中年男子。

见亚历山大莅临,他自然是以最高的敬意,诚惶诚恐地迎接。

在他身后,还跟着一小队身着长袖蓝色长袍与礼服的俊男美女,宛如一群优雅的仙子与绅士。

他们身上的衣服、鞋子,以及各式各样的饰品,皆是由“公司发放”,使得整个随行队伍显得光彩照人,颇具气派。

除了那位身着红袍的老板,其余众人皆是亚历山大的奴隶。

这些奴隶,皆是奴隶贩子精心挑选,保证他们拥有出众的美貌、迷人的魅力以及优雅的举止,才被亚历山大买下。

他们之中,许多人甚至与贵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或许是在贵族家族中失宠,无奈流落至此;有的可能是在残酷的战斗中不幸被俘;还有的仅仅是遭遇绑架,命运的轨迹就此改变,就如同艾莉亚一般。

鉴于他们曾经相对崇高的地位,以及如今所展现出的美好态度,亚历山大仁慈地承诺,只要他们能忠诚服务六年,便给予他们梦寐以求的自由。

不仅如此,在这六年期间,他还会每月给予他们100罗帕尔的丰厚工资,当然,这其中扣除了伙食、衣服、住房、工作服以及一小部分进货费用。

如此慷慨的条件,也难怪所有的助理都对取悦老板一事满怀热忱,迫不及待地想要以各种方式奉承他,殷勤地带着他参观商店,竭尽全力希望他至少能记住自己的名字。

无论是身姿婀娜的女子,还是风度翩翩的男子,都仿佛一群渴望得到主人青睐的鸟儿,围绕在亚历山大身边。

亚历山大却只是漫不经心地将一些美女那仿佛迫不及待想要被他占有的冷漠目光抛诸脑后,悠然转过身去,细细查看起店内正在出售的琳琅满目的商品。

倘若有人以为这家玻璃店与现代的玻璃店会有几分相似,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这里绝非普通商家那般,只是简单随意地将玻璃制品堆放在货架或敞开的桌子上展示。

相反,人们更容易将这个地方想象成一家奢华的珠宝店,那些精美的玻璃制品,宛如稀世珍宝般,被单独陈列在大理石基座之上,放置在如血般鲜艳的红色天鹅绒上,散发着令人炫目的光芒。

事实上,考虑到它们每件的价值几乎与等重的黄金不相上下,如此精心的对待倒也无可厚非。

店内,高脚杯、圣餐杯、镜子、花瓶、小雕像……每个类别都在这巨大的商店里拥有专属的展示区域。

然而,它们摆放的间距甚远,使得整个地方显得空旷而宁静,宛如一座艺术的殿堂。

店内的桌子、椅子和架子亦是寥寥无几,这愈发让此地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博物馆,而非寻常的商店。

这一切,皆是亚历山大有意为之。

他精心设计这家商店,旨在让每一位踏入其中的人,都仿佛置身于艺术的盛宴,感受到的是艺术品的独特魅力,而非普通廉价“产品”的平庸。

亚历山大仿若一位漫步于艺术长廊的鉴赏家,以半圆弧形的路线,从一种产品缓缓移动到另一种产品。


  (https://www.pcczw.com/wx/17718/76398.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