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 第287章 丁伟的不屑,鬼子甲种师团到来

第287章 丁伟的不屑,鬼子甲种师团到来


第二天一早。

    鬼子在天亮后准时发起了进攻。

    这一次,鬼子不再保留,集结了主力猛攻丁伟部的弥陀山阵地。

    在昨天的进攻中,鬼子自认已经摸清楚了丁伟部的实力,相信自己全力进攻下,肯定能取得更大的战果。

    大量的炮弹被投送到弥陀山阵地上,弥陀山主阵地被炸的尘土纷飞。

    鬼子进攻的兵力也增加了一倍,数百名鬼子从正面进攻弥陀山主阵地。

    还有数百名鬼子从侧翼迂回进攻,配合主攻。

    主阵地上的战士们不畏敌人的炮火与工事,在钢铁与烈火的阵地上反击着鬼子。

    这一次,阵地上的一个营的战士,抵抗力度比昨天要大得多。

    丝毫不让,誓要用手中的钢枪和生命,捍卫阵地。

    “一松一紧,才能让鬼子放心,昨天我们让他们推进了两公里,但今天,我们必须寸步不让,让小鬼子知道我们的实力。”

    丁伟部指挥部内,丁伟笑着说道。

    长期和鬼子作战,他明白一个道理。

    想要钓到大鱼,既不能一直放松,也不能一直绷着鱼竿。

    放太松了鱼就会跑远,形成拔河,再粗的线都会断掉。

    而硬绷着,鱼儿就会剧烈挣扎,容易损伤鱼竿。

    只有一松一紧,一拉一扯,才是一名合格的钓鱼人。

    丁伟深谙此道,在昨天的作战中,用两公里的阵地,削弱了鬼子三百多的兵力。

    既消耗了鬼子的实力,让他们变得虚弱,同时又给了他们希望,不至于让他们过于惊慌。

    而今天,他将以强硬的姿态捍卫阵地,紧紧绷着鬼子,快速消耗对方的实力。

    同时也让鬼子放松警惕。

    这支擅自行动的联队不清楚独立支队的实力,虽然对方是擅自行动的,但不可能完全不与上级联系。

    独立支队的对手,不仅是这个联队以及关东军师团,还有岗村那个老鬼子。

    以对方的谨慎,要是这支联队打得很顺畅,肯定会产生怀疑。

    对于狡猾的鱼儿,丁伟必须要更为谨慎。

    弥陀山阵地上。

    鬼子进攻了一个上午,却没有取得多大的战果,和昨天对比差距一目了然。

    鬼子联队长也收起了自己的轻视之心。

    “这支土八路,能在关内闯下名声,果然有点实力。”

    “命令第三大队,从左翼绕过十九沟,十五沟,十二沟,绕到白毛沟,迂回到弥陀山后方,切断弥陀山支那军队的后路。”

    鬼子联队长用出了他们最喜欢也最擅长的迂回包抄战术。

    在整个抗战中,鬼子最喜欢的战术,了解历史的人都清楚,那就是迂回包抄技术。

    淞沪会战中,日军就是通过从金山卫登陆,包抄国军的侧背而取得胜利。

    南京保卫战中,日军国崎支队也是通过渡过长江,迂回至浦口切断了国军守军的退路。

    太原会战中,日军又从娘子关迂回包抄,切断了忻口一带国军的退路。

    而在徐州会战中,日军更是以十个师团的兵力南北对进,对徐州形成了一个超大规模的包围圈。

    最终致使徐州的六十万守军,最终不得不放弃徐州这个战略要地。

    总之,对于日军来说,在一次战役里,如果没有迂回包抄,就好像缺了点什么。

    迂回包抄,这看起来是一个“老掉牙”的战术。

    但问题是,日军将领一次又一次地复制这个模式,又一次次的取得成功。

    说明这个战术在国内战场确实好用。

    而这一次,鬼子联队长才一次采用了这个鬼子惯用的战术。

    而丁伟的应对的战术是什么呢?

