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朱楩,登基为帝
推荐阅读:学霸:我在废土世界好好学习 梨纸信 重生八零:老太太棒打孝子贤孙 撒野 退婚后,侯府嫡女把京城大佬逼疯 药不能停,半妖也可化龙 东京收租,从双胞太太开始 清穿之四爷逃妾 万法文圣 我来铸就新的命运
第444章 朱楩,登基为帝
洪武二十八年,正月很快就过去了,时间来到了二月。
自从进入二月以后,朱楩就开始忙起来了。
因为二月初十就是他的大婚之日,这可是他自己的婚事,而且两世为人,他还是头一次结婚,哪能不上心。
甚至朱楩都很久没看系统了,也不知道,他的税收系统总资源已经高达两亿四千七百八十一万。
主要是一直没有地方用,原本想攒一套工业化时代的基础建设的,现在恐怕直接能进入工业化时代了吧?
不过现在他的主要心思,都在即将到来的大婚上了。
二月初十的那一天,整个京城都沸腾了。
这一天甚至不亚于过年那一天,可能还要更加热闹。
全城都被装饰上了,到处都是张灯结彩的喜庆风格。
乃至所有酒楼今天都是敞开门,大摆流水席。
虽然大明会典并非朱元璋所创,可朱元璋却更加节俭,本不该如此的。
那一天,每人出城或者入城,只能看到送亲队伍排成人山人海,无数奇珍异宝也随处可见。
徐府上下,不光徐家三兄弟,连带着两个女婿,共同出资给徐妙锦出嫁妆,那场面就不用提了。
但是木邱不知道的是,朱楩提前做了准备,去信通知了还在班师回朝途中的木初与木土。
奇怪的是,却没有人觉得铺张浪费。
我十八弟大婚,这点钱算什么?花,给我使劲花。
否则一百万两也不够啊。
而且朱楩是同娶三妃,等于说不但要备下三份聘礼,而且每一份都是同样的。
为啥老婆的娘家嫁女儿,他们却差点被掏空了家底。
还好的是,朱元璋没有上头的,把银子都撒出去当红包,而是让全城酒楼大摆流水席。
这也足够风光了。
别看汤和之前消沉了那么多年,可问题是他家丁问题太大了,嫡系子孙几乎不剩一个,偌大国公家产,还给不起女儿的陪嫁了?
至于徐家。
当然了,以如今一百万两的购买力,肯定不是只请客吃饭。
甚至于,朱楩是率先入宫的,而且被轿子直接抬上‘金阶’,跨越了‘龙门’,来到大殿之内。
没错,全城所有酒楼,今天都开席了,人人都可以来吃,随便吃。
至于朱棡嘛,以前他有点瞧不上别的弟弟,包括老十八也是。
十万子弟兵的誓死追随,岂不是最珍贵的礼物?
这是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大场面,纵观历史,也算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以‘大明会典’记载,亲王定亲礼物,金止五十两,珍珠十两。
甚至人们觉得,不如此都对不起他的那些功绩。
据说光是聘礼,宫廷就用了各色金三千八百六十九两,青红宝石八千七百余颗,银十万两,珊瑚珍珠两万四千余颗。
务实主义者嘛,名头什么的无所谓,关键是实际的。
于是木初与木土从城北入城,率领十万纳西族民兵,带着许多从草原带回的战利品,作为木邱的送亲队伍。
朱楩的聘礼给力,汤徐二公的陪嫁也一样给力。
可现在他瞧得上啊。
毕竟朱楩有大功,所有人都认为,他值得,他配得上。
虽然没有那么许多金银珠宝,可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次木家追随朱楩立下无数功劳,那赫赫战功,就是最好的嫁妆。
