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朱厚熜:戚继光,敢不敢打成祖爷?
推荐阅读:人在华娱,职业奖励是间谍 从满眼红名开始 尊敬的扫帚骑士大人 唯我道 星穹列车,我在列车开小店 人在砂隐,分身诸天,开局阿卡姆 人在地错,开局剑魂模板 野夫提刀录 重生东京1986 我以神通证道长生
朱标随即拍了拍朱棣的肩膀。
“老四,既然得了天下,莫要辜负天下。”
说完,其便离开了。
朱标刚走,朱瞻基便来了。
然后便是扑通一声跪在朱棣的面前。
并按照自己父亲的意思,将心中所思所想,毫无保留的说了出来。
听着这些话,朱棣只是双手叉腰,沉吟片刻。
说道:“你能向我坦白,难能可贵。”
“这次,我也不逼你了。”
“是杀是留,你自己看着办吧。”
其实朱高燧的那些小动作,自己岂能不知。
只不过,他在等朱瞻基什么时候坦白。
坦白的时间比自己预期要早,看来是朱高炽在为其出谋划策。
至于孙若薇到底是死是活,自己也不想管了。
国家大事,谥号的事,还要管着三兄弟争斗等等事情,已经让他没有精力来管了。
反正自己死前,若是孙若薇活着,那自己便把皇位传给朱高煦。
朱瞻基沉吟片刻,磕头过后,便朝着孙若薇所在的地方走去。
来到其房门口,打开房门,望着正百无聊赖的孙若薇,朱瞻基将手放在背后。
手里拿着把小刀。
两步并作一步,一刀插进了孙若薇的心脏,并喃喃道:“对不起。”
仅仅是三息时间,孙若薇便彻底断绝生机。
在皇位和爱情面前,他还是选择了皇位。
而后,朱瞻基便为其挑选了一块好的墓地,将其埋葬。
……
朱高燧得知这件事后。
不由的惊叹。
看来,大侄子成长了不少。
居然亲手杀了孙若薇,还和老爷子坦白了。
这样一来,自己的算盘就落空了。
留着孙若薇其实有两个好处。
其一,就是用来对付朱瞻基。
其二,就是给自己和二哥留后手。
万一朱瞻基不杀他们,而他们俩又能活到七十多岁。
那未必不能效仿梦境,来一次真正的靖难。
只可惜,朱瞻基亲手杀了孙若薇,断绝了这种可能。
也化解了自己挖的坑。
“狄平,你带人去把孙若薇的坟刨开。”
“要是真的死了,把这件事禀告给皇上,要是假死,还是老样子。”
当然,也不排除,朱瞻基是不是让孙若薇假死脱身。
需要确定一下。
同时,朱高煦做梦的时间,也差不多了。
现实里,他们无法做出有效的行为,撼动朱高炽和朱瞻基的地位。
不过,梦里可以。
知晓未来越多,对他们越有利。
“去通知一下二哥,明天继续梦嘉靖朝。”
“顺便,了解一下,咱们这位嘉靖皇帝,到底是何等的昏庸。”
狄平颔首点头。
“是,王爷。”
……
嘉靖朝,西苑。
朱厚熜闭目养神,打坐修道。
不过,这些天,那一幕常常回荡在脑海中。
导致他都没有心思修道。
“吕芳,戚继光的任命文书,到哪里了?”
“回禀主子,戚继光的任命文书已经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去了。”
“快的话,三天就能送达,若是没有意外的话,任命文书应该已经送达。”
“用不了三日,戚继光应该便能抵达了。”
“若是走水路的话,速度还要快些。”
永乐朝修建的运河,便是南北运河,目的自然是便利交通。
建都北平,若是没有水上交通,国都容易消息闭塞。
三天时间吗。
朱厚熜思绪着,倒也不算长。
想来,戚继光的名声虽然十分显赫。
不过自己好像从未见过这位将领,只是闻其事迹。
他倒是好奇,能够创立戚家军,且打仗战损能接近于无的将领,和普通将领会有何不同。
“吕芳,朕要是没记错的话,这戚继光是嘉靖三十六年调任的浙江吧?”
