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华娱情报王 > 第232章 胭脂女郎,粉丝蹲守,群众路线【万

第232章 胭脂女郎,粉丝蹲守,群众路线【万


认为秦兰演的好的不止是董萱。

    很多看了电视剧的观众都有这个感受,还有媒体自发的写报道夸她。

    不过,因为角色本身不太讨喜,再加上戏份偏少,秦兰的演技虽然得到认可,但本身人气增长有限。

    而《封神榜》开播以来,热度最高,且圈粉最多的角色和演员,毫无疑问是饰演妲己的范小胖。

    因为范小胖是一人饰两角,分别是妲己和九尾狐。

    两个角色一好一坏,一定程度冲淡了观众对其剧中作恶的反感。

    同时,正反两个角色,也体现了范小胖还算不错的演技,个别高光发挥,也得到了不少赞誉。

    而优秀的服化道配合范小胖的个人得天独厚的外貌条件,在形象观感上,绝对给观众非同一般的享受。

    与颜礼这个霸道英武版纣王的般配和谐,也反馈了不少人气给她。

    凡此种种,范小胖本身就是《封神榜》前期最亮眼的存在,更不用说易安还在各种帮她营销宣传。

    【最美妲己】本来就是既定宣传,习惯艳压的范小胖又开始拉踩之前出演妲己口碑较好的温碧霞和傅易伟。

    所以范小胖有时候人缘差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莫名其妙踩对方一脚,搁谁谁不气。

    但范小胖不在乎,娱乐圈尔虞我诈,和和气气还上个屁位。

    不把温和傅的影响力和口碑拉下来,自己的妲己如何快速登顶,成为最被认可的妲己,变成自己的新代表作。

    况且说了,傅易伟和温碧霞也不是完全无辜,这些年两人都在争所谓的【最美妲己】。

    几乎每个相关新闻和通稿,都少不了这几个字,明里暗里踩对方甚至其他版本的妲己也不在少数。

    不信,上网一搜,最美妲己或者是两人的名字,基本都联系在一起。

    虽不排除有一些媒体记者自发撰写,但是要说其中没有通稿,那就只能忽悠圈外人。

    现而今,互联网的网友声音还没有完全破圈,媒体仍然占据主流。

    艺人的人设塑造和口碑,少不了笔杆子支持,当红明星都会买一些通稿鼓吹自己。

    大部分的普通人是没有足够的鉴别能力的,往往是跟风倒,别人说什么信什么。

    尤其是现在媒体公信力较强,通稿效果就更好了。

    报纸和杂志上的话还能有假?

