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段王爷的江湖 下 > 第十一章 圣贤自古寂寞(1)

第十一章 圣贤自古寂寞(1)


《段王爷的江湖》之第五卷《念兹在兹》第十一章  圣贤自古寂寞(1)

贪如毒雾迷心窍,利若钢刀斩善根。

清正廉明身自正,清风两袖梦无痕。

——  段郎《戒贪铭》

段郎快马加鞭奔赴边关。陈雨辰和段苼丝毫不敢懈怠,全身心投入到对腐败官员的抓捕与调查之中。随着对礼部侍郎王大人及其党羽的深入审讯,那隐藏在黑暗深处的腐败网络,如同一张错综复杂的大网,正徐徐展开,其复杂程度远超二人最初的想象。

在深化吏部改革的道路上,难题如同荆棘般丛生。就拿官员考核制度来说,本是为了激励官员积极作为,提升政务效率,可实际推行过程中,却状况百出。不考核吧,官员们便如同置身温水的青蛙,纷纷躺平,对政务敷衍塞责,整个官场弥漫着一股慵懒之风;一旦开始考核,那些心思不正的官员便开始挖空心思钻营,各种考核舞弊案件、政绩作假案件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

比如,此次在王大人府邸牵出的一系列案件,便充分暴露了这些问题。一些官员为了能在考核中顺利通过并获得晋升,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陈雨辰和段苼坐在临时审讯室里,面前是一名吓得瑟瑟发抖的小吏。段苼目光如电,紧紧盯着他,声音冷峻地问道:“说,除了你们已知的这些人,还有哪些官员参与了考核造假?”

小吏哆哆嗦嗦,声音带着哭腔说道:“大人,我……  我真的知道得不多。只听说有个叫赵德的官员,他为了能在考核中得优,买通了负责统计民生数据的官员,篡改了当地百姓的收入数据,生生把自己管辖的地方描绘得一片繁荣昌盛,实际上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呐。”

陈雨辰皱了皱眉头,眼中满是厌恶,追问道:“这个赵德是什么官职?在什么地方任职?”

小吏赶忙回答:“他是青州的知府,在青州已经任职多年了。”

段苼和陈雨辰对视一眼,彼此心领神会,决定立刻派人前往青州调查赵德。与此同时,对其他涉案官员的审讯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然而,这些官员似乎事先达成了某种默契,统一了口径,无论怎么审问,都如同铜墙铁壁,很难再挖出更多有价值的线索。

就在陈雨辰和段苼感到有些棘手的时候,段苼的一名心腹锦衣卫匆匆赶来,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段苼脸色瞬间微变,立刻对陈雨辰说道:“陈兄,刚刚得到消息,有几个关键证人突然失踪了,应该是被人暗中劫走了。”

陈雨辰心中一紧,拳头不自觉地握紧,说道:“看来这些反动势力还在暗中活动,想要破坏我们的调查。我们得加快行动了。”

两人决定双管齐下,一方面继续审讯现有犯人,试图突破他们的心理防线;另一方面让锦衣卫全力追查失踪证人的下落。段苼亲自带领一队锦衣卫,沿着证人失踪的线索展开调查。他们发现,证人失踪的地点附近,有一些凌乱的马蹄印和打斗的痕迹,看样子是被一群训练有素的人劫走的。

段苼顺着马蹄印追踪了一段路后,发现这些人似乎朝着京城郊外的一座废弃寺庙而去。他心中大喜,立刻带领锦衣卫悄悄包围了那座寺庙。当他们小心翼翼地潜入寺庙时,却发现里面空无一人,只有一些凌乱的脚印和打斗留下的痕迹,仿佛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激烈的冲突。

段苼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索:“难道他们已经转移了?”  就在这时,一名锦衣卫在寺庙的后院发现了一个暗道入口。段苼毫不犹豫地带领众人进入暗道。暗道里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仿佛是黑暗中隐藏的恶魔在呼吸。他们沿着暗道小心翼翼地前行,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与危险,突然听到前方传来一阵隐隐约约的说话声。

“这几个证人可千万不能让他们落到官府手里,否则我们都得完蛋。”  一个粗哑的声音说道。

“放心吧,等风声过了,就把他们处理掉。”  另一个声音回应道。

段苼听后,心中大怒,他向手下做了个手势,众人立刻心领神会,加快脚步向前冲去。转过一个弯后,他们看到一群黑衣人正守着几个被绑着的证人。黑衣人看到段苼等人,立刻抽出武器,大声喝道:“你们是什么人?竟敢擅闯此地!”

