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吕览
作为一国贵族,在楚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春申君自然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人。但他见到李环后,还是惊为天人。在整个接见的过程中,李环腰杆笔直,正首垂目,形态端庄;再配上她俏丽的面庞,婉转的嗓音,简直就是一个完人!春申君自己都觉得,这个年届七旬的老头,实在玷污了李环。
他马上为李环找到了另一个下家:楚王!
楚王在咸阳为质时,曾娶秦王女为妻,生下两个儿子。楚王逃回到楚国即位后,秦王女并未跟随楚王回楚国,而由于政治原因,这对夫妻再也未能见面。然而,楚王一直视秦王女为正妻,他和秦王女生下的两个儿子现在都已成年,据说也十分上进,曾经当过剑士,参加过战斗,目前都是郎卫。楚王内心很希望他和秦王女生的儿子能够回国,继承家业,可不能如意。
从他逃回楚国到今天,二十二年,楚国大臣,包括春申君为他找了无数的女人,充斥后宫,可惜二十多年,没有一个女人生下孩子,原因是楚王根本就不临幸,或者如楚王自己所说,没有能力临幸。只有与楚王共同在咸阳生活了十年春申君知道,楚王是能生孩子的,他有能力!
现在,春申君忙于为迁都之事,但他还是向楚王透露出他为楚王找到一个好女子,并不是楚国的贵戚,而是一名赵姬,是自己舍人的妹子。
楚王道:“故郢未复,家室不完,寡人不欲也。”
春申君道:“楚迁新郢,王将复兴,未可以旧恶而避新世。此国之要,群臣之所望也!”
楚王道:“君之言,寡人谨领。然床笫之事,非人力所能为也,其在于天!”
春申君道:“愿王为国勉之。王有后,诸公子无复所望,乃得息心。”
楚王似呐呐自语道:“寡人独不能复与妻儿相见乎!”声音悲凉,引得春申君也禁不往两眼发涩。
楚王于夏至那天正式进驻寿春新城。这是全年中白昼最长的日子,举国欢庆,一直到深夜。贵戚大臣再献美女,在炎炎夏日下,美女们身着清凉夏装,以薄纱外罩,风姿绰约。
李环是由春申君奉献,自然是群芳之首。
晚宴最后的节目是由乐坊的男声和女声对唱《湘夫人》和《湘君》,新晋的美女则在庭中献舞。楚臣所献诸姬多是楚人,身材比较矮小,独有赵姬身材高挑,如鹤立鸡群;且舞姿劲爽,优美动人。
不过一个来月,就有消息传来,新人有孕,册立为后。召李园入楚宫为郎。
事情的发展,脱出了李园的掌控,本来是给春申君为妾,和自己内外呼应的李环,突然成了楚王后,深居后宫。而李园也离开了春申君,成为楚王的人。这与事先在邯郸设想的布局完全两码事。李园通过暗线飞报邯郸。
邯郸要求李园,利用楚王的赏赐,在寿春广招门客,扩充势力。
然而,以李园的眼光,哪里知道谁适合当门客啊!不过李园也有笨办法:能默写出一册书的,就拜为文客;能举起一百二十斤石担,就拜为武门客。谁默写的字数多,举的重量大,谁的俸禄就高。
由于是初创时期,加之李园自己的官位就不高,虽然仗着国舅的地位招募门客,前来应聘的人其实并不多。李园就想起那位在泗水河边与盗贼打交道的少年。
李园给彭公写信,请他关注那位护卫他到彭城的少年,如果还算忠诚可靠,就请他到寿春给自己当门客。
现在李园的地位更了不起,他不仅与春申君有故,还是楚王的妻兄,而他的妹妹,是楚王即位后第一个怀上楚王血脉的人,无论是男是女,那都不得了;更何况已经被楚王正式册封为王后。
李园派下来的任务,彭公不敢怠慢。他也不张扬,只是暗中派人打探。刘季的动向很明确,他公开地说自己要去大梁投奔信陵君,彭公暗访的道路也是往大梁一线,没费什么劲就发现刘季现在在张耳的府上,而张耳正是信陵君的门客之一。彭公立即报告了李园。李园似乎也没有太在意,除了礼节性地叮嘱彭公多加注意外,也没有进一步的行动。但彭公则不然,他很将李园分派的事当事,几乎每隔一个月,就将刘季的情况秘密报告李园。所以,李园知道了刘季在当地的许多行为,包括他结交不法少年,好色,好斗,以及他尽心地将仲岳先生送终……
本来对刘季不很在乎的李园,在彭公每月一次的强化下,也增加了对刘季的兴趣。金风送爽之时,彭公发现刘季已经打算离开张耳回乡,他立即派那名楚商通知彭父,若刘季到来,让他进城找楚商。
由于事关李园,甚至春申君和楚王,彭公办事十分隐秘,经手的人不多,而且就算经手的人,也多不知道彭公这么做的意图何在。
在确认刘季可靠后,彭公立即安排刘季去寿春。楚国也行颛顼历,为十月为岁首。九月就是旧年的最后一个月,各地官员都要派人回都上计,贡献礼物。具体经办此事的楚商将刘季安插在上计的队伍之中。现在,刘季已经换上了全新的楚服,头发也恢复为楚国的高髻,作为楚商的随从,常随左右。
到达寿春后,楚商带着彭公的节符,带着刘季首先拜访李园。李园见了刘季笑道:“季其知所护者乃楚王后乎?”
