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 第415章 大将岳飞

第415章 大将岳飞


第415章  大将岳飞

    深秋的东北平原,铅灰色的天空低低压著,风卷著枯黄的草叶在旷野上打著旋,像无数细碎的哀鸣。

    远处的枯树裸著枝桠,剪影在阴沉的天幕下张牙舞爪,天地间弥漫著一股肃杀的冷意,连阳光都吝啬地躲在云层后,只漏下几缕惨澹的光,勉强照亮这片即将染血的土地。

    快到午时之际,宋军的阵前,吴用特意挑选出来的一百名金国的皇室、宗室、贵族、官吏被推上他特意让人搭建的高台。

    有人挣扎,有人哭喊,可是没有用,一众宋兵还是将他们推上了这等死之地。

    风吹动他们散乱的发丝,遮住一张张或苍白或沉静的面容。

    宋兵握著刀的手稳如磐石,刀刃在昏光下闪著冷硬的光。

    负责监斩的吴用,表面在笑,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握当中。

    实际上,他的心已经沉入了谷底。

    因为这场心理博弈,他很可能输了。

    吴用不是没想过,金人会选择隐忍,不顾一切把这场决战拖延到冬季,再以哀兵必胜之势跟宋军决战,那么这场决战的胜负可就真不好说了。

    对此,吴用其实已经帮赵误想好了后招,不,应该说是,赵误的其他谋臣已经帮赵误想好了后招。

    这个后招就是,先放弃金上京,退到安全的地方,布置坚固的防线,等明年春暖花开时,再杀回来。

    无疑,这是最稳妥的——肯定要比在冬季跟金军决战稳妥得多。

    只不过,采用了这个办法,没准会横生枝节,以及多不少消耗。

    当然,这也比大宋在决战中战败了要好得多。

    就是,这样一来,吴用的功劳可就没了。

    吴用很不甘心,所以,他要一条道走到黑,为我大宋除掉这些金狗也是好的!」

    见金军始终都没有出阵决战的意思,午时三刻,吴用扔下令箭,同时大声说道:「时辰已到,逐一问斩!」

    随著吴用的话音一落,第一个金人被按跪在地,紧接著,一声沉闷的钝响划破风的呼啸,一颗头颅滚落到高台上。

    鲜血随即喷溅而出,染红了身下的高台,像一簇突然绽开的妖异花朵。

    风更急了,卷著血腥味四处弥漫。

    刀光起落间,一颗颗头颅接连落在高台上。

    狂风卷著血的腥气,夹杂著枯草的干涩味道,在旷野上久久不散。

    远处的金军阵营隐约有了骚动,而这座高台上,只剩下横七竖八的尸身,与一百颗面目狰狞的头颅,在深秋的寒风中,无声地诉说著这场残酷的逼迫。

    风裹著浓重的血腥味,越过空旷的旷野,径直扑向金军的阵营。

    原本就义愤填膺的金军将士,嗅到这股令人作呕的腥气,又看见高台方向他们金国的皇室、宗室、贵族、官吏一个接著一个倒在血泊当中的一幕。

    「那是————八太子!!!」

    有拿著千里镜的金人,低低惊呼,声音里带著难以抑制的颤抖。

    八太子就是完颜阿骨打的第八子完颜宗强,被完颜阿骨打封为纪王,今年才十一岁,还没有成年。

    不想,从来都没有做过任何恶事的他,竟然也死在这里。

    看著熟悉的金国的皇室、宗室、贵族、官吏,一个接著一个倒在血泊当中,先前还算沉寂的金营中,此刻像被投入了一块巨石的湖面,惊涛骇浪瞬间翻涌。

    「宋狗无耻!」

    一声暴怒的嘶吼划破长空!

    是完颜撒离喝。

    他手指著宋军方向,青筋暴起,铠甲在颤抖中发出「哐当」的碰撞声。

    他身旁的亲兵死死拽住他的手臂,才没让他冲动地冲出去。

    更多的金国将领围拢过来,他们各个脸色铁青如铁,望著阵中高台上刀光依旧在起落,每一次刀刃闪过,都像一把重锤砸在众人心上。

    午时的阳光短暂地明亮起来,恰好照亮那些滚落的头颅,有的面容依稀可辨,正是平日里熟悉的宗亲或同僚。

    金营里的骚动越来越大,金人的眼神从最初的惊愕转为愤怒,他们攥紧的兵器在手中微微发抖,呼吸粗重如雷。

    风里不仅有血腥味,还夹杂著宋军阵前隐约传来的呐喊,像是一种赤裸裸的挑衅。

    「陛下!请下令出战!!!」不断有金将前去向完颜阿骨打请命,他们声音嘶哑,「不能让他们再如此羞辱我大金!!!」

    大量的金人涌到完颜阿骨打的营帐周围,纷纷附和,呐喊声此起彼伏,几乎要盖过呼啸的风声。他们紧咬著牙,拳头攥得发白,目光死死盯著宋军阵前那座染血的高台,眼中燃烧著熊熊的怒火。