段苼冷笑一声,眼神中透露出无比的威严,说道:“我是什么人?你们做的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今天就是清算的时候!”  说罢,他率先挥剑冲向黑衣人。一场激烈的战斗在狭窄的暗道里展开。黑衣人虽然人数不少,但段苼和锦衣卫们个个武艺高强,且士气高昂,他们怀着对正义的执着和对腐败的痛恨,与黑衣人展开殊死搏斗。经过一番激战,黑衣人渐渐抵挡不住,纷纷倒地。

段苼成功救出了证人,带着他们回到京城。与此同时,陈雨辰在对其他犯人的审讯中,也取得了一些突破。一名涉案官员终于忍受不住压力,交代了另一个参与考核造假的重要人物  ——  吏部员外郎孙大人。

陈雨辰和段苼决定兵分两路,陈雨辰带领一部分人去调查孙大人,而段苼则负责从证人那里获取更多关于青州知府赵德以及其他涉案官员的信息。

陈雨辰带着锦衣卫来到孙大人的府邸,只见孙大人的府邸大门紧闭,周围布满了家丁,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陈雨辰大声喊道:“孙大人,你涉嫌参与官员考核造假,速速出来受审!”

孙大人在府内冷笑一声,声音透过门缝传出来,带着一丝不屑:“哼,你们有什么证据?莫要血口喷人!”

陈雨辰心中大怒,他一挥手,锦衣卫们便准备强行闯入。就在这时,突然从四面八方涌出一群人,将陈雨辰等人团团围住。原来,孙大人早就勾结了一些江湖势力,企图负隅顽抗。

陈雨辰毫无惧色,他对身边的锦衣卫说道:“弟兄们,不要慌乱,这些跳梁小丑不足为惧!”  说罢,他率先冲入人群,与敌人展开搏斗。锦衣卫们也纷纷奋勇杀敌,一时间,喊杀声四起,刀光剑影闪烁。

陈雨辰武艺高强,在人群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但敌人越聚越多,如同潮水般不断涌来,他渐渐感到有些吃力。就在这时,他突然看到孙大人趁乱想要从后门逃走。陈雨辰心中一紧,他施展轻功,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般追了上去。

在后门处,陈雨辰终于拦住了孙大人。孙大人见势不妙,抽出一把匕首,恶狠狠地说道:“你别逼我,逼急了我跟你拼了!”

陈雨辰冷笑一声,眼神中充满了鄙夷,说道:“你以为你还能逃脱吗?乖乖束手就擒,或许还能从轻发落。”

孙大人哪肯听劝,挥舞着匕首朝着陈雨辰扑来。陈雨辰侧身躲过,动作敏捷如猎豹,反手抓住孙大人的手臂,用力一扭,孙大人手中的匕首便  “当啷”  一声掉落在地。陈雨辰顺势将孙大人制服。

另一边,段苼从证人那里得知,除了青州知府赵德和吏部员外郎孙大人,还有一些地方官员也参与了考核造假。这些官员相互勾结,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腐败网络,他们通过篡改政绩数据、贿赂考核官员等手段,妄图在考核中蒙混过关,获得晋升。他们的行为,严重破坏了吏部改革的进程,让本应公平公正的考核制度沦为了他们谋取私利的工具。

段苼将这些信息整理好后,与陈雨辰会合。两人看着手中的线索,意识到这场反腐败斗争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远超想象。但他们并没有丝毫退缩之意,反而更加坚定了彻底铲除腐败的决心,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就在他们准备进一步展开调查时,京城内突然传出一些不利于改革的言论。有人在市井之中散布谣言,说朝廷的改革是为了搜刮民脂民膏,所谓的官员考核制度不过是一场闹剧,导致许多无辜官员受到牵连。这些谣言如同瘟疫般迅速在百姓中传播开来,一时间人心惶惶,百姓们对改革的信心产生了动摇。

