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 第692章 历史机遇,盛会

第692章 历史机遇,盛会


聚力集团辐射全国的网络开始正式建设,公司只盯著盐碱地,从事的也是耐盐碱作物的研究、育种以及种植方面的业务,并提供技术服务。

    方唯把架构摆出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在夏楚县召开的现场会。

    这次现场会就仿佛是吹响了进攻全国的号角,聚力农业快速的成立了五个分公司,然后开始在适合的地区展开业务。

    前期主要是宣传,同时选择符合条件的合作伙伴建设种植示范基地。

    有些事情光靠嘴巴说没有说服力,眼见为实,最好是能让大家看到成果。

    聚力农业各部门的骨干,有差不多一半的人调去了各个分公司,他们都是业务骨干,去了就能把各项业务开展起来。

    「杨总,公司的招聘情况如何?」

    方唯和叶晨等人抵达了长安,来到了聚力农业集团公司的办公地点。

    这一带不属于市中心,但交通便利,与之相适应的就是房租较低。公司租了一栋五层楼,临街,周边的环境还不错。

    方唯最关心的是招聘的事情,集团公司迁到长安来,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便于吸引人才。

    「情况还不错,这些都是通过面试的人选,请老板过目。」

    杨峰回应了一句,然后把即将入职的新员工资料交给了方唯,对方便慢慢的看了起来。

    总的来说,新招聘的人员学历和工作经历都有亮点,至于究竟能发挥多大的作用,还得在工作实践中才能体现出来。

    方唯感到比较满意。

    「杨总,集团公司就交给你了,你多操点心。」

    随后,方唯又去各部门转了转,大家都在有条不紊的工作,显示出了杨峰和管理团队的水平。

    和瑶岭集团不一样,聚力集团没那么大的业务范围,业务集中在耐盐碱作物的育种、种植以及盐碱地改良成套方案等方面。

    集团公司下属五个农业分公司,还有一个单独成立的节水灌溉技术公司,由于整体的业务量不算大,暂时还在夏楚县。

    看到集团公司基本成型,方唯便打算返回西北分公司。

    算算日子,公司种植培育的各类种子,以及种植的各类耐盐碱作物都即将成熟,他不亲眼看著总有点不放心。

    今年的公司比较忙乱,目前惟一有产出的就是西北公司。

    「请老板放心,我一定会尽职尽责的。」

    杨峰这些年也锻炼出来了,各方面的水平都不比胡林伟差,甚至比对方还要稳健一些。

    方唯对他很放心,在长安呆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返回了夏楚县。

    此时,培育的各类种子已经全部收割完毕,种植的大豆业已归入了粮仓,又是一个丰收年。

    「老板,说实话我都没想到,咱们培育的各类种子,最受欢迎的居然是【冬丰麦023】.和【西油023】。」

    西北公司培育的耐盐碱作物品种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耐盐碱的特性,另一个就是抗寒的特性。

    之前公司种植的冬小麦和冬油菜,全都经受住了极端天气的考验,抗寒特性十分优秀。

    等到当地的秋收结束之后,就是种植越冬作物的时节,因此,冬油菜种子和冬小麦种子的畅销,也是在情理之中。

    「嗯,咱们目前拥有的品种,特别适合大西北。不过咱们的业务已经扩展至全国范围,今后还得培育一些适合各地气候的品种。」

    方唯点点头,然后扭头看向了方涛。

    方涛现在是西北公司的副总兼研发中心主任,技术上的事情他是主要负责人。

    「我这边没问题,培育抗寒性能减弱的品种,实际上等于是技术降级,没什么难度。不过,对于南方的湿热气候,最好还是在当地进行研究。」

    在接受了新任务之后,方涛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比如像【海稻012】最早是在南方沿海地区培育出来的,拿到大西北好之后,实际上品种已经有所改良,不再是当初的版本。