    更不用说玩笔杆子的写文章少不了用文字技巧煽动和塑造,普通人分辨不清,自然而然的就是报纸和杂志说谁是好人,那谁就是好人,说谁是坏人,那谁就是坏人。

    要么都把记者称之为【无冕之王】呢,没点实力和背景的明星真得罪不起。

    就在上个月,摇滚歌手窦唯就被狗仔卓韦逼的够呛,上门烧车,引起轩然大波。

    所以,就算一些明星没太高的营销需求,有时候也要拿出一笔公关费,不求夸,但求别骂。

    也不光是傅和温争锋,之前演过一把妲己的罗海琼,也不是没干过类似的事。

    但由于外貌条件,罗抢最美妲己的头衔有点没说服力,所以就偏向于营销演技最好的妲己云云,暗戳戳拉踩一下演技。

    而之所以各方营销通稿不断,主要还是没有什么其他代表作,只能靠这个角色圈粉固粉,所以比较在意。

    如果有个其他的高人气代表作和角色,可能也就懒得争了。

    比如也曾出演妲己的梁丽,就很少提自己这个角色,版本知名度低是一方面,另外就是她有《水浒传》孙二娘和《神医喜来乐》夫人等人气角色,无所谓一个人气一般的妲己。

    包括范小胖,后续如果有其他人气角色,可能也就不在意一个【最美妲己】了。

    但现在,她正是上升期,又是新作品,那肯定少不了重视。

    作为当红小花和易安一姐,范小胖的人气粉丝和宣传资源及预算,可不是傅、温这种名气大幅下滑甚至可以说过气的艺人可比。

    营销宣传铺开以后,范小胖曝光大涨,美名愈盛。

    说起来,范小胖之前演的角色,纯以美著称的角色并不算多,更偏向于清纯、甜美、可爱、英气等风格。

    有个人没长开,美貌还不到力压群星的地步,也有经纪团队的路线安排问题。

    当年,内地风气比较保守,范小胖又年轻名气弱,走靓丽小妞和清纯少女是最稳妥的。

    至于【恃美行凶】,这么多年能走通的也就一个李嘉心,而且李在港圈的人缘懂得都懂,固然性格原因占大头,但各种被艳压女星也没几个喜欢她。

    在范小胖遇到颜礼之前,王晶花看范小胖越来越漂亮,人气也上来了,就想过给范小胖改变一下风格。

    原本《手机》就是范小胖转型实力派和性感美艳路线的关键,结果被李兵兵和颜礼截胡。

    后来颜礼和范小胖相熟,并关系亲近之后,她的路线才开始改变。

    一方面是双兵争锋,抬咖+羁绊增加曝光,另一方面,个人不断突出【美貌】这个这个优势。

    《欢天喜地七仙女》的五仙女是天庭第一美女,《陆小凤传奇》的薛冰,也是武林响当当的美人,《封神榜》的妲己更不用说,最美妖妃。

    甚至非易安出品的角色,比如《福星高照猪八戒》里锦毛鼠,也要营销一波最美妖精巴拉巴拉。

    角色突出美,营销突出美,妆造和服装也是全面升级。

    不但给范小胖配置了一个造型化妆团队,还和港台、日韩多家顶级造型团队形成长期合作,配合范小胖的各种妆造需求。

    于是,这一两年范小胖不断的通过影视作品、营销宣传、以及大大小小的活动露面,不断对业内和外界夯实【她最美】这个概念。

    包括广告商务和话题曝光的成功,也离不开范小胖的这个优势。

    女明星风格路线各一,而范小胖的【恃美行凶】可谓是最粗暴、最为大众认可也是适宜商务最多的风格。

    上至珠宝服装化妆品,中至汽车饰品游戏,下至锅碗瓢盆茶米油盐。

    不管是什么品牌和什么类型,找个美女代言或者做广告,总不算错。

    你也找,我也找,找的人越多就越来越抢手。

    而大量的宣传广告曝光,以及比美不可避免的同其他女星争锋,再加上同颜礼、双兵等诸多联络,话题性连绵不绝。

    根据百度那边的数据统计,范小胖自今年一月份以来,每月排名娱乐人物搜索排名基本都在前二十以内,其中数月杀进前十。

    这里面的搜索排名,可是包括两岸三地的一线大牌、内地四小花旦和当红小生小花,以及港台人气歌星,甚至是海外的明星和网络红人。

    《封神榜》热播以来,范小胖更是连续数日登顶。

    还不仅仅是百度搜索,各大门户网相关热点,甚至是纸媒报道,范小胖都位列前茅。

    就热度和知名度而言,范小胖完全可以媲美甚至是超越很多一线明星。

    去年2005年的时候,福布斯名人排行榜,范小胖的排名就大幅上升。

    今年事业进一步爆发提升,预计排名表现会更加上涨。

    范小胖自己的目标是杀进前十。

    《封神榜》和前面的《陆小凤传奇》只是开胃菜,她还有商业大片《墨攻》,《白发魔女传》大概率也要下半年开播。

    再加上她不断上涨的曝光和收入,范小胖对前十的目标还是小有信心的。

    …

    除了范小胖大肆收割红利,颜礼的纣王也让他大大露了一把脸。

    从2005年初的霍去病和金吒,再到后面的孙德胜、宫九,以及现在的纣王。

    颜礼虽然演的戏不算多,且都是配角,但架不住这几部剧成绩都很不错,不乏一些年度爆款,传播影响惊人。

    而颜礼在这几部剧演的角色,多数也都是比较讨喜或者是有特色。

    再加上他本人形象到位,以及种种光环影响,更加催化促进了这些爆款热剧好角色给他带来的人气。

    而诸如“一个被经商耽误的好演员”、“破产了只能去当大明星”或者“拍不好戏只能去当亿万富翁”、“演技最好的企业家/最有钱的年轻演员”、“赚钱就是为了演喜欢的角色”等网友调侃和段子,也让颜礼的个人形象更接地气,颇受欢迎。

    就综合知名度和人气而言,颜礼眼下甚至可以比拟一些当红小生,差的可能就是粉丝量略少。

    主要是身上风流事迹太多,再加上毕竟不是走正规明星路线,露面偏少也不怎么经营粉丝,所以粉丝比不上那帮当红小生。

    不过在路人观感上,颜礼要更强一些。

    光是一个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在时下的崇尚成功风气中,就足以让很多人肯定和认可。

