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让你代管新兵连,全成特种部队了 > 第1819章 竞争意识

第1819章 竞争意识


第1836章  竞争意识

“听好了,“马教官站在工具堆旁,声音洪亮,“东海岸的海洋生物非常丰富。低潮时,礁石区会暴露出大量贝类和螃蟹;浅水区有各种小型鱼类;稍深的水域则有较大的鱼和乌贼。“

他拿起一张手绘的海岸地图:“这是周边海域的简图,标注了一些适合捕捉不同海洋生物的地点。你们可以参考,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马教官将地图交给两组的队长,然后开始讲解一些基本的捕捉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

“记住,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马教官强调,“不要单独行动,不要游得太远,随时注意潮汐变化。如果遇到任何危险情况,立即使用这个。“他举起一个橙色的信号弹,“这是紧急信号,只有在真正紧急情况下才能使用。“

讲解完毕后,马教官宣布活动正式开始:“现在是上午九点,你们有六个小时的时间。下午三点准时回到这里,我们会评估你们的收获。祝你们好运!“

两组人迅速分头行动。岳鸣召集了自己的小组成员,围着地图研究起来。

“根据地图,北面的礁石区有大量的螃蟹和贝类,“岳鸣指着地图说,“南面的浅水区则适合捕捉小鱼和虾。“

“我们应该分工合作,“王磊建议,“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

岳鸣点点头:“好主意。我们分成两个小分队。段景林、王磊和我去北面的礁石区;李卫和郑阳,你们负责南面的浅水区。“

段景林举起手:“我小时候跟着爷爷抓过螃蟹,有一些经验。“

“太好了,“岳鸣表示赞许,“那你来指导我们怎么抓螃蟹。“

计划确定后,两个小分队各自拿了工具,朝着不同的方向出发。岳鸣、段景林和王磊沿着海岸线向北走,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一片广阔的礁石区。此时正值低潮,大片的礁石暴露在阳光下,上面附着着各种海洋生物。

“看那里!“段景林兴奋地指着一块被海水环绕的大礁石,“那种地方最容易藏螃蟹!“

三人小心翼翼地踩着湿滑的石头,来到那块礁石旁。段景林教给他们寻找螃蟹的技巧:“注意看石头下面的缝隙和小洞,螃蟹喜欢躲在那里。“

果然,没多久他们就发现了第一只螃蟹,一只拳头大小的青蟹正藏在一块石头下面。段景林示范了如何从后方迅速抓住螃蟹,避开它的钳子。

“哇,你真的很擅长这个!“岳鸣赞叹道,看着段景林熟练地将螃蟹放入桶中。

段景林得意地笑了:“小时候的经验啊,我爷爷是个老渔民,教了我不少捕鱼的技巧。“

他们继续在礁石区搜寻,不一会儿就收获了十几只各种大小的螃蟹。王磊则展现出了惊人的耐心和观察力,发现了许多藏在石缝中的贝类和海胆。

与此同时,李卫和郑阳在南面的浅水区也有不错的收获。他们使用小型渔网在浅滩来回拖拽,捕获了一些小鱼和虾。虽然开始时有些笨拙,但他们很快就掌握了技巧,渔获逐渐增多。

“我们得找个办法抓大一点的鱼,“李卫思考着,看着远处稍深水域中偶尔跃出水面的鱼影,“那些才是真正的美味。“

郑阳指了指放在沙滩上的充气橡皮艇:“我们可以用那个到深一点的地方去。“

两人商量后,决定尝试使用橡皮艇和鱼叉在较深的水域捕鱼。他们把之前的收获放在岸边的冷藏箱中,然后将橡皮艇推入水中,划向远处。

另一边,张硕带领的小组也有自己的策略。他们选择了更为分散的方式,每两人一组,覆盖更广的区域。张硕和赵天明负责岩石区的贝类收集;陈刚和杨帆尝试在浅水区用网捕鱼;周建国则和另一名队员负责使用长线钓鱼。

