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Z世代艺术家 > 第313章 好电影?坏电影?

第313章 好电影?坏电影?


第313章  好电影?坏电影?

    当影厅恢复光明时,方星河与刘一菲被涌上来要签名的观众淹没了。

    明星们一个接一个的退场,去参加华纳组织的宴会,途经人群时,总是忍不住看一眼核心处的少年。

    感慨之声,此起彼伏。

    「凯特?」小李子坏笑问,「你哭了?」

    「混蛋!」

    凯特恶狠狠回答:「如此感人的电影,你不会是笑著看完的吧?你是冷血动物吗?」

    「不然呢?难道要我哭吗?」

    小李子嘴硬得很。

    「也就那样吧,你知道的,我的青少年时期,比电影还精彩。」

    莱昂纳多吹牛逼了,但是,男明星确实普遍不如女明星受触动。

    隔壁的汤姆克鲁斯就很冷静,同经纪人评估著影片的方方面面。

    「SR又成功了。」

    「是的,票房应该会很棒,这是一部完全没有文化隔阂的经典爱情片。」

    「最重要的是,成年人也不会感到幼稚。」

    「是的,甚至在成年观众眼中,《Betterdays》的评价会更高。」

    「小北是又一个经典角色,你觉得,他能接近我吗?」

    「那不可能,汤姆,你永远是最特殊的。」

    话虽如此,可汤姆克鲁斯还是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难道Starriver就不特殊吗?

    能编能导能演能打,年轻高大英俊————中国怎么会出现这种怪物?!

    「幸好,他是中国人,幸好————」

    唯一值得安慰的就是他的国籍和肤色,否则,他将成为好多好莱坞巨星的上位替代品。

    「下一部碟中谍————」

    汤姆克鲁斯满眼的蠢蠢欲动。

    「我们找他拍双雄戏,怎么样?」

    「不怎么样。」

    经纪人叹了口气,点出事实—

    「如果《Betterdays》再次大卖,我们就给不起他的身价了,除非票房失利,但这可能吗?」

    汤姆转头看了一眼燥烈的观众,缓缓摇头。

    「它会是本周的票房冠军,《速度与激情》完全不是对手,只能等待《绿巨人》的狙击了。」

    「赞美绿巨人。」

    经纪人在胸口画了个十字。

    「幸亏还有它。」

    他们和方星河没有仇,但是,《Betterdays》的质量,让好莱坞所有巨星都产生了危机感和警惕心。

    如果不能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那么下一次————大家就是敌人。

    斯嘉丽羡慕地看著刘一菲,叹气:「她的命可真好。」

    娜塔莉波特曼努力保持著表情,不想在大庭广众之下露出妒意,可回应怎么都忍不住泛酸。

    「是啊,她的命可真好。」

    重复一遍之后,她又刺了斯嘉丽一句。

    「你可是即将冲击威尼斯的天才少女,你也会嫉妒吗?」

    斯嘉丽已经拍完的《迷失东京》和《戴珍珠耳环的少女》都是业内鼎鼎有名的烂饼,前者超低成本,后者过于古典严肃,都属于是拍摄前极不受看好的类型。

    然而随著两部文艺片即将登陆电影节的消息传出,斯嘉丽开始饱受同龄女星的嫉妒。

    18岁能当女主演,尽管只是文艺片,却已经是万里挑一的幸运了。

    更可恶的是,那可是有资格冲奖的文艺片!

    斯嘉丽能够得到《少你》首映的邀请,就是她的地位忽然飞升的最好证明。

    而现在,轮到她嫉妒别人了。

    」Bitch!」

    斯嘉丽低声咒骂了一句,谁也搞不清楚她是在骂娜塔莉,还是在骂刘一菲。

    她气鼓鼓的离开一一和所有年轻女星一样,躲著记者走,谁都没有接受采访。

    《少你》是一部好电影,正因为如此,她们才会如此破防。

    媒体当然不会错过机会,将巨星大咖们一一拦住进行采访。

    「嘿,威尔史密斯先生,您觉得电影怎么样?」

    「非常棒。」史皇夸张地抹了抹眼角,「他们战胜了外界,也战胜了自己,用爱拯救了一切,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青春片,天呐,真不敢相信,我会为了一部青春片流泪!」

    相比之下,汤姆汉克斯就特别严肃正经。

    「SR具备著无与伦比的天赋,方方面面,他拍出了和我们不一样的青春,但那很美,令人怀念。我不会马上发信息恭喜他,但我会在任何场合推荐它,它值得任何赞美。」

    「妮可,作为奥斯卡影后得主,你如何评价CrystaI的演技?」

    「非常饱满,非常真实,非常有爆发力。」

    妮可基德曼一连使用了三个非常。

    「虽然只是一个新人,但她已经是与我同级别的影后了,刘小姐的未来不可限量,她超越我们只是时间问题。  

    前克鲁斯夫人给了方哥好大面子,差点将嫩仙捧上神坛。

    反正又没有利益冲突,刘一菲演技再好也抢不了她的资源,此时不舔方导,更待何时?

