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开荒:逍遥山农 > 第253章 柿子 1

第253章 柿子 1


黄淮省山区脚下,深秋的北方山坳里,黄土坡上层层叠叠的柿子树,叶子落尽,只留下千万个小红灯笼般的果子,在湛蓝的天空下格外醒目。

    村子依山而建,房屋是典型的北方夯土结构或石头砌成的平房。屋顶铺着麦秸,道路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

    院子用矮土墙或篱笆围起来,院子里有口大水缸,窗棂是木头的,贴上泛黄灰白的窗户纸。

    正屋是土炕,炕上铺着苇席,叠着打补丁的棉被。

    冬天,取暖和做饭都靠炕头的土灶,烟囱伸出屋顶,炊烟是生活的信号。

    村民老汉章丘从外面走回家,土路一边是土坡,一边是河沟。

    杂草和堆积的麦秸,腐烂的柿子,还有牛羊没吃干净踩脏的湿草,拉出来的粪便,还有深秋了还在长的杂草,让这个秋天的小村子透露着一股子腐败感。

    章丘走到院子里,看到妻子王细葱正在吃饭。

    老大娘王细葱坐在那里看着这边,喊道:“吃了没?屋里还有馍。”

    “吃过了。”章丘拿着报纸慢悠悠的走进院子,把报纸夹在裤腰带里,双手关上了篱笆院门防止鸡鸭走丢。

    “报纸上说。”章丘一边关门一边说,“说以后不收朋友税了,江南省让他们自己管自己。”

    老大娘听到后没有高兴,“真的假的?”

    章丘拿着报纸,认真说:“真的,村里人都这么说,这是报纸,谁敢说假?”

    “我不识字。”老大娘不认识字,也没有学习的念头。

    章丘继续说:“这样以后又能省不少钱了,今年柿子长得好,就是没人要。”

    章丘走到门口蹲下,很快又坐在了门口看着报纸。

    虽然看不懂报纸,但是拿着报纸的时候说说话挺好的。

    不用的时候也可以糊墙用,不然墙壁总是掉灰,亲戚来了见到后会觉得没面子。

    面子很重要,比吃饱饭还重要。

    现在吃饱饭已经很简单了,章丘晒着太阳,开始叨勒叨勒的说话。

    妻子在那里吃饭,阳光洒在院子里,几只鸡在门前院子里找吃的。

    “五十亩地种不完,今年爷四个才种了三十亩地,等小孩大了就好了。”

    “不收税也不用那么累了,今年村头老杨挑了两筐好柿子去县里卖,卖了一天才卖五十多个,就得了十文钱。”

    “这报纸上说了,京城的柿子两文钱一个,咱这里的柿子十个都卖不了两文钱,还不够辛苦的。”

    “我记得前几年报纸上说过,南边林邑奴的小娘们儿碰上了武王,武王让林邑娘们儿种荔枝香蕉,你说咱们村子里要有一个小女娃子被武王看上了,武王会不会让咱们村子给他种柿子?”

    妻子回答说:“想你麻了逼的梦。”

    ****

    山农省,陕州

    黄淮省的面积非常大,本来区域范围里有长安,不过今年给了山农省。

    秦晋两地从地理上就是一体,关中平原沃土一路畅通,和洛阳反而有着大山大河阻隔。

    重新划分地区是为了方便管理,不影响正常生活和规划。

    洛阳的位置就是中心区域,也是北方三省的核心区域。

    在黄土村农场,这里的阳光干燥明媚,照射在干净的水泥地广场上,暖洋洋的。

    村子的房屋不是黄土地区该有的窑洞,也不是泥土房子,而是一座座水泥楼房。

    统一的三层楼房都带有晾晒东西的平房屋顶,也有并不算大的两百平米小院。

    家家户户横着一排,前后排都保持着一条路的距离,

    在村子门口有一个晒谷场,此时穿着长裤长袖的妇女和姑娘们聚在一起,收拾一筐筐的柿子。

    男人们用马车将卖相好的柿子装成筐运回来,妇女和姑娘们则是挑选最好的进行加工。

    “9526在宫里两年了吧?今年过年回来吗?”

