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重回1978,我考上了西工大 > 第544章 载人航天该怎么走

第544章 载人航天该怎么走


第540章  载人航天该怎么走

    在航天领域里,美国和苏联是第一梯队,其他的都是第二梯队。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载人航天。

    早在五六十年代,当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之后,美苏两个巨头就开始积极地发展起来载人航天。

    尤其是苏联,五十年代后期就开始搞东方号载人航天工程,到1961年,第一个航天员加加林,就已经坐著东方一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并且安全返回。

    之后,老毛子又搞了两代宇宙飞船,等到现在的联盟号,已经是一种非常可靠的天地交通工具了。

    而且,老毛子更是开始打造空间站,可以在太空长期驻留。

    美国佬也不甘示弱,在什么水星号,阿波罗号之后,搞起来了太空梭,最大的特点就是一次可以运七名航天员上去,还能多次重复使用。

    再看看咱们。

    当年,咱们东方也有载人航天工程,七十年代就提出了曙光载人航天工程计划,代号714,当时就连航天员都开始选拔了,但是.—因为经济条件限制,工程在72年的时候被迫终止。

    这样就一直等到92年,国家才开始重新上马载人航天项目。

    九十年代是一个特殊的节点,当时的航天人,都面临著一种困惑,毕竟同步卫星也发射上去了,航天系统好像已经没有什么迫在眉睫的工程了,如果没有新项目,那航天人就没活儿可干了。

    于是,经过一番论证,大家伙都认为,要上马载人航天!

    咱们东方的航天系统,就这样进入第一梯队,虽然面临美国佬的各种刁难,但是咱们硬是靠著独立自主,搞出来了载人航天,拥有了在太空长期运行的空间站,而同时代,国际空间站却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提前退出运营,于是,咱们的空间站,就成为全世界唯一在轨的空间站。

    世界各国的航天员,想要上太空,都得上咱们的空间站,于是一些人开始学中文,一些人酸溜溜地指责:你们的空间站不符合世界标准。

    我们东方人自己的空间站,遵循狗屁的世界标准!

    等到全世界只有我们的空间站之后,我们的标准就是世界标准!

    现在已经是八十年代中期,西工大航天系,已经没有什么新的挑战了,于是,大家伙瞄准了载人航天!

    邓主任只感觉到眼皮子在跳:「你们是说,我们西工大自己搞载人航天?」

    要知道,现在国家是绝对没资金支持这种项目的,毕竟国家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发展经济!

    航天系统因为没钱,都开始努力走出去,承揽国际卫星发射业务,赚取宝贵外汇了。

    国家不投钱,咱们西工大自己投,那简直就是个无底洞啊!

    到目前,全世界的航天事业,没有一个是能盈利的,几乎都是在烧钱的!

    「这样庞大的工程,咱们西工大肯定搞不定,可以联络北航和南航,咱们一起搞啊!」

    这些年来,兄弟院校早就加入进来了,北航合作开发了一些航空发动机,南航则是在直升机领域里和咱们广泛合作。

    现在,这些院校都靠著和西工大合作赚了不少钱,所以,不妨拉进来,一起搞载人航天!

    没有国家投资,咱们完全可以靠自己搞!

    邓主任松了口气:「那既然这样,是不是先联系一下这些兄弟学校,等和他们一起交流完毕,再汇报给秦校长?」

    「邓主任,如果您赞同的话,那咱们就去北航谈,正好请秦校长也加入进来。」

    秦亮已经很久没来西工大了,对这个不负责任的校长,大家伙早就习惯了,毕竟之前就经常不在学校,反正有于芝这个秘书帮忙处理一切事务。

    至于秦亮是忙工事还是私事,大家伙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嗯,可以,那老王,你就去一趟北航,把南航的人也叫上,一起开个会。」

    「好。」王教授满脸兴奋。

    造什么飞弹,什么导航卫星,都已经不够航天系折腾的了,他们要干一票大的!

    夏日炎炎,首都航空学院的会议室里,人头涌动。

    「老魏,一路从南京过来,辛苦了。」

    「哪里哪里,咱们听说之后,非常激动,当年搞714工程的时候,咱们就参与过维持生命活动系统的研发,这一部分可以交给咱们!」

    「好!」

    「老王,咱们搞过回收系统,这回收一块,交给咱们!」

    「潘教授,你的意思是还用降落伞吗?那东西早就落伍了,我认为,咱们的载人航天,完全可以一步到位,走太空梭的路线!西工大之前不是还搞过空天飞机吗?那个难度是有些高,但是太空梭,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老魏,我不赞同你的观点,太空梭这东西,看著先进,但是技术水平太高,咱们不一定能解决那么多技术问题,还是老老实实地走宇宙飞船的路子。」

    「老潘,可重复使用很重要,太空梭是趋势,再说了,有西工大参与,还怕技术不够吗?」

    好吧,会议还没正式开始,大家伙就争论起来。

    争论的是载人航天中最关键的技术路线问题!

