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第九年
推荐阅读:诸天,从小李飞刀开始 无尽海洋:从独木舟开始逃生 快财务自由,内娱整顿系统来了! 吞噬星空:收徒万倍返还 篮坛神迹 斗罗:绝世之永世曦光 大唐:刑部之主,不科学破案 我在诸神游戏里杀疯了 堑壕大栓与魔法 我有无限死士,暴兵横推诸天
北极武对岭南的兴趣不大,吃了几颗荔枝后就不再管那边的事。
对北极武来说,该做的已经差不多都做了,如今不必那么着急国家大事。
神武宫内,北极武忙着挑选最好的设计方案,为自己修建一个更豪华的宫殿。
书桌位于台阶上,距离地面半米高的地方,在前方跪着两个负责统计工作的大臣。
“圣上,今年的人口数据经过统计,按照各地的数据来看一共是六千余万人,年出生约七百万人,和去年比起来增加了不少。”
北极武对这个数据早有估算,也认同了这个数据。
如今一年五百多万的人口增长速度只是开始,山农国的人口会从六千万人快速提升到六亿。
六亿是很多年后的事情了,北极武不担心人多,目前地盘足够大,六十亿都能安排好。
“劳动力看起来变化不大,还是一两千万。”
北极武随意说了一句,让两个汇报工作的大臣紧张了起来。
两人并没有统计各个年龄段的具体数值,只统计了汉人胡人外来人和公共户的区别。
每个省多少人,两人都背的滚瓜烂熟,不怕北极武提问。
可北极武说了他们了解范围之外的事情……
北极武想着事情,口中继续说道:“这十年出生的人口大部分都不属于劳动力,原来的劳动力排除一些老弱病残,如今的劳动力多数还是这十年来慢慢成长的人。”
“再休养生息一阵子吧,如今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除了前西欧的铁路外,各地禁止私自修路,更不得随意连接公路,劳民伤财。”
北极武的公路是自己修的,别的休想占便宜。
世袭领主的领地都经过精心安排,只有对北极武有贡献的人才能继续顺路前行,其余的都在家乡老老实实的养老。
对比那些被历朝历代清理掉的功臣,北极武已经很仁慈了,放他们回家享福,作威作福。
“是!”两个大臣都松了口气,没有被问题难住。
北极武又说:“西欧发来捷报,如今山农军团和归化部已经打到了多瑙河畔,辽东部打到了北欧,云中部正在对西亚半岛进行扫荡,陆续抓回来不少沙漠帝国的美女。”
“以后人口会越来越复杂,为了帝国的稳定,命令各地烧毁除了汉文之外的一切外国书籍。”
“车同轨,书同文,我没兴趣学习外语,谁不说我能听得懂的话,谁就不要活了。”
“你们下去后整理目前的数据,不分民族,所有七岁以上小孩子都要上学学习山农文字和算术,最少上五年学。”
两人齐声道:“遵旨!”
北极武很清楚目前劳动力不太够用,但是自己的宫殿还是要继续修。
都快十年了,再不修宫殿还有几年时间享受?
如今又不打仗了,也没有国防压力,军事支出对北极武来说属于九牛一毛。
农业方面同样不需要太多人,平时除了修河漕运之外,基本上就是自己做自己的事情。
伴随着机械化的铺设,早些年那些外出务工大军都已经失业了。
北极武今年又减少了耕种面积,让全国各地的世袭领主和平民百姓自己种粮食出来卖,免得这些人没事做。
累死累活一整年,碰到今年又是大旱大涝,运气好能丰收的只有十之八九。
也就是每年多半会有十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地方遇到麻烦。
气候变化依旧是反复无常,北极武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分担风险,让江南岭南西南地区都自己管好自己。
六千万人口需要的粮食并不多,三个省随便一个就能供满。
北极武开始整理今天的秋收日志,对一些需要修饰的地方进行修饰。
***
“截止到公元9年秋,全国人口共6127万人,今年新生儿登记703万人,另有200万外邦人士入籍,以东南半岛安南省的越人为主。”
“全国公家耕地30亿亩,今年耕种1亿亩,主要共给北方省份,减少异地粮食运输。”