    这些人或许不是他的粉丝和拥趸,但多少会有一些好感。

    而在颜礼的粉丝中,因为喜欢他的原因不同,发生了各种分类。

    有传统追星的个人粉丝,喜欢颜礼拍的戏和本人。

    有事业粉,崇拜佩服颜礼的经商事迹,支持他在商海大杀四方的。

    以上两类属于大类,还有一些小类。

    比如肉体粉,纯看中他的脸或身材的,比如风流粉,追崇他泡妞厉害的,骑冰连连长就是这帮人搞出来的。

    还有磕他和某个女星或者女角色恋爱纠葛的,范、董、李都在其中,宫九和沙曼,金吒和三仙女,纣王和妲己云云。

    最离谱的,还有一帮后宫粉,天天帮他“管理后宫”,分析各大绯闻对象的“位份”和圣宠高低。

    比如范小胖是皇后,董萱是贤妃或冷宫,李兵兵是贵妃,王欧是欧嫔,霍丝燕等七仙女是贵人。

    值得一提的是,某人的嫔位是本人开小号亲自去贴吧力争而来,本来想一举封妃的,但被其他后宫粉强烈反对。

    还有一位不愿意透露的姓名的,开小号造势,想取代范小胖成为皇后。

    结果被后宫粉质疑“秦兰是谁?”和“她算哪一号”,气到破防,举报封贴。

    真的,人一上百,奇奇怪怪。

    什么样的癖好和G点都有,颜礼自己有时候看到一些粉丝在贴吧的发言,都忍不住打一个【?】。

    不仅仅是颜礼的粉丝,范小胖或者董萱、王欧等人的粉丝也很“分裂”。

    夸他的很多,骂他的也不少。

    颜礼觉得,哪天他要是和范小胖官宣或者分手,这帮粉丝说不定得狠狠内斗一波,一派欢欣鼓舞,一派如丧考批,说不定还得脱粉。

    除了范小胖和颜礼,其他《封神榜》出场配角,也或多或少得到了一些好处。

    比如轩辕三妖的王欧和吴佳妮,前者因为目前出场偏少,尚不明显。

    后者则是凭借不错的妆造和人设得到了不少关注。

    在此之前,吴佳妮就靠《陆小凤传奇》的牛肉汤露了把脸,这回再加上《封神榜》灵动靓丽的琵琶精,两者相加,算是小红了一把。

    而且,还只是刚开始,她运气好,因为易安想让范小胖带一带王欧,后面会多营销一下轩辕三妖。

    即便宣传主体是范小胖,然后是王欧,她就是凑数的小透明,但轩辕三妖终归绕不开她。

    如果抓住机会,吴佳妮也能得到不少曝光,配合《封神榜》本身的人气,事业绝对能往上走一走。

    王欧更不用说,之前的人气底子本来就不错。

    毕竟《陆小凤传奇》和《神探狄仁杰2》以及《新聊斋志异》多部热剧的红利还没吃完呢。

    这波续上《封神榜》及各种广告商务,消化酝酿一下,也能称得上一句当红小花了。

    一个北漂小模特,短短几年就成为当红小花,王欧的经历堪称“励志”,也成了易安艺人经纪业务的一块活广告。

    范小胖虽然是接触颜礼和易安之后开始爆发,但毕竟之前就名气不小。

    王欧此前可是彻头彻尾的素人,几乎没拍过戏,算是易安一手培养扶持出来的。

    对绝大部分的新人和小演员来说,如果加入易安能成为下一个王欧,那他/她们会趋之若鹜,不惜付出任何代价。