    现在的【海稻012】更适合在高寒地区生长,如果要在南方地区种植海水稻,当然是用原版的【海稻012】为好。

    为了有所区别,在公司内部对海水稻还有个编号。适合高寒地区生长的海水稻被称为【海稻012A】,适合湿热地区生长的海水稻被称为【海稻012B】。

    这仅仅是内部的区分,没有进行最终的申报。

    「嗯,我会考虑的。你这边主要研究三个高梯度的耐盐碱、抗寒作物,再次一级三个梯度的耐盐碱、抗寒作物的研究,交给北方公司。」

    方唯觉得对方的建议很好,他思索了一会,便重新确定了任务的划分。

    至于适合南方生长的耐盐碱作物,可以让深城试验田那边尝试研究,回头调几个技术人员过去就行,倒不是很急迫。

    晚上。

    阿姐弄了几个菜,盘莲花陪著方方唯喝了几杯。

    「三哥,你现在的摊子铺的比瑶岭农业还要大,今后你打算在哪儿坐镇?咱们是去长安吗?」

    盘莲花压根就没想到,一转眼,聚力集团的业务就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

    五大分公司虽然说现在还只是进行前期准备工作,等到了明年,所有的业务肯定会全面开花。  

    夏楚县不再是公司的重中之重,所以她才会这么问。

    「暂时还是呆在夏楚县,等到了明年再说。」

    方唯摇了摇头,暂时不准备离开这边。

    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斌斌一家三口都在夏楚县,他和盘莲花以及阿姐一走,辰辰都没人照看了。

    另外,高寒地区的耐盐碱作物的研究不能停止,他还准备搞出来几个新的拳头产品。

    「那还好,我主要是担心辰辰在这边没人管。斌斌他们两口子一个比一个忙,也不知道他们这么拼命是为了啥?」

    盘莲花松了一口气,别看她嘴上不说,但心里还是很疼爱小家伙的。

    方唯点点头,没有接这个话茬。

    他觉得斌斌和雪梅没什么错,趁著年轻总归是要做一些事情,要不然等老了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时间匆匆。

    公司的各个种植基地都完成了秋收工作,今年的海水稻产量上了一个台阶。

    这可把于浩高兴坏了,现在海水稻的行情看涨,产品供不应求。

    方唯的策略是对的,海水稻(海红米)当粮食卖没有优势,反而当做保健食品销售,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追捧。

    海红米现在一年的产量比较少,物以稀为贵,所以能卖上价钱。

    至于海水稻的种子,今年较去年增加了32%。除了自用,剩下的刚一上市就销售一空。

    聚力农业集团公司的势头已经起来,只要不犯原则性的大错,公司将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

    这天上午。

    王春风来到了方唯的办公室。

    「方总,你这么著急铺摊子,是有什么内幕消息吗?」

    聚力农业变成了聚力农业集团公司,而且还在全国建立了五家分公司。

    王春风得到消息之后,彻夜难眠,总觉得对方的布局充满了深意。他左思右想,最终还是厚著脸皮来找方唯,希望能得到一些指点。

    如果对方愿意,他说不定也能搭个顺风车。

    「王总的嗅觉很灵敏啊!我之所以未雨绸缪,匆匆忙忙开始布局,是因为过段时间要在夏楚县召开的全国现场观摩会议。

    这场会议之后,有关部门肯定会加大力度推广盐碱地的综合治理,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要是不提前有所行动,岂不是为别人做了嫁衣?」

