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隐秘买家 > 第281章 万古之前,千秋之后

第281章 万古之前,千秋之后


首都。

    “启动一级预警,立刻开启特殊联络程序,向议长阁下发起联络!”

    各个联邦最高部门都在此刻乱成了一团,甚至根本没什么人出来主持大局——

    神灵们的好奇心都太重了,这里几乎七成以上神祇层面的生灵,

    都正在顺着那虚空裂隙,探查着佛寺区域的境况,

    直接导致大量神灵此刻都被锁死了,目光强行聚焦在那儿,根本无法挪开!

    “能级检测中超出仪器最大测量范围!”

    研究总院,有研究员带着颤音,近乎于呻吟般开口:

    “可问题是,咱们这台仪器的最大测量功率,是【真圣】啊”

    为数不多不曾凝视虚空裂隙的老院长呼吸一滞。

    真圣,乃是大神通者之上,为神道第四境的存在,几乎是诸神的顶点了!

    “也就是说.”

    姜飞鸟颤栗开口:

    “正在从佛像中苏醒、归来的意志,超越了真圣,至少也是一位天尊?!”

    “不,或许触碰到了那个层面。”老院长低沉开口:“仅仅只是一缕意志,能让包括大神通者在内的诸神无法动弹。”

    “这种层次的力量,又如何会是【天尊】?”

    姜飞鸟瞳孔收缩:

    “您的意思是传说中,可以接触到时光而一证永证、过去现在未来永恒如一,且能随意定义一座真实宇宙规则的【大罗】?”

    “不一定是大罗,但至少半只脚踏在了那个领域。”老院长如是说道:

    “应急预案应当已然启动了,但未必有用。”

    “除非,议长破关而出——可偏偏议长闭的是死关!”

    说着,老院长都有些绝望了,呢喃开口:

    “大争之世仅仅才开端,便有这样的存在降临了吗.”

    研究室内一片死寂,所有人都陷入沉默,

    只有警报声依旧尖锐,夹杂着首都各个部门的急促汇报声。

    大屏幕上,已然投出那座佛寺正在发生的事情。

    “现在该怎么办?”姜飞鸟发问,却没有人回答她,

    来自黄金行省,才抵达总院的众人也都在沉默着,眼下发生的事情,甚至已然超越了他们的理解范围。

    “出大事了。”张小西呢喃,她不知道到底在发生什么,只知道,天要塌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大屏幕上,都在等待那个恐怖意志的完全苏醒。

    然而。

    “那里有人,正在飞驰!”有眼尖的研究员大声开口。

    众人朝他所指的屏幕一角看去,只看到一个蒙面少女踏着清气长河飞奔,

    看到有一个模样邋遢的垂暮老人,骑着一头硕大的赤牛,从木楼中走出。

    “能级检测中尊者,接近尊者级的能级波动,或许是遮掩了自身!”

    有研究员大喊,在这个时候出面的生灵,又怎么会只是一个尊者?

    “他在说话!正在进行唇语识别!”

    这一段屏幕上的影像并没有声音,众人只能用最笨的办法——读唇语。

    有人将老者的话,一字一句的复述。

    “今我西出函谷关,一如往年.便再为苍生,留下一卷道德?”

    “这是什么意思?”姜飞鸟下意识发问,却没有人回答她,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盯着画面中突然出现的老者——这会是转机吗?

    “他在.写字?”老院长匪夷所思的呢喃。

    与此同时,佛寺之外。

    原本伴随恐怖意志苏醒而凝滞的厚雾,忽的又开始流淌。

    佛像中,正在一点一点占据黄鼠狼身躯,正在从无数年死寂、沉睡中苏醒的存在,

    忽然收敛惊天动地的威势。

    那道意志只是发出一声不可思议的呢喃:

    “不会这么倒霉吧.”

