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我的绝色小姨 > 第九百八十六章 三愿

第九百八十六章 三愿


“来啦!”一个穿着灰色工装、头发花白的阿婆从后厨走出来,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操着一口地道的粤语,“年轻人,这么早来吃粥?快请坐!”

“阿婆,您好!我们想要两碗及第粥。”徐佳莹笑着回应,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粥铺的内部陈设很简单,摆放着几张八仙桌和长条凳,墙面贴着老式的粤菜海报,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烟火气。

“好嘞!两碗及第粥,稍等片刻!”阿婆爽快地应着,转身走进后厨。

很快,后厨就传来了熬粥的咕嘟声和切菜的声响,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徐佳莹看着窗外渐渐亮起来的街道,清晨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

“没想到在这么早的清晨,还能找到这样一家暖心的粥铺。”她转头对苏木说,“这种市井里的烟火气,比任何山珍海味都让人觉得踏实。”

“是啊,美食最动人的地方,从来不是食材有多珍贵,而是那份藏在食物里的用心和温暖。”苏木看着后厨忙碌的阿婆身影,“你看阿婆这么大年纪,还坚持开着通宵粥铺,为深夜和清晨的食客提供一碗热粥,这份坚守很让人感动。”

说话间,阿婆端着两碗热气腾腾的粥走了出来。

粥碗是粗瓷的,沉甸甸的,里面的及第粥熬得浓稠绵密,米香浓郁。

粥面上漂浮着切碎的猪肉、猪肝、猪腰和虾米,色泽诱人,香气扑鼻。

“快尝尝,刚熬好的,还热乎着呢!”阿婆笑着说,把粥碗放在两人面前,“及第粥要趁热喝,暖胃又营养。”

徐佳莹拿起勺子,舀了一勺粥,吹了吹,轻轻送进嘴里。

粥的口感软糯顺滑,米香、肉香和虾米的鲜香完美融合,咸淡适中,鲜美得让人回味无穷。

“太好吃了!”她眼睛亮晶晶的,忍不住赞叹,“比我以前吃的任何及第粥都正宗,米熬得烂而不散,配料也很新鲜。”

苏木也舀了一勺粥,细细品尝着。温热的粥滑入喉咙,暖意顺着食道蔓延到全身,驱散了清晨的微凉。

“确实好吃,阿婆的手艺真好。”他看向阿婆,“阿婆,您这粥铺开了多少年了?”

“快三十年啦!”阿婆坐在旁边的凳子上,拿起抹布擦拭着桌子,语气里带着几分骄傲,“从我年轻时就开始开,一直开到现在。以前是我老伴熬粥,他走了之后,我就自己守着这家店。很多老顾客都是从小吃到大,现在带着孩子来吃。”

“真不容易,三十年如一日,坚守着一份手艺。”徐佳莹感慨道,“您的粥里,藏着老广州的味道。”

“就是想把这份味道传下去。”阿婆笑着说,“现在年轻人都喜欢吃外卖、吃快餐,很少有人愿意花时间熬一碗好粥了。我守着这家店,就是想让大家还能吃到正宗的老广州味道。”

两人一边喝粥,一边和阿婆聊天。

阿婆给他们讲老广州的饮食文化,讲及第粥的由来——相传宋代状元伦文叙幼时家贫,在寺庙里读书,方丈经常用猪肉、猪肝、猪腰熬粥给他喝,后来伦文叙高中状元,这款粥就被命名为“及第粥”,寓意金榜题名。

阿婆还教他们怎么分辨好粥:“好的及第粥,米要熬得‘绵而不烂’,配料要新鲜,火候要足,这样才能鲜香入味。”

徐佳莹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点头,手中的勺子却没停,一碗粥很快就见了底。

“阿婆,您的粥太好吃了,我还想再要一碗!”她不好意思地说。

“好嘞!再给你盛一碗!”阿婆爽快地答应着,转身走进后厨。

苏木看着她满足的模样,嘴角扬起温柔的笑容。

眼前的场景简单而温馨:清晨的微光、热气腾腾的粥、慈祥的阿婆、耳边的闲聊声,构成了一幅最动人的市井画卷。

他忽然觉得,比起那些隆重的商务宴请,这样的清晨粥铺,这样简单的一餐,更能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本真与温暖。

“以前总忙着工作,很少有这样静下心来吃一碗热粥的机会。”苏木轻声说,目光落在徐佳莹脸上,“以后不管多忙,都要多陪你尝尝各地的美食,感受不同的生活气息。”

徐佳莹抬起头,眼中满是笑意:“好啊!等我们把环保面料研发成功,把骑楼活化项目落地,就去各地走走,尝尝当地的特色美食,看看不同的传统工艺,肯定会有更多新的灵感。”

第二碗粥很快端了上来,徐佳莹依旧吃得津津有味。

阿婆坐在一旁,看着他们,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年轻人,你们是来广州旅游的吗?”

“不是,我们是来参加文化论坛的,做传统工艺文创的。”徐佳莹笑着回应,“这次来广州收获很大,学到了很多岭南的传统工艺,还找到了很多合作机会。”

“传统工艺好啊!”阿婆眼睛一亮,“广州有很多老手艺,比如广绣、香云纱、榄雕,都是祖宗传下来的宝贝,你们要好好传承下去。”她顿了顿,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现在年轻人愿意做这个的不多了,你们能坚持,不容易。”

“我们会的!”苏木郑重地点点头,“我们想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传统工艺,喜欢传统工艺,让老手艺活在现代生活中。”

两人在粥铺待了将近一个小时,直到天光大亮,街道上渐渐热闹起来,才起身告别。

“阿婆,谢谢您的粥,太好吃了!”徐佳莹递过粥钱,语气里满是感激。

“不用谢,以后再来广州,记得来我这里喝粥!”阿婆笑着挥手送别,“祝你们事业顺利,把传统工艺发扬光大!”

走出粥铺时,清晨的阳光已经洒满街道。街道上行人渐渐多了起来,有晨练的老人、上学的孩子、赶早班的上班族,充满了鲜活的烟火气。路边的早餐摊也陆续开张了,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构成了广州清晨最动人的乐章。

“感觉心里暖暖的,胃里也暖暖的。”徐佳莹伸了个懒腰,脸上满是满足的笑容,“这碗及第粥,算是这次广州之行最温暖的收尾了。”

“是啊,”苏木握住她的手,指尖传来温暖的触感,“有时候,最动人的风景,往往藏在这些市井烟火里。这次广州之行,我们不仅学到了工艺,结识了朋友,还感受到了这样的温暖,真是不虚此行。”

两人沿着街道慢慢往酒店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身上,暖洋洋的。

远处的珠江在晨光中泛着金色的波光,两岸的建筑在阳光下格外清晰。

徐佳莹看着身边的苏木,心中满是踏实。

愿你三冬暖,愿你春不寒,愿你天黑有灯,下雨有伞。

愿有人陪你喝深夜的酒,也有人陪你喝凌晨的粥。


  (https://www.pcczw.com/wx/60038/49737393.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