“记住,我们不仅要数量多,还要种类丰富,“张硕对大家说,“每种海鲜都尝试抓一些,这样才能赢得那一天的额外休假。“

太阳渐渐升高,海滩上的温度也随之上升。新兵们忙碌着,有的在礁石间弯腰寻找,有的在浅水中挥舞着渔网,有的则坐在小艇上耐心地等待鱼儿上钩。尽管训练有素,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活动仍然是人生中难得的体验。

大约中午时分,两组人都聚集在各自的“大本营“,查看上午的收获并稍作休息。岳鸣的小组已经收集了相当多的螃蟹、贝类、小鱼和虾。特别是段景林,他找到了一只特别大的螃蟹,足足有两只拳头那么大,这让他骄傲不已。

“看这家伙!“段景林举起那只大螃蟹,小心避开它威胁性地挥动的大钳子,“今晚的主角非它莫属了!“

张硕的小组则以多样性见长,他们收集了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包括几条中等大小的鱼、一些贝类、螃蟹和海胆。在赵天明的建议下,他们还特意收集了一些海藻,据说可以用来做一道特别的海藻汤。

“下午我们得想办法抓点更大的鱼,“张硕对自己的小组说,“李卫和郑阳已经出海了,肯定会有不错的收获。“

陈刚指了指远处的一个小海湾:“当地渔民告诉我,那个海湾是一个天然的鱼群聚集地,我们可以试试看。“

张硕赞许地点点头:“好主意,下午我们集中力量在那个海湾。“

简单的午餐后——主要是带来的干粮和水——两组人继续他们的海鲜收集之旅。太阳已经过了正午,但热度丝毫未减,海面上阳光的反射几乎刺眼。

岳鸣的小组决定改变策略,将重点放在深水区的大型鱼类上。他们借用了一艘小型橡皮艇,岳鸣和王磊负责划艇,段景林则拿着一个自制的长线鱼钩,准备尝试捕捉一些大鱼。

“据说这一带有不少石斑鱼和黄花鱼,“段景林兴奋地说,一边将鱼饵挂在钩上,“如果能钓到一条,那绝对是今晚的头牌菜肴。“

他们将小艇划到一处水流较缓的区域,开始了耐心的等待。阳光照射在海面上,波光粼粼,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

与此同时,李卫和郑阳也在不远处的水域捕鱼。两人已经适应了橡皮艇上的平衡,能够相当熟练地操作渔具。他们采用的是一种传统的撒网方式,将一张小型渔网抛入水中,然后迅速收回,希望能够捕获到一些鱼群。

另一边,张硕带领的小组已经来到了陈刚提到的海湾。果然,这里的鱼群明显比其他地方多,不时可以看到水下银光闪闪的鱼群游过。他们迅速布置了几张渔网,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包围圈,然后从另一端开始驱赶鱼群。

“慢慢来,别惊动太大的动静,“张硕低声指挥,“等鱼群进入网区,我们再一起收网。“

太阳逐渐西斜,时间已经接近下午两点,距离集合时间只剩下一个小时。两组人都加快了速度,希望在最后时刻能有更多的收获。

岳鸣的小组在耐心等待了近一个小时后,终于迎来了丰收。段景林的鱼线突然绷紧,他兴奋地大喊:“有鱼上钩了!而且是条大家伙!“

三人合力,经过一番激烈的拉锯战,终于将一条约五公斤重的黄花鱼拉上了小艇。

“这简直太棒了!“段景林几乎跳了起来,差点让小艇翻覆,“这绝对能让我们赢得那一天的休假!“

就在他们庆祝的时候,不远处传来一阵欢呼声。李卫和郑阳也有了重大收获,他们的渔网里挣扎着几条中等大小的鱼,还有一只意外闯入的小章鱼。

张硕的小组也在海湾里收获颇丰。他们的包围战术非常成功,一网下去就捕获了十几条鱼,虽然大多是中小型的,但数量相当可观。

随着时间临近下午三点,两组人陆续返回集合地点,带着他们一天的劳动成果。沙滩上,马教官和秦渊已经搭建好了一个简易的烧烤台,还准备了一些调料和饮料。

两组人将他们的收获分别展示在两张大桌子上,场面颇为壮观。岳鸣组的主打是那条大黄花鱼和段景林捕获的大螃蟹,此外还有各种贝类、小鱼、虾和章鱼。张硕组则以种类多样著称,几乎囊括了当地所有常见的海洋生物,从各种鱼类到贝类,从螃蟹到海胆,甚至还有一些海藻。

