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超出预料的效果
推荐阅读:兵家第一圣 吞噬星空:武神之心 人在斗破,系统却在大主宰 斗罗金铲铲:每年一个海克斯! 我在诡异都市斩妖除魔 踢球的时候要称GOAT 制作山村老尸,吓哭全球玩家 吾名青鸢 1960:我叔叔是FBI局长 商门贵女:冷帝狠腹黑
宿醉第二天,是不推荐高强度脑力劳动的。
因身体和大脑机能受到显著影响,导致效率低下、判断力下降,并加重不适感。
更何况这家新公司的研发人员,绝大多数都不胖。
因为大脑的耗能是相当大的。日常生活,大约占人体能耗的20-30%,跟日常活动的肌肉功率差不多。
由于长期脑力劳动,即便是饭量巨大,每天四顿饭,零食火锅,也瘦的跟麻杆一样,有的人甚至需要常备葡萄糖冲水喝。
然而对这些宝贵的顶级人才,俞小宁又不能做太过苛刻的要求,哄着、护着,小心翼翼地提供最优环境。
赵小锤的手没有停下。
热流在百会穴盘旋一周,温康紧锁的眉头不自觉地舒展了半分。
随即,赵小锤的手顺势而下,握住了温康的脚踝。
内功按摩。
拇指揉按。
足厥阴肝经。
太冲穴。
肝经的原穴,是疏解肝气郁结、平息肝火的枢纽。酒精入体,首伤于肝。宿醉的头痛、烦躁,根源便在于此。
赵小锤的拇指缓缓发力,螺旋式的劲道开始渗透,解决了大脑问题,这点小症倒用不上热流了。
“唔……”温康的身体瞬间绷紧,一股强烈的酸、麻、胀感从脚背直冲头顶,猛地抽动了一下。
“别抵抗这股感觉,”赵小锤的仔细地带动温康的呼吸,“顺着它,深呼吸。感觉胸中有气了,就把它吐出来,然后记住这个频率。”
温康下意识地照做,一次深长的呼吸后,那股盘踞在头颅里的昏沉胀痛,竟奇迹般地随着脚底的酸胀感一同消散了许多,眼前似乎都清明了几分。
赵小-锤保持着按压的力度,继续叮嘱道:“今天之内,不要碰咖啡和浓茶,以后再碰到宿醉的情况,记得用这个频率和力度按压这个地方……”
房间另一侧,俞小宁与两位特聘的健康顾问,正静静观察着这一切。
赵小锤的很神奇,温康紧绷的身体渐渐放松,俞小宁却看到了一个被困在单调生活与高压工作夹缝中的中年男人。
酒精,不过是他随手能抓到的救生圈。
“典型的补偿行为。”身旁的专家言简意赅地给出了学术定义。
禁止与说教,是最低效的管理方式。俞小宁很清楚,真正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一个更优、更高级的瘾。
“你们需要一个能让人力竭的健身俱乐部。攀岩、拳击、乒乓、羽毛又或者网球,用汗水替代酒精。”
专家也给出了建议。
“生活美学项目也可以。插花、品茶、烘焙,用精致的多巴胺,去覆盖廉价的麻痹感。”
俞小宁轻轻点头,认可了这些建议,作为新人创业者,她也在学习。
她也曾读过许多被奉为经典的管理学著作,不过那些理论并不适用于眼下的情况。
但那些理论诞生于大规模工业生产的时代,目标是管理标准化的工人,追求的是生产线上的效率。可她手下的员工,是依靠头脑和创造力工作的人才,他们的产出无法被量化,他们的状态更不能用僵化的制度去约束。
俞小宁知道管理上从来没有永远先进的方法,只有适合与不适合。
更何况她还有赵小锤。
俞小宁亲身体验过,赵小锤的神奇没有给她新知识,只是让大脑变得异常清晰,把之前想不通的点一下子都串联起来了。
所以当温康从按摩床起身之后,俞小宁迫不及待地上前追问:
“怎么样?”
此时温康的眼神亮的吓人,脸上因长期伏案工作导致的眉心褶皱都舒展开了。他对俞小宁重重地点了点头:
“俞总,您跟我们描述大老板按摩效果的时候,还是太保守了。”
“哦?!!”俞小宁顿时高兴起来,期待地问道,“为什么?”
“我们不该用线性思维去拟合一个非线性的突变,”温康突然说到了他的专业,“而是建立一个分段式混合模型……”
“你是说……”俞小宁非常了解温康的工作内容,“模拟不同电压域切换时产生的瞬时尖峰功耗有了进展!”
温康重重地点头:“俞总,我需要赶紧回到团队中去。”
“不!”俞小宁拒绝了温康的提议,几乎没有犹豫,拿起手机直接拨通内线:“通知温康团队所有成员,立刻,放下手头所有工作,到三号休息室来。”
不到五分钟,五六个男人带着一脸的茫然和被打扰的不悦,出现在休息室门口。他们个个都带着浓重的技术宅气息,眼窝深陷,头发乱糟糟的,身上还穿着各种文化衫。
“俞总,项目正到关键节点……”为首的一个人忍不住开口,语气里带着一丝焦急。
俞小宁没有解释,她只是指了指身边的温康。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们的主心骨身上。
温康迎着团队成员疑惑的目光,神秘兮兮地说道:“啥都别问,进去,十五分钟。你们会感谢我的。”
一旁的赵小锤面无表情地换上新的一次性床单,对门口第二个男人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他现在像一台没有感情的按摩机器,没有询问,没有交流,只是在对方躺下后,用那只神奇的右手,覆盖住对方因长期紧盯屏幕而酸涩肿胀的眼睛。
眼保健操开始。
指腹轻柔地按压在太阳穴、睛明穴、四白穴上,力道恰到好处。但真正起作用的,是那股随之而来的温润热流。
他在为这群天才开挂!
第二个,第三个……赵小锤如同在流水线上作业,重复着相同的动作。而每一个从他手下起身的工程师,都带着同款的、混杂着震惊与顿悟的表情。
当最后一名工程师走出休息室时,俞小宁的第二个内线电话已经拨了出去。
半小时后,三号休息室旁的小会议室里。
气氛近乎沸腾。会议室里不仅有温康的团队,整个EDA项目各部门的负责人都被紧急召集于此。
公司草创之初,人员不全,他们之前的工作是发散性的,全在自己的领域进行探索性尝试,这些尝试之间可能互相矛盾,无法整合,造成了大量的资源和时间浪费。
温康的团队,之所以没被放在最高优先级强攻,正是因为他们负责的是整个项目最基础、最关键、也是最难最复杂的部分——核心算法。这部分一旦走错,所有其他部门的工作都将推倒重来。
俞小宁本来的计划,是等其他外围领域都做出成果后,再整合所有资源,用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啃这块硬骨头。
但现在,一切都变了。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67992/76861.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