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151章 求证成功!顶级御前会议!

第151章 求证成功!顶级御前会议!


  栖霞镇的日头斜斜地挂在天边,将工业区的砖瓦窑染成一片暖黄。

朱雄英踩着满地碎陶片追上来,望着正在查看琉璃窑火候的朱高炽忍不住开口追问道:“高炽,听说你又搞出了大动静啊!”

“这半个多月来,皇爷爷召集大批儒生进京,不眠不休地翻阅经史典籍,听说在找什么蒙古西征军的线索?”

朱高炽抬手擦了把额角的汗,粗布短衫早被汗水浸出深色汗渍。

他盯着窑口窜出的火苗轻笑一声,心里却暗暗叹了口气——老朱和太子标到底还是存着三分疑虑,毕竟这事儿足以掀翻千年认知。

一旦证实,中式宗主观这座大山轰然倒塌,开海解禁便成定局,北元的威胁也得重新掂量。

老朱当然重视无比,可他再怎么折腾都没用!

因为事实就是如此。

“英哥儿,到了睁眼看世界的时候了!”

朱高炽转身时,火光在他圆脸上跳跃,映得那双眼睛亮得出奇。

“你可知道咱们这琉璃要是运出海外,能卖多少钱?”

朱雄英咬着牙花子,小鼻子皱成一团:“多少钱?难道比大明还贵?咱们大明的瓷器丝绸,哪样不是独一份儿!”

大明可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海外有什么好的?

蛮荒之地,不毛之地,贫瘠之地……

“这么跟你说吧!”

朱高炽斟酌了一下措辞,耐心解释道:“只要咱大明开海解禁,光是靠征收关税商税,就比眼下的赋税高出六七倍不止!”

“到时候大明甚至不用再征收什么农税了,老百姓辛苦耕种甚至都不用交税,朝廷还要予以补贴……”

话音未落,一道惊呼声响起。

“炽儿,你刚刚说什么?”

只见太子标双眼血红地站在那里,整个人如遭雷击。

大明不必再征收农税?

老百姓耕田种地也不必再缴纳赋税?

甚至朝廷富裕到还要给予百姓补贴,支持他们继续耕种?

这……真的可能吗?

若真是如此,那大明将会富庶到什么地步啊!

太子标脑海中浮现出了一道道画面,整个人都激动得浑身颤抖。

他陡然回想起,儒生经常念叨的大同盛世,这不就是大同盛世吗?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种思想,源远流长,一直被儒生所称道。

可不管是谁,都没能亲眼见过,更别提为之而努力了。

现在,太子标好像窥见了大同之治的一角!

“哟,丧标,还活着呢?”

朱高炽神情戏谑地看向太子标,嘴角勾起了一抹坏笑。

也就是没有手机这些录像设备,不然他肯定要将太子标被吊起来打那精彩画面给录下来,作为AK大帝丧标一生的黑料。

“兔崽子!”太子标回过神来,太子标反手就是一巴掌拍在他后脑勺上,却没真用力,“咱俩的账以后再算!”

“现在立刻随我进宫,父皇要见你!”

朱高炽纹丝不动,搓着被拍的地方挑眉,笑呵呵地追问道:“哎,急什么?你们求证成功了吗?”

听到这话,太子标脸色微变,最后还是神情凝重地点了点头。

“大差不差了。”丧标叹道:“半个多月的时间,父皇倾尽举国之力,搜寻所有与西域相关的线索,包括经史典籍、西域商贾等等,总算是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连藏在寺院里的景教残卷都翻了出来……”

“比如你口中的那花剌子模国,旧译“火寻”,盛唐发展的景教,就是来自这地方……”

景教,某督教的分支,唐朝时曾一度在长安兴盛,并在全国都建有“十字寺”,唐武宗会昌废佛,景教同时被禁止,后来衰微,元朝再度传入,教徒与来自欧洲的某主教基督徒并称为“也里可温”,元亡后,再次衰落。

“我们最初从景教上面找到了线索,然后顺着查下去就是这元朝的历史,从中不难看出,西方确实存在一片广袤辽阔的土地,并且相当富庶繁华。”

太子标眼中闪烁着精光,越说声音越抖,道:“而且有足够多的线索证明,蒙古帝国在西征过程中,通过劫掠和征服,获得了大量的金银财宝、珠宝首饰、丝绸纺织品等贵重物品,粗略估算之下他们仅用两年时间就劫掠了相当于前宋两年财政收入的金银财宝……”

话说到这儿的时候,太子标自己的声音都在颤抖。

蒙古西征军仅用两年时间,就劫掠到了前宋两年的财政总收入?

这意味着什么?

大明根本就不是什么天地中枢!

遥远的西方不但存在众多国度,而且还极有可能比大明更加富庶繁华!

当这个事实一出,不只是老朱与太子标,所有文武重臣全都傻眼了,甚至是为之心神失守,惶恐不安!

朱高炽看出了太子标眼底深处的惊惶,那是三观被粉碎重建后的自然反应。

毕竟中式宗主观传承了上千年之久,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基本常识,一旦被打破,可想而知会是什么结果。

就比如一加一等于二,但如果将来的某一天,有人证明了一加一不等于二呢?

那所有的什么定理,所有的什么规律,全都会站不住脚,数学王国将会轰然崩塌!

同样的道理,如今这颠覆认知的真相,怕是比惊雷劈在头上还让人难受。

“行了行了。”朱高炽笑呵呵地开口道,“担心个啥?这不还有我吗?”

听到这话,太子标也不由松了口气。

“炽儿,这一次的御前议事,将会决定大明近百年的国运,所以孤希望你能认真对待,尤其是将你知道的那些全都说出来,一个字都别藏着!”

朱高炽闻言一怔,望着那双布满血丝却无比坚定的眼睛,郑重地点了点头。

“放心吧丧标,大明不会走上歪路的!”

听到这话,太子标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不过……”朱高炽有些好奇,“难道你就不问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吗?”

太子标却是直截了当地摇了摇头,压根就没有丝毫兴趣。

“不想问,也懒得问。”太子标大笑道,“因为你是炽儿,那就足够了!”

朱高炽听后心中一松,泛起了浓浓的暖意。

“走吧,立刻进宫,英儿一同前去。”

太子标带着两小只,马不停蹄地赶回京城,然后直奔乾清宫。

当两小只踏入乾清宫时,一道道或疑惑或迷茫的眼神投射而来。

这里面包括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等顶级名将,以及吏部尚书李信、礼部尚书刘仲质等尚书重臣!

这一刻,朱高炽明白,决定大明国运的时候,到了!


  (https://www.pcczw.com/wx/59010/49399045.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