    低沉的大音回荡在这片天地之间,一道道被锁死在此的神灵目光都朝那个老人眺望而去,

    凝滞在天穹中的光影巨人也随之一惊。

    祂也望去。

    祂便瞧见。

    在那里,在木楼前,骑在赤牛背上的邋遢老人微垂着脑袋,

    他从身旁蒙面少女的手中,接过了笔和纸,少女则在替他研磨。

    并不如何精致、昂贵的毛笔沾了沾普通平常的墨汁,

    老人伸手一抖,宣纸凭空飘浮,而后在其上挥毫。

    写下一字,诵出一字。

    “道可道,非常道。”他如是落笔,如是朗声,并没有什么其他的异变发生,

    但某个正在从人种袋最深处归来的恐怖意志忽而颤栗了。

    祂噤声,收敛所有威和势,忽然变得乖巧无比。

    与此同时,张福生还在边写边诵。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从这时候开始,已有一些妙相开始显化了,庆云从天上来,伴随的是天花和仙莲,

    有金色的泉水在干枯焦黑的大地之上流淌着,

    这于过去年间,遭金乌横空而炙烤成焦炭的大地,竟在缓缓的复苏!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牛背上的老人似沉浸在至妙和至理当中,写的越发的快,诵念的也越发的快,

    忽有一缕特殊的、似囊括诸因诸果的庆云,从他眉心祖窍中喷薄而出。

    “元始庆云!”某个恐怖意志倒吸了一口凉气。

    一缕元始庆云流淌在张福生的身侧,

    他一念之间,动用神通【星数】。

    天穹之上,忽有群星闪烁,张福生所诵之道音,投映向群星,借天地妙理,这星数之神通竟百倍千倍的作用着,

    使群星在妙言中共振!

    于是。

    群星便将张福生正诵着的一字一句,伴随星光,泼洒向整个母星。

    四十九行省,数千城天地,无不在回荡着道音。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黄金行省,紫竹林中。

    金甲抬头,苏千算色变,都在聆听着至妙之音,祂们看见天上忽氤氲起一抹紫气,

    正在闭关的明月姑娘睁眼了,神色震动:

    “道德经”

    她呢喃,同样凝望天上的紫韵,竟失声。

    而后便匍匐,听取大道。

    重阳天地,正端坐在阎罗殿中的唐皇站起身来,走到威严府衙的大门处,

    他也咀嚼着‘道德经’三字,凝望着天穹上映照出的淡淡紫气。

    “是老祖宗。”

    唐皇呢喃,看着天上的紫气越来越厚重,越来越厚重。

    逐渐汹涌成河。

    或者说。

    紫气在四十九座行省,在数千城之天地的天穹上,汹涌着,如潮般翻涌,

    而后

    伴随又一声道音,伴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等妙音,

    那紫气,那天地处处的紫气,都竟朝着同样一个方向涌去。

    首都。

    源起点研究总院。

    老院长走到窗边,望着天上流淌而去的千里紫气,呢喃开口:

    “三千里紫气,是为圣人降临。”

    “而今时,数千座天地,数千个三千里紫气,又是什么额呢?”

    无人可回答祂的疑惑。

    所有人都痴痴的沉浸在妙音中,都痴痴的凝视着画面里,那诸多天地汇聚而去的紫气渊海。

    “他是圣人吗?”张小西问。

    站在一旁的余华凤轻轻摇头:

    “圣人岂有此能?”

    话落。

    屏幕的画面中。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紫气在张福生的头顶盘旋,竟化作一个巨大的漩涡,

    他视若不见,自己也已完全沉浸在道和理中,

    他书着一个个墨字,念着一句句妙言,

    他发现,自己书写这道德经,竟不曾有半点阻碍!

    要知道,那些远不如道德经的佛经,自己最多也只能勉强的书出半部来,

    可道德经呢?

    却书写、诵念的顺畅无比。

    天上的紫气漩涡此时在下沉,围绕着他疯狂转动着,天地也在共振,像是在庆贺。

    张福生抬起头,看了一眼。

    他似乎看到了模模糊糊的【天位】。

    属于【老子】的天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诸天地间所流淌来的紫气,开始倒灌入张福生和那宣纸之间,

    就连身下的赤牛和牵牛的阮玉兔,也都得了紫气的些许眷顾,身上也开始绽放一些独特的大道紫韵。

    这是功德?

