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132章 海禁?禁个锤子啊!

第132章 海禁?禁个锤子啊!


  糖坊里蒸腾的热气突然变得凝滞。

                  当朱高炽吐出“海禁”二字时,空气里仿佛炸开了闷雷,连灶膛里的火苗都吓得缩了缩。

                  这放在洪武朝,可是一个禁忌。

                  徐达忍不住瞪了朱高炽一眼,出言提醒道:“兔崽子,休要得意忘形,海禁乃是国策,不是你一个黄口小儿可以指摘的。”

                  “呵呵。”朱高炽冷笑道:“其实我一直都想问问你们,为什么要执行海禁呢?”

                  “海禁?禁的是张方的余孽,还是倭寇的破船?”他抓起竹篾搅了搅糖浆,溅起的糖沫在火光里泛着金红,“当年那俩私盐贩子,靠着海上买卖养肥了十万大军,如今残党躲在海岛上当耗子,就吓得咱们连海都不敢下?”

                  此话一出,老朱脸色阴沉如水,徐达与李文忠额头上直冒汗。

                  张方,指的是两个人,张士诚和方国珍。

                  这两人其实都差不多,本身是个沿海地区的私盐贩子,趁着元末乱世纠集起了一支军马,靠着私盐暴利摇身一变成了割据一方的武装军阀。

                  方国珍割据浙东,张士诚割据苏浙,都是靠着贩卖私盐起家,成了富甲一方的军阀头子。

                  两个小军阀日子过得滋润,遇到了朱元璋这个天命之子,先破陈友谅,再败张士诚,又降服方国珍,一统南方地区。

                  不过张士诚与方国珍虽然没了,但他们麾下那些人过惯了贩盐谋利的好日子,索性直接逃到海外占岛为王,成了一股股海匪流寇。

                  老朱建立起大明王朝后,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就直接颁布了严苛的海禁国策,称“片板不得下海!”

                  其一是那三岛倭寇现在盛行,最喜欢劫掠高丽、大明等地;其二则是方国珍、张士诚这些沿海军阀的余党依旧在沿海地区作乱。

                  面对朱高炽的质问,老朱的脸色很是难看。

                  老朱本不想搭理这家伙,奈何回想起方才小胖墩说的海外贸易,老朱也不由有些心动。

                  到底是自己的爱孙,老朱还是忍住了火气。

                  “这事儿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老朱叹了口气,道:“海禁一旦开放,到时候江浙一带的张方旧部肯定又会跳出来作乱!”

                  “如果江南士绅跟这些余孽勾结到了一起,那江浙一带不是全都乱套了吗?”

                  “此外,这些年朝廷的重心一直都是北伐蒙元,也没工夫关注这些余孽,毕竟蒙元才是心腹大患,沿海匪寇不过是癣疥之疾罢了。”

                  听到这话,朱高炽也反驳不了。

                  不只是老朱一个人这么想,整个大明王朝乃至后世君臣都是这么想的。

                  对大明而言,倭寇确实是疥癣之疾,因为大明从洪武年间也就是现在,就开始就一直构筑了沿海备倭体系,所以只是被劫掠袭扰罢了。

                  而真正的心腹大患,就是这个北虏。

                  毕竟人家以前是北元,是被大明赶出中原大地的蒙元朝廷!

                  老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路势如破竹,最终蒙元朝廷大都被攻克,不得不舍弃中原逃到草原。

                  但是,回到草原过上了苦日子,蒙古人自然不服气啊,所以继续保留元朝的国号与制度,希冀着整顿兵力反攻中原,重新过上好日子,结果却因不敌如日中天的明军,不得不接连北退至和林,史称“北元”。

                  历史上老朱为了消除北元残余势力,还在洪武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北征,史称“太祖八次北征”,战役断断续续持续二十多年,彻底将北元及其残余势力给打残打废了。

