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入侵美利坚 > 第149章 防空

第149章 防空


正午时分,萧金浪走出阿维尼镇“圣光”食堂,心满意足地打了个饱嗝,想着回屋小憩片刻。

    几位国内来的技术人员热情地喊他“萧主任”,随意地攀谈几句,聊着午饭的伙食,一同吐槽着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主任,四架‘卡特琳娜’根本不够用啊,我们需要更强大的航运机队。”

    “可不是嘛,运力太紧张了,处处受限。可‘土法炼油’也遇到了瓶颈,产量上不去。”

    “营地的住房也捉襟见肘,要么扩建,要么搬迁。这小地方的局限性太大了。”

    “离我们最近的城市就是里士满,可惜我们人手不足,难以控制。”

    自从凯莉返回“东大”寻求援助,越来越多的“自己人”通过越洋航班抵达北美,再汇聚到这里。

    阿维尼镇的营地是“圣光”在北美东海岸最大的据点,内部成员已超过千人,还有五百左右的“当地合作者”、“白奴”和黑人监工。

    人越多,管理和安全的需求就越发迫切——万一被周边的敌对势力突袭,辛辛苦苦建立的营地将遭受难以估量的损失。

    因此,在凯莉着手“低空哨兵”项目的同时,萧金浪也在考虑,如果项目无法按期交付,总得有替代方案。

    为此,他在洛杉矶组织了洲际越洋航线,动用航程上万公里的波音787作为运输机,从“东大”运来技术人员和设备,自然也少不了武器装备。

    他此刻吃完午饭,朝着营地办公室走去,路过防空阵地时,忍不住瞥了一眼刚运来没几天的两部监控设备。

    一部是远程三坐标对空监测雷达,另一部是飞艇系留式低空补盲雷达,都是轻便的机动型。

    有了这两部雷达,周边数百公里范围内的动静都能实时监控,营地的安全性大大提升。

    唯一的缺点是,这两部雷达是十足的“电老虎”,全天候运行的耗电量巨大,光伏发电的那点电力几乎被它们吞噬大半。

    老萧叹了口气:“现在只能指望法姆维镇那座‘溪湖’水电站能多提供一些电力,否则营地的发展就要到顶了。”

    周青带队去了法姆维镇,据说和镇上的幸存者谈得还不错,以电力换取物资,双方都不吃亏。

    就在老萧盘算着能争取到多少电力,又该如何分配时,营地内突然响起刺耳的警报声。

    所有人先是一愣,随即像受惊的蚂蚁般,有的丢下饭碗,有的跳下床铺,有的冲出厕所,急匆匆地赶回各自的岗位。

    萧金浪放弃了回办公室的打算,快步走向防空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设在镇上小学的室内体育场内,密集的电缆和网线布置了三排指挥席位,十几块显示屏以及大幅电子地图。

    负责营地守备的林安全正坐在自己的席位上,十几名作战参谋紧盯着各自的监控画面,彼此低声而快速地交谈着。

    萧金浪负责民政,不干涉军事。见场面紧张却井然有序,他便找了个安静的角落坐下,等待需要他出面的时候。

    林安全紧盯着电子地图上的几个红点,在下达一连串命令后才转头对老萧说道:“恐怕法姆维镇已经完了。”

    地图上的红点正停留在约一百公里外的法姆维镇上,全自动指挥系统给红点标注了信息,疑似低空来袭的直升机。

    通过分析电磁信号、飞行速度和旋翼回波,部分红点甚至标注了型号,是美军自用的UH-60“黑鹰”系列。

    十几分钟后,紧急起飞的“疣猪”在三千米高度利用吊舱进行侧视侦查,确认法姆维镇陷入一片火海,镇内死伤惨重。

    “应该是‘里士满警备队’的空中力量,这附近只有他们拥有大量的直升机和相应的弹药。”

    林安全脸色阴沉,喊来身边的参谋,命令道:“敌人的直升机正在撤离,派一支小队搭乘‘疣猪’去法姆维镇看看,确认对方的伤亡情况。”

    不一会儿,有参谋汇报道:“侦搜队的蒋梦龙发来警示,‘里士满警备队’出动了战斗群,乘坐上百辆汽车离开了他们的营地,目标正是法姆维镇。”

    电子地图上,法姆维镇和阿维尼镇位于同一条公路上。

    林安全摇了摇头,“不,法姆维镇只有一个水电站而已,没有其他油水,用不着动用战斗群去对付。敌人是冲我们来的,顺路把法姆维镇给灭了而已。”