    “我们在这里布了一个口袋阵,就等鬼子进来后,将其困住一口吃掉。”

    丁伟在指挥部内,看着沙盘地图说道。

    这个沙盘,是陈铭消耗数月,派出了大量的勘探人员,加上自己的三维立体作战地图辅助绘制制作的。

    价值超过千金,是用什么也换不回来的无价之宝。

    在沙盘地图上,清晰的标注着鬼子所在的位置,以及丁伟部其他部队的位置。

    此时,已经形成了一个口袋阵,只等鬼子进来就能守住袋口,让他们进退不得,最终被歼灭。

    而所谓口袋战术,大概就是部署一个U字形的阵法,先诱敌深入,再两翼包抄。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坦能堡战役时,东线德军就是用这个战术全歼了俄国第二集团军。

    这个阵法有一个好处,就是进可攻,退可守。

    攻的时候两翼可以像剪刀一样剪向敌军,使其两面受敌,不能兼顾。

    守的时候,又像一个旋转门,敌人攻击左翼,右翼会忽扇过来,攻右翼,左翼就会忽扇过来。

    但这样一个既然这个阵型又能攻又能守,也是有缺点的。

    这个阵型的缺点很明显,你这么布置,拉这么大一张网,兵力必定分散,若是敌人太强,推进速度太快。

    甚至不需要同时击破两翼的部队,选择正面硬推即可将阵型切割,所以我们会发现在全面抗战的初期。

    中国的将领虽然无数次的使用过这个战术,但取得的成绩似乎并不尽如人意。

    比如在太原会战期间,阎就曾多次策划诱敌深入的口袋阵,但因为敌人推进太快,阵型常常还没展开就被突破,最终一次都没能成功。

    卫在忻口作战时也曾策划过口袋阵,但由于鬼子第五师团火力太猛,正面根本牵制不住。

    于是两翼部队只能不停的出兵增援,正面始终无法向前出击。

    可以说从淞沪会战开始一直到武汉会战前夕,也就李在台儿庄成功实施过一次漂亮的口袋阵。

    但除此之外,使用该战术的中国将领并没有特别亮眼的成绩。

    直到1938年8月,此时,负责在长江沿线进攻武汉的日军指挥官岗村,依然采用了迂回包抄的战术。

    他一路从九江黄陂出发,溯江而上,进取武汉,另一路则南下攻略德安,向南昌和长沙迂回,以切断粤汉铁路封堵武汉战场上中国守军的退路。

    但另一边,在德安方向,一个绰号叫老虎仔的将军正在虎视眈眈的盯着这支南下日军。

    他也在这里布下了一个带状绞杀阵,誓要全歼这支日军,以血南风之耻。

    最终,万家岭大捷出现。

    此时,丁伟同样采取了口袋战术,应对鬼子的迂回包抄战术。

    在十五沟,十二沟,白毛沟三处,负责防御的是丁伟部新编第五大队的两个营,约一千名战士。

    丁伟部改编后,一共编成了三个大队,分别是新编第四大队,新编第五大队,新编第六大队。

    其中新编第五大队,是丁伟手下除了新编第四大队以外,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鬼子的第三大队进入十五沟后,很快就和新编第五大队的战士交上了火。

    在兵力上,两个营的兵力中,战斗人员超过了鬼子。

    在地形上,处于防守方的部队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仅仅在炮火方面,这两个营要差一点,不过这是因为丁伟藏拙,进一步吸引鬼子深入。