    与此同时,王欧的成名,范小胖的爆发,再加上之前的七仙女,包括吴佳妮、秦兰等一些参演易安剧的女星不同程度的事业提升,也让外界开始流传起了【颜女郎】的说法。

    这也是圈内的常态,【谋女郎】【星女郎】【晶女郎】【琼瑶女郎】【岩女郎】。

    都是某个关键人物,批量的捧红一些女星,然后形成一定影响力,被打上相关标签。

    除了女郎,也有男郎,最有名的就是【岩男郎】,石X八美某种程度也有这个意思。

    其实之前从七仙女时,就有所谓的【颜女郎】的说法了,不过名头还不算响。

    而如今随着颜礼的名气上升,诸多名女星的事业也大幅提升,颜女郎的说法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而因为【颜女郎】和海言的【岩女郎】同音,有时候不好区分,有些网友也称【颜女郎】为【胭脂女郎】。

    所谓胭脂女郎,一方面谐音“颜字”。

    颜礼喜欢给自己公司以颜字拼音的方式起名,所以有人调侃他的几个公司为【颜字系】,谐音【胭脂系】,这帮女星拍的是易安一系的戏,用胭脂女郎比单纯的颜女郎更贴切。

    另一方面,古代诗词中,不少人用胭脂代指美貌,胭脂女郎也是说明这些颜女郎长得漂亮。

    还有一方面,存在贬义嘲讽,《红楼梦》就有亲嘴是吃胭脂的说法,胭脂女郎也是暗指这帮女星与颜礼有不清不楚的关系。

    不管何种含义,胭脂女郎要比颜女郎更好听也更有特点,所以渐渐有取代颜女郎之势。

    而胭脂女郎的出现,也证明了颜礼和易安的捧人能力,还一定程度带动了易安的艺人经纪业务。

    《封神榜》尚没播完,颜礼就接到了贾倩有关艺人经纪部艺人招新的计划。

    …

    易安影视,总裁办公室

    颜礼看完文件,喝了口水:“目前公司的艺人大部分都在上升期,新人需求没那么高吧。”

    “颜总,新人需求不高,不代表不可以招新。”

    贾倩和艺人经纪部的另一个高层开始和颜礼大谈招新的必要性和好处。

    首先,当红艺人赚钱,但中下层艺人的数量上来之后,积少成多,收益也很可观。

    从公司运行的角度,山珍海味要吃,清汤小菜也不能放过。

    苍蝇再小也是肉。

    其次,易安现在投资出品的剧越来越多了,很多配角给别家公司的艺人演,白白便宜外人,未免有些浪费。

    如果易安艺人足够,完全顶上去,可以压低片酬制作成本,同时还能从艺人分成回本一些。

    可谓是降本增收,一举两得。

    同时,建立成熟稳定的艺人梯队,也是一家娱乐公司的底气所在。

    万一哪天一哥一姐或者二哥和二姐出事、跳槽、合同到期等,后面的储备人才能迅速补充上去,不会受制于人。

    颜礼听了听两人的描述,敲了敲桌子:“大规模招收艺人,资源不够怎么办。”

    贾倩和另外一人对视一眼:“这种情况很常见,我们也不可能保证每个艺人都捧红是吧。”

