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西游将始
推荐阅读:北海道赛马物语 中土签到的霍格沃茨巫师 重生:从俘获女神辅导员开始 一剑镇万古,你管这叫炮灰反派? 我的天赋面板能加点 吞噬星空,肝成宇宙最强 摄政妖妃的赤胆忠臣 戍边八年?我儿女成群,雄霸一方 圣堂教会从赐福开始 重生美利坚,我是华尔街传奇空头
光阴真个迅速,转眼间数载过去。
自真武荡魔之后,天下妖魔为之一清,人间亦得安和之泰,人道复有昌盛之态,百废待兴。
西牛贺州多是小国,姑且不提。
且说南赡部洲,开皇之后,杨广继位,其倒行逆施,惹得天怒人怨,无道杀人,得“炀”字之封。
之后,天下多有起义,其中身负皇气者,名号秦王,又被封天策上将。
自晋阳起兵,百战百胜,为父夺得帝位,使天下归一。
且于玄武门中,令太上皇禅让,自此,盛世大唐降临,乃人道大世。
唐王上位后,非独在南赡部洲,亦征西定国。
过五行山,令其更名为两界山,西牛贺洲多闻大唐皇帝尊号,无不闻风丧胆。
此番盛名远扬,故大唐能令万国来朝,有天朝上国之称。
曹空虽居山中,却亦闻之。
因其香火于四大部洲多有涉及,又因真武荡魔乃是大功绩,令他三界传名。
前来朝拜者无数,使他香火旺盛至极,神道修行,一日千里丝毫不为过。
神道修行乃以香火为基,而曹空的【万化应通感】可借香火凝神身。
所以,除却钦道国中的神道身,他亦以香火愿力,凝了两具神道化身。
一者镇于南赡部洲泗州之地,一者则于东胜神洲,小国处镇守,可充耳目。
心知,大唐贞观年间已至,西游不日即要来临。
只见其悠悠望向南方,知未来一阵子,自己恐忙碌了。
毕竟昔日,他于琼华园中拜见玉帝,玉帝于西方佛老之面,将他点将,让他参与西游之事。
遂静心修行,姑且不提。
西方大雷音宝刹之中。
如来佛祖讲罢诸法,众佛诸菩萨听后,合掌皈依,多有所悟。
如来佛祖慧眼观尽盂兰盆会众人,此间尽数是他佛门弟子,并无他教之人,微微颔首。
对众言:
“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
北惧芦洲者,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无多作践,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
观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众等觉如何。”
阿难伽叶道:“我等在此聆听佛音,享用正果,南赡部洲凡人,却沉于苦海,不若我佛如来,传其正法,以渡世人。”
如来佛祖颔首笑道:“我有三藏真经,乃修真之经,正善之门,欲传东土,奈何东土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要旨,怠慢瑜伽之正宗,
故需一有法力的佛众,向东土寻个善信,令其苦历千山万水,劫数种种,方能取得真经,传于东土,教化众生。”
观世音菩萨行近莲台道:“弟子愿往。”
如来佛祖笑而颔首,即命阿难伽叶,取锦澜袈裟,九环锡杖和三个箍儿递与观世音菩萨,言明宝贝妙用。
菩萨听闻后,作礼欲退。
如来佛祖道:“取经一事,事关重大,此去东土,向东而行,可遇玉虚玄御真君,此真君有仁慈心,
神通法力俱不小,可与其共商取经之事。”
观世音菩萨合掌称是,唤来惠岸行者伴身左右,作个降魔的大力士。
二人至山脚下,有玉真观金顶大仙相迎,菩萨不欲停留,道:“今领如来法旨,欲上东土寻取经人。”
金顶大仙问道:“取经人几时方到。”
菩萨道:“不知,约两三年间,或可至此。”
金顶大仙望望菩萨,又望大雷音宝刹之中,原先如来讲法之地,笑而不语不提。
······
数月后,隐雾山中。
“见过观世音菩萨。”
“真君,贫僧有礼了。”
观世音菩萨慧眼观此山,心赞好一个洞天福地,观得此山,即能察曹空修行之深厚,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之名。
观世音菩萨有预感,或是此元会之中,至多下个元会,隐雾山将不逊落伽山。
她道:“早有听闻真君北俱芦洲荡魔之事,如今再见真君,果觉风采更甚,乃知真君修行更盛以往。”
曹空笑道:“不及菩萨远甚,但为正道尽绵薄之力。”
又道:“我观菩萨持锡杖,惠岸行者背包裹,可是欲向东土而去,寻取经人。”
观世音菩萨笑道:“正是,如今金蝉转世已满十世,合圆满之数,当寻其点明因果,令其向西取得真经。”
又道:“此番来寻真君,乃为与真君共商取经之事,真君可记我先前之言。”
曹空道:“自然,此番取经,需历艰险劫数,合九九八十一难,一难都不得少,再则需应修行之理,方能得成。”
观世音菩萨道:“正是,只是取经不易,先是劫数难齐,故请真君来补全此难。”
曹空闻言笑道:“如何去补,需我相阻?”
