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开局灭世洪水,我反手召唤大禹! > 第449章 上古之音,伶伦造律!

第449章 上古之音,伶伦造律!


乐?

孔子的话,让刚刚从震撼中回过神来的众人,再次陷入了迷惑。

“乐?什么乐?唱个曲儿吗?”孙悟空挠了挠猴头,一脸的不解,“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要听曲儿?直接一棒子打碎那两个破石头,不就完事了?”

在他看来,这帮读书人就是麻烦,打架就打架,非要搞这么多弯弯绕绕。又是立法,又是讲礼,现在还要奏乐,这仗还打不打了?

不只是他,华夏直播间的观众们也都是一头雾水。

【乐?音乐?我没听错吧?】

【孔圣人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要开一场战地演唱会?】

【礼乐,礼乐……我好像在历史书上看过,儒家非常强调“礼乐教化”,礼和乐是配套的。】

【可是,音乐能有什么攻击力啊?难道是像武侠小说里那种用音波功伤人?可对方是神啊,还是个程序神,音波功对它有用吗?】

【我感觉我的脑子已经不够用了,这操作太高端了,完全看不懂啊……】

看着众人疑惑的表情,始皇帝的脸上,却没有任何意外。

他静静地看着孔子,深邃的目光仿佛在审视着这位儒家圣人。

“圣人,你所求之‘乐’,是何‘乐’?”

始皇帝沉声问道。

孔子直起身,神情肃穆地回答:“陛下,臣所求之乐,非靡靡之音,非淫词艳曲。而是能‘制礼作乐’,定天地之律,谐阴阳之序的……雅乐!”

“其音,需正而不邪,和而不流。”

“其律,需上合天道,下合民心。”

“唯有此等‘乐’,才能与‘礼’相辅相成,将那两块破碎的‘牧场主’之理,彻底熔炼,化为我华夏可用之基石!”

孔子的话,掷地有声。

众人听得云里雾里,但始皇帝,却听懂了。

他缓缓点头,目光扫过这片由他亲手开辟的华夏国土。

“制礼作乐,定天地之律……”

他低声重复着这句话,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他明白了。

孔子的“礼”,打破了“牧场主”那套简单粗暴的“一维逻辑”,让它的核心法则出现了崩溃。

但这只是“破”,而不是“立”。

就像砸碎了一台旧电脑,主板和硬盘都裂了,但里面的核心代码,那些最基础的“0”和“1”,还在。它们只是陷入了混乱,失去了原有的秩序。

而“乐”,在华夏古人的认知里,并非单纯的娱乐。

它是一种“律”。

是数学,是物理,是宇宙最底层的“频率”和“节奏”!

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十二音律,对应的不仅仅是音高,更是时节、方位、乃至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

孔子要的“乐”,就是要用华夏的“音律”,去为那些混乱的、破碎的“牧场主”数据,重新“编曲”,重新“排序”!

用华夏的“节奏”,去覆盖“牧场主”的“节奏”!

这,才是真正的“熔炼”!

“好一个礼乐相济!”

始皇帝眼中爆发出骇人的精光。

“朕,准了!”

他抬起头,目光仿佛穿透了无尽的时空,望向了那比尧舜禹汤更加遥远、更加模糊的洪荒时代。

在那里,华夏的先祖们,刚刚告别茹毛饮血的蛮荒,第一次,开始思考天与地、人与自然的关系。

“华夏人道,薪火相传!”

“朕以人皇之名,于此宣告!”

始皇帝的声音,在这一刻,变得无比洪亮,响彻了整个神话擂台,也响彻了全球百亿观众的耳边!

“凡我华夏先贤,闻朕之声,当知——”

“今日,华夏有难!”

“后辈子孙,恳请先祖,降下那能谐和万物、定鼎乾坤的……上古之音!”

他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皇道威严,更带着一丝后辈对先祖的恳切。

话音落下。

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

风停了。

云歇了。

连光罩外那些神祇傀儡的攻击,都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

一秒。

两秒。

……

什么都没有发生。

“切,搞什么嘛,还以为有什么大场面。”孙悟空撇了撇嘴,小声嘀咕道。

直播间里的气氛,也变得有些尴尬。

【没反应啊?是不是叫错人了?】

【上古时代……那也太遥远了吧?那个时候有音乐家吗?】

【失败了?我就说嘛,哪有那么容易的……】

光罩之外,刚刚被孔子吓得魂飞魄散的炽天使,看到这一幕,又找回了一点自信。

“故弄玄虚!”他冷笑道,“上古?你们的所谓上古,不过是一片蒙昧的荒野!一群连文字都没有的野人,能有什么‘乐’?真是可笑!”