秦渊和马教官仔细检查了两组人的收获,交流了一番意见后,秦渊站了出来。

“首先,我要祝贺大家都有不错的收获,“秦渊的声音中带着赞许,“你们展现了出色的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比我预期的要好得多。“

新兵们互相对视,脸上都带着自豪的笑容。虽然一开始对自己动手抓海鲜有些不满,但现在回想起来,这一天的经历确实既有趣又有意义。

“至于哪个小组获胜,“秦渊故意拖长了语调,增加悬念,“经过认真比较,我们决定平局。“

“平局?“两组人异口同声地惊呼。

马教官解释道:“是的,平局。岳鸣组在大型鱼类和螃蟹上占优势,而张硕组在种类多样性上更胜一筹。两组各有特色,很难分出高下。“

新兵们面面相觑,有些失望但也松了一口气。毕竟,没有输给对方也是一种安慰。

“不过,“秦渊话锋一转,“考虑到你们的出色表现,我决定奖励所有人半天的额外休假时间。“

这个消息立刻引起了一阵欢呼。半天休假虽然不如一天,但也是难得的奖励,尤其是对于几乎天天高强度训练的特训小队来说。

“现在,“秦渊拍了拍手,“是时候享用你们的劳动成果了。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烹饪,展示你们的厨艺。“

海滩上立刻热闹起来,新兵们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清理海鲜,有的负责准备调料,有的则管理烧烤架的火候。空气中很快弥漫着海鲜烧烤的诱人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岳鸣和张硕站在一旁,看着战友们忙碌的身影,不禁相视一笑。

“今天比我想象的有趣多了,“张硕坦诚地说,“一开始听说要自己抓海鲜,我确实有点失望。“

岳鸣点点头:“我也是,但现在回想起来,这种亲手捕获食物的感觉确实特别。“

张硕望向远处的海面,夕阳开始西沉,给海水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知道吗,在来特训小队之前,我一直觉得军队训练就是不停地跑步、射击和体能训练。但这两天的经历让我明白,真正的军人训练远不止这些。“

“是啊,“岳鸣深有同感,“生存技能、团队合作、应变能力.这些都是成为一名优秀军人的必要素质。“

“喂,你们两个!“段景林的声音打断了他们的谈话,“别光说不练,来帮忙啊!段队长要亲自下厨,给大家做一道家传的蒜蓉蒸黄花鱼!“

两人笑着加入了忙碌的队伍。夕阳下的海滩上,烧烤架上的火焰跳动,海鲜在铁板上滋滋作响,新兵们的笑声和谈话声此起彼伏。这一刻,所有的训练压力和竞争意识都暂时被抛在脑后,只剩下纯粹的友谊和欢乐。

晚餐时分,海鲜盛宴正式开始。

“干杯!“秦渊举起一杯柠檬水,向所有人致敬,“为你们今天的出色表现,也为这难得的休闲时光!“

特训小队的队员们也纷纷举起杯子,欢呼声在海滩上回荡。夕阳的余晖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映出一片红润的光彩。海风轻柔地吹拂,带着咸咸的海味,与烧烤的香气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奇妙的混合气息。

段景林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蒜蓉蒸黄花鱼,放入口中,然后夸张地翻起白眼:“天啊,这是我吃过最美味的鱼!而且是我亲手钓的!“他得意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杰作,“我爷爷的独家配方,蒜蓉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火候要刚刚好,鱼肉才能保持鲜嫩多汁。“

王磊也难得地露出满足的表情:“确实很好吃,比食堂的鱼香多了。“

张硕尝了一口陈刚烤制的扇贝,赞叹道:“这个扇贝也不错,没想到你还有这一手。“


  (https://www.pcczw.com/wx/19782/839220286.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