而且朱楩的婚事乃是宗人府操办的,以前宗人府由秦王朱樉管理,后来朱樉死了,名义上该由如今的诸王之长朱棡代管。
所有一应婚礼事务,都囊括在内了。
据说一家从东城,一家从西城,两队红装延绵数十里,已经排到城外去了。
婚礼的主要场合,原本是要设在滇王府的,也就是朱楩的府邸。
连朱元璋都难得大方一次,为了朱楩大婚,国库拿出了足足百万两白银,就算达不到举国欢庆,那也要整个京城人都参与进来。
木得当初可是为了驰援大理而死在路上的,如今木邱孤身一人在京城,朱楩怎能不考虑。
毕竟儿子偷爹不算贼。
哪怕朱楩如今是太子了,可这种规模也已经超标了。
但是这一次婚礼的最终场合,却被定在了朝堂大殿之上。
燕王朱棣默默的与代王朱珪对视了一眼,兄弟俩都是一脸苦逼。
原本木邱这边有些卑微,别说她老家远在云南,就是让她出,也肯定比不上汤徐二公的家底啊。
一個是最近一直在忙婚事,再一个,朱楩也不在乎这点小事,他要的是实际的东西。
这可是头一次,因为这不像是太子娶亲,倒像是皇帝迎娶皇后的场面。
虽然他已经是太子了,却并未搬去所谓的东宫,也没有改换府邸匾额与名号。
问题是,礼部侍郎黄观已经被砍头了,谁还管得了这事。
文武百官在两侧排班位列,虽然身着喜庆的礼服,可是看起来却不像是来参加婚礼的客人,更像是迎接君王的臣子。
就连诸王也排列在侧,不发一言的看着朱楩。
今日的朱楩,身着红色龙袍,身上蟒纹不是四爪,而是五爪,乃是朱元璋亲自令人赶制的新服。
头顶戴着十二冕旒冠,脚踏龙靴。
按照礼制,皇太子以及诸王冠婚、醮戒以及社稷等祀时,穿的乃是通天冠服才对。
可朱楩此时穿的,乃是衮冕。
在洪武十六年,朱元璋设置了衮冕制度。
皇帝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种织于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于裳,戴十二旒冕。
亲王上衣绘火、山、龙、华虫、宗彝五章花纹,下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章花纹,共九章,戴九旒冕。
世子七章,八旒冕。
郡王五章,七旒冕。
而朱楩从头到脚的一身衮冕,乃是妥妥的龙袍制度,而且还是最庄重的格式。
哪怕朱元璋,平时穿的都是皮弁服上朝的,在宫中更是穿常服与便服。
只有到了祭祀天地、宗庙、社稷等一系列重要场合时,才会如此隆重。
不过今天朱楩是大婚之日,确实很隆重。
可问题是,也不该是他穿啊?
但是文武百官却没有一个人提出疑问的。
也可能是因为,以冯胜、傅友德为首的那批高级将领还未归来?也或者是因为六部的一些大佬刚被砍头,所以没人敢提出质疑?
朱楩站在殿前,转头看去。
只见徐妙锦身穿凤冠霞帔,端坐于八抬大轿之上,越过宫门,也是从金阶之上,抬入殿门前。
还是那句话,这种级别的流程,已经属于帝后婚礼,因为这相当于把徐妙锦抬入宫中,有入主后宫的意思。
否则一般女子是不能上殿的,别说侍女不敢,就连马皇后,也都是把朱元璋喊到后宫商谈事务。
可徐妙锦此时却进入了大殿。
紧随其后的就是汤欣与木邱了。
本来作为偏妃,她们不能走正门的,轿子规格也要低许多。
可今天不同,三女情同姐妹,加上朱楩的意思,三女同走正门,且轿子规格也是一样。
包括汤欣与木邱的凤冠霞帔,也和徐妙锦一模一样。
若是三女长得再相似一点,简直就是三胞胎连连看、消消乐了。
随着三位新娘登场,婚礼正式开始了。
其实整个婚礼流程无比繁琐,包括在来正殿之前,朱楩还先去焚香祭天祭祖了一番,以及到华盖殿拜了九次。