    颜礼笑了笑,他就知道这俩人会这么回答。

    这也是业内很多娱乐公司的玩法,大规模招收艺人,然后择优培养。

    没有一家公司会满足所有艺人的需求,你红,可以给公司赚钱,资源自然就紧着你,你不红,那就碰运气,或者忍着。

    很多艺人加入某家公司,没有资源,上升空间狭窄,只能蹉跎岁月,要么熬到合同期,要么支付违约金跳槽走人。

    公司签个合同、请个助理能花几个钱,艺人赚的都得给公司一份。

    捧红了血赚,捧不红也绝对不亏。

    这也是圈子很多娱乐公司为什么被称为吸血鬼,就是因为太畜牲了,让驴拉磨不给草吃,拉完了磨还卸磨杀驴。

    颜礼虽然不是好东西,但还没有到毫无人性的地步。

    他可以接受艺人给他打工赚钱,但真不愿意从一帮小演员身上榨油。

    想赚钱,他有的是办法,没必要这么丧良心还影响名声。

    “一群小配角小演员,即便降本增收又能降多少增多少?”

    “有这个精力,不如捧红一个明星,一个人的收益,就能算顶得上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明星。”

    “我知道你们有些着急,想扩大艺人经纪部的影响力,但做事情要你目光长远,不能饮鸩止渴。”

    颜礼否了贾倩她们的计划,提出艺人精品化,少签优签,以质取胜。

    如此,一定程度避免这种过度签约,资源不够,导致艺人竞争激烈,反受公司压榨和影响公司内部团结的事情发生。

    贾倩她们还有异议,大规模的签约,等同于养蛊,能够杀出来的都是属于优质新人,值得重点培养。

    如果不搞养蛊厮杀,仅靠个人挖掘,会有一定不确定性,以为是好苗子,实际是个废物的情况比比皆是。

    甚至很多公司签一大批新人,还是跑到外面的公司挖墙脚,就是因为很多人就是扶不起来,没有红的命。

    颜礼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是架不住他可以开挂。

    别人是赌石,他是可以触发“透视”。

    基础的情报系统就可以筛选人才,每月情报还有几率可以触发未来信息。

    所以,颜礼让贾倩他们回去整理业内的一些新人和艺校学生资料发给他。

    回头他没事就看看,扒拉出一个就签一个,也不用多,一年能筛选几个人,数年时间,也足以让易安建立起一个规模不错的“明星”阵容。

    老板发了话,贾倩她们也只能听。

    而且话说回来,颜礼的眼光还真不容小觑,七仙女、王欧、张智霖、秦兰,吴佳妮、周一维、乔振宇、潘越明等不少人都是他从小演员甚至新人挖掘提携的。

    颜礼亲自操刀把关。说不定还真能给艺人经纪部淘到不少好苗子。

    …

    等贾倩走后,颜礼把刚才一闪而过的赌石用笔记本记了下来。

    还是前天他上网,看到一篇相关帖子才了解的行当,当时就有人回复说会透视就发财。

    之前颜礼没太在意,就当看个新鲜,今天用此事举例,他才猛然想到,自己系统挺适合玩这个的,各种情报触发,说不定比透视还方便。

    最关键的是,赌石这玩意很隐秘,只要不切原石,谁也不知道这里面是什么。

    颜礼可以把原石买下来,然后避开所有人的视线,悄悄取出里面玉石,然后改头换面拿出来,闷声发财。

    顶级的玉石翡翠价值不菲,既可以套现,也可以用来抵押或者送礼。

    颜礼以往的金心攻略有点过时了。

    几个女人名气都大了,赚的也多,一个金心也就十几万块,惊喜程度大幅度下滑。

    既然金心不好使,那可以试试玻璃种翡翠心。

    买金子还得实打实花钱,多一克就是一克的钱,如果赌石的话,原石成本有高有低,搞不好比买金子还便宜。

    花钱少,效果更好,完美!

