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赵俣来时的路
推荐阅读:反派觉醒:开局强夺系统 编制养毛茸茸,我带飞祖国成团宠 民国契约乞丐入豪门 六边形男神 撩倒五个兽夫后,恶毒雌性死遁了 童话:小红帽的狼导师 综漫:这么缝是吧? 神印:诞下阿宝,娇软美人被疯抢 首长,你老婆带娃随军,女配酸哭了 雾都尸戏
第409章 赵俣来时的路
赵俣这次御驾亲征,只带了神机中军、神机右军、神机后军(神机前军已经在战场上了,神机左军被赵俣留下来包围东京汴梁城)。
赵俣一行乘坐六列专列直抵箕地的罗津港。
罗津港位于后世的朝鲜罗先市,是一座不冻港,处于图们江入海口附近的罗津湾,中俄朝三国交界处。港口总面积为三十八万平方米,有三个码头、十个泊位。
在出发之前,大宋朝廷对外宣布的是,赵俣一行是前往登州港,再转乘海船前往永明城,继而去参战。
而实际上,这只是大宋朝廷对外放的烟雾弹。
是。
如果走登州港,再转乘海船,在时间上能节省不少。
但哪怕大宋的航海技术已经很高了,大宋的蒸汽宝船也已经很先进了,但这个时代出海,还是一件比较危险的事。
所以,出于赵误安全的考虑,制定赵误御驾亲征路线的大臣,在跟赵俣请示过后,决定延长相对安全的铁路行程,简短相对危险的海上行程。
从东京汴梁城到罗津港,这段铁路之旅,一共用时九天多一些,包括沿途加水加煤、
兵士下车活动的时间。
沿途,哪怕路过了大宋的新都北京,赵俣都没有去看看。他只是在火车上听取了北京留守司詹度、北京转运使赵开、负责监造北京城和紫禁城的李诫等。
简单听了听在北京城的官员的汇报,又处理了一下北京城需要赵俣亲自定夺的急事,赵俣一行就继续急行军。
十天后,赵俣一行到了罗津港。
只休整了一天,赵俣一行就改乘大宋蒸汽宝船前往永明城。
经过一个多月的建设,永明城已经有了一个雏形。
经过大宋工部的规划,永明城共有一百三十三个泊位、几十个码头,目前已经有六个码头可以投入使用了,官道已经修了近百里,铁路也已经铺设了几十里,永明城的外城已经圈好了,城内的所有建筑物和一众生活设施都在抓紧建设中。
赵俣趁著将士休整的时候,视察了一下永明城,做了一些前瞻性的指示。
转天,赵误就率领一众随行人员和三支神机军,以及神机军所需要的粮草辐重、武器装备前往金上京。
别看这段距离是最短的,实际上这段距离最难走。
神机军的战斗力是强,可与此同时,神机军的后勤压力也最大,加上道路不好,想要将神机军所用的军火尽善尽好尽快地运送到战场上,真是很不容易。
好在,一来,赵误舍得花钱,他给所有辅军和民夫付的运输费用比市场高三成,任何人拿到这笔钱,都会很卖力地工作。
二来,李琳和麻晓娇在只有神机军装备的新型李琳炮上装上了轱辘和稳固架,使其变得好运了不少。
三来,神机军中有大量的自行车、木自行车、人力车等非机动车。
四来,神机军中已经有了不少早期的汽车、拖拉机这样的先进机车。
这样一来,赵俣一行的速度虽然不快,但也算是在宋金决战前顺顺利利地到了战场。
得说一句,之所以宋金之间的决战拖了这么久都没有打起来,最主要的原因是,双方都在聚兵,以及完颜阿骨打实际上不想打这场决战。
在大宋聚兵的同时,金国方面也在积极地向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求援。完颜阿骨打派游说一众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的人,跟这些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说:现在的形势是,大宋正在效仿汉唐,赵俣正在效仿汉武帝、唐太宗,他的目标肯定不只消灭金国,收复东北,在达成这个目的了之后,下一步赵误和大宋一定会对付草原,为了你们自己,你们也要跟我们大金一块对抗大宋,不然,大宋消灭了我大金后,下一个就轮到你们了。