    金国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原本沉稳的金营,此刻已然成了即将喷发的火山,似乎只待完颜阿骨打一声令下,他们便会不顾一切地冲向对面的战场。

    对此,完颜阿骨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说:「朕何尝不想出战?!尔等所见,亦朕所见;尔等所痛,亦朕所痛!

    宋贼所屠戮者,乃我大金皇室之血、我大金之尊严也!朕视之,心如刀剜,恨不得即刻率尔等踏平宋营,碎宋贼之尸,啖之,以为宗亲复仇!  

    然,朕乃大金天子,岂能只凭一腔怒火行事?!

    尔等皆知宋军今何其强大。其火器威力无穷,一炮辄乱我军阵脚;甲胄精良,我军刀枪难入。

    此时我大宋若出战,无异于以卵击石、自投死路!

    朕非不欲战,实不能战、不敢战也!

    更有甚者,我盟友草原诸部,已表明,若此时与宋贼交战,他等必作壁上观,不愿出兵相助,甚至直接撤军回草原。

    如此,若此刻冲动出战,战败则我大金精锐尽丧,恐亡国灭种亦不远矣!

    届时,别说为宗亲报仇,大金宗庙社稷恐皆毁于一旦!

    朕知忍一时之辱,于尔等何其艰难。但为我大金存续、完颜氏未来、诸将士家人,我等必须忍!必须等!

    待冬季来临,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联合盟友,寻宋贼破绽,再一战定乾坤!

    彼时,朕必亲率大军踏破宋都,将今日之辱百倍、千倍奉还!

    尔等皆是大金勇士,朕信尔等能解朕苦心,忍今日悲痛与愤怒。为大金,再忍一时!朕在此立誓,必为宗亲报仇,让大宋为今日所为付出惨痛代价————」

    听了完颜阿骨打的「肺腑之言」,金营之中,那震天的呐喊声渐渐低了下去,只余狂风卷著枯草,在旷野上呜咽。

    完颜撒离喝死死攥著拳头,指甲几乎嵌进掌心,鲜血顺著指缝渗出,他却浑然不觉。他猛地跪倒在地,声音嘶哑如裂帛:「陛下!臣————臣不甘心!」

    「臣亦不甘心!」周围的将领们纷纷跪倒,甲胄碰撞之声连成一片,像是一曲压抑的悲歌。他们望著高台方向,眼中怒火未熄,却又多了几分挣扎与无奈。

    老将骇里颤巍巍地开口,声音里带著哭腔:「陛下所言,臣等皆知。然————

    眼睁睁看著宗亲受屠戮,我等却束手无策,这————这与懦夫何异?!」

    完颜阿骨打看著眼前这些忠心耿耿的将士,眼中闪过一丝痛楚,却又很快被坚定取代。

    他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沉声说道:「朕知尔等之心。然,一时之勇,若换得亡国灭种之祸,岂是忠臣所为?!今日之辱,朕与尔等一同铭记!我等且卧薪尝胆,来日还给宋贼!」

    「陛下————」

    骇里还想说什么,却被完颜阿骨打抬手打断。

    「待寒冬降临,宋军不耐严寒,火器威力亦会受限。届时,朕必亲率大军,踏破宋营,为宗亲复仇!」完颜阿骨打的声音掷地有声,「今日之忍,是为他日之雪恨!尔等,可明白?!!!」

