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211章 森林血战

第211章 森林血战


第一路军的前后出路已经被截断,完全被法军围困,唐军也不甘心束手就擒,他们各自抱团,与扑来的法军对抗,炮兵部队也对着林中的法军乱轰一通。

没想到,炮兵部队的巨大声响,引来了更多的法军,他们认为炮兵部队的威胁最大,集中了两三万人进攻炮兵部队。炮兵部队原本伴随着一些步兵保护,但是由于扑过来的法军太多,炮兵又无法近战,导致炮兵部队损失惨重,大量人员被砍杀。

打到后面,唐军已经被切成好几段,他们只能各自为战,竭力抵抗法军的进攻。由于唐军毕竟还有些火力优势,而且唐军也深知如果不死战,全部就要撂在这里,所以都拼死抵抗。

战斗持续到天黑,双方都产生了不少的伤亡。格里乌斯认为,好不容易将这支唐军引入森林,决不能轻易放弃,否则就是放虎归山,命令法军继续围攻唐军。

战斗持续到深夜,双方都极为疲劳,最后在相互防备下,勉强休息了一阵。次日天明以后,法军再次发动进攻,唐军被迫应战,两军陷入了新的厮杀。

在对战中唐军与法军的伤亡比大概为一比三,但是法军的数量接近唐军的六倍,而且法军还可以从外围得到补给,而唐军完全得不到补给,只能啃食身上携带的干粮。

唐军携带的干粮、水源和子弹都是有限的,特别是水源在第一天就耗尽了。有的唐军靠近溪流还好,可以就地取水,大部分唐军周边根本没有水源,只能杀马饮血。

在第二天的厮杀中,双方产生了更多的伤亡,但是形势对唐军更加不利。

唐军逐步收缩抱团,形成一个个小的独立作战单位,各自应对附近法军的进攻。法军也围绕这些唐军,形成一个个进攻团队,轮流向包围圈中的唐军进攻。

在第二天的战斗中,军的水源耗尽,只能杀战马,干粮和弹药也消耗很多,一旦弹药消耗完毕,仅靠刺刀,唐军不可能是这么多法军的对手。

战斗持续到第三天,第一路军伤亡惨重,已经有大量人员战死,剩下的也是一个个挂彩,眼看着弹药即将耗尽,全军弥漫着悲观失望的情绪,做好了在此处马革裹尸的准备。

主将谢长林极为懊悔,正是因为自己的大意轻敌,导致全军陷入了法军的包围,眼看着自己的部队伤亡越来越大,他的心也在滴血,不禁发出了痛苦的呐喊。

谢长林知道,这样持续交战下去,对第一路军极为不利,在法军优势兵力的进攻下,第一路军的败亡只是时间问题。谢长林和第一路军其他人员能够坚持下来,就是希望第二路军能够尽快赶来,帮他们解围。

然而,第三天打到了下午,仍然没有见到第二路军的影子,第一路军士兵的子弹基本耗尽,开始用刺刀和法军对拼,法军个个身披重甲,又力大惊人,唐军的伤亡骤然增加。

正在第一路军陷入绝望之际,东南方向传来密集的枪声,第二路军终于来了!第一路军士气大振,拼着最后一口气,与法军血战到底,一定要等到第二路军到来的时刻。

乌重胤出了波米西亚以后到达德累斯顿,在那里听说第一路军已经和法兰克军打了一仗,并且顺利渡过易北河,向西朝萨克森方向进军。

乌重胤觉得,法兰克王国毕竟是欧洲最强的大国,兵多将广,战斗力强,两路军队相互靠拢更安全一些,就率军向西北方向进发,想在萨克森以西追上第一路军。

第二路军行至莱比锡时,乌重胤打听到第一路军大概在萨克森中部一带,就继续向西北方向进军。行至半路,第二路军听到西北方向枪炮声大作,知道第一路军和法军干上了,立即加快行军速度,向着发生战斗的地方疾驰而去。

