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小族长的奋斗 > 第 35章 有备无患

第 35章 有备无患


京城,唐氏庄园,后山密室。

京城的种种乱象,令人唏嘘。不过,对于一向和宁王不对付的人来说,倒是件好事的。当周衍、陈庆之、唐龙等人听说了朝堂上的种种轶闻后,便也不免在私下里一起数落起了那位新皇帝的不是来。

“那家伙自以为大权在握,便可以呼风唤雨、为所欲为。却不知道,想要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别人的配合的。即便他是皇帝,他自己一个人又能干得了多少事呢?”

“说得是呢。这家伙除了耍弄一些上不了台面的阴谋诡计外,真遇到正经事情了,马上就现原形了。堂堂帝王,居然还闹起小孩子脾气了,真真是可笑、可怜又可叹啊。”

“不过,没想到,敬之只是略施小计,便搅得他们焦头烂额、束手无策了,实在是令人意想不到啊。”

“呵呵,敬之的谋划虽然不错,不过也是如今站在朝堂上的那些人,实在太过窝囊废了,才至这般局面的。”

“哦?周老头,若是你的话,要如何处理此事了?敬之此计虽然看着简单,但细想下来,却委实精妙。有‘料敌在先,四两拨千斤’之功效,我也曾自己私下里推演过,却也不知该如何应对了。你若有应对之法,不妨说来听听,让咱也长长见识。”

“呵呵,大元帅言重了。老夫倒确实是有些想法,可以说出来与二位探讨一番。其实,敬之此计并没有太复杂。表面上看,他是在针对那个人,然而实际上他针对的乃是人心,确切地说是京城数百万百姓的心。自始至终,敬之只不过就是控制了一些商品的供应,把价格推上去,再命人在京城商圈里去放一些模棱两可的消息而已。剩下的事情,其实说白了,更多的都是他们自己牵强附会出来的想法而已。”

“话虽如此,但那么多东西可是实打实的涨价了。他怎么就能确定这些事情会按照他的设想发展到眼下的情况的?”

“说到这个,依老夫猜测,敬之或许也不是那么有把握,这事儿最终会发展成什么样子的。”

“呃,什么意思?他……自己也预料不到吗?”

“嗯,之前,子兴写过一封信给我。他便在信中曾提到,敬之最初的想法,是想要锚定粮价的。可是,最终还是放弃了,因为……他没有把握,他……害怕那样子,整个谋划会失控,造成不可测的后果。到时候,固然能达到咱们的目的,让宁王一系焦头烂额、民心尽丧。可是,那也很可能将造成京城的大乱。”

陈庆之、唐龙闻言,皱了皱眉。然而结合京城眼下的局面,却又是细思极恐。若他们真的操控粮价,造成粮价也像那几样东西一样价格飞涨,那后果绝对是不可想象的。一个人可以挨冻、可以不喝酒、可以受委屈、可以穿破烂衣服等等,但绝对没有人可以一直饿肚子,这一点根本无需去证明。所以,若真的粮价飞涨,那还真的有可能会出大乱子的。

“另一方面,粮食毕竟还是太过敏感了,很容易便会引起对方的警觉,暴露的风险太大。况且人心本就难测,更何况那可是几百万人的心思。谁也不能保证,这件事情会向什么境地去发展的。加上毕竟还是有其它选择,倒也不是非要去走那一步的。”

这个计划的实施,自然也需要京城这边做一些配合的。因此陈庆之等人也都知道整个计划的流程。不过,他们初时确实也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的发展,会如此的严重。现如今,不仅柴薪、酒曲等物价飞涨,其它许多商品也一样涨得厉害。那些东西都是因为稀缺,导致的价格上涨吗?显然不是的,这背后肯定是有人在囤积居奇、干扰市场的正常经营的。只是,明知如此,却因为所牵扯到的人太多、太杂,已经很难去进行有效的干预及处理了。也是因此,陈庆之才会感叹,换做他自己也不知道要如何应对此事的。

若只是一小部分商家的不法之举,那倒是没什么为难的,该处理就处理,该杀就杀。可是若涉及到的人太多时,这事儿就不一样了。这种情况下,处理的手段过于激烈了,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进一步激化矛盾,到时候有可能会更加难以收拾的。陈庆之所谓的为难,正在于此。所以当他听说周衍竟还有应对这种局面的办法时,确实是颇为好奇的。

周衍道:“其实,商人的囤积居奇之举,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只不过,并非如今次这般是事先规划好的罢了。更多的时候,只是商家在‘趁机发难’,是他们根据市场行情,顺势而为而已。其实一般情况下,朝廷对于一些重要的物资都会进行相应的储备,以应对民间的投机倒把行为的。老夫说有应对之策,其实并不是什么奇谋妙计,更多的其实还是将事情做在前面,说白了也就是进行物资的储备。这样,当市场出现问题时,便可以将其投放进去进行对冲,让物价重新回稳。这事儿,算不上什么难事,但却需要劳心劳力、持之以恒,不能存有侥幸心理。要抱着‘万一’的心理,去认真的做相关的准备。可是,……自那一位上台之后,朝局便混乱不堪,大量没有经验的人,身在其位,却不谋其政。他们根本就没有把心思放在这种‘尚未发生’的事情上,出现这种束手无策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陈庆之恍然点头道:“原来如此啊。呵呵,不愧是周太师,经你这么一说,这事儿还真的没有那么复杂的,其实也就是‘有备无患’嘛,是不是?”