    金人全都沉默了,他们抬起头,望著完颜阿骨打坚毅的面容,眼中的不甘渐渐被决心取代。

    是啊!陛下所言极是,为了大金的存续,他们必须忍。

    完颜撒离喝深吸一口气,猛地站起身,朗声道:「臣,明白了!愿随陛下,忍一时之辱,待他日雪恨!」

    「臣等愿随陛下!忍一时之辱,待他日雪恨!」众将齐声高呼,声音虽不如先前激昂,却带著一股悲惨的坚定。

    狂风依旧呼啸,却再也吹不散金营中那股隐忍的决心。

    完颜阿骨打望著远处宋军阵前的高台,眼中寒光闪烁,赵俣,今日之辱,朕必百倍奉还!!!」

    宋军阵前,高台旁。

    关胜前来向吴用禀报:「相公,金人那边静了下来,莫不是有何诡计?」

    吴用摆了摆手:「不必管他,明日继续。」

    吴用四平八稳地回了军营之后,没做过多停留,就立即回金上京城面见赵误了。

    赵俣其实已经知道了,吴用没能将金军逼来决战,可他还是宣吴用前来觐见。

    见到赵俣了之后,吴用当即一拜在地:「臣无能,使陛下背上污名,又未能逼出金贼,求陛下赐罪!」

    赵俣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且阿骨打乃当世英雄,在遇到朕之前,亦是数年之间算无遗策,兵无留行,底定大业,不中你这激将之计,情有可原。」

    见赵俣并没有将责任全都推诱给他,吴用心中大为感激,他立马提醒赵俣:「陛下,臣观金贼,势必要将战争拖至冬季,绝不可教他如愿,不如立即撤去后方据险而守,待明年春暖花开,再卷土重来?」

    这是赵俣君臣事先就商量好的应对措施,哪怕赵俣都亲自跑了这一趟,该战术撤退,也得战术撤退啊。

    所以赵俣很快下旨:「执行暂退计划。」

    随著赵俣的一声令下,最先被撤离的就是金上京城中的民众。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金贼构祸,边尘未靖,上京城中军民久遭兵戈之扰,朕心深悯。

    兹特颁令:凡上京城中民众,无论汉、女真、契丹诸族,皆朕赤子。若愿随我军移驻永明城者,即册为宋民,免除三年赋税;迁徙途中,官给廪食,足备粮草:至永明后,悉数分配房屋土地,使各得其所。

    愿随我军迁去永明城者,限三日内,各宜收拾行装,听候编排启行。其不愿随迁者,亦不加强迫,任其自便。

    尔等务须相互转告,勿失良机。

    钦此!

    赵俣将圣旨交由翰林院誊写数份,随即由地方官吏誊抄百份,于城中大街小巷遍贴。

    不多时,金上京城内的鼓楼、市集、城门等繁华之处,便都贴上了这道黄纸圣旨。  

    百姓们围聚观看,起初他们还带著几分疑虑,待得知「免三年赋税」、「包食包粮」、「分配房屋土地」时,人群中渐渐响起了窃窃私语,不少人脸上露出了动容之色。

    民众中也有明白人,他们知道,金上京城中的粮食已经被宋军给吃得七七八八了,金上京城附近的粮草也已经被宋军给收割了,他们要是留在金上京城中过冬,很可能会因为粮食短缺而饿死。

    —一大宋的宣传部特意放出消息说,宋军撤离金上京城时,会将运不走的粮食全部烧毁,一粒粮食都不会给金军留下。

    这让金上京在今年冬天出现饥荒的概率无限增加。

    而跟宋军撤去永明城,至少可以保证有吃有住,明年还有田种。

    从生存的角度来说,金上京城中的人,没道理不跟宋军走。

    再者来说,宋军攻下了金上京城以后,虽然也没少造杀戮,但他们杀的都是金国的皇室、宗室、贵族、官吏,于普通民众可是秋毫无犯,而且从来都是公平买卖,这也让金上京城中的民众对未来多了几分期许。

    这也就使得,绝大多数金上京城中的民众都愿意跟宋军走。

    如此一来,哪怕等宋军撤走之后,金人收复了金上京城,也只能得到一座空城。

    就在,大宋官吏沿街宣讲,解答百姓的疑问,登记愿意迁徙的人家,整个上京城都忙碌起来,为三日后的撤退做著准备时,岳飞和刘很低调地前来求见赵俣。

    赵俣不知道岳飞和刘锜找自己干什么,但他知道,他们二人都是大宋的肱骨大将,是大宋未来的希望。

    所以,尽管因为没能逼得金军前来决战,赵俣的心情很不好,但他还是在第一时间接见了岳飞和刘锜。

    君臣三人见面后,赵俣开门见山地问:「二位爱卿前来,所为何事?」

    岳飞和刘锜互看了一眼后,刘冲岳飞点了点头,示意岳飞来说。

    岳飞也不废话,直截了当地说:「陛下,我二人欲夜袭金营,若得成功,我大宋或可不撤军————」


  (https://www.pcczw.com/wx/69684/76801.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