第二路军赶到后,立即加入战斗,第一波骑兵率先冲到森林的入口,将附近的法军打散,成功突入森林,解救了靠近最后的一股唐军。

随着第二路军的持续赶来,战斗的形势开始发生变化,第二路军在法军的外围发起进攻,与内线的第一路军配合,扭转了唐军的不利形势。

法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是连战三天,也是非常疲惫,看到唐军来到大量的新锐力量,心中开始没底。格里乌斯看到新来的唐军攻势极猛,形势已经对法军不利,如果继续在这里死战,后果极有可能对法军不利,立即命人吹响撤退的号角。

法军被第二路军一阵射杀,已经产生了较大的伤亡,听到撤退的号角,往森林深处四散奔逃,然后全部向西汇合,一直逃到萨克森西部一带。

第二路军不熟悉这里的地形,森林深处也不适合第二路军行动,乌重胤下令部队和第一路军汇合,立即将食物和水源分给第一路军的人员,并抢救伤员。

第一路军的人员,感到仿佛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如果第二路军再晚来一天,甚至是半天,可能第一路军就要全部牺牲在这里。

谢长林看到乌重胤之后,再也忍耐不住,抱头痛哭,一边哭一边捶打自己的脑袋,大骂自己混蛋。

乌重胤觉得此处不是久留之地,于是指挥第二路军引导着第一路军的人员向东走出森林。还有很多伤员无法行走,第二路军的人员就搀扶着甚至是抬着他们向东走。

两路人马出了森林以后,又走了一段,来到一个叫做于尔岑的小城,在这里进行休整。

此时,第一路军只剩下镇蕃军和一个扶桑团,经过前期的伤亡,总兵力只有三万人出头。经过清点,第一路军阵亡达到八千多人,剩下的人员几乎全部带伤,有的伤势严重,第二路军也产生了近千人的伤亡。

这次战役发生在萨克森中部的森林中,所以此战又称为萨克森中部森林之战。在这场战役中第一路军几乎被打残,副将马启立和两个旅长阵亡,创造了唐军一次性最多的伤亡人数。

谢长林郁闷的几乎想自杀谢罪,最后被乌重胤等人拦住了,谢长林从此心灰意冷,将第一路军的指挥权交给乌重胤,自己甘当副将,整天在那里郁郁寡欢。

乌重胤觉得萨克森森林之战,第一路军伤亡太大,暂时不宜再发动新的战事,一、二路军在于尔岑先救治伤员,恢复元气,再作下步打算。

乌重胤想起来,自己还有一个身份,就是进攻法兰克王国的总指挥,此时已经打到法兰克王国,是时候使用这个身份了。别的部队不太清楚,但是乌重胤知道第三路军进展比较顺利,于是派人向南寻找第三路军,命其尽快从东南方向进攻法兰克王国。

乌重胤认为,第一路军吃亏的核心原因是,进军速度太快,一下子就引来法兰克军的主力,靠三万人就想击败一个大国,根本就不现实。

当初李愬那么牛逼,也是在巴格达吃了败仗,靠着三路大军合力,才彻底攻下巴格达,灭亡黑衣大食。

乌重胤决定,第一、二路军暂停行动,派出斥候打听法兰克和其他各路唐军的动向,待形势明了以后再行动。乌重胤相信,待五路大军全部攻入法兰克国内后,任他法兰克再牛也会顾此失彼,到时候就是各军合力围歼法兰克的良机。

好在唐军的后勤还算给力,后方持续运来大量的给养和弹药,很多伤员的伤势得到恢复,两军在这里逐步恢复元气,第三路军已经按照要求从东南方向进攻法兰克,乌重胤对后面的形势充满信心。

宋朝隐带领第五路军在加利群岛待了几个月,对伊德利斯和伊比利亚一带的情况就非常熟悉了。

伊德利斯原是大食国的一部分,后来在伊德利斯的领导下,从大食国独立了出来,故称伊德利斯王朝,其位于马格里布(非洲西北部)的西半部,国民以柏柏尔人为主,信仰大食教,有约5万多军队,国都为内陆地区的非斯城,目前主政的是伊玛目伊德利斯二世。