而且这还只是开始。
排列在大殿左右两侧的文武百官,此时依次上前,向朱楩与三位新娘祝贺贺词。
<div class="contentadv"> 然后就是由负责礼仪的官员,开始宣读祝词。
最后,朱楩还要携带三位妻子拜天地。
没错,别说他是太子了,就是皇帝迎娶皇后,一样也要拜天地。
“一拜天地。”
朱楩与妻子们面冲殿外高空,缓缓拜了下去。
“二拜高堂。”
龙椅上,朱元璋老神在在的坐在那里,而在他的身边,周贵妃也母凭子贵,难得有机会坐在龙椅上,一起接受新人的跪拜。
照理来说,只有皇后才有资格,甚至不能经常的坐在龙椅上。
而且要是马皇后还在,那么坐在龙椅上的只能是她,并且会取代生母周贵妃的位置,以所谓嫡母的头衔接受新人的跪拜。
生母,自然就是指生身亲母。
而嫡母,则是指庶出孩子管父亲正妻的正式称呼。
两拜之后,就礼停了。
毕竟这是皇家婚礼,而非普通百姓人家。
如果是在民间百姓人家,此时就该夫妻对拜,然后送入洞房了。
但是现在还不能送他们入洞房。
而是朱元璋缓缓开口,说道:“朕生于兵荒马乱之中,见惯了民间疾苦,与那残暴不仁的贪官酷吏,和腐败不堪的北元王庭。于是奋发而起,决意驱除百年之患,复我中华大地之昌盛。”
“自开国以来,朕自认从未懈怠,也从未忘记初心。有洪武一朝,朕事必躬亲,杀贪官也从不手软。上对得起神祇,下对得起万民。”
“然,咱老朱家得天独厚,使吾有诸子分忧解难,而今更有十八子朱楩独领风骚(这里的风骚不是字面意思啊,是指能力超群出众,没有谁可与之相比),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而今咱也已经过了甲子之年,自古人活七十古来稀,咱可不想一直赖着这张龙椅。”
“吾儿楩儿听宣。”
朱楩心里一动,立即跪拜下来:“儿子朱楩,听宣。”
“今日咱有心传位于你,以你那些讲不完的不世奇功,还有你的能力,天下有目共睹,你配得上这张龙椅。”
“但是咱也得告诉你,须知百姓的不易。咱年幼的时候就深知饥饿的苦,也亲历过亲手埋葬亲人的痛。如若你有朝一日敢违背初心、民意,咱绝不饶你。”
朱元璋的声音,响彻在大殿内。
其实朱元璋对朱楩的态度转变,是从朱楩献出那些种子时才开始的。
是因为朱元璋一直都有个愿望,他要创立一个,能够使天下人全都吃饱穿暖,不用再忍饥挨饿的大明盛世。
如果他只是一门心思想享受的话,大明早就烂了。
甚至不惜背负滥杀功臣的骂名,因为最初那批淮西勋贵自持有功大明,就想作威作福,岂能容忍?
如果这样,那他们与北元有何不同?
所以朱元璋不担心朱楩的能力,却告诫他,绝不可愧对百姓。
朱楩抬起头,掷地有声的答应道:“请父皇放心,儿臣绝不敢忘记您的教训。”
朱元璋点点头,从一旁龙案上拿起一方玉玺,那正是朱楩终于从蒙古草原找回的,已经丢失多年的传国玉玺。
“新皇接玺。”
黄门侍郎双手接过,弯着腰,一步一步来都朱楩面前,并且叩拜了下去,以头触地,高举双手到朱楩面前。
朱楩这才缓缓起身,接过玉玺握在手中。
刹那间,除了龙椅上的朱元璋和周贵妃以外,所有人都跪拜了下来。
“参见新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从此刻开始,朱楩就是大明王朝的第二代皇帝了。
就连他的兄弟们,诸王也全部心甘情愿的跪拜了下来。
根本无需削藩,有这么多亲王的拥趸,外臣已经毫无威胁。
其实这时候的皇权才是最鼎盛的。
上面有洪武大帝坐镇,下有群王兄弟的簇拥,朱楩很想问,谁敢一战?