这已经是大势所趋,金国和草原诸部已经成了唇亡齿寒的关系,那些不想臣服大宋、
被大宋拆分迁离故土的草原部落,势必要跟金国站在一起。
最让完颜阿骨打高兴的是,成吉思汗的曾祖父、蒙兀国王孛儿只斤·合不勒决定站在金国一边,他亲率二十万蒙古骑兵来参战。
合不勒确实是个人物,他人还没到,就跟完颜阿骨打定下了两件大事。
这第一件就是,合不勒把他的女儿,年仅十六岁的草原明珠孛儿只斤·萨仁嫁给完颜阿骨打成为金国的皇后,并约定,将来金国的新君也必须要娶他的子孙做皇后。
尽管完颜阿骨打发誓终身不娶了,他现在的身体也不太好,并不支持他娶妻。
可完颜阿骨打知道这是一场女真和蒙古之间极为重要的政治联姻,不如此,双方不可能齐心协力对付大宋。
所以,完颜阿骨打连考虑都没考虑,就答应下来,并且主动给合不勒送去了大量的、
珍贵的聘礼,跟合不勒完成了联姻。
合不勒跟完颜阿骨打定下的第二件大事就是,让完颜阿骨打尽量拖延时间,最好将这场战争拖延到冬天。
这与完颜阿骨打不谋而合。
大宋的火器太厉害了,如果是堂堂正正的野战,哪怕是金军和草原诸部联合起来,多半也打不过宋军。
再一个,金国的皇室之女、宗室之女和贵族之女已经被大宋给捉了,甚至是被送去了东京汴梁城,在金人看来,这些女人肯定已经失身了,他们就算立即动手,也无法改变他们被赵误戴了绿帽子这个既定事实,甚至根本就无法救回这些金国女人,因此他们急也没有用。
至于被囚禁起来的金国皇室、宗室和贵族,在金人看来,他们最多也就是受点皮肉之苦,早救回来,晚救回来,区别并不大。
这样一来,金人也就不再考虑人质的问题了,至少不再著急救金上京城中的人了。
其实这些还不是最关键的。
最关键的是,对大宋而言,冬日的降临无异于给其非常依赖火器的神机军套上了无形枷锁。神机军赖以制胜的李琳统、李琳炮等装备,本就对环境极为敏感,低温与风雪更是将其弱点无限放大。酷寒会使火药中的硝石成分吸潮结块,轻则点火失效,重则引发炸膛,反而伤及自身;炮身与枪管的金属在严寒中变得脆硬,连续发射极易出现裂纹,精准度大幅下降。
更棘手的是后勤补给的瘫痪。原本依靠汽车、拖拉机运送的军火辐重,在积雪覆盖的道路上可能寸步难行,车轮频繁陷滞,机车管路冻裂,甚至根本就打不著火,真要是出现这种情况,即便民夫与辅军愿加倍出力,也难敌天寒路险的阻碍。
还有就是,大宋的将士,有不少是南方人,就算是大宋西军、大宋河北禁军、以及箕地籍的宋军,跟金人和草原诸部相比,也是南方人,他们多来自温暖地带,御寒衣物、物资虽然赵误早就安排人准备了,可即便他们的装备再好,也远不及在白山黑水间耐寒惯了的对手,到那时,凛冽寒风中,士兵的手指将冻僵无法扣动扳机、手脚冻伤将失去战力的情况与日俱增,士气肯定会随气温一同跌落。
反观金人与草原诸部,寒冬却是他们天然的助战利器,冰天雪地如同为其量身打造的战场。
女真作为渔猎民族,骨子里带著白山黑水间磨砺出的坚韧,严寒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算考验。
生活在蒙古高原上的一众游牧民族也在草原严冬中练就了生存本能,零下数十度的严寒对他们而言不过是寻常环境。
到那时,不论是金人,还是草原骑兵,他们身著兽皮制成的厚甲,脚蹬防滑皮靴,在积雪中行军如履平地,骑射技艺几乎不受风雪影响。
再有,大雪覆盖的旷野虽遮蔽了路径,却为骑兵的隐蔽突袭提供了绝佳条件,他们可借著风雪掩护快速穿插,待宋军火器因受潮失灵时发起冲锋。
更关键的是,游牧民族与渔猎民族的后勤模式本就适应寒冬,无需依赖复杂的粮草运输,仅靠随军携带的干肉与马奶即可维持战力,这让他们在宋军补给线濒临崩溃时,仍能保持全盛状态。
所以,天时在此刻已经开始倒向了金蒙联军,他们拖延地越久,对他们越有利。完颜阿骨打与合不勒的拖延之策,本质上就是在用时间换取足以抵消宋军火器优势的自然屏障当漫天大雪封冻了战场,大宋的先进装备沦为摆设,而金人与草原骑兵则如鱼得水。
这些都让完颜阿骨打没有著急跟宋军决战,甚至在避免跟宋军决战。
