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议和,捷报传回
推荐阅读:长生从世界胚胎开始 从升级建筑开始长生 异维囚笼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第四天灾就没有正常的 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星光下的双生花 借剑 精灵:开局格斗馆主,被娜姿缠上 至圣先师他太稳重了
第202章 议和,捷报传回
转眼已经是洪武十五年,四月中旬,正值盛春时节。
辽军兵败如山倒,一路节节败退,顾廷烨带兵疾进,锐不可当,短短数日便已连破三城。
同时,赵晗下令,大军进城后严禁烧杀抢掠,滋扰百姓,凡有擅闯民宅,强取民物者。
无论官阶高低,一律军法处置,绝不姑息。
另传令各州府,即刻搭棚施粥,赈济各地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百姓,以安民心。
对于奋起反抗的燕云百姓,需先辨明缘由再行处置。
若是受辽军残部蛊惑,被迫参与反抗者,缴械后既往不咎,可照常领取赈济粮米。
汴京城内,贺家老太太病逝。
自她带著贺弘文从白石潭老宅迁居至京城后便广结善缘,经她手调理好身体的官眷掰著手指头都数不过来。
一时间,往来登门吊唁者络绎不绝。
远在雄州的贺弘文得知消息后甚为痛心。
只得在营帐中对著汴京方向遥遥跪拜,含泪写下一封家书,嘱咐两位伯父和妻子崔氏好生操办祖母的丧事。
魏国公府,寿安堂内,烛火摇曳。
盛老太太捧著一盏热茶,眸光微沉,神情恹恹。
贺家老太太本姓张,娘家是金陵声名远扬的医药世家,二人算得上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闺中密友。
各自出嫁后,往来虽减少,但交情从未变过。
「生老病死乃世间常态,谁也躲不过去,母亲莫要太过悲伤,保重好自己的身体才是要紧事。」
「近来北边捷报连连,以儿子来看,战事最晚到年底便可平息。」
盛纮端坐在一侧圈椅上,轻捋著胡须,暗自思忖著等盛长柏归来后,多半能得个从三品吏部侍郎的位置。
而他早已年过半百,本朝规定,文官年满七十便可致仕,告老归乡,但并非绝对。
许多官员根本熬不到七十岁就因病离世,还些官员为避开党派纷争,借著小病上奏疏想要提前致仕。
更有些深得官家倚重,且身体康健的老臣,即便年过七十,不仅不用致仕,还会被委以重任,用来平衡朝中势力。
在他看来,盛长柏紫袍加身之际,自己或许就能上奏请辞,在家中读读书,练练字,安安稳稳的享几年清福。
毕竟能像家中老太太这般年近八旬依旧精神矍铄,实属少见。
盛老太太搁下茶盏,温声道:「燕云十六州能够光复,是普天同庆的好事。」
「说到底,还是当今圣上英明神武,运筹帷幄,才促成这桩载入史册的大事。」
「世间千里马常有,而识才的伯乐却难得,长柏苦读多年,有此圣明之君在,亦能有他的用武之地。」
「对了,仓哥儿怎样了?」
「今早听长柏院里的女使来回话说,这几天夜里总是不安稳,频频哭闹,可要拿帖子去请太医来瞧瞧?」
海朝云已于月前为盛长柏诞下第三个孩子,取名盛仓,有家宅丰足,安稳无忧之意。
盛纮眉目舒展,摆手道:「夫人已经差人去请郎中了,过几日若还不好,再请太医也不迟,母亲不必太过忧心。」
「那就好。」老太太轻轻点头,她抬手揉了眉心,在房妈妈的搀扶下站起身。
「我有些乏了,你先回去吧,长柏院里的事,多留心著些,有什么消息随时让人来回我。」
「好,儿子明白。」盛纮拱手一礼。
与此同时,辽国,上京,临潢府,宣政殿内。
耶律洪基身著契丹皇帝长袍,眉头紧锁,脸上带著一抹前所未有的阴郁。
几名大臣面面相觑,屏气凝神,谁都不敢率先开口,殿内一时间静的有些可怕。
约摸半柱香时辰后,耶律洪基咬牙道:「当真没有抗衡的希望吗?我大辽铁骑纵横百年,怎会落得如此境地!」
「尔等可知,燕云之地关乎国本,仅南京道一地的盐税,每年便占岁入四成以上。」
「失去燕云,我大辽等同断去一臂啊!」说罢,他仰天长天,面如土色。
耶律乙辛眸光微动,与身侧几名官员相视一眼,拱手道:「陛下,我朝现下腹背受敌,首尾无法兼顾。」
「南朝势头正盛,边境守军连番受挫,士气低落。」
「女真已歃血盟誓,合力起兵,宁江州昨日传回消息,女真骑兵日夜围城,城防已多处破损,只怕守不住几日了。