    鬼子的第三大队,在迂回的过程中打得极其艰难。

    仅一天的时间,就损失了30%的兵力,最关键的是,军官阵亡比例非常高。

    第三大队手下,四个中队长阵亡了两个。

    中队长以下的军官,更是伤亡了半数以上。

    军官损失惨重,全赖在防守的过程中,丁伟交代专门针对鬼子的军官攻击。

    这样能消耗鬼子的战斗力,同时在兵力少又不至于让对方损失太多。

    鬼子的这个联队,隶属鬼子关东军第五十七师团。

    这个师团是一个特设师团,也就是乙种师团,在42年由独立混成旅团改编而成。

    其兵员多为  30岁以上的预备役人员,大队长以下的军官都是退伍兵。

    士兵也都是退役后在社会上磨盘滚打好多年后重新征召回来的。

    如果没有现役军官的指挥,这些兵很难发挥出战斗力。

    这个情况在武汉会战中的鬼子106师团何其相似。

    鬼子第三大队军官伤亡太大了,实际上已经丧失了战斗力,与丁伟部新编第五大队的两个营就在十二沟阵地僵持了下来。

    既打不过去无法顺利迂回,又因为侧翼还有丁伟部的部队,撤退的话容易被两面包夹。

    只能无奈停滞在了原地。

    开战两天以来,鬼子的一个联队,用尽了全部的手段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战果。

    鬼子联队长心里已经开始打鼓了。

    不过出都出来了,要是损失过大却没有取得多少战果,他绝对会被岗村抓着不放。

    他的上级也不好保他,那时候他别说晋升将官,能转入预备役都算好了。

    毕竟这次他出来,和直接扇岗村的耳刮子没什么区别。

    岗村也在关东军内部有点关系,到时候处理他区区一个犯错的联队长并不难。

    鬼子联队长无奈,只能让已经损失惨重的第一大队增援第三大队,企图打通十二沟,白毛沟阵地。

    只要拿下了白毛沟,弥陀山上的八路就会失去退路,不得已选择撤退。

    那他就还有赢的希望。

    第三天,鬼子经过修整后,再一次将损失惨重的第一大队派了出去,加上第三大队,猛攻丁伟部的十二沟阵地。

    结果自然依旧是没有取得什么太大的突破。

    鬼子经过两天的消耗,战斗力已经大打折扣了。

    如果是第一天就用这种方式,还可能在锐气为失的时候,利用两个大队的兵力迂回成功。

    可第一大队在第一天损失惨重,第三大队又因为兵力劣势在第二天损失了大量军官,战斗力严重下滑。

    两个烂橘子加起来,依旧是烂橘子。

    经过第三天一个上午的进攻,鬼子非但没有取得多少战果,反而还被丁伟部在十二沟的两个营反迂回,困在了十五沟处。

    弥陀山正面战场的鬼子也被弥陀山上的守军缠住,撤不出去也支援不到被困在十五沟的两个大队残兵。

    鬼子联队长彻底无招了,绝望颓废的跌坐在临时指挥部内,仿佛被空了全部的力气。

    他知道,要是不能把部队撤出来,损失会更加巨大。

    可是现在,双方兵力已经纠缠在了一起,不是他想撤就能撤出来的。

    毕竟他是孤军深入,周边都是八路的部队。

    丁伟部指挥部。

    丁伟很是开心:“打了三天才发现,原来鬼子关东军也不过如此嘛。”

    “战斗力甚至还不如关内的鬼子乙种师团,白瞎了那些武器了。”

    丁伟的语气很是不屑,这支冒进的联队,战斗力和他们的嚣张气焰一点都不匹配。

    他本以为敢一个联队独自进攻的部队,不说多么精锐吧,战斗力起码也不会太弱。

    可实际打起来后,鬼子的表现让他失望。

    竟然连关内的鬼子乙种治安师团都比不上。

    被消灭了一些军官后,竟然就不会打仗了,战斗力和刚训练出来的新兵差不多。

    而关内的鬼子乙种师团,虽然在独立支队附近的鬼子被压制,但治安战经验丰富。

    哪怕是军官被打死了,士兵之间军衔高的也会临时接管指挥,组织抵抗,维持战斗力。

    双方的差距一目了然。

    丁伟仅仅在弥陀山阵地布置了一个新编第五大队,加上新编第四大队一个营,就把鬼子一个联队挡住了,对对方造成了巨大伤亡。

    而他还有一个新编第六大队和新编第四大队的两个营,依旧在丰镇防线,连鬼子的影子都没见到。

    要是鬼子这个第五十七师团都是这样的战斗力的话,丁伟感觉自己就能把这个师团打残。

    “还是不能大意,侦察部队报告,鬼子第五十七师团剩余的部队已经赶来了。”

    “明天我们可能要面对鬼子一个师团的全力进攻。”

    “鬼子关东军另一个师团第十四师团也蠢蠢欲动,这个师团不比第五十七师团。”

    “咱们还是要谨慎应对,不能轻敌,学这个冒进的鬼子联队一样。”

    丁伟部政委开口说道。

    鬼子第五十七师团战斗力不强,但第十四师团可是正儿八经的常设甲种师团。

    有着非常丰富的关内作战经验。

    保底会战、太原会战、兰封会战都有其身影。

    也是这次晋绥热察的主要敌人。

    PS:这一章在军事战术常识上写得比较多,为了让读者们看得懂战术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66774/76921.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