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稚虎,你果然还是战无不胜!」
推荐阅读:射雕:从镖人开始 和校花同居的日子,余念雪 蜀山剑仙列传 祭祀百年,我成了部落先祖 我在都市逆天破案 这个崇祯太过极端 朕,都是为了大汉! 姐姐,快踹渣男!禁欲佛子日夜觊觎 他失忆?她骗婚!八零娇懒美人怀崽躺赢 实习生竟是国医圣手
第501章 「稚虎,你果然还是战无不胜!」
阿瓦城东南二百里,东敦枝镇。
东敦枝是缅甸京畿地区的重要关隘,扼守南京勃固到北京阿瓦城的古道「象背天梯」,建有三重瓮城。
之前,这里也是缅军的火器兵训练地,驻扎西洋佣兵,训练缅军火绳枪方阵。
如此,东敦枝又成为战场,三方大军云集,大战气氛一触即发。
哪三方大军?
明军是也,越军是也,暹罗军是也。
郑松统帅的越军有整整十万大军,对阵郝运来、纳黎萱率军的明暹联军六万余人。
虽然明暹是联军,对付越军一家,可越军却占据明显的兵力优势。
郑松已经驻军此地两日。他的打算本来是占领东敦枝之后,继续北上莫洛镇,直插朱寅后背,和缅军一起围困明军。
等到西洋联军登陆,三家联手,就对明军和暹罗军发动总攻,一举灭掉朱寅、纳黎萱,一箭双雕!
朱寅在缅甸兵败身死,南明必然大乱,两广唾手可得。这还只是北方的收益。
在南方,纳黎萱一死暹罗也大势已去,他就能趁机和缅甸瓜分暹罗,再控制洛韦国(柬埔寨),吞下半个半岛!
如此王图霸业,第一步就是攻灭朱寅!
然而等他率军来到东敦枝,发现已经被明军和暹罗军占领。他要北上夹击朱寅已不可能,必须要解决东敦枝的敌军。
对峙两日之后,大战终于爆发。
「咚咚咚一」北国特有的战鼓声从明军阵中升起,如同大地之心剧烈跳动起来。
明军统帅郝运来,站在高高的瞭望塔上,看著两里外的十万越军,一双三角眼满是凝重。
越军气势,很强!
看来,郑松真是下了血本了。此人之所图,必然不小。
越军兵多将广,自己只有两万多兵马,再加纳黎萱的四万暹罗军,也就六万多人,比越军少了几万人马。
这个仗—
难打!
但就算难打,也要挡住越军,坚持到摄政王击败缅军之后来援。
纳黎萱站在战象背舆内,自光锐利如鹰。他自然也能看出越军的强大。
郑松的威名,在金地可是响当当的存在。而且此人比起莽应里,更加狡诈阴狠。绝对是个大大的劲敌!
他的四万暹罗大军,以勇武著称的战象为核心,在平野上铺开两里地,东面和郝运来的两万多明军衔接。
对面,郑松的越军则以严密的步兵方阵应对,铁甲在晨光下泛著冷硬的光泽。
没错,半岛诸国,越军甲胄最为精良,拥有的铁甲也最多。甲兵防护之力,冠绝半岛。
「传令,左翼象兵前突,试探其右翼虚实。」纳黎萱沉声下令道。他对越军很不熟悉,兵力又处于劣势,为谨慎起见,需要找出郑松防线的弱点。
根据之前和郝运来的商量,明军和暹罗军联合协同作战,但分开指挥,视战场情况灵活配合。
因为明军和暹罗军风格、兵种大不相同,很难统一指挥。统一指挥的效果并不好,还不如各自负责。
再说,若是统一指挥,是郝运来为主,还是纳黎萱为主?
郝运来也同时下令道:「木将军,宋将军,两翼骑兵可以出动了,用蒙古骑兵的打法,牵制越军的骑兵。」
「越人在此,暹罗人在此,我们虽然兵少,却是大明王师,万万不可坠了天朝威风!