    把这事记在心里,颜礼打算有空去滇省和粤省看看,买几块原石回京城切。

    中午下班,颜礼没有让胡雅给自己订餐,自己叫上武茂文和在公司的林家川下去溜达溜达,看看有什么好吃的。

    结果刚出写字楼的门口,就被十几个人围上了。

    颜礼吓了一跳,武茂文和林家川本能的上前把颜礼护住。

    要不是看这群人多数都是女生,已经开始招呼写字楼的保安了。

    “干什么,你们干什么。”

    武茂文厉声责问,做出防备抵御的架势,万一有个不对,他得掩护颜礼撤退。

    对面被三人的反应也吓了一跳,回过神来,几个离得近的七嘴八舌的解释。

    “别误会,我们没有恶意。”

    “我们都是颜礼的粉丝,就是想单纯的来这边看看他。”

    “是啊,你看,这是我们带的礼物。”

    众人还拿出手里的礼物证明,杂七杂八的什么都有,确实有不少颜礼的元素,还有人拿着颜礼的海报或者杂志。

    “呃……”

    确定是粉丝,知道闹了误会,颜礼拍了拍武茂文和林家川,走上近前。

    “你们蹲了多久?”

    被粉丝蹲守,其实也不是颜礼第一次碰到,之前就遇到过几次。

    不止堵他,写字楼内部其他公司员工及附近公司得知易安公司在这,一些追星的有事没事在附近溜达,期待偶遇某个明星。

    说来有趣,颜礼虽然参加活动少,也不对外公布行程,不像一些明星和粉丝通过各种活动见面互动。

    但凡事两面,那些明星工作太多,行踪不定,神出鬼没,除非公开流程,否则粉丝轻易堵不住人。

    而颜礼因为工作缘故,虽说不一定天天在公司,但露面次数比那帮艺人多多了。

    这下好了,直接蹲点等刷新了。

    只要耐心足,全天守候,除非颜礼出差不在京城,否则一两周总能逮到他。

    颜礼也很无奈,能来公司蹲守他的粉丝多数是铁粉,也不怎么打扰他,甚至也不求什么签名合影。

    就是单纯的想看看他,打声招呼,或者送点东西礼物啥的。

    嗯,还有面试想进公司给他打工的。

    劝不管用,阻拦又有点过,最后只能听之任之。

    而且实话实说,这种被粉丝追捧的感觉,颜礼心里还是有些暗爽的。

    但颜礼也约法三章,蹲守见面可以,哪怕要签名合影也都没问题。

    可如果私自跟踪、打扰公司工作或者对外透露他的个人隐私,那就对不起了。

    颜礼尊重粉丝,但他不是靠粉丝吃饭的明星,不会无底线向粉丝妥协。

    同时,他也希望这种蹲守的事,尽量不要外传,免得都来堵他。

    京城人口多,哪怕他粉丝量少,也能凑出不少来追星的闲人。

    在颜礼的叮嘱下,这个小窍门并没有泄露,颜礼以往碰上的多是两三个人作伴。

    这种十几个人集体蹲守,他还是第一次遇到,不然也不会吓一跳,架势太大,差点以为是绑票的。

    “蹲了两天。”

    有个岁数不大的圆脸胖丫,看到颜礼很激动,出来解释。

    原来这帮人是一个粉丝群的,有个新加群的大聪明琢磨出这个主意,聚拢了有时间的一帮人,轮番蹲守。

    也是这帮人运气好,以往蹲守能堵到颜礼的粉丝其实也不多。

    颜礼哪天来公司不固定,上下班时间不固定,有时候还会直接去停车场开车走人,写字楼也不止一个出口。

    所以能堵到颜礼的都是运气好或者能力强的。

    比如之前有一个粉丝想办法混进写字楼,直接去易安公司门口守着。

    眼下这帮人显然就有点不够聪明或者是不够团结,如果分成两三波,“天罗地网”的堵,成功率会大大提高。

    对于这帮上门的粉丝,颜礼还算配合,签名合影收礼物。

    问了一下粉丝们大概住处和身份,得知不少人还是学生,颜礼从包里掏出钱,一人一张红票。

    “天太热,都打车回去吧,以后尽量别来这边蹲了,我不一定在,有时太忙也没时间,大家看电视剧就是支持我了。”