    早期的航天技术,都是从弹道飞弹上发展起来的,把弹头换成宇宙飞船,就能邀游太空,不过——  

    每次发射,都是一次性的,下面的一级级火箭会燃烧脱落,上面的宇宙飞船也会分成几部分,最后回来的只有一个返回舱。

    上天的时候几百吨的重量,下来就是一两吨而已!

    这样的发射,是非常浪费的!

    所以,美国佬研制了太空梭。

    肚子上挂一个燃料箱,两边带个辅助的助推器,就能把太空梭发射上天了!

    这样的好处是很多的,比如说,主发动机在太空梭上,可以重复使用,大大降低成本,燃料箱和助推器,就不值钱了,甚至也能回收使用。

    而且,因为整体都能上去,所以带回来的也特别多,更何况,还使用了飞机结构,可以滑翔降落,回收很方便。

    自从美国佬开始使用太空梭,就抛弃了宇宙飞船,甚至发射卫星都使用太空梭。

    按照他们的计划,这东西可以重复使用上百次,平均到每一次上的发射成本就会很小。

    而老毛子也是不甘落后的,研发了暴风雪号太空梭,相比美国的产品,他们也是在肚子上挂一个大东西,不过不是燃料箱,就是一枚火箭!

    主要是老毛子走液氧煤油路线,发动机内部结焦,无法多次重复使用,美国佬使用的是液氢液氧发动机,非常干净。

    现在,轮到咱们选择了!

    既然美苏都开始走太空梭路线,那咱们还等什么,当然也是太空梭,毕竟,咱们这几所都是航空航天综合类的大学,咱们有研发优势啊!

    看著大家伙的议论纷纷,王教授有些皱眉头,说实话,究竟怎么选,自己也是没想好呢,还得秦校长来把关,话说,秦校长什么时候来啊?

    带著这样的期待,他看向门口,就看到几名——老航天人走了进来!

    「屠老,戚老,你们——」

    「咱们不请自来,没有让你们为难吧?」

    「怎么可能!」王教授满脸兴奋:「各位能来参加我们的载人航天论证会,那是我们的荣幸,真是抱歉,是我们考虑不周,没有给你们发邀请函。」

    虽然是咱们大学联合起来搞的一个项目,但是·——航天系统的老前辈们,还是得请过来的啊,毕竟,他们搞了半辈子航天,经验丰富。

    尤其是屠老,作为长征二号的总设计师,他在运载火箭方面有很深造诣,而戚老,则是载荷专家,也参加过曾经的曙光工程——

    「来,各位领导请坐!」

    众人坐定,戚老开口:「刚刚听你们在争论什么?」

    「当然是技术路线问题,宇宙飞船属于落后设计,但是非常安全可靠,太空梭属于新生事物,代表未来,但是有很多技术问题,我们不知道该怎么选择技术路线,一旦走错了路——」

    那就会浪费宝贵的时间和资金啊!

    尤其是时间浪费不起!

    「嗯,这的确是个难题。」戚老点头:「目前,载人航天的确已经进入太空梭时代,西工大又研制过空天飞机,要说这技术路线——」

    戚老摇头:「我们只是列席会议,还是听你们的分析吧。」

    「那可不行,各位既然来了,还是给咱们说说思路吧。」

    迎著一双双期待的眼神,戚老只能继续开口:「我认为,目前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使用长征二号火箭为基础,在上面研制八吨左右的载人飞船,和联盟号类似,这样应该是最有把握的,当然——西工大技术先进,你们或许有全新的思路。」

    当年,为了发射东方红1号,将东风五改进成为了长征一号火箭,之后进一步改进出来二级的长征二号火箭,运载能力只有1.8吨,再然后,就是在下面增加四个助推器,成功地将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提升到八吨以上。

    联盟号的重量也不过六七吨,咱们按照这种方式设计宇宙飞船,八吨足矣!

    这样算是最方便的了,只是——

    谁知道西工大会不会看上这种方案?

    屠老也在一旁点头:「我们的长征二号可以使用西工大的先进电子技术来升级,让它的可靠性更高,满足发射载人飞船的需要。」

    发射卫星,失败了大不了损失一枚卫星,发射宇宙飞船,失败的话,飞行员是会有生命危险的一·所以,还是一切求稳妥比较好!

    「嗯,从稳妥的角度来看,戚老和屠老提出来的方案是最好的。」王教授点头,再次看向门口,秦校长,您就别在家里陪老婆了,咱们这里需要您!

    仿佛是听到了他的心声一样,一个人影走了出来,正是——

    秦亮!

