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从山寨老头乐,到工业霸主 > 第220章 锋芒毕露,行业震颤!!(8200字)

第220章 锋芒毕露,行业震颤!!(8200字)


第220章  锋芒毕露,行业震颤!!(8200字)

    李响是有自信的。

    他从高中出来辍学创业,能有今天的成功,靠的就是一手异于常人的市场认知。

    虽然第一款SEV胎死腹中,可那也是因为政府部门反对将低速电动车合法化,加上纯电mini的出现影响了市场格局。

    中大型豪华SUV没有这个问题。

    目前他也有和力帆的总经理有过接触,有意收购力帆汽车100%的股权,先把造车资质这张「准生证」拿到手。

    接下来再把增程动力的问题解决一下,整条链路也就打通了,找到东安动力也是出于这种考量。

    从技术上来讲,这台车是没多大优势。

    但谁说车卖得好一定要靠技术?

    定位强才是真的强!

    一旦他们占据了市场,到时候再以良好的销量转化,进而发展技术,那将来必将前途无量!!

    「陈总,以后国内家庭化用车需求的市场很大,而市场上也缺乏这样定位的新能源车型,虽然是增程路线,但我保证市面上还没有任何一款车,能有我们这样精准的阐述方式,丰田的汉兰达也不行————」

    李响很热情的聊著自己的看法。

    他们下一款车的立项,有很多地方对标的是汉兰达。

    内部甚至已经买了两台,准备把底盘和座舱深入拆解逆向研发一波。

    这就是机会!!

    汉兰达当下是没有混动版本的,已经是市面上最畅销的三十万级别豪华SUV。

    而一款又能吃到新能源补贴,配置和定位空间又全方位对标的大六座SUV,完全有理由借助这个窗口占据对方的市场份额。

    「李总,你们这个项目挺有说法,不知道准备锚定那个价位?」

    陈力宝忍不住问。

    很诡异啊!

    这个定位和产品预期,和星辰的下一款车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

    ——嘶。

    竟能如此相似??

    可仔细对比下来。

    李响这边的条件就拉垮多了,才1.2T的混动系统,对发动机热效率也不追求,更没有底盘技术,智能化技术的沉淀————

    这跟星辰汽车相比,有哪根毛能比得上的??

    他其实很想说。

    目前市面上的确没有这样定位的车型。

    但再过一两个月,可就说不准了。

    「我们准备锚定在三十万上下吧。」李响很自然的说。

    他们这个项目有一半对标的都是汉兰达,自然也锁定了对方的价格区间,最多只会略低一些。

    而造车的前期投入和成本又太庞大,即使是融资了二三十亿,真正拿来搞研发的钱也是不足的。

    对于搞惯了网际网路的创业者来说,增程车的利润他都嫌低了。

    「哦,那没事了。」陈力宝叹口气。

    「呃,陈总你答应了?—一没事指的是?」李响心里一动,以为对方已经认同了自己的想法,答应合作开发了。

    但下一句,陈力宝让他愣在当场。

    「其实我们东安动力主要最近也挺忙的,联合开发增程系统配套这事儿,确实抽不开,不好意思哈————那什么,有空再聊吧。

    直接回绝了。

    1.2T三缸发动机很简单,增程系统的设计也很简单。

    但并非拿过来就用。

    现成发动机的工况和特性,毕竟是按照油车标准设计。

    想要深入匹配,还是需要厂家投入精力单独定制。

    优化配气机构、改进燃烧系统、降低振动与噪音、改进ECU校准以匹配增程器的恒定转速运行这些————做到工程上和细节上的改进。

    如果是以前东安动力很乐意配合需求,尝试给新客户开发,积累订单和相关技术经验。

    但现在嘛~~

    陈力宝很遗憾。

    三缸发动机这种项目,实在太过家家,开发起来既没有挑战性,也没有前途可言。

    而他们新厂房产线,也早是已经星辰的形状了。

    5

    李响被挂了电话。

    一下被搞懵了,在原地半晌没说话。

    愕然。

    难以置信。

    死活想不通的情绪————

    嘶——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呢?