要让蛮夷看看,什么才是骑兵!」
「遵命!」木青、宋万化各自率领三千纳西、苗人骑兵,整队呼啸而出,马蹄如雷,尽显北国骑兵的气势。
相比越军,明军最有优势的就是骑兵。特别是木府的土司骑兵,是能和吐蕃骑兵硬碰硬的存在。
郝运来一上来就拿出明军仅有的六千骑兵,以逞先声夺人之势,压敌军嚣张之气。
果然,明军两翼骑兵一出动,但见人如虎、马如龙,骑士骑术娴熟,战马矫健健壮,都不是半岛骑兵可比。
越军、暹罗军见了,不由叹道:这才是北方骑兵!
郑松眼见北方骑兵出动,更是如临大敌。
与此同时,纳黎萱的暹罗战象开始移动,如同移动的堡垒群,沉稳而压迫性地朝向越军阵线。大地在它们脚下微微震颤。
不到三里的距离,在令人窒息的气氛下缓缓缩减。
伴随著战象逼近的,是两股洪流般的明军骑兵!
「轰轰轰!」
越军中军,郑松遥望著迫近的象群,面色沉静。
他不愧是百战老将,早就看穿了这是佯攻。
「令右翼步兵固守,弓弩手、火铳手准备。中军各阵,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妄动一步。」
他要让明军和暹罗军,先露出真正的獠牙,然后一口咬在铁板上。
于是,十万越军居然稳如泰山,只有弓箭手和火统手调动,其他阵营都是岿然不动。
就仿佛,没有看到明军和暹罗军的试探。
相比特点鲜明的暹罗军,越军的风格更像是明军。
见到越军稳固不动,纳黎萱露出一丝意料之中的神情。
「郑松果然谨慎。那便让他看看,我暹罗真正的雷霆之势!」他举起手,猛然挥下:「中军象兵,冲锋!直取其中军!」
:
既然越军想稳,那我偏偏要冒险!
否则,越军本就占据明显的兵力优势,如果还能保持稳扎稳打,要打败越军就更困难了。
郝运来也算是老将了。他和纳黎萱一样,看出了越军这是仗著兵力优势,要以稳制胜,以正压奇。
那么,自己就不能被越军牵著鼻子走。
他们要稳,己方就干脆逼迫他们稳不住。
干脆,趁机就此决战!
这个两榜进士出身文臣,抽出对他而言显得有些沉重的唐刀,下令总攻!
他发现,越军右翼就是最大的弱点,全军两万多人,全部压在越军右翼,才能给予越军最大的打击。
「传我将令!」郝运来眼见暹罗军的主力战象全线出击,当机立断的下令,「全军压上!配合骑兵布置双龙戏珠阵!」
「步军衔接骑兵之尾,楯车在前!火箭手在后!长枪手、藤牌手在后!杀!策应骑兵,压制越军右翼!」
双龙戏珠阵,是郝运来在云南时,研究华夏古阵自创的战阵,能最大限度的使得骑兵、步兵相互配合的攻敌一面。
这个战术的优势和缺陷有很明显。优势就是能将步、骑配合攻击、防护之力发挥到极致。
缺点就是只能打侧翼,无法正面对敌。使用这个阵法,必须正面有友军扛著,不需要顾忌正面之敌的变阵威胁。
要说郝运来和纳黎萱都是人杰,两人虽然各自指挥、灵活配合,可很快就默契无比。
纳黎萱以战象中间进攻,抗住正面,明军利用骑兵优势打侧面,刚好正奇相合,象、
马、车配合无间。
「杀!」两万多明军步骑一起出动,看上去仿佛是孤掷一注,其实攻击层级阵法森严,就连两支骑兵的首尾也分别和步兵相连,形成一个巨大的古怪阵法。
隐隐看去,骑兵居然环绕步兵,犹如两条巨龙伴随前进。
「这是什么阵!」郑松眉头一皱,「这怎么有点像是抱月阵?但又不是。」
但很快,他就发现了明军这个怪阵的厉害。
这个阵能让步兵成为一个活动的城墙,骑兵仿佛从城墙穿进穿出,这样就能借助步兵大阵的保护,不断的歇息马力。
如此一来,骑兵就无须保持骑兵进攻时,不断接近又不断拉开距离的必要动作。
能省多少马力和时间?