「再不想办法平息与南朝战事,我大辽危矣!还望陛下早做决断!」
「臣附议!」
「臣也附议!」
「6
」
话音刚落,几名大臣纷纷拱手出列。
耶律洪基看著他们,只觉心里堵著一口气,不上不下。
他何尝不知局势危急,可就这么主动低头与南朝议和,实在是窝囊,但不议和,祖宗基业可能都保不住。
「太师觉得该拿出什么条件和南朝议和?」
耶律乙辛略一沉吟,沉声道:「南朝此次兴兵目的显而易见,是为燕云而来」
。
「不如拿出应州、寰州、朔州、蔚州及易州作为与南朝谈判议和的筹码。」
「前四个都集中在燕云西部,皆是农牧混杂之地,远离我朝核心,常年还要分兵驻守。」
「割让出去不仅不会动摇我朝对燕云核心之地的掌控,反倒能省出兵力收缩防线。」
「至于拿出易州,则是为安抚南朝,表现出我朝议和的诚心。」
耶律洪基心中默默权衡一番后,将目光放在其余几名大臣身上。
「臣觉太师此言可行。」
「臣附议。」
」
」
「既如此,就先按太师说的办吧,即刻拟一封国书,派使者连夜送至南朝皇帝手中,若他们不答应,再另做打算。」
耶律洪基说罢,长袖一甩,起身从此处离开。
一连半月时日后,雄州行宫内,顾廷烨、盛长柏、范纯仁等几人皆在此处。
看完辽国使臣递来的国书后,顾廷烨冷笑一声,率先开口道:「应、寰、
朔、蔚本就是我朝囊中之物,拿这些来搪塞我们,我看他们他们分明是打了败仗还想摆架子!」
盛长柏眉头微拧,挺直脊背,拱手一礼。
「北朝看似割地示好,实则欲以边角之地换取喘息之机,臣以为光是这些还不足以与他们谈妥议和之事。」
赵晗端起茶盏,神色从容的呷了一口,「传辽使来。」
不多时,辽国使臣萧十三的身影便出现在众人眼前。
此人为北院枢密副使,与耶律乙辛往来甚密,谋害耶律浚一事,他亦是主谋之一。
「北朝使臣萧十三,奉我主之命,拜见南朝陛下!」萧十三躬身一礼,神色凝重。
顾廷烨双手抱胸,露出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样,幽幽道:「贵国既要议和,总得拿出点像样的诚意吧。」
「不瞒萧使臣,我朝现下火药粮草充足,军中士气正盛,国书上的五州之地,不出三月时日,我朝大军自可攻破。」
「而贵国败局已定,腹背受敌,若想保住根基,怎么也得拿整个燕云十六州来作为和谈筹码吧。」
此话一出,萧十三眼下闪过一抹惊讶。
他来的路上是想过南朝会狮子大开口。
辽国战败在先,议和本就没多少底气,趁机索要些钱财和边角之地都在他的预料之内。
可他没想到此人一开口就直奔燕云十六来,保不齐后续还有更过分的条件。
「这————贵国撕毁盟约,贸然出兵在前,竟还索要燕云十六州,未免太过霸道。」
「我朝尚有数十万铁骑枕戈待旦,绝非任人拿捏之辈。」萧十三眉头紧锁,咬牙说著。
顾廷烨面露不屑,「数十万,萧使臣莫不是在说笑?贵国尚有多少兵力,我们早就摸的一清二楚。」
「若执意要打,只会鱼死,绝无网破之理!」
「你————」萧十三心口微微起伏著。
赵晗眸光微沉,缓声道:「燕云之地,本就是我朝故土,眼下只是物归原主罢了。」
「贵国北有女真叛乱,声势逐渐壮大,已成气候,若再与我朝僵持不下,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朕也不愿与贵国绕弯子,若想和谈,除燕云十六州外,战马十万匹、银八百万两。」
「方能稍稍弥补我朝失去故土百年之痛。」
萧十三闻言,猛的抬头,瞳孔隐隐颤动,「这————这简直是————「」
「是诚意!」顾廷烨朗声截断他的话。
「萧使臣可将朕的话带回,若贵国应允,便择日签订盟约,若不应,朕的大军,随时可挥师北上。」
赵晗看他一眼后,继而道:「萧使臣一路奔波劳顿,不如用完午膳再启程。」
「随行的御厨手艺极佳,正好可让使臣尝尝汴京佳肴的滋味。」
萧十三深吸一口气,恭谨一礼后,转身退下。
待他离开后,顾廷烨脸上挂著一抹幽幽笑意,「刚才那家伙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臣看著别提多痛快了!」
盛长柏颇为认同的点了点头。
彼时的他心中忍不住盼著能早日班师回朝,见见自己诞生不久的第三子。
萧十三自离开行宫后,便马不停蹄,日夜兼程的返回上京,将赵晗开出的条件原封不动告知耶律洪基。
割让燕云十六咬咬牙倒也能接受,可战马十万匹,银八百万两————
这哪里是议和,分明就是在抢!
