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重生后,我成了大先生 > 第316章 创业明星

第316章 创业明星


有了领导的批条,还有程院士的推荐。

    接下来的流程就爽快多了。

    听说周浩然是外地来的,时间很紧,当局很快的就在周末安排了复审,地点还是在清华大学。

    现在的清华大学,还比较朴素。

    很多老教授都住在校园里。

    一问名字,往往就是如雷贯耳。

    不过,时代变了。

    老一代的学者成了一批被遗忘的名字,年轻人们有了新的追逐偶像。

    尤其现在是97年,九十年代初的学术热潮期已经过了,现在的高校热点是创业!

    周浩然走在清华园内。

    就能看到很多大学生,成群结队的往礼堂那边跑。远远看去,大礼堂外面已经是密密麻麻的同学们了,就好像是追星的场面。

    “同学,是谁来了?”

    周浩然拉到了一个女同学询问。

    女同学很兴奋的说:“这你都不知道?有一个学长,从美国回来了,搞创业呢!”

    “创业?”

    周浩然眼睛一亮。

    这可是个新词。

    只在首都这边有。

    海港那边没有创业基因,那边的普遍说法还是“下海”。

    女同学连连点头道:“嗯呢,创业!互联网,知道吗?”

    周浩然笑笑,“嗯,知道!”

    “对,这个就是,是咱们的学长,麻省理工回来的,可厉害了!走吧,快去看看吧!”

    女同学这把他也当成清华校友了

    周浩然问:“什么创业项目啊?”

    “爱特信!”

    女同学的眼睛里,满满的都是崇拜。

    “哦……”

    周浩然的热情一下就冷淡下来。

    爱特信?

    没听说过!

    在互联网行业里,只要他没听说过,那必然就是个失败项目,创始人名气再大也只能是互联网浪潮下的过眼云烟。

    周浩然没有跟这些清华同学们一起去追逐创业明星。

    一个人先去找了之前初审时认识的清华大学的刘岩教授,复试的时间还没到,就去他办公室一起聊了一会儿。

    刘岩教授笑着说:“刚才在外面,看到同学们的热情了吧?”

    周浩然问:“你说大礼堂的创业明星?”

    “对。”

    刘岩教授笑了笑,自从知道了周浩然的身份后,他的态度就友好多了。

    周浩然点了点头,“嗯,看见了,挺好的,这是高校里应该有的风气。追逐创业明星,总比追逐娱乐明星强。互联网必然是未来的大方向,有计划还是应该多参与。”

    刘岩教授道:“对了,我看你上个月,连续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四篇论文?都是互联网相关的内容?”

    “其实有很多。”周浩然跟他不熟,自然要多展示实力,“老外的工作效率太低了,其实还有八篇论文处在审核之中呢,估计这个月或者下个月会陆续的发表出来。我手头上在写的论文,还有六七篇。”

    刘岩教授神色愕然,伸手往上指了指,“都是天花板的级别?”

    周浩然笑笑,“差不多吧,应该都能在世界一流期刊上发表。可惜没什么稿费,有的期刊,还要花钱才能发表。”

    刘岩教授苦涩道:“多少人托人找关系,花多了多少钱,都没这样的机会呢!这种发论文的钱,花多少学校都会很乐意给你出。”

    周浩然道:“技术这东西做不了假,还是得靠硬实力。”

    刘岩教授深以为然,询问道:“你的论文,都是互联网相关吗?”

    “大部分吧。”周浩然有着代差的优势,哪怕很多领域他不太精通,也足以在当下这个时代给学术行业里指点江山,“互联网是我最擅长的领域。”

    刘岩教授笑道:“要不等一会儿那个创业明星演讲完了,我帮你介绍下,你们聊聊?”

    “不麻烦你了。”

    周浩然没什么兴趣。

    刘岩教授很是热情,好心推荐道:“还是聊聊吧,你对互联网这么了解,说不定能得到他的认可,有机会加入他的创业团队呢!”

    “啊?”

    周浩然微微一愣。

    这才明白现阶段大家的普遍心态,连计算机行业的资深教授都是如此。

    像周浩然这样连续写出了许多篇顶级论文的学术明星,根本就不够看。在创业明星面前,只有凑上去给人家打工当小弟的份儿。

    九十年代初,国内兴起了一股学术热。

    可到了现在,学术热潮急转直下。

    已经没人在乎学术了。

    创业才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刘岩教授今年五十多岁,他很欣赏周浩然这个年轻人,所以也是好心好意的想给他创造一个机会,“那就这么定了!等中午吧,你复审结束了,他的演讲也结束了,你们见一面!”