同时,步兵又能借助骑兵的进攻掩护,保持一个面的防护和攻击,相得益彰。
而且,这种阵法能轮动性进攻,不会让后面的兵闲著,大家都有接敌打仗的机会,谁也无法偷懒,谁也无法一直在最前面,还能集中力量攻打一个地方。
此阵厉害!明军大将非常人也!
「传令!」郑松反应也很快,「郑!你率金军府,加强右翼防御!」
越军主力,是郑松之父郑检创建的「五府兵制」,禁军精锐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属性,设置五府,每个军府一万两千甲兵。
他一口气让世子郑率领金军府加强右翼,可谓感受到了明军对右翼的巨大威胁,处置及时而得当。
「父王—」郑很是不解,「明军只有两万多人,怎么还要增援右翼整整一个军府?
,'
郑松用恨其不争的目光看著世子,喝道:「啰嗦什么?执行军令!」
郑桃吓了一跳,赶紧在阵中调遣五行军府中的金军府,加强右翼的防御。
越军右翼此时已经有些凌乱了,在明军步骑配合的凶悍攻击下,阵型再也稳不住了。
郑率领金军府支援,这才稳住了。
郝运来见状,不禁微叹一声。
可惜!郑松真枭雄也。此人不是浪得虚名啊。
正在这时,忽然一匹快马从东而来,直入明军阵中。
原来,是传送情报的明军斥候。
「相公!急报!」斥候送上军情,就累的倒了下去。
郝运来打开一看,神色微惊,忍不住说道:「郑松兵数明明占优,却还是使出这等诡计,此人断不可留!」
当即下令道:「让骑兵撤回来!骑兵撤回来!快!赶紧通知暹罗王退兵!」
明军立刻回撤,可是暹罗军已经来不及撤回了。
战象集群一旦出击,撤回就很慢了。
暹罗王眼见明军突然撤军,也接到了撤军的知会,可是此时要撤军谈何容易?只能眼睁睁的看著战象撞向越军。
暹罗军庞大的战象集群,在震耳欲聋的咆哮和战鼓声中,如同决堤的洪流,义无反顾般的冲向越军中央。
那似乎是足以摧毁一切的力量!
渊渟岳峙般的十万越军,面对战象集群的进攻,也要被撼动了。
越军也有战象,但战象的数量和战力不如暹罗军。对于暹罗军的战象出击,越军当然不能用不如对方的象兵硬碰硬。
只能用火器、火箭远程对抗,然后用高大的拒象循车和长矛手抵挡。
一时间,面对这排山倒海的冲击,越军前沿的盾墙在巨大撞击下扭曲、破裂。
战象的长牙挑飞士兵,巨足踏碎骨骼。暹罗步兵紧随其后,如同赤潮般涌入缺口,越军中军前沿阵地瞬间陷入苦战,阵线被撕开一个巨大的口子,看似摇摇欲坠。
看上去,兵少的暹罗军占了上风,似乎要攻破越军前阵了。
郝运来眉头微皱,心道果然没有那么简单!
越军若是如此轻易就被攻破前阵,还能成为仅次于缅军的半岛霸主吗?
纳黎萱在高处看著己方精锐突入敌阵,眉头一跳!郑松的中军,溃败得似乎—太快了些?
而且溃散的士兵并未引起全线的恐慌,反而像是—有序地向两侧退去?
果然有诈!
就在此时,异变陡生!