“哈哈哈,正是此理。其实,治理民生,大都离不了这四个字的。真遇到事情了,才想要临时抱佛脚,哪来得及的?真正想要国泰民安,最重要的还真就是这四个字。只有将事情想在前头,并做足相应的准备,才是治世之道啊。”

唐龙笑了笑,道:“道理倒是很简单,但真要做起来,可没有那么容易的。说起来,敬之没有针对粮食,还是聪明的选择的。其它的商品不好说,但京城的粮食储备,历来就被重视,甭管这天下发生什么事儿了,往京城里运粮这事儿,那都是雷打不动的。敬之的谋划,向来都是有的放矢,必然也是考虑到这一层的。此次的谋划,时机也抓得很好,赶在过年前发动此事,效果显著啊!”

“呵呵,这小子确实是脑子好使。不过,这事儿后面该怎么收尾了?要是弄得太过了,民怨沸腾,虽然对那一边有伤害,但终究受苦的还是底层的那些小老百姓啊!”

“唐老头,勿须担心,今次之事,本就是有预谋的行动,自然是有后招的。虽然局势发展得有些超出了预期,没想到牵扯进来这么多人,都想要从中浑水摸鱼,致使诸多商品莫名其妙的跟着涨价了。虽然这个局面对咱们的计划有利,但也确实影响恶劣。不过,这几个月来,咱们早已经秘密的储备了大量的柴薪、盐巴、砖瓦、酒曲。只等时机一到,便会以某种名义,发到京城,解了这个局。到时候,不仅能平了此次危机,也能让京城百姓直观地感受到,谁才是真的爱民如子,谁有能力让他们过上安生日子。”

“哦!如此甚好。虽说今趟之事……,确有操控人心之嫌。不过,那个人也实在没有仁君之像,早晚必会乱了朝纲、误了民生的。既如此,倒不如预先下一剂猛药,让百姓们都好好看一看这个人的嘴脸。等到他民心尽失,便拉他下台罢了。”

唐龙闻言,却不无担忧地道:“只是这样一来,那人会不会狗急跳墙,做出什么激烈的举动了?”

陈庆之摆了摆手,果断的道:“不要怕这怕那的,正所谓‘长痛不如短痛’,那家伙心术不正、倒行逆施,就是个祸害,趁早解决了他,才是真正的在为天下百姓着想。至于因此会有所牺牲……,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做事情,哪有可能十全十美的,咱们只尽力而为便是了。”

周衍笑道:“唐老头的担心,倒也不是没道理。不过,其实那人真正的实力和底气,只在火器营而已。虽然他登上帝位后,于朝堂上提拔了许多官员,但那些人毕竟是仓促上马的,当中有多少可用之辈、又有多少对其忠心不二的,其实都还是两说的。至于军中,呵呵,有陈元帅这张底牌在,咱们还用担心什么吗?所以,其实咱们真正需要提防的目标只有宁王、赵无极和火器营了。”

陈庆之哈哈笑道:“周太师言之有理,正是如此。那人无才无量、德不配位,如今更是众叛亲离,还有谁肯跟他一条心的?咱们只需按部就班,只等时机一到,保管叫他跌落王座。”

当初宁王登基,本就在朝野间充满了非议,对于军队一系的处理更是大失军心,若是连百姓也不待见他,那还真的没剩下什么人支持他了。所以,他们的目标其实还是比较明确的,只要把那几个主要目标给盯紧了,应该就问题不大的。如此大费周章,除了要拉宁王下台外,还要趁势将升平公主推上去,这便需要为她造势、争取民心了。

毕竟是要推一个女子走到台前,这终究在人朝历史,是从未有过的先例,因此必须做足了准备,以免功亏一篑。其实,真要下定这个决心,周衍他们这些人也是有过一番挣扎和犹豫的。张恪倒是没有女子不能做皇帝的心理障碍的,不过他当然也明白,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不会那么容易接受这事儿的。不过,就现实而言,人们最终都会认识到,升平公主或许是他们最好的选择的。虽然老皇帝除了宁王外,尚有别的皇子,但在仔细评估过后,他们终将会发现,那几位还真的是比不上升平公主的。而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都是因为之前她在做监国期间的良好表现,赢得了许多人的认可和欣赏的。当初在决定推出升平公主时,或许还多少算是周勃等人稍显被动和无奈的选择,没想到那段时间的种种作为,却误打误撞地成了升平公主的政治资本。人生啊,还真没有哪一段是多余的呢!


  (https://www.pcczw.com/wx/34924/76717.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