    周浩然盛情难却。

    有些哭笑不得。

    眼下这个年代,谁有资格在互联网领域里在他面前充老大?

    哪怕是谷歌的那两个创始人,也得是他的小弟!

    要按照他的搜索思想去开发搜索技术。

    接下来,复审。

    这就顺利多了。

    中科院的两个专家提了几个很刁钻的问题,周浩然一通论述,把在场的所有评委都说的晕头转向。

    周浩然知道这所谓的复审,就是个形式。

    他早就拿到领导批条了。

    所以在复审现场,周浩然就大放厥词起来:“过几年,我争取要拿下图灵奖。但我不能只做理论,还要在实践方面有一些成绩。‘校园一卡通’,就是我送给国内高校的一个礼物。”

    这话说完,“周浩然”的名字就算是彻底传遍了国内IT行业的学术圈。

    此前,大家只是通过论文了解他。

    知道他是复旦大学出来的一个天才少年。

    整体感觉太模糊。

    多少有些不真实。

    这才发现,原来是个有冲劲爱吹牛的小孩儿!

    现在真实了!

    ……

    复审结束,周浩然想溜。

    却被刘岩教授给拉住了,“走,去吃饭!”

    “去哪啊?”

    周浩然很不情愿。

    刘岩教授笑道:“去食堂吧,我们这些搞科研的,也没钱去贵的地方。走吧,人在那边都等着了,好几位校领导也都在作陪呢。”

    周浩然面色微变,低声道:“刘教授,这人来头很大?”

    “嗯,麻省理工的博士毕业。”

    “不是,我是说……他很有背景?”

    “没有吧?”刘岩教授略微想了一下,“没有,就是普通人家。”

    周浩然很吃惊的说:“一个创业的小年轻,值得好几位校领导作陪?”

    “啊?”

    刘岩教授似乎很难接受他的说法。

    猛然间就反应过来。

    周浩然这小子是从海港来的,属于“边缘地带”。

    海港虽然是大都市,但海港的核心产业是金融和贸易,海港的时尚风气是都市白领,而不是自主创业……首都完全相反,尤其是中关村,尤其是首都的大学生!

    如果说自由民主是八十年代大学生的憧憬,那创业奋斗就是九十年代这些首都大学生的理想主义。

    刘岩教授语重心长的说:“小周,你这么有才华,去复旦可惜了,你应该来首都读书的。”

    周浩然笑哈哈的说:“我家就在海港,离家近。”

    “有机会,应该多往首都跑一跑,多来清华做一些学术交流。这边的科技气氛,远不是海港那边能比的。一个小小的互联网创业项目,在海港可能不算什么,可是在这边,这代表着一个时代的信仰。”

    刘岩教授拍拍他的肩膀,大力邀请。

    “嗯,还真是。”

    周浩然马上就感受到了清华和复旦的差距。

    在清华,一个不知名的创业项目,创始人成了大学生们追逐的创业明星。中午吃顿饭,连校领导都出来作陪,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欢迎。

    复旦……

    这就很讽刺了。

    周浩然要做一个“校园一卡通”的项目,这不比一个莫名其妙的互联网创业项目更有意义?却受到了校领导的处处刁难。

    别说给他欢迎和支持了,都在处处拖后腿,为了一点个人利益在扼杀科技。

    两边对科技的态度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很快,两人就去了第七食堂。

    也就是玉树园餐厅。

    这个食堂有多个包厢,还有大包厢,适合对公接待。

    周浩然跟着刘岩教授一起过去。

    就发现包厢里已经有很多人了。

    有的人,一看就是校领导,坐姿和气度就很有风范。

    再看坐在中间那人……

    穿着笔挺的西装,应该就是所谓的创业明星了。

    挺年轻。

    很瘦。

    像个瘦猴。

    只是这长相……

    “我靠!”

    周浩然不禁睁大眼睛。

    这就是那个在清华大学里呼风唤雨的创业明星啊?

    这不是老张嘛!

    张朝洋!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69880/76902.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