陈雨辰和段苼得知此事后,意识到这又是反动势力的阴谋,他们企图通过煽动百姓的不满情绪,来阻碍改革的推进。于是,他们决定一边继续调查腐败官员,一边着手应对谣言危机。

陈雨辰让锦衣卫在京城各处张贴告示,向百姓解释改革的目的和意义,同时揭露反动势力的阴谋。告示上详细说明了改革是为了让官员更好地为百姓服务,提高政务效率,改善民生,而他们一直在努力打击腐败官员,确保改革能够真正惠及百姓。段苼则派出一些锦衣卫,暗中调查谣言的源头。经过一番努力,他们发现谣言是从一家酒馆传出来的,而这家酒馆的老板与一个被革职的官员有密切联系。

段苼带领锦衣卫迅速赶到酒馆,将酒馆老板抓获。经过审讯,酒馆老板交代,是那个被革职的官员指使他散布谣言的。段苼顺藤摸瓜,很快就找到了那个被革职的官员,并将其逮捕。

然而,就在他们以为事情告一段落的时候,边关又传来了新的消息。段郎在边关虽然暂时稳住了局势,但邻国的军队依旧在边境蠢蠢欲动,随时有可能发动大规模进攻。而且,有迹象表明,国内的反动势力与邻国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企图里应外合,给大理国带来更大的危机。

陈雨辰和段苼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不禁忧虑起来。他们深知,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改革之路将会更加艰难。但他们也明白,越是在这种时候,越不能退缩,必须坚定地推进改革,才能让大理国摆脱困境。

在王府的书房里,陈雨辰和段苼相对而坐,商讨着下一步的计划。陈雨辰眉头紧皱,脸上满是忧虑之色,说道:“如今边关战事紧张,国内反动势力又兴风作浪,我们该如何是好?”

段苼沉思片刻,目光坚定地说道:“当务之急,我们要加快对腐败官员的调查和处理,尽快肃清内部的隐患。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边境局势的关注,与父王保持密切联系,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我们必须让那些反动势力知道,他们的阴谋不会得逞。”

陈雨辰点头表示赞同,说道:“好,就按你说的办。我们一定要让大理国的改革之路继续走下去,哪怕前方荆棘密布,我们也绝不退缩。”

就在他们准备起身行动的时候,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两人心中一惊,赶忙走出书房查看。只见王府门口围了一群百姓,他们情绪激动,要求面见陈雨辰和段苼。

陈雨辰和段苼对视一眼,心中疑惑。他们来到门口,陈雨辰大声问道:“各位乡亲,你们这是怎么了?有什么事可以跟我们说。”

一个老者站了出来,脸上满是担忧之色,说道:“两位大人,我们听说朝廷的改革让很多官员都变得贪腐了,这是真的吗?我们担心改革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糟。”

陈雨辰心中明白,这肯定是反动势力散布的谣言造成的影响。他耐心地解释道:“乡亲们,大家不要听信谣言。朝廷推行改革,就是为了整治贪腐,让官员们更好地为百姓服务。我们一直在努力打击腐败官员,让改革能够真正惠及百姓。就像之前我们破获的那些考核舞弊、政绩作假的案件,就是为了还大家一个公正的官场环境。”

段苼也在一旁说道:“对,我们刚刚就抓获了一批参与考核造假的腐败官员。请大家相信朝廷,相信我们。我们一定会让改革给大家带来更好的生活。”

百姓们听了陈雨辰和段苼的解释,情绪渐渐稳定下来。但仍有一些人表示怀疑,陈雨辰和段苼知道,要想彻底消除百姓的疑虑,还需要更多的行动和时间。

送走百姓后,陈雨辰和段苼回到书房,他们深知,这场反腐败斗争和改革之路充满了艰辛,但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勇往直前。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继续深入调查腐败官员,顺着线索,又挖出了一些隐藏在暗处的腐败分子。这些腐败分子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惜破坏国家的改革大业,手段之恶劣,令人发指。

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们发现这些腐败官员的背后,似乎还有一个更为庞大的势力在操纵着一切。这个势力隐藏极深,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渗透到朝廷的各个部门,试图掌控整个大理国的官场。

陈雨辰和段苼意识到,这将是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但他们没有丝毫畏惧,反而更加坚定了彻底铲除这个腐败毒瘤的决心。他们深知,只有彻底清除腐败,才能让大理国走上繁荣昌盛的道路,才能不辜负百姓的期望和信任。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段王爷的江湖》之第五卷  《能念兹在兹》第十一章  圣贤自古寂寞(2)


  (https://www.pcczw.com/wx/66024/49712308.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