    方唯并不隐瞒,随即道出了实情。

    王春凤一听,顿时觉得心潮澎湃。他很清楚,这是一个赚钱的良机,只要自己的担子够大、行动迅速一些,就能跟在聚力农业集团后面分一杯羹。

    既然大的政策方向已经看出来了,等到全面推广的时候,恐怕还会有一些政策扶持和红利。

    「多谢方总指点迷津,我觉得自己可以再激进一些,争取多拿一些盐碱地。」

    王春凤的商业嗅觉的确很灵敏,他不仅领会了其中的精髓,而且马上下定决心,打算再次扩张。

    「量力而行吧,遇到什么问题可以来找我,我们一块想办法。」

    对于王春凤的聪明和果决,方唯很欣赏。

    但他不会直接帮对方出主意,这种事只能让人自己做决定,外人说什么都不对。

    「多谢方总!」

    王春凤起身,冲著方唯抱了抱拳,连午饭都顾不上吃就返回了沙河县。

    趁著现在承包盐碱地的价格很低,他在周围现实尽量多拿了一些地,然后再利用政策的利好,贷了一大笔的资金。

    资金到手,他便投入到基础建设之中,公司的规模一下子就翻了两倍。

    方唯指派了几名技术人员专门为王春凤的公司服务,一路跟随,提前做好了各种规划,这也是王春凤的底气之一。

    对于方唯来说,王老板可是自己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

    王春凤赚的越多他越高兴,有了对方带来的赚钱效应,也就意味著后期会有更多的资金和人才进入这一个行业。

    综合治理盐碱地,利在当下,功在千秋。

    王春凤那边在积极的准备著,方唯这边也没闲著。

    目前,聚力集团的效益很不错,帐上的闲置资金都达到了十几个亿。毕竟公司只有主业,没有多元化投资,所以闲置资金也没有去处。

    方唯决定在北方公司所属的鲁东一带,投资兴建一个大型的育种中心。

    育种中心将建设多座现代化的大棚,以实现全年不分季节都可以进行育种生产。

    当然,作为聚力集团的发源地,公司在夏楚县也投资新建了大量的大棚。

    整个项目耗资6亿元,在今年入冬前就可以全部完工。

    露天育种加上大棚育种,聚力集团的盐盐碱作物种子产量必定会大幅度的增长。这也能为公司带来丰厚的回报,为了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方唯也是豁出去了。

    不是没有人劝过方唯,但他根本不听,很难得的独断专行了一把。

    在忙忙碌碌中,方唯等人迎来了一次盛会。

    全国各地研究耐盐碱作物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各地相关的官员,以及种植耐盐碱作物的种植户,齐聚夏楚县。

    这给夏楚县的接待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好在这两年县里的各种宾馆、酒店大量涌现,要不然根本安排不了这么多的人。  

    聚力集团西北公司也帮著安置了不少与会人员,甚至临县都帮著安顿了一大批来人。

    会议就在这种情况下按时召开。

    上级领导对于聚力集团在综合治理盐碱地,以及在研究耐盐碱作物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和肯定。

    「我希望各地都来找人家取取经,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个聚力集团展开各式各样的合作。目的自有一个,那就是把无人问津的盐碱地变成良田!」

    首先是领导讲话,讲到最后,领导与在帮聚力集团做GG。

    方唯心里是万分感激,这就意味著他之前做的所有准备都会派上用场,聚力集团赶上风口了。

    接下来,轮到方唯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欢迎大家来到夏楚县。我们聚力集团当初来到这里,这里的四周还是一片荒芜.」

    方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聚力集团的发展史,然后就开始倾情推荐公司的各种耐盐碱作物。

    他很清楚,好酒也怕巷子深,不要和几声,别人怎么会对公司的产品感兴趣?

    这时有关方面给他创造的舞台,他要是不知道好好利用,真的是白活了两辈子。

    「下面是回答问题的时间,我们随机抽选10位同志提问吧。」

    本来方唯的话讲完了,会议开幕式也就结束了。

    不过他灵机一动,决定回答10个问题。

    至于谁有提问的权力,那就随机抽选吧,没有任何的标准全看他一时的心情。

    「你,就是第三排的那位女同志,请你提问。」

    方唯牢牢掌握著会场的节奏,他随即点了一个挺顺眼的女同志,请对方站起来提问。(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70070/76526.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