朱楩心潮澎湃的,回想起前世古装电视剧的做派,说道:“众爱卿平身。”
诸王与百官们这才起来。
身边三位妃子也纷纷站了起来。
“话说咱们的身份变化也太快了吧?前一刻你们还是我的太子妃,这一刻又该怎么称呼才好?”朱楩看着眼前的妻子们,也有些无语了。
朱元璋在决定退位以后,这么大的事自然不可能当做惊喜的礼物,那可太惊喜了。
所以在场的人全都早有心理准备。
怪不得朱楩一开始就穿着衮冕盛装出席了。
既然已经提前有所准备,朱元璋索性说道:“她们是伱的妻子,不如你自己册封好了。”
朱楩手握传国玉玺,于是说道:“册封魏国公之女徐妙锦为皇后。封信国公之女汤欣为汤贵妃,封号为贤(汤咸了?)。封木氏木邱为木贵妃,封号为淑。”
这是朱楩的妃子封号,肯定没有‘忠义’这些封号的说法。
你老婆忠于你,这还要对外人说啊?
不过朱楩封汤欣为贤妃,这个贤,却很有说法。
一个是回报汤和以及汤家一门忠烈的奉献,再一个,则是汤和曾经几乎被流放到浙江一带时,还在考虑倭寇对大明百姓的危害,汤欣学武时,也是想着有朝一日斩杀倭寇保家卫国的。
贤之一字,再合适不过。
而木邱的淑,也算是最大的肯定了。
不论在哪个朝代,‘淑妃’的排序都是靠前的。
连朱元璋,都曾册封一位李淑妃,还曾代管后宫。
不用担心朱楩的汤淑妃会和那位李淑妃混淆了,因为李淑妃早已过世。
随着朱楩完成对老婆们的身份的晋升与册封,文武百官再次拜见新后与二位皇贵妃。
既然朱楩当了皇帝,除了皇后以外,级别最高的就是贵妃了,自然没有‘偏皇后’的说法。
同时周贵妃也从自己身边的龙案上,拿起一块方印,恋恋不舍的说道:“既然新后已立,后宫自然不能再空置下来。请皇后接印。”
皇帝有玉玺,皇后自然也有凤印。
只不过周贵妃到底还是没有机会当上皇后,这也是她距离凤印最近的一次。
可最终她还是只能亲自要给徐妙锦送去。
徐妙锦可不敢太过失礼,这是朱楩的亲娘,赶紧跪了下来。
等周贵妃走到面前时,才举起双手,恭声道:“谢谢娘。”
周贵妃露出欣慰笑容,把凤印放在徐妙锦的手中时,顺带着把她扶了起来。
“今后你才是后宫的主人,我都得靠着你的照顾了,”周贵妃还小小打趣一声。
可这话落入朱元璋的耳中时,不禁让朱元璋皱了皱眉,眼中也闪过一抹忧虑担心。
他后宫的不少妃子可还健在,但是新皇已经登基,总不可能混居在一起吧?
这要是传出风言风语,好说也不好听啊。
但是他现在也一样健在,总不能先把她们活埋了,说是殉葬吧?
甚至于,朱元璋在退位后,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太上皇了。
可太上皇住哪里呢?
须知这可不是李二凤那样逼宫退位的,而是朱元璋自己主动退位的,何况以洪武大帝的名望,谁敢委屈他啊?
总不能把朱元璋软禁起来吧?
一时之间,朱元璋都有点头疼了,这些事倒是没想好怎么安排。
“爹,”朱楩此时开口,打断了朱元璋的愁绪,说道:“您虽然退位给了儿子,可您还是太上皇。而且我还有很多事需要跟您学。不若您继续住在乾清宫,而我们则回去旧府。”
“哪有这样的道理,”朱元璋感到哭笑不得,你都已经是皇帝了,哪有皇帝住在皇宫外面的?成何体统。
合着你真当这是上班啊?朝九晚五?晚上回家,第二天早上来打卡上班?
亏你想的出来。
“身为皇帝,乾清宫与乾宁宫自然要交给你和妙锦。放心吧,别的事我来安排。今天是你的大喜日子,婚礼继续吧。”
(PS:虽然有点着急,但是主角登基了。接下来就该进入尾声了,争取能顺利收尾。)
(https://www.pcczw.com/wx/59126/118820839.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