当年檀渊之盟,南朝每年也不过是纳贡十万两白银和绢二十万匹。
至于十万匹战马,他辽国境内现下所有战马加一块也就只有百万匹。
一下子就抽走十成之一,未免太————
「太过分了!太过分了!这就是趁火打劫!」耶律洪基双目赤红,口中念念有词,心口不停起伏著。
耶律乙辛料想到南朝会想要燕云十六后,但后面两个条件,属实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可眼下宁江州已被女真完颜部占领,与辽国以两国相称,实在不能继续耗下去了。
「陛下,臣以为当即刻应允,女真已成气候,先换得休战,休养生息几年后,解决女真这个心腹大患。」
「再囤积粮草,驯养战马,将来未必不能再挥师南下,连本带利讨回今日所失!」
「南朝想要治理好燕云之地绝非两三年的功夫!」耶律乙辛硬著头皮说道。
耶律洪基仰天长叹一声,缓缓阖上双眸,满心不甘,「就依太师所言,停战要紧,南朝已不似当年。」
「其中诸多细则,太师与众臣商议拟定即可。」
「臣遵旨。」耶律乙辛躬身行礼。
议和一事,进行的颇为顺利。
辽国同意割让燕云十六州、十万匹战马及白银八百万两,于半年内交付完毕,另外,两国边境榷场贸易依旧。
赵晗特意命顾廷烨与盛长柏二人亲自坐镇燕云,与辽国官员逐一核对户籍与舆图。
消息传回汴京后,朝堂之上一片喜气。
各城门处张贴著议和捷报,红底黑字的文书前围满驻足围观的百姓。
几个识字的读书人被堵在中间,一遍遍扯著嗓子宣读文书内容。
后宫,凝辉殿内,芳香萦绕,明兰端坐在临窗的软榻上。
身著藕荷色织锦长裙,面颊莹润,眉眼弯弯。
掰著手指头算了算日子后,柔声道:「这么说来,圣上最多月余时日便可凯旋归来了!」
「他倒是没骗我们,说好一块过中秋,还真给赶上了!」
站在一旁的小桃点头如捣蒜,手里捧著御膳房刚递来的软酪,「是啊,到时候宫里肯定有的热闹了!」
嫣然搁下手中的针线,笑眯眯的看著明兰,故意拖长语调,「等圣上回来,我肯定要告诉他,我们明儿思念成疾,好些天夜里都翻来覆去的睡不著觉,只盼能————」
「你胡说什么呢!」明兰坐直身子,脱口而出的反驳,脸颊带著一抹薄红。
嫣然俏皮的朝她抬了抬下巴,「我是不是胡说,你心里最清楚了。」
明兰轻哼一声,不再搭理她,打开箱笼取出一副赤金璎珞圈后递给丹橘,嘱咐她出宫一趟,亲自送到刘小蝶手中。
刘小蝶成亲不久便有孕在身。
今日正是她孩子的洗三礼,明兰和卫恕意早早就备下厚礼一份,只等今儿送过去。
>
(https://www.pcczw.com/wx/69256/77014.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