刘季也笑道:“观君二人独行,吾固知非常人也,惟不知其贵如此!”
刘季自然默写不出一册书本,但举石担却不在话下,一把就举起了二百多斤,成为上等武客。
新年到来时,刘季在寿春酒宴。而王父带着刘季的那把剑,到丰邑中阳里找到了刘公,告诉他刘季因为得知了贵人的隐秘,被贵人灭口,回不来了。
刘公听王父简单转述了刘季失踪的过程,给了王父一把大约十几钱向他道谢。送走了王父,刘公自言自语道:“吾固不信季之亡矣!”
打退了诸侯的联合进攻,秦国朝野一片欢腾,各参战郡县都在忙于记功、晋爵,并给立功者相应的待遇:田亩、家宅、免税人口。吕不韦的声望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东郡军除了占领卫国的全部国境外,还主动出郡作战,夺取了朝歌,东郡尉王翦的主动精神得到吕不韦的称赞。鉴于目前朝歌孤悬河内,吕不韦暂时让东郡领朝歌,任命王翦兼任朝歌令,而不是重设河内郡。
吕不韦也有烦心事。首先是秦王年龄渐长,人事初通,却因为没有及冠,无法婚配,只能与周围的女官们胡混,甚至还搞大了一位女官的肚子。其次是远居雍城的太后,生下一个男孩。虽然此事被严格保密,但也不是没有人知道,如果闹大了,早晚出事。
成蟜因为要质于赵,早早就行了冠礼,加封为长安君。回国后,赵国将王女送来,与成蟜成婚。这时,正处于春申君组织合纵的关键时刻,赵国主动向秦国示好,秦国自然不能拒绝。虽然最终赵国还是倒向了楚国,不过在伐秦的过程中三心二意,在对河间、河内的进攻中浅尝辄止,转而进攻齐国的饶安,也不算没有成效。否则,如果赵国全力协助楚、魏两国进攻河内,卫国是否可以如此轻松地拿下,还不一定,更不用说朝歌了。
成蟜归国后,在秦国内传出一股流言,说秦王并非子楚之子,而是吕不韦的所出。尽管这一说法并不为秦国的上层所接受,但在民间还是流传开来。这自然对吕不韦十分不利。虽然目前吕不韦如日中天,但政治上的事就是这样,今天的显赫,并不能保证明天也一定显赫。这样一个小小的阴影,也许不久就会被放大成一片黑暗。吕不韦不能不小心应对。
吕不韦在政事之余,组织门客们著书立说,于今年完稿。吕不韦将此书定名为《吕览》,意思是自己的案头参考书,在治国理政时拿出来参考。
吕不韦招集了天下文人,汇于咸阳。他让这些门客将自己所学、所见和所思都写下来,供自己闲时学习。这些文章集得多了,吕不韦发现其中不仅多有重复,而且许多论点还相互矛盾。于是吕不韦又招集门客们专门对这些不足之处加以讨论、提炼、浓缩、升华,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分为十二纪、八觅和六论,删除了重复,精练了内容,对矛盾之处加以取舍、调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世界观;在此基础上,对各门知识条分缕析,分门别类,不仅涵盖了当时已知的所有有意义的政治知识,还构建了完整、自洽的理论体系。全部内容达二十多万字,这在简册时代,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卓越学术成就!
吕不韦对这部书十分自信,认为它不仅在内容上涵盖了全面的知识,而且在文字上也做到了尽善尽美。他将此书抄写出来,悬挂于咸阳市门,下令凡有人能增减一字的,赏千金!
(https://www.pcczw.com/wx/59416/49279915.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