“全国新增西部、西南地区公共耕地24亿亩,新增国土面积1400万平方公里,具体人数暂未统计,西部地区由征西军团协同管理,西南安南省由山农人公共户刘景顺负责稻田耕种与建设。”
“全国耕牛存栏1580万头,出栏(消耗宰杀)505万头,多共给北方省份。”
“全国马匹1500万,主要用于西部远征和农耕,其中缴获马匹百余万,缴获骆驼八十万峰。”
“目前全国共有马拉收割机200万台,今年动用马匹300万匹,农业使用工人300万人,1亿亩冬小麦收割时间缩短为1天。”
“全国马匹数量过多,不再繁殖劣等马匹,以培育顶级战马为主。”
“全国存羊1.02亿只,每年产羊肉165万吨,平均每人吃羊肉66斤,相比去年提升三分之一。”
“监察御史经过核对,今年各地官员和平均发放肉类百斤,士兵三天一顿肉,洛阳地区人均羊肉消耗101斤/年,各省城人均羊肉消耗65斤/年,州城人均消耗羊肉30斤/年,数据基本符合。”
“今年羊毛价格相对平稳,民间粮食陆续上市,粮食蔬菜价格相对平稳。”
“公元九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3两180钱,比上年下降2%。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两383钱,增长12%。”
“按常住地分,北方省府(包括洛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两456钱,增长5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两416钱,增长31%。”
“其中洛阳为非户口平均收入4两100钱,平均支出1两16钱。此为人均,通常一户男女和三个孩子的五口家庭,从事体力工作的收入普遍为20两以上,家庭总支出为5两银子米面粮油衣服等日常消耗钱,包括洗澡理发和各种人情往来费用。”
“洛阳公共户口户均收入为57两,支出为22两,人均收入为6两,支出3两。”
“南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两436钱,增长30.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两61钱,增长41%,收入因为卖粮增多,支出因为土地灾害和债务增多。”
“公共户每户平均年收入47两526钱,户均消费支出24两10钱,山农国公共户除洛阳外,基本保持平等。”
“截至秋末月,全年累计发放军饷700万贯,支出军费以及购买西欧土地费用100万贯。”
“全年累计发放官吏俸禄(含山农人干部和工人)一千一百万贯。”
“全年累计赈灾款28万两,抚恤战死者子嗣花费500万两,用于抚养其上学和结婚盖房,每年每月按时提供抚恤金直至小孩成年(十八岁)。”
“全年累计奖赏130万两,用于武王赏赐和单独救济。”
“全年财政收入5500万两,全年支出2470万两。”
“全国铁路里程5000千米,公路里程8000千米,火车3辆。”
“生铁产量80万吨,钢产量3000吨,水泥产量20万吨,煤炭产量1400万吨,枪支产量17万支,军舰建造12艘,棉纺产品800吨。”
“新增公共户50万人,来源为:战死士兵家属,公共户中掌握技术发明者,科举入仕,铁路公路等施工人员,夏城建设队伍中表现优异者。”
“西部土地需要执政,铁路正在往西部地区拓展,凡是去西部为官进行治理者,优先提拔。”
“允许所有自由民前往西部进行发展,夫妇二人发放耕地200亩,由山农人护送乘坐火车向西移民,子孙后代可择一人为公共户,每五年可返回一次探亲,免30年赋税并提供耕牛种子农具,允许多人组队一起前往,自行组成百户进行自治。”
“由军团协助修建房屋住所,保证居住安全。各省公共户中非户口继承者,移民后可得户口。”
“没有一线基层履历,不通过职业考试,不得继承户口,也不得任命为主官。”
****
北极武还是放弃了修建豪华宫殿的想法,简单安排了数千人在皇宫里修建一个娱乐会所就行了,没有大兴土木的再修宫殿。
公元9年的秋收日志很快卖的火热。
“排好队!先准备好钱!”