然而,就在他话音刚落的瞬间——

叮——

一声清脆悦耳、仿佛来自九天之外的声响,毫无征兆地,在所有人的心底响起。

那声音,清澈、悠扬,仿佛是玉石相击,又仿佛是山泉滴落。

仅仅一个音节,就让所有人那颗因为紧张和焦虑而躁动不安的心,瞬间平复了下来。

“这……这是什么声音?”孙悟空猛地抬起头,脸上的不耐烦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惊奇。

他能感觉到,这个声音里,不含任何法力,却有一种奇异的魔力,能直达人的灵魂深处。

叮——咚——

第二个音节,第三个音节……接连响起。

它们并非杂乱无章,而是遵循着一种古朴而玄奥的韵律。

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在丈量着天地。

每一个节奏,都仿佛在契合着星辰的运转。

随着这奇异的音律响起,泰山之巅,那片被韩非子和孔子折腾得一片狼藉的“解剖台”上空,光影开始汇聚。

一个模糊的人影,渐渐清晰。

那是一个身穿麻衣、须发皆白的老者。

他的面容古朴,神情专注,仿佛世间的一切,都无法让他分心。

他的手中,没有乐器。

只有十二根长短不一、粗细各异的……竹管。

他将其中一根竹管凑到嘴边,轻轻一吹。

呜——

一声悠扬的、仿佛来自远古莽荒的号角声,响彻天地。

这个声音,就是刚才所有人听到的第一个音节的源头——黄钟之音!

“是他!”

一直安静观战的炎帝神农氏,在看到这个老者的瞬间,苍老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激动和怀念的神情。

“伶伦!你……终于也来了!”

伶伦!

黄帝座下,乐官之祖!

正是他,入昆仑之西,取嶰谷之竹,制成十二音律,从此,华夏才有了“乐”的基础!

他,就是华...夏音乐的源头!

伶伦没有理会任何人,他的眼中,只有那十二根竹管。

他吹响了“黄钟”,然后侧耳倾听,仿佛在与天地对话。

片刻之后,他点了点头,又拿起另一根竹管。

呜——

第二声号角响起,音高比之前略低,是为“大吕”。

紧接着,“太簇”、“夹钟”、“姑洗”、“仲吕”……

十二根竹管,被他一一吹响。

十二个最古老、最本源的音律,回荡在天地之间。

每响起一个音律,泰山之巅那两块破碎的核心法则,就随之震动一下。

它们内部那些混乱的、相互冲突的蓝色数据流,在这十二个音律的“校准”下,竟然开始……缓缓地,变得有序起来!

它们不再狂暴地冲突,而是像找到了“节拍”的舞者,开始跟随着伶伦的音律,有节奏地脉动。

“原来如此……”始皇帝看着这一幕,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这,才是真正的‘格式化’!”

“牧场主”的格式化,是毁灭,是清除。

而华夏的“格式化”,是“制礼作乐”,是重新定义!

“不够!”

伶伦吹奏完十二律,却摇了摇头。

他对着虚空,朗声说道:“律成,当有器以载之。否则,终是虚浮。”

他需要乐器!

“这有何难!”

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

只见一名身材高大、肌肉虬结的壮汉,赤着上身,扛着一把巨大的石锤,从虚空中一步跨出。

他每走一步,大地都随之震颤。

“铸剑师,欧冶子,前来为乐祖……造器!”

欧冶子!

春秋时期最伟大的铸剑师,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钧,五大名剑皆出自他手!

他竟然也来了!

“还有我!”

又一个声音响起,这次是一个看起来有些木讷的年轻人。

“木匠祖师,鲁班,前来助阵!”

鲁班!

锯子、墨斗、曲尺的发明者,土木工匠的祖师爷!

“哈哈哈!这等好事,岂能少了我老张!”

一个须发张扬、不修边幅的道人,大笑着现身。

“我这‘地动仪’,虽是测天灾之物,但用来听个响,当个鼓,想来也是可以的!”

张衡!

发明了地动仪和浑天仪的东汉大科学家!

欧冶子、鲁班、张衡……

一个又一个在华夏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的“工匠”与“发明家”,在这一刻,竟然被伶伦的“乐”,一同召唤而来!

他们,要联手,为华夏,铸造出一套,足以奏响天地的……神器!


  (https://www.pcczw.com/wx/68158/49737907.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