    「麦姐,麦姐,您感觉电影怎么样?」

    「太棒了!」

    40多岁的麦当娜像是14岁小女孩一样兴奋,巴拉巴拉个不停。

    「我爱这个故事,我爱SR的镜头语言,我爱小北和念的表演,我爱这个完美的结局,我爱所有一切!

    Better  days!

    Yes,只要我们心怀希望和爱,每一天都是betterdays!

    这是一场极其愉快的观影体验!

    这个故事比我想像的要简单好懂得多,我不必费神思考,只需要全身心的沉浸其中,时哭时喜,最后大骂一声去他妈的就是这样!

    爽透了!真的,我感觉这部电影让我从头爽到脚,尤其是结局的那个长镜头,当它加速盘旋照到那个Z字的时候,我的心脏仿佛要炸开一样————

    好了,我要去找我的化妆师了,我得叫她尝试一下,能不能在我的右侧头皮上刮个M字母————

    Fuck!真TM是个天才的想法!SR是天才,yes,他是最了不起的!」

    参加首映礼的明星们大部分讲了好话。

    但是这种商业性质的吹捧只对粉丝有意义,满天星会为此兴奋,可是真正的口碑终归要看普通观众怎么想。

    华纳的调查员堵在大厅中间,发出去了大约880份调查问卷。

    98%的普通观众认真填写了这份问卷。

    剩下的那2%,直接接受了各家媒体的采访。

    ——

    「你对这部电影的满意程度是?」

    非常满意,821份。

    「你向朋友推荐的意愿是?」

    极度推荐,808份。

    「你愿意重复观看吗?」

    我会重看3遍以上,560份。

    「你最喜欢的场景或者画面是?」

    最后一幕,Z字图标,855份。

    华纳旗下的TBS电视台制作的现场节目,采访了大量明星和素人。

    明星那边反而不是节目的爆点,真正有节目效果的,是那些又哭又笑疯疯癫癫的女孩。

    ——

    「我叫伊莲娜,呜,来自德州,呜呜,今年14岁,呜呜呜————」

    这是一个在常规意义上非常漂亮的典型美国少女,金发,大眼睛大嘴巴,哭起来蠢兮兮的又很可爱,怀里死死抱著方星河的签名海报。

    「OK,伊莲娜,请冷静些————你为什么哭?」

    伊莲娜抽搭得更厉害了。

    「我,我,我想起了我那个狗屎一样的前男友,那些婊子欺负我的时候,他告诉我:嘿,别惹麻烦,她们可是拉拉队的核心,我可不想在兄弟面前丢面子————」

    记者瞪大眼睛:「所以,你是霸凌和男友的双重受害者?你确定吗?」

    「当然!」

    伊琳娜的眼泪越擦越多,表情也越来越愤怒。

    「那些婊子往我的鞋里喷胶水、割断我的吊带、偷我的袜子给男生打飞机、

    故意在我面前勾引我的前男友接吻————而我的那个狗屎男友,居然告诉我她们只是在开玩笑!

    FUCK!我永远不会原谅他!」

    记者好奇极了:「所以你是怎么做的?」

    伊琳娜十分骄傲地扬起头:「我找了一个橄榄球队的新男友,揍了他一顿!」

    记者:「..

    伊琳娜很快垂下头,归于失落,喃喃道:「可惜,新男友也不是北,他从未想过保护我,只想跟我上床,我现在明白了,那根本不是爱。」

    「那么,你想要的爱是?」

    「像小北一样,全心全意的保护我,拯救我,和我一起承担所有不好的东西!」

    「额,要求不低,你知道的,那只是电影。」

    「不!才不是!」

    伊琳娜猛地抬起头,眼底焕发著强烈的光彩。

    「这世界上一定有小北那样的男人,只是我还没有遇到他,但我总会等到的,让那些婊子们等著瞧吧!」

    主持人在演播厅里耸了耸肩。

    「哇偶,让我们可怜伊莲娜的男朋友两秒钟,他恐怕很快就要被分手了————

    这不是他的错,谁能抵抗得了Starriver呢?

    在20岁之前,没有任何女人抗拒得了Starriver的魔力。

    尽管这只是一个由他扮演的角色,但是我敢断言,z将会掀起好大的波澜,不信我们拭目以待!」

    不需要拭目以待,第二天,美国多地出现了看完电影就分手的奇潮流。

    其实纸媒根本没有跟上这魔幻的进度,是华纳调查部门在影院现场发现的多起闹剧。

    「你根本就不爱我!」

    「我————」  

    「闭嘴,贱人!第一次约会你就伸了舌头!」

    ——

    」???」

    不止是男朋友们感觉离谱,方星河听到汇报时也感觉离谱。

    这宣传点歪到哪里去了?