    又过了一会儿,蒋梦龙再次发来消息——侦搜队伏击了敌人的车队,迫使其不得不停留在道路上。但他们无法阻拦那些在天上飞的直升机。

——

    天际间,八架UH-60M“黑鹰”直升机自里士满机场腾空而起,以每小时两百四十公里的速度,沿着州际公路向西巡弋。

    这些“黑鹰”原本属于弗吉尼亚州兰利空军基地,原是米国空军第一航空联队的装备。

    该基地与曾被周青峰一泡尿摧毁的诺福克海军基地相距不远。

    病毒肆虐之际,军事基地内的士兵们也需抱团取暖,依靠战备物资熬过最艰难的时期,随后便本能地形成了一支武力强悍的劫掠势力。

    直升机上,指挥这支飞行编队的汉普顿中校侧首俯瞰地面,清晰地辨认出博格少将指挥的战斗群。

    一百多辆军用车辆笨拙地停滞在道路上,几百号大头兵连同他们的指挥官被烈日晒的焦头烂额,进退两难。

    光纤控制的机械狗和无人机实在太讨厌了,它们经常藏着某个路口,一动不动的蹲着好几个小时,这期间可以不发出任何动静。

    地面战斗群若想继续前进,必须靠大头兵迈动自己的两条腿,一寸一寸的搜索道路两边的草丛和废墟,否则就没办法确保安全。

    战斗群的军官们很快发现这工作量太大,一两百公里的道路照这么搜索下去,抵达目的地得花上半个月。

    可是

    “要不是空军无法占领地面阵地,我真不想听博格那个蠢货的命令。”中校在无线电中抱怨道。

    一同飞行的其他几名同僚闻言,不禁哄堂大笑,他们都乐于看地面步兵的窘态,以此彰显自身的优越感。

    兰利空军基地曾拥有F-22“猛禽”战斗机和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然而,劫后余生的飞行员最终选择了通用直升机“黑鹰”。

    至于武装,“黑鹰”两侧加挂火箭巢并非难事,发射七十毫米的“九头蛇”制导火箭弹,也能轻而易举地将地面目标炸得粉碎。

    博格少将此刻也尴尬的很,他只能指望飞行中队给力些,直接打击‘圣光’老巢,瓦解其战斗意志。

    否则他只能宣布‘远征’失败,灰溜溜的撤回去。

——

    “小心点,我们这次的对手也有飞机。据说还装了机枪。”

    “放心,我们带了对空的‘毒刺’,那些玩具若是敢出现,就干掉它们。”

    八架‘黑鹰’中,有两架来自原160特种航空团的MH-60L。

    这是‘黑鹰’的特种战改性,不但能发射火箭弹,还把防空用的‘毒刺’导弹也挂了上去,就是为了应对‘圣光’的武装‘疣猪’。

    “我还从来没有过击坠记录,现在倒渴望那些黄皮猴子能不自量力的撞上来。”指挥飞行的汉普顿中校嘟囔道,“希望对手能坚强点,让我玩个痛快。”

    八架‘黑鹰’沿着道路再次出现在法姆维镇,镇上刚刚被火箭弹扫过一遍,不少建筑依旧冒着浓烟,地面则还有尚未清理的尸体。

    镇内的幸存者要么悲哭哀嚎,要么朝天大骂,又或者用手中贫乏的火力对着‘黑鹰’开几枪。

    一架特种‘黑鹰’则打开舱门,用挂在门边的‘加特林’机枪对地扫射,突突突的枪口火焰下,又是惊慌逃散的人群,和扑街倒地的尸体。

    在过去的一年,‘里士满警备队’的军人不止一次干这种事,压根就没把地面的人群看做自己同胞。

    地面上,法姆维镇的艾克镇长站在金属围墙背后,怒火爆发的指挥手下民兵拼命朝天空还击,口中大骂道:

    “混蛋,地狱的魔鬼都比你们善良。‘圣光’的那些华裔好歹还跟我们交易,你们却只想要我们死。”

    对于镇长的怒骂,天上的直升机只泼洒了几波弹雨作为无情的嘲弄,随即继续向西飞。还有半小时,他们就将抵达阿沃尼镇。

    “好了,各位注意点。别对接下来的对手过于轻视。”

    “‘圣光’的头目据说很有钱,我想他的老巢里应该堆积了无数的财富,或许能弄到单兵防空导弹之类的玩意。”

    “注意启动红外告警,虽然我不认为见鬼,雷达?!”