观世音菩萨失笑道:
“真君修持何等深厚,若真君下场,取经人断无渡过之理,再则以真君美名,怎能行如此之事,
愿真君教门下众人,来应劫数,或赐法宝,去阻取经人,若得劫数圆满,即有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
曹空闻言,沉吟道:“这般,我门下有四位灵狐使,我可赐其法宝,充当一难,我有一胞弟,亦可化难,
且有好友,不过我需去问其意愿。”
观世音菩萨大喜:
“多谢真君相助,只是八十一难不齐,乃是一难事,可若是齐了,又是一难事,恐取经人难渡,
我此番去,乃为取经人收降几个神通广大的妖魔,但仍恐有变,若有难题,愿真君届时能施以援手。”
曹空颔首而笑:“大天尊昔日令我辅佐此事,我自会尽心为之。”
观世音菩萨闻言,相谈少顷功夫,即告辞离去。
曹空思索,应当设下何等劫难,心中即有定计。
再说观世音菩萨,她行于半云半雾,观遍山水,不知行了多久。
忽的闻得有嘶吼之声,乃是飞剑穿刺骨肉之声,又听疼痛嘶吼声。
观世音菩萨心中存疑,向前走去,见弱水三千,乃是流沙河界。
忽的心中一动,想起曹空曾言,昔日天庭卷帘大将,黄婆不宁,意马脱缰,故贬此处,心中一喜,欲收其为取经人的徒弟。
继而前行,忽听暴怒声:“快滚,再留此地,我吃了你!”
惠岸行者大怒,手持浑铁棒,骂道:“好个不知死活的妖魔,敢辱我师,讨打!”
只见水中,跳出一个妖魔,丑恶十分,持宝杖向惠岸行者打去。
二人于岸边一阵厮杀,各显身手,手中棍杖交接,声响震人,数十回合不分胜负,知对方绝非等闲之辈。
卷帘大惊,心中妖魔气于打斗中宣泄大半,闻到:“你是何人,胆敢骂我,与我为敌。”
惠岸行者道:“我是托塔天王二太子木吒惠岸行者,方才分明是你先骂我师。”
卷帘大惊:“你是木吒,你师乃南海观世音菩萨!”
木吒道:“正是。”
卷帘连忙收了宝杖,对岸边观音跪拜:“久闻菩萨救苦救难之名,方才冲撞了菩萨,还望菩萨恕罪,请待我解释一番,
我本天庭卷帘大将,因失手打碎琉璃盏,被贬此处,每七日受飞剑穿胸百次之苦,方才因被飞剑穿胸,乱了神智,
又闻岸上有脚步声,担忧自身狂性大发,伤了行人,故说了那莽撞之语。”
观世音菩萨闻言道:“倒是个善心的,虽言行有失,可其心却善。”
卷帘道:
“乃因曾受救劫真君指点,不然恐早已行妖魔之举,吃人饱腹,救劫真君还留四句偈言,我时常去思,方得坚持。”
观世音菩萨道:“哦,竟还有这等渊源,可否诵与我听。”
卷帘道:“既识东来路,西归勿教差,休将真性昧,久恋不归家。”
观世音菩萨闻此偈言而喜,觉甚合道韵佛理,合她心意,感叹道:
“大善,此偈言既合我佛家之理,亦应修行之道。”
菩萨又道:“你在天有罪,下凡却持正心,我今领佛旨,上东土寻取经人,不妨入我门来,皈依正果,我教你免受飞剑之苦,
到时取经成功,你亦能得正果。”
卷帘大喜,果有转机,遂礼拜菩萨,菩萨与他摩顶受戒,指沙为姓,名唤悟净。
沙悟净遂送菩萨过河,安待取经人到来。
之后,菩萨行了数日,又遇一高山,此山名为浮屠山,山中有一老禅师,名为乌巢禅师。
乌巢禅师能知过去未来之事,故早早便在浮屠山等待观世音菩萨。
他知菩萨身负佛旨,笑道:“前方有座福陵山,山中有天庭昔日的天蓬元帅,错投猪胎,在此山落户,他合木母,
惫懒好色,有种种欲念,我早先年让他随我修行,他不依,菩萨前去,不如将其收降。”
菩萨闻乌巢禅师之言,喜而笑之,继而前行,果遇一猪妖,菩萨施神通将其点化,赐名猪悟能。
复前行,得遇一玉龙,知其不日遭诛,遂发慈悲心,上南天门拜见玉帝,请玉帝饶其一命,赐予取经人做个脚力。
玉帝应许,菩萨谢恩而出,小白龙叩谢活命之恩,任其使唤不提。
只见观世音菩萨继续向东土而行,终至一山,其名五行。
“······”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65992/76937.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