    把众人劝走,还叮嘱保密,别把其他粉丝或者丐帮给他招来。

    之后颜礼和林家川、武茂文去吃饭,林家川翻看粉丝给颜礼制作的海报相框,略带羡慕的感慨。

    “哥,你现在是真红了,你看这帮粉丝多热情。”

    颜礼也略带自得,网上说的太热闹,也没有这种线下粉丝的追捧显得有冲击力。

    被人喜欢崇拜,总归是一件让人愉悦开心的事。

    倒是武茂文职责所在,想的更深一些:“哥,以后还是要小心,尽量别单独外出。”

    粉丝都能蹲着他,万一要是有别有用心的人呢。

    “我会注意的。”

    颜礼点了点头,他一向谨慎,之前被人蹲到就想过类似的事,行事更加小心。

    不过也不用太紧张,这种蹲守不是激情犯罪,有预谋的情况下,颜礼的系统是可以触发提醒的。

    虽然没碰上过几次,但颜礼隐约感觉到,系统应该有什么警报机制。

    在对他人身安全造成有不利的情况下,相关情报系统会优先触发。

    除此之外,颜礼的名气也是重要的护身符。

    除非是神经病或者憋着搞个惊天动地大案的反社会人格,正常图财的劫匪不会向颜礼下手。

    不是颜礼没钱,而是知名度太大,被绑被抓被杀影响太恶劣,会迫使警方以最大力度的地方追查抓捕。

    有钱人又不止颜礼一个,没必要憋着往公安部一号犯的道路奔,自己给自己找刺激。

    内地不是香江,抓住是真毙。

    …

    吃完了午饭,颜礼回到公司,小眯了一觉,然后继续开会。

    《封神榜》目前数据不错,稳中上扬,又因为是独播,潜力尚未挖掘,二三轮和地面频道可以适当的加加价。

    与此同时,《封神榜》的第二部可以列入计划,需要和永乐那边接洽。

    电影方面,宁昊已经开始带队前往一些高校进行点映和路演。

    发行团队一直在网络造势,天涯、豆瓣、贴吧等多个论坛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声量,吸引潜在观众。

    现在距离上映没多少天了,一些拷贝已经开始分发到各个院线。

    颜礼这次讨论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抓盗版。

    在眼下这个时代,电影什么排片档期啥的反倒是其次,因为院线电影比较少,除非是贺岁档这种热门档期,其他同期的排片竞争还没有那么激烈。

    让各大电影公司和发行方,甚至是院线方最深恶痛绝的,其实是那帮盗版。

    老谋子、陈大导、冯小钢等诸多知名导演,以及诸多电影公司老板,每当电影热映的时候,说的最多的就是打击盗版。

    前两年《功夫》上映,周星池专门录了一个片头,在影院播放电影前播出,大概就是请求盗版商高抬贵手,本来还录了一版放在CVD,呼吁支持正版,

    像《疯狂的石头》这种走口碑路线,引发群体讨论,又不是什么视效大片的小成本电影。

    大银幕和小荧幕看都差不多,观众观看欲望强,但又不是特别愿意花钱去影院只看一遍。

    买个碟更便宜,还能看好几遍,并且和朋友分享,在他们看来更具性价比。

    可想而知,这种电影最容易被盗版商盯上。

    如果《疯狂的石头》盗版大规模泛滥,对票房绝对是个极大的打击。

    所以这次《疯狂的石头》发行工作,宣发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阻止盗版。

    这个工作做不好,宣发效果再好,也是给盗版商赚钱。

    但盗版市场屹立这么久,让各大电影公司头疼不已,显然也不是好对付的。

    要知道,制作售卖盗版影音制品是犯罪行为。

    违法金额达到一定规模,就是三年以下有期或拘役,并单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和情节严重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并处罚金。