越军阵中突然升起数面巨大的黑色令旗。原本「溃散」的前军迅速向两旁分开,露出了后方严阵以待的、更为厚实的第二道防线。
同时,越军左右两翼的方阵并未如纳黎萱预想的那样前来救援中军,反而如同两只巨大的铁钳,坚定而迅猛地向中央合拢,围向那些已经深入阵中的暹罗战象和步兵!
已经攻入越军前阵的五六百头战象以及一万多暹罗精兵,居然陷入越军大阵,被包围了。
「不好!是陷阱!」
纳黎萱间明了。郑松以中军为饵,诱他主力深入,意图吞吃围猎!
郑松果然奸诈!
原来,此人之前故意摆出稳态,就是诱导自己正面出击。
「王上!我军侧后出现越军骑兵!足有五千铁骑!」斥候疾驰来报。
「什么?」纳黎萱心头一沉。郑松竟然还藏著一支骑兵,在他全力进攻时,迂回袭击他的侧后!
他忽然就明白了。越军在出山时,一定故意隐藏了五千骑兵,没有一起出现。
这支骑兵,关键时刻就是一把背后剑!
此时攻守易形,突入的暹罗精兵被越军包围,而突如其来的越军骑兵又直插防护薄弱的暹罗军后翼!
这一招很毒。
郑松居然硬生生的玩出来花样,搞出了足以让暹罗军大溃的前后夹击!
暹罗军一旦大溃,只有两万多人的明军就必败无疑。
这是郑松巧妙的各个击破战术,而且运用的妙到毫巅。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明军六千骑兵居然撤回来了!
这六千明军骑兵,刚好及时的回防,截住了攻击暹罗军后裔的越军骑兵!
「这—」纳黎萱先惊后喜,霎时间一身冷汗,忍不住击掌道:「好险!好险!明军撤回来的及时!明军这是救了我军啊!」
郝运来及时撤军回防,眼见终于截住了越军骑兵的偷袭,不禁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
好险啊。幸亏稚虎的密探,探查到了越军的军情,还及时送到了。
否则,暹罗军就完了。暹罗军完了,自己这两万多兵马,独木难支,也难以保全了。
「什么!」郑松脸都绿了,「怎么明军骑兵忽然就撤回去了!」
他苦心布置这个圈套,谁知关键时刻,明军骑兵居然及时回防挡住了他藏起来的骑兵,让他的计策落空了。
此时,明军骑兵咬住了越军骑兵,暹罗军获得喘息之机。
郝运来立刻下令步兵继续突击越军右翼,意图十分明显!
纳黎萱立刻就明白了。
「吹号!令前军转向,向敌军右翼突击!配合明军!破越军右翼!」
「既然到了敌军的大阵,就联合明军,破了越军的右翼,从右翼撤回!
纳黎萱临危不乱,一连串命令迅速下达。
他必须将深入的前军救出来。帮助他救回前军的就是攻击越军右翼的明军步兵。
战场中央,战况十分惨烈。
陷入的一万多暹罗军陷入了苦战,战象在狭小空间内难以转身,而越军的合围部队则如同冰冷的铁墙,一步步压缩著暹罗军的空间。
暹罗军的勇悍也在此时展现无疑。陷入重围的部队拼死向越军右翼突击,与接应的明军步兵靠近,里应外合,竟硬生生在越军的包围圈上,将越军右翼撕开了一道血口!
而不远处的骑兵交战,明军骑兵已经压制了越军骑兵,显示出北方骑兵对南方骑兵的血脉压制。
郑松、郝运来、纳黎萱三个统帅,看著变成这幅模样的战场,心情各异。
郝运来心情大好。明军借助突围的暹罗军,破了越军右翼,赢了一招。
明军压制了越军骑兵,又赢了一招。
起码,明军不但没有吃亏,还占了便宜。
郑松却是脸色难看到极点。他的计划都被明军统帅打乱了。好不容易包围的一万多暹罗精兵和战象,也被明军从右翼接应出来了。
搞了半天,他的损失比战果更大!