    「东安动力不愿意合作,看来咱们只有另选供应商了。」

    沈亚南在一旁听完对话,很遗憾的说道。

    选择东安他们是考察过,对方国内最早研发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厂商之一,其三缸机的怠速振动,在同等领域也算控制得出色的,再加上产能优秀,符合他们下一步生产的需求。

    可谁能想到,居然来了个抽不开空。

    他心里觉得这事儿有蹊跷,但又说不出来哪里有蹊跷。  

    再看李响的脸色。

    已经有些红温了。

    「没关系,既然他不愿意配合我们,那就换一家。」

    李响故作坚定的摆摆手,「大增程路线,主打家庭定位的豪华SUV,市面上是没有的,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款车的发展空间和价值,这种概念性的东西,哪怕说出去,也有很多人不认同,所以他们才会距离成功那么遥远,到时候追悔莫及的绝不会是我们。」

    微微压下了红温。

    他内心多了一股愤愤的情绪。

    硬要形容的话,那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10月10日。

    一个长假过去,星辰F1的生产工作在有序的进行著,小批量的新车在有序下线。

    期间有省领导来实地视察,亦有好奇的投资人打电话过来询问近况。

    ——

    网际网路上对于星辰新车的猜测各有不同。

    众说纷纭。

    而真正的突破的窗口,来源于一组泄密照片。

    照片里,一台浑身裹满遮挡性质的伪装车衣,看不清车漆与车身细节的车子,就连前后、侧面车窗都是纯黑,停在一处停车场中,被路人偶然抓拍到。

    按道理来说。

    单纯看外观,贴得如此严实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分辨哪个品牌。

    可架不住前脸那突出的星环大灯设计,实在太过显眼,太「家族化」了。

    即使是遮挡住了,也能依稀辨认出几分。

    被上传到网络后,很快就被定性、与星辰汽车刚爆料的那台渲染图对上了。

    车身的尺寸观感很大,彻底与普通小型、紧凑型SUV拉开了差距。

    真正引发热议的,则是这名网友爆料的下一张图。

    图片里。

    这台伪装车在驶出停车位后,竟然在加油站的一个窗口停下,然后一把加油枪,竟稳稳插进了这台伪装车的屁股上!!

    」???」

    「怎么会,怎么会是加油的?!」

    「我的妈,这台伪装车到底是不是星辰的新车啊。」

    「不可能,前脸的轮廓细节都对上了,这怎么可能呢?」

    「星辰造了一款燃油SUV?!」

    一众关注星辰汽车的粉丝瞬间傻眼。

    这下真是把眼睛瞪得比牛还大!

    一群「福尔摩斯」开始怀疑自我。

    不对。

    星辰汽车不是新能源车企么?怎么能插上油枪呢?难道这是一款燃油车?又或者这根本不是星辰的伪装车?

    各种猜测都出来了。

    按照他们的预想,星辰是新能源车企,所以的下一款车一定是新能源车。

    而家族化的双枪充电功能,估计也会搭载。

    而这台车,他怎么能插上加油枪?内部还有油箱不成??

    这种事。

    就像自己素未蒙面的远方妹妹,突然长了格调一样诡异!

    不可能!

    绝不可能啊!!

    杨力密切关注著星辰汽车的动态,他作为车评人其实对此次新车的披露信息,并不比大众提前知道的多。

    没办法。

    星辰汽车的信息保密做得太严了。

    无论是在业内打听,还是直接发消息问星辰的高管员工,得到的回复一律是语焉不详的,媒体车也只会在发布会的那天与公众见面。

    搞得他心里很痒。

    看到网上这两张图,他先是紧皱眉头,细思冥想,接著恍然大悟,遂在微博上发声:「大家不要慌,首先根据细节推测,这台伪装车各细节与星辰放出的概念图基本吻合,不会出什么错漏。

    其次新能源车也并非不能搭载油箱,如果我没猜错,星辰的下一款车应该是走了混动路线,所以才会停在停车场加油。

    我们应该感谢这位朋友,是他把这台伪装车的动力系统内幕给披露出来,给大家爆了一个猛料啊。」

    看到图片里的实车尺寸,杨力当即认定了自己的想法。

    大尺寸SUV能耗十分惊人,当下业界的解决方案只有那么几种,换电、混动、

    大电池————

    人们还在猜测星辰的这款新车电池容量是多少,续航多少?

