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153章 倭国不穷!只是落后!

第153章 倭国不穷!只是落后!


  倭国?

巨型银矿?

藏银上亿?

殿内先是死一般的寂静,紧接着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

群臣的瞳孔几乎同时放大,满脸的不可置信,老朱更是直接从龙椅上面站了起来,眼睛死死地盯着倭国。

这消息比蒙古西征军的传闻更震撼——谁能想到那片荒蛮海岛上,竟藏着金山银山?

这根本就不可能好吗?

“炽儿你刚刚说什么?”老朱红着眼睛追问道:“倭国?巨型银矿?藏银上亿?!”

红了。

不只是老朱眼睛红了。

在场所有文武群臣全都红了眼睛。

满殿文武的眼睛都红了,户部尚书郭允道下意识地掐着手指,喉咙里发出干涩的吞咽声。

藏银上亿?

这他娘地是什么概念?

大明现在一年征收到的税银,也不过三百两左右。

就算把所有赋税全部折算下来,也不过两千万两左右!

结果你现在告诉我那个该死的弹丸小国,竟然有一座藏银上亿的巨型银矿?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对啊,石见银山嘛,含银超上亿两。”朱高炽笑呵呵地回答道:“哦对了,倭国还有一个佐渡金山,含金超千万两,含银估计也几千万吧……”

他话音未落,殿内炸开锅般议论起来。

“这不可能!”吏部尚书李信失声道,“简直荒谬绝伦!”

“那岛国地处偏远,素来被视为荒蛮之境,世人皆晓其土地贫瘠、民生艰苦,岂料竟藏有如此丰饶的金矿银矿?”

他这话立刻引起了群臣的附和。

什么东察合台汗国,大家不了解,但是这旁边的倭国,大家还不了解吗?

从隋唐时期开始,这个弹丸小国就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给人的印象就是落后贫瘠,怎么可能藏着这么多的金银呢?

刘仲质也站了出来,反驳道:“天底下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的银子?上亿两白银,千万两黄金,我大明一年赋税全部合计才不过两千万两银子!我朝倾全国之力只怕都……”

现在还是洪武中期,大明国力刚刚恢复了一些,一切都还要发展,所以税收总计显得很少。

可上亿两白银,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数字?

大明一年税银三百万,那这上亿藏银等同于大明是三十三年的税银收入啊!

我可去你大爷的吧!

众人全都震惊了,根本就不敢相信!

下意识地,老朱就觉得这小胖墩在胡乱吹牛,瞎几把扯淡。

太子标也不相信,或者说不敢信。

“炽儿,众所周知,倭国土地贫瘠,否则那些凶狠的倭寇又怎会不顾生命安危,悍然侵犯我大明沿海,进行劫掠之举?”

“若这些倭民富足康泰,他们自可温饱无忧,那倭寇又岂会扰攘侵犯我大明江山?”

太子标提出了质疑,他的目光扫过群臣,众人纷纷点头,倭寇烧杀抢掠的惨状还历历在目。

自从元末乱世就开始的倭寇之患,此刻就是反驳朱高炽的最好的证据。

因为倭国贫瘠,那些倭寇活不下去了,他们才会前来劫掠大明,这是走投无路的选择。

但凡他们真有这么多的金矿银矿,他们吃饱了撑的跑出来劫掠大明吗?

道理上根本就说不过去啊!

朱高炽却是冷笑道:“诸位以为倭寇为饥寒所迫?错!”

“倭寇劫掠,不是因为穷,而是因为落后。”

“其一,在元朝末年,那时的倭国正处于南北朝的分崩离析之际,各地诸侯纷争不断,相互征伐,以争夺权力与利益。因此,一些在战事中失意的南朝地主,便纠集了一批武士、商贾及流亡者,到大明沿海地带从事武装走私,并进行抢劫、纵火等海盗行径。”

这一点,在场之人或多或少都不了解。

因为倭国并未与元朝建交,甚至元朝发兵远征倭国还遭遇了惨痛失利,所以这弹丸小国已经与中原王朝彻底断交了。

“其二,倭国生产技术落后,连布匹产量都低得可怜,所以他们的众多生活必需品,诸如丝绸、布匹、铁锅、缝衣针及各类药材,均依赖我国供应。这些独具特色的商品在倭国乃至诸多海外小国均属稀缺资源,引得倭国领主、贵族、武士及商人等纷至沓来,争相与我大明进行贸易。若购买无门,便诉诸武力抢夺,一旦得手,即视为获利。”

“他们缺的不是粮食,是丝绸、铁锅、药材!”

听到这话,众人这才反应了过来,好像真是这么回事。

倭国落后大家是知道的,那挖矿冶金这种高端技术活儿,连大明一年都整不出来多少,区区倭国怎么可能会呢?

“连块好布都织不出的地方,你们觉得能炼出多少金银?”

此话一出,众人瞬间反应了过来。

这他娘地倭国现在就是资源丰富地,尚且还没有开发啊!

一想到这儿,不少人的眼神都变了。

老朱也深吸了一口气。

如果小胖墩所言非虚,那大明还愁没有银子吗?

直接打下倭国,抢了那金矿银矿,再用倭民开采……这是要发啊!

一时间,老朱有些想入非非,嘴角都不自觉地勾了起来。

见此情形,朱高炽决定给他加一把火。

“打仗嘛,哪里都一样,受苦受难的都是百姓,倭国也是如此。”

“因为饱受战乱之苦,倭民生活不下去了,那些武士浪人失去了依托,于是流落海上,盘踞海岛,不时侵扰大明沿海,越来越多的倭人见状效仿,靠劫掠获取大明物资,这才造成了日渐炽盛的倭患。”

“尤其是咱大明还禁海,这就彻底断了他们收获物资的渠道,那还能怎么办?就只有明抢了呗!”

“这禁海令反倒逼得他们铤而走险!”

听完这话,老朱陛下眼睛瞪得很大,满脸难以置信。

大明自立国以来,倭患就比较严重,再加上有些张方余孽逃到了海上,所以他才颁布了严厉的海禁国策。

只是谁都没有想到,这反倒促使了倭患日渐炽盛!

“其实大明一直都不了解倭国,或者说大明看到的,都是那些倭人想让大明看到的。”朱高炽神情古怪地开了口。

洪武二年,朱元璋皇帝遣使赴倭国之际,彼时倭国正处于南北分立之秋。在大明国书送达京都之前,却被盘踞于九州的南朝怀良亲王截获。此人性情固执,对大明国书中所用“四夷之君长”、“酋帅”等词语深感轻慢,于是毅然决然地处死了使团首领吴用等五人,同时对副使杨载及吴文华实施了长达三个月的拘押。

在此后的十余年里,老朱始终以为怀良就是“倭国国王”。

为此老朱还拒绝了倭国北朝足利氏,从洪武七年开始连续六年进献的诚意十足的朝贡。

毕竟在老朱看来,足利氏不过是区区一个军阀,泱泱大国岂能与乱臣贼子建交?

殊不知,老朱正是被这怀良亲王给骗惨喽!

“咳咳,皇爷爷你觉得有没有一种可能,那个怀良只是倭国一个宗室,并不能代表整个倭国呢?”

“因为现在的倭国,可是分裂成了南北朝,还在打仗啊!”

此话一出,老朱脸色顿时就黑了下来。

“你的意思是……”

“朕被一个小军头给骗了?!”


  (https://www.pcczw.com/wx/59010/49399040.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