纳黎萱却是后怕之下,庆幸不已。对明军和郝运来很是感激。
若非明军统帅,他这四万大军,此时已经崩溃了。
三方兵马都在经历著巨大的消耗。暹罗军虽然在明军帮助下救出了大半被围兵马,但战象损失惨重,士气大挫。
纳黎萱很是心疼,他损失了四千多兵马啊。
明军也伤亡了两千兵马。
越军的计划功亏一篑,大阵右翼被破,十分被动。虽然好不容易稳住了,加上骑兵却是损失九千兵马!
郑松知道今日已无法取胜,当下只能下令到:「传我将令!各部交替掩护,撤退回营。」
对面的郝运来和纳黎萱,看著如潮水般退却,却依旧保持著队形的越军,也都拒绝了部下提出的追击建议。
「安南郑主—果然名不虚传。今日,只是开始。」郝运来知道,这场仗还远未结束。
要灭掉越军,只怕还要等到稚虎的大军。
就靠自己和纳黎萱这几万兵马,能保持平局已属不易。
夕阳西斜,让整个战场看上去更加血红一片。战场上的硝烟余烬之中,满是战士、战马、战象的尸体。
以及濒死的惨叫和嘶鸣。
当最后一抹余晖即将隐入缅甸的莽莽山林之际,忽然北方传来一阵銮铃声。
「叮铛铛—」
战场上的明军和暹罗兵一起回头,看到余晖的剪影之下,几匹快马奔驰而来,骑士身上明军特有的甲衣,寒光闪烁。
天地之间,似乎只剩下这几骑的马蹄声和銮铃声,在沉沉暮霭中有点虚幻。
数万大军不约而同的寂然而望,神色微微惘然。
「莫非—莫洛镇战场有了消息?」郝运来忽然预感到了什么。
郝相公思忖间,忽然那几个骑士一起大喊道:「莫洛镇大捷!王师大胜!缅军全军覆没,莽应里被擒!」
众人听到突如其来的捷报,短暂的惊愕之后,就是巨大的喜悦。
郝运来忍不住热泪盈眶,大笑道:「哈哈哈!大明大胜!大明大胜啊!稚虎,你果然还是战无不胜!」
「大事定矣!大事定矣!」
纳黎萱又惊又喜:「大明摄政王,真神人也!大明王师,真天兵也!」
:
「莽应里完了,接下来就轮到郑松了!」
惊喜之下,他一时都忘记了损失几千精兵的心痛。
明军和暹罗军将士得到朱寅大捷的消息,都是军心大振,士气如虹!
距离五里的越军大营。
万千篝火映照,越军大营如同一片星河。
中军大帐之中,郑松正脸色阴沉的召集军议。他首先打气道:「今日我军算是吃了个亏,明军的确狡猾。不过,我军兵多将广,还占据上风。
'
「缅王莽应里,手里还有二十万大军。我们两方兵马加起来,比敌军多的多—」
他正说到这里,一抬头看见世子郑神色惊惶的在外面探头探脑。
「干什么鬼鬼祟祟的!」郑松喝道,「进来说话!出了什么事?」
郑硬著头皮进来,语气颤抖的跪下禀报导:「启禀父王,刚才收到消息,说是,说是—」
「什么!」正在气头上的郑松怒了,「快说!」
郑哭丧著脸,「缅军全军覆没,明军大胜,莽应里等缅甸君臣,都被朱寅擒获了。
消息—千真万确—」
郑松呆呆听著世子的禀报,脸色先是发青,再是发白,接著就转为通红。
他看著帐中摇曳的灯笼,看著一张张愕然惊惶的脸,忽然眼前一黑,往后便倒!
「父王!」
「主公!」
郑和部将惊呼一声,一起忙不迭的抢上!
PS:明天小老虎就到了,大明威武!蟹蟹大家的月票!晚安!
(https://www.pcczw.com/wx/65694/76692.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