                  尤其是洪武二十一年,永昌侯蓝玉、定远侯王弼、延安侯唐胜宗、武定侯郭英等开国宿将率领十五万大军出塞,追击到捕鱼儿海一举歼灭了北元小朝廷,北元王庭自此名存实亡。

                  失去了正统汗廷的压制,偌大一个蒙古帝国也开始分崩离析,北元最后一位大汗脱古思帖木儿被蓝玉击败后,逃亡途中被其部将也速迭儿将其缢杀后篡立,北元国号就此废除,蒙古在此后陷入了长时间的分裂之中,部族内部也是权臣当道、兵乱不断。

                  曾经草原的霸主前朝正统,在洪武永乐年间,被打得一听到大明骑兵的战马嘶鸣声就落荒而逃,这所谓的北元也从前朝正统被削成了草台班子,再也对大明的正统地位不构成威胁了。

                  到了洪武末年,北元国号甚至都用不了,重新变成了蒙古,已经降级成了大明的边患,甚至大宁地区的蒙古兀良哈部还被大明招降,成了大明王朝的雇佣兵兼职业打手。

                  北元没了,但“北虏”始终存在。

                  因为大蒙古帝国可是一个雄踞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并非只有中原这么一小块地方,包括元朝和四大汗国,都是大蒙古帝国的疆土,甚至还有那些蒙古西征军后裔。

                  盘踞中原的元朝是被灭亡了,可大蒙古帝国却依旧存在,按下葫芦浮起瓢,漠北草原上的蛮夷之患始终难以根除。

                  北元最后一任正统大汗脱古思帖木儿被缢杀后,蒙古各部落开始互相征战攻伐不休,最终崛起了两个庞大部落,也是困扰大明王朝上百年的主力军,一个叫做鞑靼,一个叫做瓦剌。

                  脱古思帖木儿旧部阿鲁台等人与瓦剌决裂,拥立窝阔台庶子合丹后裔鬼力赤为大汗,形成了鞑靼部落,最后阿鲁台杀了鬼力赤,独自执掌鞑靼。

                  北元太尉浩海达裕之子马哈木自立山头,成了瓦剌大领主,然后他儿子给他生了一个很牛逼的孙子,就是那个生擒大明战神朱祁镇的瓦剌太师也先!

                  这就是大明王朝北虏两大主力军,鞑靼和瓦剌!

                  还有一个,昔年的雇佣军,兀良哈三部,就在鞑靼瓦剌和大明之间左右逢源,时不时地做出些背刺的勾当。

                  如此一来,终大明一朝,都在跟北虏纠缠,生生耗空了王朝气数。

                  朱高炽皱着眉头叹了口气。

                  这样下去可不行啊!

                  北虏归北虏,交给战将去解决不就行了吗?

                  北平现在可是有着朱棣这个征北大将军呢!

                  怎么能因噎废食,因为北虏而忽略沿海,执行海禁政策呢?

                  “老逼登,你这就是因噎废食,丢了西瓜捡芝麻啊你!”

                  听到这话,老朱脸色更是黑了几分。

                  这兔崽子有点大逆不道了嗷!

                  咱是不是最近给你脸给多了,你有点飘啊?

                  老朱黑着脸,神色不善地盯着小胖墩。

                  朱高炽却丝毫不慌,懒洋洋地追问道。

                  “老逼登,你难道不知道,那前宋王朝靠着海外贸易,赚了多少金银吗?”

                  老朱一听愣在了原地,似乎他还真没注意过。

                  “能有多少?”为了维护面子,老朱不屑地嗤笑道,“区区一个海外贸易,难不成还能养活整个中原?”

                  “诶,你这不是知道嘛!”朱高炽笑道,“前宋海上贸易赚的钱占了朝廷总收入的五分之一!光泉州市舶司一年就能征收关税百万贯!”

                  “不然你以为,偏安一隅的前宋,能养得起那么多蛮爹?”

                  老朱:“!!!”

                  卧槽!

                  我勒个大槽!

                  这么赚钱的吗?!

                  “偏安小朝廷都能靠海养蛮夷,”朱高炽故意拉长声调,“咱们大明,连条海船都不敢放出去?”


  (https://www.pcczw.com/wx/59010/49412165.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