    可谁能想到。

    星辰汽车居然走了混动路线。

    网上一下炸开了锅。

    混动车————

    带油箱的新能源车??

    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引起了轩然大波。

    沉浸许久的广汽丰田副总经理黄永强,又一次在微博露面发声了:「有意思,号称销量最高的纯电车企,居然转型做混动,高举能源转型旗号、领著国家绿色补贴,到头来居然要靠挂著油箱上路,哈哈哈————

    想必是磷酸铁锂的能量密度达不到,解决不了续航痛点、车子又太大太重,为空间无奈妥协。  

    可恕我直言,发动机与混动技术打磨不好,驾驶体验将比普通油车还难开十倍。」

    自上次一役,黄永强几乎没怎么露面了。

    因为丰田股价跌得太狠,有人怀疑其在内部被问责处理了,还有人给他贴上了碰瓷的标签,就差没挂在耻辱柱上了。

    但他可是对星辰汽车「惦念已久」,现在逮著机会,终于忍不住露出了獠牙。

    他这些话是有根据的。

    直击星辰汽车当前技术链的痛点。

    磷酸铁锂电池的密度不够是当前业界公认的,哪怕是极星电池这种最强磷酸铁锂,距离顶级三元锂的能量密度,仍有一大截的差距。

    星辰汽车既然不走采购三元锂,这种尺寸的大车依靠磷酸铁锂续航是很难做长的。

    至于后一句,是直接开嘲讽了。

    国内发动机技术是公认的薄弱,不如合资水平。

    在混动车领域,丰田的行星齿轮组又是世界公认的最强混动路线之一,率先注册三百多项专利犹如一座高墙,堵住了大道,使得其他车企只能绕路开发「串并联结构,或三挡DHT」,传动效率变相损失不少。

    讨论热度当即扩散开。

    发言者作为汽车行业内的知名人士,又引动了这种技术舆论,其心昭然若揭。

    不少路人皱眉。

    但这也不是第一次了。

    曾经还有日媒公开讥讽,哪怕将日系发动机变速箱图纸公开出来,国内在二十年内也制造不出相同的精度。

    可见他们对这套百年混动技术有多么自豪。

    众多业内人士的目光关注过来,不由吸了一口冷气。

    卡在官宣新车这个节点搞事,这是要让星辰汽车栽大跟头啊!

    同一时间。

    质疑声渐渐大了起来。

    毕竟星辰汽车一贯以纯电新能源的形象示人,被突然曝出新车切换动力路线,自然引起不小争议。

    热搜排名与讨论度不断攀升。

    也不知是有人推波助澜,还是大家天然就对星辰汽车关注度这么高。

    许易很快注意到微博上的声势,露出了一丝诧异的表情。

    别误会。

    这组伪装车曝光,真不是他们官方曝出来炒热度的。

    而是这届网友属实有点强————

    居然给他们在路测的工程伪装车给「逮捕」了!

    目前星辰跑在国内道路,收集智能驾驶与车辆底盘数据的测试车也高达三四十辆。

    在发布新车渲染图之前,一切还安然无事,并没有多少人注意到。

    而在新车渲染图彻底对外公布后,那就有点藏不住了。

    许易记得前世仰望U8提前半年还没对外公布的时候,由于提前宣发的热度有点高,便有网友趴在研发工程院外的居民大楼,定焦几十倍偷拍到了研发场地测试车原地掉头的画面。

    总之。

    你永远不知道这届网友会躲在哪个角落逮捕你。

    面对网上的风波,这次许易并不打算亲自下场,星辰手上的牌很多,随便打出去一张都能化解当下的局势,而他个人形象接下来要与召开的新车发布会绑定,痛击对手这种事交给公司其他人就行。

    俞年得到会意,带著兴奋和快意上到微博对起线来:「星辰自造车以来从未官宣自己不做混动,何来转型一说?某些车企标榜节能这么厌恶油箱,以此为攻击点,何不把自家油箱先阉割掉?难不成注册了专利还不够,还要实行霸权,全世界只有丰田车能做混动?」

    回应一出,激起千层浪。

    「好怼!!」

    「挺星辰汽车,我向来是不喜欢日系车企的,技术是有,格局低劣啊,上回氢能源专利还没完,现在又拿混动专利来炫,不就是早起步几十年,各个地方想方设法卡著别人收专利费——恶心!十分之恶心!!」