    所以干这行都知道被逮到没好下场,比较谨慎滑溜,藏得比较深。

    同时因为罪行不重,个别可能还和当地势力有一些勾连,形成保护。

    电影公司毕竟是文化产业,势力有限,对这种隐藏极深还有本地掩护的盗版商,没什么特别有效的办法。

    更不用说这些盗版商还喜欢搞什么换皮或者是异地销售和分销。

    豫省的货,放到鲁省去卖,分销多地,每一个地方货量不多,不会引起注意,包装啥的还都是什么民间小曲小调。

    这些招数一出,别说电影公司,警察查起来一时都没啥头绪。

    就算梳理出了一些头绪,上映红利期已经过了,对电影公司来说,把盗版商剐了也赚不回该赚的钱了。

    但是颜礼不一样,他有挂。

    电影发行这项业务,因为是直接针对观众,颜礼的情报系统能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优势没有电视发行那么明显。

    唯独是抓盗版这一点,算是撞到颜礼枪口上了。

    什么换皮、异地、分销等花样,对颜礼来说没有任何的干扰作用,你藏的再深再谨慎,颜礼也可以依靠系统直接盯准了源头是谁。

    剩下就简单了,想办法把源头给举报就好了。

    当地有勾连也不怕,毕竟是一个盗版灰色产业,利润也不算特别高,不可能一手遮天,有的是想立功的。

    实在不行,你县里边有关系,我去市里,市里有关系,我去省里,再不济我让媒体曝光施压。

    说白了,影音盗版产业,就是个藏在阴沟的老鼠,难对付不是因为多厉害,而是因为难抓。

    所以颜礼而言,打击盗版容易,怎么能够合理的高效打击盗版,才是让他发愁的事。

    特别是闷声发大财是吓不住这帮老鼠的。

    一个栽了,另一个老鼠可能会补上,颜礼也不可能一直和这帮耗子斗,而且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耗子。

    所以得杀鸡儆猴,大张旗鼓的打击盗版,挑几个业内有名气的开刀,吓住这帮盗版商。

    让他们不敢来捋颜礼虎须,最起码不敢大规模的铺货,免得引起注意,被颜礼盯上。

    如果能够镇住这帮盗版商,不但对《疯狂的石头》有好处,还能引发同行对易安的重视和青睐。

    盗版是电影上映的拦路虎,颜礼能打击盗版,那就能够保票房,保票房就是赚钱,能赚钱就少不了合作。

    颜礼觉得,这波盗版大战打好了,说不定将成为易安电影发行业务崛起的关键。

    左思右想之下,颜礼联系媒体,放出了新闻——

    《疯狂的石头》上映在即,颜礼悬赏100万打击盗版,凡有盗版消息,即可联络,一经查实,现金重赏。

    没错,颜礼打算走“群众路线”。

    盗版商不是会藏吗,但仍然逃不过“人民群众”汪洋大海。

    几百上千个电话线索,没有人能够辨别这些电话说的信息是真是假。

    哪个是真的,颜礼自己说的算!

    抓住一个盗版商,咬死了就是别人给他报的信。

    如果再把钱给了,报信的都得咬死是自己报信的功劳。

    再加上出于避免报复的缘故,约好不对外透露报信信息,查都没办法查。

    不信,那你说颜礼怎么知道的,总不能他有一个情报系统吧?

    就算还有人吃饱了撑的质疑。

    颜礼也可以用嗅觉敏锐,分析能力强来解释。

    能够从繁杂的信息里挑出真实有效的关键信息。

    这点,之前的电视发行业务包括纵横股市,颜礼都有所铺垫和体现。

    这个能力虽然夸张了点,但也不是没有这种奇才,表现的更夸张的也不是没有。

    总不能不允许颜礼天赋异禀吧?

    白手起家的亿万富豪,有一两个过人之处,简直不能再合情合理了。

    ————

    PS:万字更新,所以晚了一会,大家见谅(2000/6000)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70016/76983.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