值得一提的是,极有战略眼光和政治智慧的完颜阿骨打,知道宋军的战斗力强,真跟大宋决战,他们输的面大、赢的面小,而且,如果这次宋金真的决战,金军在决战的过程中再次遭到宋军的重创,哪怕他们赢得了这场决战,也会元气大伤,无力统治东北,将来很可能会被后面崛起的某个草原部落或者渔猎部落给吞并或者消灭了,也正是因为干分清楚这一切,完颜阿骨打实际上不想再跟大宋打了,而是想跟大宋议和,然后率领金人休养生息。
基于此,完颜阿骨打一直在派使臣出使金上京城,很积极地在跟大宋议和。
赵俣到了金上京时,宋江、岳飞、吴用等十里相迎,欢迎的场面搞得非常盛大。
三军将士全部出动,一直将赵俣的銮驾护送到金上京城中。
赵俣的仪仗队全都是特意选的。
——赵匡胤时期,就已经开始以「兵样」作为招募禁卫军的标准,后来改为「等长杖」(即刻有尺寸的木棍),以此来衡量应募者的身高。到了宋仁宗时期,禁卫军的身高标准进一步细化,身高五尺八寸以上(相当于后世1.84米以上)的士兵月薪可达一千文;
五尺七寸以上(约1.77米以上)的月薪为七百文;五尺六寸以上(约1.7米以上)的月薪为五百文;而身高低于五尺二寸(约1.63米以下)的士兵则没有月薪,只提供食宿。而对于皇帝身边的仪仗队,要求则更高。大宋的「上四军」作为禁军的精锐,身高标准需达到五尺八寸(1.84米)以上。而从这些精锐部队中挑选出来的御前侍卫,身高通常要在1.87
米以上。
进入金上京城时,赵俣特意让自己的仪仗队走在最前面,他也是一身极度拉风的戎装,胯下一匹十分高大的汗血宝马,威风凛凛,身后是神机中军、神机右军、神机后军,他们人手一支新型李琳统,上面的刺刀,在阳光下泛著寒光,血槽上的暗红色表明,他们全都是百战精锐,不是样子货,他们迈著整齐划一的步伐浩浩荡荡地开进城去。
刚进城门,赵俣就看见完颜吴乞买、完颜撒改、完颜宗干、完颜宗磐、完颜宗隽以下的金国的皇室、宗室、贵族以及一众大臣跪了一大片。
赵俣没有为这些金国的俘虏停留哪怕一秒时间,就继续进城。
来到内城中金国的皇宫,赵俣缓缓登上万岁殿,这里是完颜阿骨打和完颜吴乞买曾经发号施令的地方。
皇宫内外,已经被神机军和赵误的亲军占领,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
赵俣神情肃然地端坐在大殿的宝座上,金上京城中的武百僚僧道父老,全都来到大殿外伏罪投拜。
赵俣通过翻译朗声宣布道:「城中民众,只要诚心归顺我大宋,不再助纣为虐,朕皆赦免其罪,使尔等尽数成为我大宋良民,织者有其布,耕者有其田——」
整个进城形式走完,宋江等人便来禀报:「臣等已然将后宫收拾妥当,又找来宫人三百,伺候陛下及诸位娘娘起居,陛下舟车劳顿,不如先休息一日,明日再处理政务?
赵俣摇摇头:「朕不累,挑要紧之事先禀报罢。」
宋江等人听言,由宋江第一个禀报:「陛下,金国皇帝已然派来了七波使臣,皆被臣等扣下,昨日金国皇帝得知陛下来了,又派重臣完颜银术可及拏懒昂前来求和,不知陛下可愿见他二人——」
>
赵俣神情肃然地端坐在大殿的宝座上,金上京城中的武百僚僧道父老,全都来到大殿外伏罪投拜。
赵俣通过翻译朗声宣布道:「城中民众,只要诚心归顺我大宋,不再助纣为虐,朕皆赦免其罪,使尔等尽数成为我大宋良民,织者有其布,耕者有其田——」
整个进城形式走完,宋江等人便来禀报:「臣等已然将后宫收拾妥当,又找来宫人三百,伺候陛下及诸位娘娘起居,陛下舟车劳顿,不如先休息一日,明日再处理政务?」
赵俣摇摇头:「朕不累,挑要紧之事先禀报罢。」
宋江等人听言,由宋江第一个禀报:「陛下,金国皇帝已然派来了七波使臣,皆被臣
等扣下,昨日金国皇帝得知陛下来了,又派重臣完颜银术可及拏懒昂前来求和,不知陛下可愿见他二人——」
7
(https://www.pcczw.com/wx/69684/76808.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