    「支持俞总,星辰的新车设计很对胃口,星辰的造车态度我们看得到,纯电又怎样,混动又怎样,喜欢才是最重要的。

    一批星辰汽车的粉丝助阵。

    但也有人评论:「唉,星辰汽车应该坚持纯电路线的,现在搞得被人攻击,混动确实落入下乘了。」

    「昨天还很期待的,现在看到拖挂油箱,感觉不伦不类啊。」

    E

    黄永强接著回复:「避重就轻,和我说的是一回事么?混动技术打磨不好,驾驶体验将比普通油车还难开十倍。这句话请你回应一下,混动技术的精髓在于极致热效率与高效控制,如果做不到那就是坑害消费者,不如老老实实回去造小车、低端车。」

    俞年:「笑了,你就知道我们混动技术打磨不好?」

    黄永强反呛:「打磨得好就不会避重就轻,顾左右言他。」

    这话一出。

    俞年的微博倒突然安静了,半天没回应。

    黄永强沾沾自喜,忍不住哈哈笑出了声,内心终于有了一雪前耻的感觉!

    他认为自己已经赢了。

    开玩笑。

    国产发动机和混动什么水平,他还能不知道?  

    拿热效率出来说事,也是因为这一苛刻标准,就算放到研发了一二十年发动机的国产燃油车企上,也没几个能拿出来对线的。

    但没过一会儿,这抹笑意就凝滞了。

    只见一沉浸了一会的俞年,突然在微博上甩出一张测试报表:「「针对某日系高管对我们混动发动机技术的质疑,今日公开我们自研1.5T阿特金森混动发动机的热效率数据图:

    技术参数:14:1压缩比、350bar直喷、电动VVT;

    台架测试:按中汽研IS01585标准测试,2500rpm、15ON·m工况下,输出功率60kW,燃料消耗率218g/kWh;

    热效率计算:以汽油低热值43.5MJ/kg计算,热效率=

    3600/(218×43.5)×100%≈40.3%;

    效率map图:1800—3500rpm、40%—80%负荷区间————

    数据公开透明,欢迎行业同仁验证。」

    此张台架参数图一出。

    正在热议的评论区,猛然一寂!!

    黄永强更是对著屏幕瞪大了眼,跟从来没见过似的,不可思议地看著台架测试上的数据!

    嘶—!!

    夺少?

    热效率40.3%?

    不可能!

    绝不可能!!

    他死死盯著,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但俞年敢放上来,自然是专业背书,同时也是按照中汽研的IS01585标准进行测试,每条数据可计算、可验证,没有用「瞬时峰值」冒充「常用工况」,卡在这个节骨眼放出来,也不存在任何造假的空间。

    堵死了他的退路。

    要知道当下行业的主流发动机热效率,按照以上标准,也就卡在37%、38%的区间,38%热效率已经算能拿出来优异的成绩,即使是丰田旗下搭载双擎混动的两款主力车型,发动机热效率也才将将突破40%,卡在40%—41%的区间,这相对整个造车行业都极为领先了。

    而星辰汽车拿出的这份报告,却显示出40.3%的,尽管排量和峰值数据或许没有丰田顶级混动发动机那么优异,让此前对方的言论不攻自破了。

    黄永强因此愕然。

    他震惊!

    他怔怔无声!

    当看到星辰汽车被爆出伪装车混动路线的新闻,以为是一个机会,认为对方在混动技术层面就是一块烂豆腐,决心报复一把,挽回声誉的同时,还能打击星辰汽车的品牌与新车。

    商业竞争向来如此。

    却没想到,这豆腐陡然化作铁板一块!

    撞得他头晕眼花,胸口气闷!!

    整个人都麻了!!

    双方对线积累的关注度也达到了一定量级,当网友看到了这份「有力回应」。

    齐齐震惊了!!