伊比利亚半岛中南部为白衣大食,主政的是埃米尔拉赫曼二世,国民有的信仰大食教,有的信仰西罗教(天主教),但是大食教占主导地位,国都位于其南部的科尔多瓦,有军队近6万人。

伊比利亚半岛北部则存在着莱昂、卡斯蒂、纳瓦尔等几个信仰西罗教的小国,他们国力较弱,靠着联合起来,才勉强与白衣大食对抗,其中西面的莱昂略强一些,但是也仅有一万多军队。

关于宗教的称呼,当时唐人将大食人征服地区信仰的宗教称为大食教,将拜占庭大主教控制区域信仰的东正教称东拜教,将罗马的教皇控制区域信仰的天主教称为西罗教,与后世的称呼有所不同。

到了2月初,宋朝隐早已定下方案,在加利群岛率军登船,向东北方向行驶了一段后,在伊德利斯南部的坦西夫特河出海口一带登陆。

第五路军刚刚登陆,伊德利斯就派出一万多骑兵前来袭扰。宋朝隐的登陆部队基本都是步兵,机动性自然比不过对方的骑兵,但是唐军手里有枪炮,一阵火力打击后,伊德利斯的骑兵就逃走了。

宋朝隐认为伊德利斯不强,决定将部队分成两个部分,自己和副将索凌超率领1.5万镇罗军,加上2个羌戎团、3个扶桑团,向东进攻马拉喀什,由副将邓绍坤率领剩余一半镇罗军和4个新罗团,北上进攻萨菲城。

宋朝隐和索凌超率领2万多人一路沿着坦西夫特河向东进发,伊德利斯南部相对比较干燥,多风沙,沿着河流行军就不会受缺水的困扰。

伊德利斯的那一万骑兵被打散以后,并没有逃远,此时又尾随跟踪而来。宋朝隐让镇罗军在前,5个襄人团在后,炮兵和辎重部队在中间,一路缓缓向东行进,敌军骑兵只要敢靠近,就是一顿枪炮侍候。

部队走了三天,终于到达马拉喀什城西,城内只有约一万守军,对唐军的的到来,非常紧张。

宋朝隐早就探知此处的伊军不多,这才敢只带一半人来攻城,尽管城外还有近一万骑兵,但伊军总共不过两万人,根本不是唐军的对手。

宋朝隐认为,城外还有一万伊军骑兵,不太适合围城打法,不如集中兵力在城西进攻,先把城市攻破拿下来再说。

宋朝隐此次也将部队设置成“凸”字形,攻城部队在前,其余部队环绕着炮兵和辎重部队设置,这样进可攻、退可守,攻城时可以有效防止伊军骑兵的袭扰。

部队摆好阵型以后,宋朝隐命令炮兵部队率先轰城,马拉喀什城防一般,炮兵轰了两个时辰就轰出一个缺口,再轰一会就可以将缺口拓宽扫平,为攻城部队打开通道。

正在此时,马拉喀什一带开始刮风,风是从东南方向吹来,正是撒哈拉沙漠的方向,风里夹带着不少沙尘。宋朝隐刚开始并不在意,命令炮兵继续轰城,准备按照原计划攻城。

没想到,风越刮越大,沙尘漫天飞舞,吹得的唐军睁不开眼。宋朝隐毕竟是新来的,对当地的气候不太了解,这是马拉喀什一带常见的沙尘暴。

在沙尘暴的袭击下,唐军已经无法攻城,只能暂时抱团躲避,计划待沙尘暴结束后再攻城。

这里的伊军早已习惯沙尘天气,都早已用布裹住脸,看到唐军似乎不太习惯这种天气,伊军骑兵大喜,认为这是进攻唐军的好机会,于是挥舞着马刀向唐军营地冲来。

宋朝隐没想到在这么恶劣的天气下,伊军居然敢发动进攻,在风沙中看着伊军骑兵隐约冲来,唐军急忙对着伊军的方向开枪。

由于刮着风沙,唐军的视界不佳,只是朝着伊军胡乱开枪。伊军发现唐军开枪后,立即分散队形,呼啸着冲入唐军阵营,用马刀对着唐军士兵砍去。


  (https://www.pcczw.com/wx/65588/49743635.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