    华纳还想借著这个事情炒作一番,被方哥当场制止。

    「压下去,现在我们必须集中注意力,聚焦于霸凌主题。」

    「为什么?」

    华纳的操盘人感觉十分不解。

    「正是抢票房的关键时刻,为何要主动降热?」

    方星河觉得这货蠢笨如猪,但是,因为还需要他的配合,所以不得不解释清楚。

    「因为从6月一直到8月底,只有我们一部爱情片,与青春、爱情、校园相关的票房,早晚是我们的囊中之物。

    但是霸凌元素不一样。

    让反霸凌风潮发酵的窗口期只有前几天。

    如果我们过度宣传青春爱情,导致情侣大规模入场,那么那些孤僻的受霸凌者可能就不愿意前来观影。

    开画的头一周,我们只宣传这几个核心元素一现实主义、深刻内涵、反霸凌题材、在痛苦中蜕变的影帝影后!

    其余的所有热点,统统都给我压到后面去,慢慢的、有节奏的爆发,推动新观众入场。

    但在首周,我只要那些边缘受众,你们也只能传播他们的声音!

    能不能听懂?」

    负责人心悦诚服,差点给方哥磕一个。

    正所谓真传一句话,方星河的操作,几乎给他的营销理念开了一扇新窗,外面是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明白,我们一定管理好舆论!」

    华纳全力下场,很快就让方星河看到了这座巅峰巨头的影响力。

    「这就是坎城三大奖影片?」——《洛杉矶日报》

    「这就是坎城三大奖影片!」——《华盛顿邮报》

    媒体各说各话,看似一个贬一个褒,实际上吵的是一条线。

    并且,通过吵架的形式,将观众的目光牢牢约束在方星河想要的主题中。

    洛杉矶人仍然视方星河为仇寇,可他们的视角,完全被控制住了。

    影评人嘲讽方星河三斩坎城是占了题材的便宜,却又挂羊头卖狗肉,羞辱《Betterdays》是一部庸俗的商业片,幼稚的青少年童话故事。

    「将深刻作为调料,全程只为情绪而服务,庸俗而又虚伪,根本配不上最佳导演,只在表演层面上略有可取之处。」

    「《大象》的金棕榈实至名归,坎城评审团没有瞎,如果他们不曾因SR的影响力而妥协,那就更完美了。」

    「反霸凌主题是足够好的材料,可惜,SR作为导演只将注意力放在耍帅上,完全浪费了这一主题的真正潜力。」

    「这本该是一个触动心灵的悲伤故事,但SR让它变得很滑稽。」

    「故事配不上他们的表演!」

    批评的人非常多,不奇怪,环球和索尼都下场了,再加上原本就痛恨方星河的洛杉矶媒体,人多了就总能找到角度挑刺。

    但是,你方哥也不是孤家寡人。

    华盛顿媒体无条件站在他背后,影评人二哥第一时间发文反驳。

    「一部大众意义上的好电影,一定要有足够的情绪————」

    史蒂芬·亨特以一个非常新鲜的角度,向普通群众传达了一种理念,解构了西部影评人对方星河的抨击。

    他如此解释道:电影的情绪可以是紧张刺激,可以是痛快释放,可以是深沉怅然,更可以是不带脑子的哈哈大笑。

    唯独不可以是沉闷憋屈,或者悲伤积郁。

    这是电影和电视剧截然不同的逻辑。

    电视剧的播放期太漫长,要用跌宕起伏的剧情和错综交织的感情线吊住观众,因此每一个大的转折点基本都得发刀,以此制造强烈的刺激和追剧粘性。

    最终再以悲剧结尾,便能形成更深刻的记忆,制造出念念不忘的意难平效果。

    这是基于免费逻辑和漫长播放期的做法。

    不管结尾多么惨烈,观众都追剧那么久了,跟著惯性也会看完。

    所以剧多悲,喜死厌生。

    可是电影不能这么干,电影的逻辑是喜生厌死。

    两个小时,花钱买票的一次性消费品,一旦搞得太沉痛悲惨,当口碑传开后,没看过的观众绝对会望而生畏,拒绝付费找罪受。

    自打电影出现开始,悲痛惨烈的电影从来没有进入过影史前列。

    大船不算,大船的核心是至死不渝的凄美爱情,灾难只是皮,人性则是点缀,结尾悲但整体不悲,杰克惨但肉丝不惨。

    正确的例子是《辛德勒的名单》和《1942》,作为公认的经典好片,实际票房表现极差,看过的人赞不绝口,但不敢看第二遍,没看过的人知道是好电影但不想承受那种痛苦,这就是观众用脚投票的结果。

    《少你》同样是爱情核心,然而它就不适合拍成悲剧。

    因为《少你》面向的最主要受众是青春期男女,你给他们拍深刻苦痛的悲剧,他们不会夸你真实,只会跳著脚骂娘,狂喷什么狗屁。

    只有拍到现在的程度,才是刚刚好,是艺术与商业的完美融合。

    总结,史蒂芬·亨特的意思是:《少你》很棒,逻辑没问题,好看又爽,年轻人们尽管放心大胆的快来看吧!

    两派影评人吵得铺天盖地,而《少你》的票房就在这样的氛围中节节拔高。

    3天后,首周末票房排行榜刚刚出炉,有意思的事情便来了。


  (https://www.pcczw.com/wx/70574/76865.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