    「牛逼!40%热效率国产发动机!!」

    「我操————国产之光!国产之光啊!」

    「我说什么了,我一直都说星辰是一家肯用心造车的车企,你们谁能想到,一家纯电车企居然能造出这种数据的发动机,这就离谱啊!!」

    「有老哥们说说,这水平到底咋样,有多高?看著好像是1.5t四缸的排量,这数据很夸张吗?」

    「这么说吧,起码有两三层楼那么高,当下行业1.5T涡轮增压发动机的38%仍可以榜上有名,41%热效率,算得上量产顶级了,更高热效率属于实验室产物,星辰公开的这份台架测试数据能做到这个水平已属于行业第一梯队,是把合资车企都包含在内的那种,只不过披露的信息有限,暂时不能确定他们是通过哪种混动形式,但有这份基础打底,想必怎么做都不会差了。」

    有人热议,有人惊叹。

    汽车发动机之争,仍是行业内人士、爱好者群体愿意津津乐道的话题。

    每当据此讨论,国产发动机总拿不上台面。

    哪怕现如今已经到了国五b时代,国家对大排量大马力发动机的限制愈发严格。

    同级热效率仍然是展现硬核技术的关键点。

    当下。

    星辰1.5T发动机初面世,已有人失声了。

    比亚迪这边。

    王川福是全程观战看「直播」的。

    当星辰发布新车概念图时,他密切关注。

    当星辰被爆出走混动路线时,他心生好奇。

    当星辰和丰田高管对线时,他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紧迫感。

    都是新能源,他们比亚迪也有混动。

    被丰田高管这么对线,岂不连他们比亚迪也一起骂了?!

    王川福莫名心生愤慨。

    但忍住了没吱声。

    主要吧。

    吱声也没用。

    比亚迪旗下两款主力发动机,1.5T的BYD476ZQA,和2.OT的BYD487ZQA,热效率分别卡在35%——37%的区间。

    距离丰田40%热效率混动发动机,那是有著相当大的差距,怎么也得几年时间追赶吧。  

    这是摆在明面上的。

    所以他想看看星辰怎么回应。

    但没想到。

    星辰汽车抽出了「王炸」!

    这脸打的是嘭嘭作响,震耳发聩!!

    隔著网际网路他都听见了。

    王川福心里一阵快意。

    打得好,打得妙啊!!

    但很快啊。

    他又高兴不起来了。

    「不对————!」

    「他什么时候背著我研发了一款发动机??」

    王传福彻底傻了!

    他反应过来。

    虽然只有1.5t,虽然台架测试数据没有披露全工况,却让一名深耕混动领域多年的资深人士,内心悄悄碎掉了!

    可恶啊!!

    到底是什么时候?他到底背著我又研发了些什么??

    无独有偶。

    李彬其实是准备亮剑的。

    昨天刚开过会了,星辰汽车大概率能确定是增程路线,既然如此,即使对方抢先开发布会,哪怕车型定位可能相撞,也威胁不大了。

    还是那句话。

    增程是莫得前途的。

    却没想到,星辰的测试车被网际网路爆出来,并与丰田展开了一场激烈对线。

    新势力车企与燃油巨头的二次交锋,这次对方掐准了痛点。

    技术路线上的质疑、舆论不会包容弱者。

    星辰汽车哪怕不回应,后续品牌形象、新车发布都会受到影响。

    不过谁能想到,星辰汽车回应得这么彻底。

    这么有力!

    发动机台架测试数据震惊了一众传统车企,连他的眼睛也刺痛了。

    「彬哥,星辰目前这个锋芒,是不是有些锐利了————」

    有高管吞了吞口水,颇感震动的说。

    增程系统应该是不足为虑的,可能效这么高的增程系统,多少有些变味了啊O

    你一家新能源车企,研发这么好的发动机干嘛?

    你怎么就研发出来了?

    到底怎么做到的??

    怎么能这样呢?

    「嗯,他们好像真的有东西。」

    李彬脸色凝重,再也说不出「我避他锋芒」这种话。

    端起保温杯,故作淡定地抿了一口。

    不断微微颤动的手,却出卖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被东安婉拒后,车和家公司这边就一直物色新的发动机供应商。

    通过人脉也联系到了几家,要「定制化开发」,还要保证产能,国内其实也就那么几家,目前还在筛选,还在斟酌。

    网际网路上的声音。

    星辰汽车发布新车,李响也是有关注的。

    在他看来,星辰这家车企,大概率是继续坚定纯电路线,和他们的大增程SUV

    不在同一条赛道。

    也可能是做五座车,哪怕同样是suv,定位上是有很大差异的。

    不过,这种想法就在刚刚变得嘎然而止。

    秘书进来汇报了网际网路上的状况。

    当看到星辰那台伪装车屁股上竟然插著一把油枪,还和丰田展开了激烈对线时,李响心中产生了不好的预感。

    紧接著,星辰公布了那款可怕的1.5T混动发动机!!