    张福生忽然醒悟。

    原来,这就是功德。

    他并不知紫气模样道天地功德有什么用,只是一字一句的写着,一字一句的念着,

    倒灌而下的紫气越聚越多,

    天地之间的种种异象也越来越多。

    有一大片混沌,雾气翻涌,其中一株株蕴含大造化的青莲绽放,摇曳生辉。

    有巨大阴阳图浮现,一黑一白首尾相衔,演绎生灭和循环。

    有整座世上高原,乃至经文所去到的母星数千城之天地那,

    无数山河大地,伴随经文章节起伏呼吸,

    群山如脉搏般律动,江河随句读而顿挫。

    天地万物,竟在此时此刻,皆成了此经文的注解与和声。

    神灵们痴痴的聆听着。

    孕育恐怖意志的佛像,竟不知道何时,朝着那道苍老的身影匍匐。

    在跪拜,在聆听,金石所铸的佛眼中,居然流淌下泪水,是亲听大道、喜极而泣的泪水。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这一句张福生一直奉为道理,在尝试践行的妙言吐露而出时。

    他的身形忽然变得模糊了。

    张福生察觉到不对,眼前依旧是诸异象纷呈,是山河大地律动,是世上高原,

    但同时,他又看到另外一重景。

    是在一座古老的关隘前,是在苍茫的大地上,无数守关大将士在聆听,

    无数兽和禽都在朝拜,

    而在那天上,在云端,仙佛的身形影影绰绰,祂们也在聆听。

    这是春秋年间。

    张福生既站在世上高原,也站在无穷岁月以前的春秋年间。

    他在世上高原中书写道德经,也在过去无数年前书写同样的经文。

    他既在万古之前。

    他也在千秋之后。

    于是。

    此经第八十一章,最后一句写下,念出。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讲经说法到此为止。

    眼前同时存在的两重模糊景物合二为一,

    他从万古之前回到了千秋之后。

    此刻,万籁俱静。

    抬起眼睑,回望四面八方,山河大地不再律动,诸异象也开始缓缓消散,

    而那漫天的紫气,也尽沉落。

    四成半落入了自己身体里,四成半氤氲在宣纸中,

    剩下一成中,一大半浸润于毛笔里头,其余的零星,则由赤牛和阮玉兔共分之。

    天地忽清明。

    那笼罩世上高原的大雾,原不知何时,已尽都沉落在大地之上,

    似乎这雾也在匍匐聆听。

    张福生伸手,借助从虚空中坠下的八十一张宣纸,紫气勾连,将八十一张宣纸钉成了一本道经,

    他便再提起忽已如万钧之沉重的毛笔,

    在书封上,落下最后两字。

    【道德】。

    道经震颤,发紫色光,映透十方。

    老人捧书,执笔,借助尚且残留几分天地加持,依旧能震动群星的【星数】神通,

    向母星数千城天地,最后落下一言。

    “我赠苍生道德五千言。”

    “便已叙尽。”

    大音落下,同时绽放光芒的周天星辰重新暗淡,

    诸城天地中的飞鸟、游鱼、走兽从道理中觉醒,

    沉在世上高原大地之上的雾气,重新氤氲而散开,遍布四面八方。

    可天地之间,依旧万籁俱静。

    “醒来,醒来。”

    老人轻抚赤牛头颅,牛儿惊醒,牵牛的少女也睁眼,

    少女便牵着牛儿,牛儿便驮着老人,一步步上前。

    直至那座佛寺之处。

    至于此刻,诸多神祇忽而惊觉,自己已不再被那恐怖意志所桎梏,

    光影巨人也从凝滞中解脱,

    祂们落目看去,发现那佛像不知何时匍匐着。

    “黄眉。”

    牛背上的老人温和开口。

    佛像一颤,

    其中的恐怖意志无比苦涩的开口:

    “小童在。”

    张福生凝视着佛像,平和道:

    “你回来的太早了些。”

    佛像沉默,沉默。

    祂能感觉到,眼前的老人似乎很普通、寻常,气息连尊者都不是——但那又如何?

    佛像便再一叩首:

    “小童明白。”

    而后,占据黄鼠狼身躯的恐怖意志缓缓抽离,自觉、老实的流淌向苍穹,流淌入古老星空

    祂自封于星空当中。

    “慈悲,慈悲。”老人一声轻叹,骑着牛儿,向着更远处而去。

    一步,一步,又一步。

    神灵不曾言语,光影巨人也在默默的凝视。

    走远后。

    牛背上的老人忽而回眸,伸手一捉。

    大地震动,佛寺碑他拔起,收入了袖中。

    他便骑着牛儿,继续向前。

    直至彻底消失于深沉的雾中。

    诸神面面相觑,光影巨人呢喃开口:

    “假的吧”

    许久,许久。

    有神灵发问:

    “他是谁?”

    天地震动,忽起狂风,便见山河草木于风中共鸣,竟震出如似人声来,在自发的回答。

    “老子。”

    天地如是道。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66278/76929.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