    村子妇女队长询问一个正在收拾柿子的妇女。

    甘大娘笑着说:“不回来,说是今年武王要去外面度假,她们组值班,给我和她爹寄来了三张来回火车票,可以坐车去京城探亲。”

    队长露出羡慕的表情。

    “9526长得好,你们家七个闺女能挑出来一个好看的,我们家五个小子六个闺女,就没有一个好看的。”

    旁边的少女们很不喜欢这话,都有些生气。

    可也没有安慰她们。

    长得不好看,就算是能干活也不受待见。

    甘大娘帮着说:“你们家闺女都能干活,心灵手巧。”

    队长一边干活,一边叹气。

    “比起9526差远了,9526在宫里干活,能让洛阳那边人来咱们这里要柿子,咱们这十几万公共户家还能少了柿子?都是你们家在洛阳有面子,才从咱们这里要了一点柿子。”

    “烂在地里一点用都没有的柿子,挑挑拣拣就能卖去洛阳,一个能卖七八文钱,咱们队里创收就靠这个了。”

    其余人都在帮忙干活,挣点外快。

    在没有这条销路之前,大部分柿子会被削皮、晾晒,做成能长期保存的柿饼,是冬天珍贵的零食和待客之物。

    晾柿饼的场面非常壮观,院子里、屋顶上全是盛满柿子的簸箩。

    将完整的柿子放在阴凉处的麦糠或谷壳里,可以保存到冬天,变成冰凉沁甜的“冻柿子”,是孩子们难得的冰品。

    生产队以前搞这个只是自己用,公共户除了工资之外基本上没有任何外部收入。

    洛阳城的鸡鸭牛羊都由专门的生产队集团负责,不从民间单独采购。

    只有出售会涉及到资金的云运转,采购基本上不涉及这些。

    武王从岭南要荔枝也好,从生产队要西瓜蔬菜也好,都是不付钱的。

    公共户相当于另外一种形式的服役人员。

    但是待遇非常的好,给的钱足够一家二三十口吃饱穿暖。

    平时生产的各种东西都是内部之间互换和交易,虽然家家户户都有钱,但主要是消费。

    家里有田地,有工作,就没必要出去做生意。

    花钱的地方也多,火柴肥皂新衣服,油盐酱醋水果糖,还有生病吃药都是花钱的地方。

    贫富差距基本上没有,或者没什么太明显的差距。

    一月赚三两和五两的差距非常小,因为都是家家户户十几口人,一平均下去,差距就几文钱的差距,不如少一个孩子。

    所有人都要依靠户口吃饭。

    原本唯一的税,就是朋友税。

    如今取消了朋友税之后,当初没有第一时间下跪投降的家庭,终于赎罪结束,解脱了。

    朋友税一直都是从汉人群体里收,还是从后来者那里收。

    每次南方闹灾出问题后,都是初期未加入山农人群体里的汉人群体里收钱。

    长安洛阳都是后来加入的,赦免的只有当初抵抗南方人的汉人群体,后来贪图好日子跑过来的都要交朋友税。

    陕州虽然也早早的加入了山农国,但那已经是打仗结束后的事情了。

    当初没有选择走西口,尤其是当初文朝军队进入关中,北上攻打武州的时候从沿途征了不少民夫义兵。

    这种也算汉人。

    交了快十年的朋友税,也为当初集体犯的错赎罪。

    本以为是生生世世,但武王仁慈的取消了朋友税。

    除了江南人之外,北方三省的人和岭南各地的人,都欢天喜地的庆祝江南省自治。

    ***

    【江南省自治!江南百姓当家作主的时代到了!】

    李唐卿看到延期好多天的报纸,脑子一懵,内心惊骇。

    【允许江南人通过讨论自行发展建设,自己决定税收,所有江南人都可以自行负责自己的人生,山农国只会提供军事保护,不会再安排官员管辖江南省,江南省所有税收都由江南百姓自己决定。】

    【允许所有人组成联盟,自行赈灾,自行推选管理,自行开发土地,自行建立工厂,不得乱用武力,否则必定镇压!】

    【不得擅自离开进入其余省份,禁止出海。】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66790/76965.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