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她怎么就成红颜祸水了?
推荐阅读:从谎言之神到诸世之主 中东暴君 人在狼旅,军令执行就变强 妈妈,不要在我死后说爱我 吟游诗人又幻想了 地府牌局从斗地主打到六冲 资本家少爷下乡后,捡了个小可怜超旺家 柯南:我在东京当财阀 斗罗绝世:只会炸环的我全是操作 当过明星吗,你就写文娱?
李知琰和李书澜的切磋,自然不是打架。
两个人都是体面之人,今日淮阳王府又是满堂的宾客,就算是点到为止,跟客人动手,也是很不体面的。
所以他们的切磋,是打辩论赛。
题目由秦太傅来出,三局两胜,不论是正辩反辩还是诡辩,只要自己的论据能站得住脚,能撑得起自己的论点,那就可以往下辩。
题目是:匿名揭帖骂贪官者,是否能称为侠?
今日李书澜为宴会的主人,主随客便,便让李知琰先选。
李知琰淡淡一笑:“本王无所谓,李世上随意选。”
这副自信满满的样子,激起了李书澜的战意,战意燃起来了,他也便顾不上礼数了。
沉吟片刻后,他选择了正方,那李知琰便自动是反方。
秦太傅是当世大儒,李知琰与李书澜虽然没有私底下行过拜师礼,不算他的入室弟子,但都是他的学生。
少年时这两个人就很有些才名了,特别是李书澜,当时就有洛京第一才子的美称。
不过李知琰的才气大部分人都没有亲自领略过,不知道他的才情是到了哪个程度,不过少年时他才名没有李书澜那么显,后来又去了西北大营,整天打打杀杀的,也不知道这些年有没有再捧起过书本。
要是没有,那今天他就要被李书澜摁着来打了。
当然,李书澜若是忌惮他的身份,或许会放些水,但是话又说回来,若是李知琰会忌惮他的身份,那今天这场辩论赛压根就不会有。
也不知道一会李知琰会输得多惨。
一时之间,前院的男人们和内院的女子们竟也不知不觉分成了两派。
辩论赛快开始时,一群贵女浩浩荡荡地来了,赵婵与姜珺瑶走在最前头。
仔细一瞧,赵婵一脸的唯恐天下不乱,而姜珺瑶目光躲闪,似是在心虚什么。
能不心虚吗?
从内院过来的路上,她都听到下人的议论了,原来李知琰与李书澜这场比试,起因都是因为她!
小时候因着这些事,打打闹闹就算了,毕竟都是几岁的孩子,大人们也都宽容,不会作别的联想,现在他们都二十几岁了,还因为一个女子起这样的争斗,只会被人说不稳重。
而令他们起争斗的人,自然就成了祸水。
莫名其妙就成了祸水,姜珺瑶觉得自己很冤。
这热闹,她也不是很想看啊。
贵女们过来时带来了一阵香风,大家精神更是一震,连秦太傅都振奋起来。
秦太傅说:“双方各思考一刻钟,一刻钟后,由正方先辩。”
李书澜注意到了姜珺瑶,他走过去:“珺儿,我与小皇叔这一战,你能替我鼓个气吗?”
全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姜珺瑶身上。
姜珺瑶暗叹一声,得体地福了个身:“我相信这一定会是一场能流传千古的辩论赛。”
她的回答滴水不漏,没有半点为他鼓劲的意思。
李书澜有些失望,但他也明白,李知琰的身份摆在那里,姜珺瑶替他鼓了劲,若是李知琰计较起来,她必定也得给李知琰鼓劲。
今天这场比赛,原本就是他和李知琰两个男人间的争斗,把姜珺瑶扯进来已经很不妥了,若再将她拖进局中遭人非议,那他成什么了?
如此想着,他有些后悔跑来跟她讨彩头了!
于是他立即转向旁边的赵婵:“阿婵,你不鼓励鼓励我吗?小时候我们关系最好。”
赵婵眼珠子转了几个圈,沉声说:“那我便祝你……不要输得太难看。”
李书澜脸色一黑,方锦屏笑嘻嘻接话:“那我便祝李世子赢得漂亮吧!”
贵女们纷纷送上祝福,都是好听的话,但李书澜听了越发不是滋味。
下场讨这么多人的祝福,别人不会觉得他人缘好,而会觉得他底气不足,需要外力来刺激或是支持!
再看李知琰。
李知琰只是负手站着,就将李书澜衬得像个上蹿下跳的小丑。
辩论赛还没开始,李书澜在公众眼里就已经输了一筹。
一刻钟已经去了一半,李书澜赶紧沉淀心情,仔细厘清自己的论点和论据,时而在纸上写着什么,时而又皱眉思索。
但李知琰仍然是一派从容,这不免让人怀疑,秦太傅是不是提前给他漏题了。
一刻钟到了,李书澜的纸已经写了三张,李知琰面前的白纸却只有一个圆圆的墨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李书澜原本很有信心,眼神触碰到那个圆点,他瞳孔一缩,竟觉得自己的神魂就要被那个墨点吸进去了一般。
那分明只是个普通的墨点,而且这墨点也不是李知琰点的,而是小厮磨墨的时候不小心甩上去的,而且这小厮是淮阳王府的小厮,所以就算这墨点有问题,那也是他们淮阳王府治下不严的锅。
如此想着,李书澜便不免有些恼火,但辩论赛马上就要开始,他只能长长舒出一口浊气,将那股烦躁给压了下去。
李书澜闭了闭眼,再睁开眼时,他心平气静,眸光清澈,因着这几年在天台山受了经书的熏陶,他沉静下来的时候,人们仿佛闻到了檀香的味道,整个人也跟着平静下来。
秦太傅宣布比赛开始:“正方先发言。”
“我方论点为:匿名揭帖者,算侠。”
李书澜道:“百姓手无寸铁,直面贪官无异于自寻死路。匿名揭帖可藏己身、曝贪官恶行,实为“以笔为刃”。前朝江南贪官敛财,民不聊生,有人贴匿名揭帖列其罪状,引得上级彻查,贪官落马,百姓得安。此等凭文字除害之举,怎不算侠?”
他声音沉静,语调平和,听得人频频点头。
前朝江南贪官敛财一案,不仅上了史书,连学堂里也将此案列为分析案例,朝堂上百官也常常年以此案来警惕自己,所以李书澜一抛出这个史实,大家都觉得他论据足够充分。
轮到反方了。
李知琰道:“侠者当直面风险、躬身行事,揭帖者躲于暗处,连名姓都不敢留,何谈担当?江南一案中,揭帖者既不证供,也不护百姓,反观百年前的展护卫伴包大人查案,以身犯险斗奸臣,这才是侠。揭帖者不过逞口舌之快,避祸惜身,算不得侠。”
展护卫是史书与民间都公认的侠义之人,不论是谁提起,都会喊一声展大侠,李知琰这一论拿的也是史实,论据也相当充分。
当然,这才第一轮,哪里能这么快就分胜负的?
且往下再看看,就能知道输赢了。
(https://www.pcczw.com/wx/65906/49711680.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