    天塌了!

    等等————他怎么能是混动的?

    混动的1.5————40%热效率————

    李响脑子嗡嗡的。

    这不应该,这不可能!这不符合常理啊!!

    「现在有点棘手了,星辰这个大尺寸SUV,居然不做纯电,如果是混动的话,恐怕————」沈亚南赶到办公室,脸色难看的很,看得出内心的焦急。

    他们立项的计划,才只是1.2T的增程系统,对方同样是SUV,居然都干到1.5T+40%热效率去了。

    这踏马也太吓人了?

    星辰汽车下款车到底定价多少?什么定位?

    搞得他真有点室息了!

    「先不要慌,星辰也可能是做五座车,他们————他们应该不至于上来就搞六座的。」

    李响额头冷汗都要流下来了,但还是强装淡定的分析道。

    六座车毕竟非传统主流,如果星辰锚定的是传统豪华赛道,那么大五座才是最佳选择。

    不过也就在这时。

    俞年的微博又更新了。

    这一次是感谢致辞。

    「感谢各界朋友的关注,感谢大家对星辰的厚爱,既然大家这么感兴趣,盛情难却————我就再为大家爆料一下,其实这段时间我们一直沉浸在新车的打磨与量产,争取把最好的带给大家,带给所有支持我们星辰汽车的消费者。

    在此答疑:  

    第一个问题:1.5T混动发动机的确属于自研,且是完完全全的国产制造,大家不用怀疑是从合资或进口采购。

    第二个问题:这次的动力系统的确是混动,但并非插混,而是增程。

    其次我这段时间也一直在体验我们的新车,安排媒体车的发送,以及为即将到来的官宣日做准备,我可以告诉大家,等这台车上市,一定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体验上我无可挑剔。」

    既然发动机热效率也公布了,那么增程动力路线自然也没必要遮遮掩掩了。

    最引人注目的是。

    俞年竟然还在下方放了一组半遮半掩的内饰爆料!!

    前排环绕式的前座舱,一个超大的AMOLED屏引人瞩目,简约高级、精致软包,中控台采用T字形布局若隐若现————

    这张图并不完整。

    却处处能窥见高级细节,像是那种漫不经心拍出来的照片,实则处处透露著小心机。

    苦等已久的粉丝群体,瞬间都狂热了!

    「沃日!好大的屏幕!!」

    「内饰豪看,看起来真舒服,怎么不把座舱放完整啊!」

    「这个设计————居然比外观设计还棒!!」

    「等等,你们看见屏幕反光没有?这车,后面有走道,是六座的??」

    「好像是,六座大SUV?」

    都惊呆了!

    星辰一次又一次打破他们的预期。

    胃口全部吊起来了。

    「俞总,俞总再多放几组图片啊!!」

    「许总真不行了,已经代表不了星辰汽车了,今天对线都没出来过,关键新车爆料和品牌形象维护还得看俞总啊————」

    「俞总再多爆料些,我们选举你为星辰汽车董事长!新话事人!」

    「我说白了,许总的位置迟早是俞年的,今天这一战足以载入发展史。」

    「666,你们这么捧是吧,这是要俞总出事啊!」

    「俞年这个能力,放在其他车企足以独当一面,一直默默运营品牌,把星辰市场渠道做大做强,是不得多得的人才。」

    「许总您别开小号试探了行不??」

    一系列的评论。

    越来越抽象了。

    这下俞年的微博号彻底没吱声了。

    有人看著下方的评论区,笑得肚子都痛了!

    但此时。

    ——

    在无人在意的角落。

    却有人已悄悄裂开了。

    李响盯著屏幕,犹如遭受晴天霹雳————目眦欲裂。

    「啊!!!」

    他眼前发晕。

    坐在椅子上一头栽倒!

    大增程—SUV——六座???

    这让他怎么理智?!!

    怎么理智啊啊啊!!!!

    >


  (https://www.pcczw.com/wx/66776/76991.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