    此时,魏教授忍不住开口:「各位,我认为,可重复使用很重要,这样可以降低进入太空的成本——咦,秦校长!」

    他也看到了秦亮,其他人都看到了,瞬间兴奋起来。

    「秦校长,您可算是来了。」

    「秦校长,您给咱们说说,到底什么结构最合适!」

    屠老和戚老,也看向秦亮,等待著他的回答。

    秦亮一边和众人打招呼,一边走向演讲台,把自己的笔记本接上。

    「各位,我在家里赶制了一个设计图,给大家伙看看,抛砖引玉,有什么意见,大家伙可以提。」

    秦校长不是在家陪老婆,而是著手设计了!

    王教授很满意,这才像是咱们西工大校长的手笔!  

    投影幕上,出现了一个飞船的设计图。

    上面是个尖锥,下面是个扁圆柱体,这是——

    宇宙飞船?

    「这款飞船,全长8.8米,最大直径4.5米,发射重量在23吨左右。」秦亮介绍起来:「采用两段式结构,前面是返回舱,后面是服务舱,其中,在执行近地任务的时候,返回舱里最多可以搭载七名航天员。」

    这东西——

    太大了啊!

    只有太空梭才能搭载七名,咱们的宇宙飞船,就给做到了?

    「其中,返回舱在返回之后,更换外面的隔热材料,就能再次使用,服务舱会留在太空中。」

    谁说宇宙飞船不能重复使用了?

    以前的都是分成很多段,最终只有一个返回舱落地,这东西除了能维持三名航天员的生活之外,其他的什么都没有,主要设备都留在太空里了。

    所以没有重复使用的可能。

    现在,能搭载的,都搭载回来!这样就有重复使用的能力了!

    「上面使用降落伞,下面使用著陆气囊,可以在陆地或者海上著陆,这样适应性更强。」

    为了降低回收难度,美国的宇宙飞船都溅落在海上,毕竟海水可以缓冲,美国海军全部部署,随时都能方便救援。

    「后面的发动机,我们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可以在太空中多次点火。」

    现有的八吨推力的发动机,足够这飞船使用!

    变轨,减速降落等等,都需要服务舱上的发动机,当然,这东西是没法回收了,要留在太空里,但是在每次执行任务的时候,都要重复启动几十次的,也算是物超所值了!

    半个小时后,这飞船介绍完毕,众人——神情复杂。

    秦校长果然够厉害,咱们就想不到这种设计方案!

    比老毛子的联盟号,领先一个时代啊!

    「秦校长,你这设计不错,但是,二十三吨的发射重量,咱们暂时还没这种级别的火箭啊。」

    同时代,老毛子的能源号能把上百吨的载荷送上太空,阿波罗时代,土星五的运载能力更是高达一百一十吨。

    相比之下,咱们东方的火箭,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不过只有十吨而已!

    这就是差距!

    就是因为没有大推力火箭,所以咱们才不得不使用联盟号的设计方案,毕竟咱们只有这种级别的运输工具。

    现在——

    「没有就研制啊。」秦亮笑呵呵地说道:「好,下面,我再介绍新一代运载火箭的设计方案。」

    因为没有需求,所以很长时间里,东方的火箭技术止步不前,不用说比不过英美,就连欧空局都比不过!

    一直到九十年代初期,获得了老毛子的液氧煤油发动机技术,在此基础上研制出来YF-100系列液氧煤油发动机,单台推力120吨,用在助推器上,同时还配套研制了YF-77氢氧发动机,单台推力50吨,用在芯级上,这样研制出来了全新的长征五号火箭。

    芯一级使用两台YF-77发动机,推力只有一百吨,听著不是很大,但是,外面捆绑四个助推器,每个助推器里有两台YF100发动机,这样推力就是960吨!

    加上芯级,总推力就超过了一千吨!不用说25吨了,甚至最大能将32吨的载荷送到近地轨道上去!哪怕是同步轨道的转移能力,都高达14吨!

    「目前,我们已经在研制有8吨推力的液氧甲烷发动机,下一步是研制60吨级的发动机,之后是150吨级的发动机,所以,我们会用这些发动机作为基础,研制全新的火箭。」

    秦亮介绍起来。

    「在芯一级上,中央使用两台60吨级的发动机,外面可以根据需要搭配不同的助推器,助推器可以是两台150吨的发动机,也可以是60吨的发动机,通过捆绑不同的发动机,实现不同的推力,芯二级上使用两台8吨推力的发动机——」

    众人都睁大眼睛。

    西工大这是要以一己之力,挑了整个航天系统啊!

    相比这个计划,航天系统现有的运载火箭,那就是垃圾啊!

    「这听起来不错,不过——恐怕还是有些浪费吧?既然液氧甲烷发动机能重复使用,那要是走太空梭路线——」魏教授显然还不死心。

    「不不,我们这款全新的火箭,其中的一级火箭能完全回收!」秦亮看向众人:「等完成发射任务,和上面二级火箭脱离之后,它能自己飞回来!」

    什么?

    众人都睁大了眼睛。

    >


  (https://www.pcczw.com/wx/65828/76677.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