四九八大声呼喊着,看着二十多个女人在那里干活。
虽然就雇佣了陈仙芝三个女人,可这三个女人都有不少丫鬟保姆厨娘绣娘…
总之就是干活的人。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不让养奴隶,就养奴仆。
不让养奴仆,那就养帮工。
限制一般人携带的帮工数量,就有隔壁干活的帮闲可以用。
实在不行,还有邻居朋友下属家的女眷随便使唤。
北极武真要较真也能管住,杀几个人就都老实了。
可北极武只要是自己做的事情,一般就不会禁止别人做。
自己老婆女人那么多,所以没有禁止别人也三妻四妾。
自己家的皇位只能一个儿子继承,别人家也是一样。
不让商人养奴,对洛阳城的官员反而管的没那么严。
陈仙芝这种大官夫人可不是来干活的,主要是想要拓展一下交际圈。
干活的事情,自然有丫鬟下人来做。
在前院忙碌了最忙的两三个小时后,四九八才有时间回去喝口水。
进院就看到正在悠闲看报纸的陈仙芝,四九八忍不住说:“芝姐,你让丫鬟来干活,不如就回家休息吧,总觉得这样不太好。”
陈仙芝放下报纸,微笑说:“我毕竟是太守夫人,如今我丈夫去了吐蕃执政,三年五年也不一定回来,我一个人在家总是有些不好的,过来正好解解闷。”
“你这边的事情我肯定不会碍着你,抛头露面的事情我不擅长,如今外面也不忙,但是做生意面对的可不是外面那些顾客,别的事情我可以帮你拿拿主意,你看这铺子是不是太寒酸了一些?”
“毕竟是圣上赏赐的,若太寒酸简单了一些,将来圣上过来视察,肯定会觉得有些不好。”
陈仙芝开始教育引导四九八做事情,看着屋子院子说:“既然赚了钱,就也应该学会花钱。”
四九八确实是不会花钱,此时也看着这个刚从别人那里接过来的铺子,感觉陈仙芝好像是说的有道理。
几个女人都以陈仙芝为首,要说这里谁最叛逆的话,肯定是好吃懒做的武月了。
武月一点面子都不给陈仙芝,更多的心思还是在吃喝玩乐与偷懒上。
好在他爹的威严一直都在,早晨睡醒了的武月主动坐在门前桌子后面,看着一堆的报纸做生意。
此时都九点多了,买报纸的人很少。
四九八拿开挡路的板子从两个桌子之间走出去,对着坐着打瞌睡的武月交待了一声。
“我去队里开会,顺便进货,武月你和我一起去吗?”
“不去。”武月果断拒绝,“我在家看店。”
四九八见状就没有勉强,自己拿着钱袋子去交税开会。
赚的钱多了之后,交的税也多了起来,四九八没有乱花钱的习惯,除了交税和几个人的工资外,还留了一些购买茶叶点心,其余的才是自己和武月的那份余额。
四九八出去开会没多久,门口就过来了一个小男孩,是附近两千米外的卖猪肉的老板儿子邱五两。
邱五两排行老三,姐姐叫邱三两。
因为武王当年给每个女孩发了三两银子。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名字,因为平白无故得到了三两银子很值得纪念,于是那个年代很多姑娘就都叫三两。
因为大姐叫三两,所以七岁的邱五两就叫了五两。
“买报纸,要今天的报纸。”五两递过去昨天的报纸,又从手里放下了十个铜钱。
一份新报纸二十钱,回收报纸十文钱,所以就像是拿瓶子买啤酒一样,只要补上单价就行了。
武月抬起头瞥了一眼这个替家里人干活的小孩子,忽然觉得这小孩长得挺好看的,文文静静的腼腆瘦男孩。
“你叫什么名字?”武月直接开口询问,闲着也是闲着,就坐在椅子上和小男孩闲聊。
两人年纪差不多,倒是有差不多的话可以说。
邱五两回答说:“我叫五两。”
武月说:“我叫武月,你去给我买个茶叶蛋回来,我饿了。”
邱五两有些怕生,小心说:“我没钱。”
武月不在意的递过去两份报纸,“去!”
“好!”五两拿到两份报纸,迅速就跑出去帮小姐姐买茶叶蛋。
旁边同样干活的丫鬟等人可不敢多说,可没人能管住这位公主大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发现自家做大做强的武月已经学会使唤人了。
在自家的时候武月感觉不到这种权力,也没有人在乎她过。
在皇宫说想吃什么也没用,北极武不同意就没有人给她开小灶,甚至是多拿一个苹果都不行。
可是在四九八这里,尤其是这两天发现陈仙芝等人竟然使唤丫鬟帮忙干活后,武月顿时就开了窍。
北极武的原意是让武月跟着四九八勤劳一些,从小多接触一些事情,也学会自力更生,就给她安排了这种不需要多辛苦,也不用担心风吹日晒的轻松工作。
他每天那么多事情的北极武很少有时间关注每一个孩子,能给武月安排一个好去处已经是很尽职尽责了,大部分时间还要关注夏城几个麻烦儿子和宫中女人,以及朝廷内外的各种事情。
而且距离上次见面也就过去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
小孩子学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学坏就是一个念头。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66790/76998.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