    用于特种作战的MH-60L上有全套的电子对抗设备,其飞行员很快发现自己虽然飞行在不到百米的低空,却被U波段的雷达给扫过了。

    “我们距离那些黄皮猴子还有七八十公里,怎么会有雷达在照射我们?”指挥机队的汉普顿中校额头青筋一跳一跳的。

    有雷达和没雷达是两码事。

    伺候雷达需要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可不是随随便便招募一群嗷嗷叫的幸存者就能使用的。

    “该死的有钱人,他不会是在自己老巢里安置了一支军队吧?”

——

    此刻,四辆改装的皮卡疾驰驶出“圣光”营地,充当移动防空火力。

    每辆皮卡的后车厢上,都架设着一套八联装的“前卫”便携式防空导弹发射器,以及配套的光电瞄具。

    这装备的优点是轻便灵活,适应性强;缺点则是性能有限,难以应对高强度的对抗。

    由于缺乏雷达引导,这些防空皮卡完全依赖后方指挥中心的无线电联络,以获取目标可能出现的方位信息。

    导弹射手坐在后车厢的操作台上,双眼紧盯着光电显示屏——这仅仅比肉眼搜索稍强一些,稍有疏忽便可能错失目标。

    部署这些机动防空车的目的在于构建多一道营地的防空屏障,希望能略微提升整体的防御强度。

    然而,由于单兵导弹射程的局限,操作台上的射手们心里都没底——来袭的直升机如果只装备火箭弹,他们或许还有一战之力;

    但如果对方拥有防区外打击武器……

    防空作战往往是“十防九空”——“前卫”导弹区区五公里的射程,使得这几辆防空车几乎等同于“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营地指挥中心内,萧金浪站在电子地图前,对派出的四辆防空皮卡深感不安,忍不住向掌控全局的林安全问道:

    “我们今后是不是该考虑装备一些中远程的大型防空导弹?比如红旗-9之类的?”

    林安全略显无奈地看了老萧一眼,委婉地说道:“如果真出现需要红旗-9才能对付的目标,那就不是我们营地这千余人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萧金浪意识到自己说了外行话,讪笑两声,便不再多言,只是神情愈发凝重。

    目前保护营地的中坚力量,正是一个月前紧急开发的“低空猎手”系统。

    一根二十多米高的电子桅杆已经竖立起来,顶部的相控阵雷达正在旋转,扫描着周边空域的每一个目标。

    萧金浪不禁在心中祈祷——那些“电力飞行”技术的供应商可千万别偷工减料太过分了,一定要确保目前部署到位的两百发多功能巡飞弹能够正常发射。

    作战席位上的十几名参谋全都睁大了眼睛,紧盯着几部雷达传回的空情信息。此刻他们也做不了太多,只能完全依赖防空指挥系统自身的运作。

    因为人的反应速度远不及计算机——影视作品中指挥官临场下令的情景,在现实中几乎不会发生。

    林安全此刻也感到紧张,掌心全是汗。他从军事院校毕业后只参加过演习,从未经历过实战。

    手下的士兵和装备都是首次投入战斗,他完全不知道结果会如何。

    萧金浪不愿再看电子地图,转而走出指挥中心,查看营地内的状况——防空警报已经拉响三遍,所有人员都已就位,没有命令不得擅自行动。

    在防空阵地那边,四个耗费大量资源空运而来的模块化发射箱始终静默无声,仿佛出了故障一般,丝毫没有“弯弓射雕”的威势。

    老萧额头不禁渗出一层细汗,暗自思忖:“我们总不能就这样一直傻等下去吧?!”

    就在这时,阵地内一部发射箱突然抬起,箱口迅速打开,露出了蜂巢般密密麻麻的发射孔。

    有个发射孔内“嘭”的一声,弹出个银白色的圆柱体,迅速升至十几米的高度。

    弹射过程中,启动电池工作,螺旋桨从尾部弹出,折叠机翼在中段舒展,二冲程发动机“嗡”的一声开始运转。

    巡飞弹的弹体随即偏转,朝着雷达指示的方向疾驰而去。

    这便宜货的动力远没有火箭发动机来得强劲,飞行速度也不快。但摩托发动机的油耗反而更低,实际射程一点也不打折扣。

    一发导弹发射后,紧接着发射箱内“嘭嘭嘭”地连续弹射出十几枚弹药,全部顺利展开,正常起飞。

    天空上仿佛飞过一群鸟儿,以上百公里的时速,‘嗡嗡嗡’的朝来敌方向杀了过去。

    萧金浪见状,顿时如释重负,脸上露出了笑容,“还好,还好,那帮供应商还算有点良心,弹药造得还不错。”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69692/77068.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