吕芳颔首点头。
“是,也是在那年,戚继光和俞大猷基本肃清了浙江的倭寇。”
“其创立的戚家军,还有鸳鸯阵等战术体系,抗倭效果十分显著。”
闻言,朱厚熜看了一眼吕芳。
“你倒是了解的清楚。”
知晓朱厚熜心中多有猜忌,于是便连忙说道:“戚继光的事迹,早已经传遍大明朝。”
“奴婢这等无根之人,自然是向往沙场杀敌,保家卫国的事情,自然了解的多了些。”
朱厚熜最忌讳的便是,去猜测自己的心思。
因此,他必须装作,自己并非特意去了解的戚继光。
在朱厚熜身边伺候,反正就一句话。
不猜皇帝心思不行,猜皇帝心思也不行,总之心里要有度数。
朱厚熜轻声一笑。
“想当年郑和七下西洋,给我大明开通了海上航道。”
“他也是太监,也是无根之人,怎么他就有能力有本事上战场。”
“说到底,是你没这个勇气。”
郑和也算是大明朝出名的太监。
侍奉三朝皇帝。
七下西洋,开通航道,将大明朝的威名远播海外。
海洋上的惊险,不比战场要少,但其能够七次下下西洋而安然无恙。
同时,还能完成皇帝给其的任务,自然是证明。
太监也有能者。
不是说,太监和宦官,一定是乱党。
吕芳笑了笑:“主子说得对,奴婢可没有郑和那般的勇气。”
……
南方,福建省。
因为倭寇大举入侵福建省。
胡宗宪传令,令戚继光带兵抗倭。
军营,帐外训练呐喊声震天撼地,帐内。
戚继光正面色愁容的望着面前绘制的地图。
倭寇的动静也是越来越大。
看来,自己需要加快速度,将其荡灭了。
“俞将军,派出去的斥候,可有打探到什么新的消息?”
俞大猷摇了摇头。
“斥候暂时未归。”
就在这时,帐外戚家军将士走进帐内,对着戚继光拱手拜道:“将军。”
当看见来者,戚继光脸色稍微好些。
连忙询问道:“斥候回来了?”
其守营将士微微摇了摇头。
“是朝廷那边派人来了。”
说完,带着八百里加急信的士卒吗,便走了进来。
闻言,戚继光微微一愣。
朝廷这时候派人来干嘛?催自己出兵吗。
倒是有可能。
士卒环视一圈,恭敬的询问道:“谁是戚继光?戚将军?”
戚继光缓缓走上前,开口道:“是我。”
而后,其便将朝廷密令的信件,递交到戚继光的手里。
因为调离戚继光,是朱厚熜一意孤行。
其内阁成员,都是保持着,劝谏的态度。
毕竟,福建抗倭,还需要戚继光。
奈何朱厚熜不听,执意叫戚继光回京。
同时,还勒令内阁,不得声张此事。
扰乱南方抗倭的军心。
于是,戚继光便接过其信件,将其拆开。
营长内的其余将领,纷纷满脸忧愁的望着戚继光。
朝廷派人来,估计不会有什么好事情。
当戚继光看完手里信件的内容后,眉头紧锁。
“朝廷那边,发生什么事情了?”
俞大猷望着戚继光,神色忧愁的询问道。
其余将领,纷纷都提心吊胆的。
毕竟,戚家军的主心骨便是戚继光。
若是这个时候出现意外,那抗倭剿倭寇的事情,就得延后了。
戚继光思绪着信件中的内容,他百思不得其解。
皇帝诏见自己,所谓何事?
信里只写了,皇帝诏见,速速回京。
将抗倭事宜,全权交给俞大猷,然后就没有别的什么话了。
至于调离自己的原因,里面没说。
调离自己之后,要干什么,也没说。
是升迁,还是降职,都没有明言。
“哎呀,你要急死我,信里到底说什么了?”
俞大猷神色有些急迫。
要知道,抗倭正在关键时候。
戚继光要是出现意外,那可就麻烦了。
“皇帝诏见。”
戚继光只是淡然的说了四个字。
闻听此言,帐内的将士纷纷茫然。
俞大猷也有些懵圈。
“皇帝诏见?可皇上不是已经不知道多少年没有上朝了吗?”
“怎么好端端的,诏见你?”
朱厚熜已经许久不上朝,这也是人尽皆知。
呆在西苑里,一意玄修和炼丹,基本上只和内阁和六部高官见面。
少有说,诏见武官的。
有什么事情,基本上让兵部发令就是了。
戚继光也有些无奈,摇头道:“我也不知。”
“信里说,让我即刻进京。”
“戚家军暂由俞将军接管,抗倭事宜,也全权交给你。”
俞大猷微微一愣。
“全权交给我?这怎么能行,我虽也有抗倭经验。”
“可始终不如你,如今,抗倭在即,皇上却突然调离你。”
“这不是胡闹吗?”
“况且,胡大人那边都没有任何消息。”
正常来说,下面将领的任命,是先到胡宗宪哪里。
然后再到戚继光这里。
他是隶属于胡宗宪的部下。
可现在,诏令直接就到了他的手里。
越过了胡宗宪,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这道命令,是皇帝亲自下诏的。
否则,按照内阁六部的流程,不应该是这样。
只有皇命才能越过这些流程,直接下达命令。
“这调令,恐怕是皇上亲自下达。”
“不然不可能不经过胡大人的手。”
“上面还说,要我不可耽搁,七日之内,必须抵达京师。”
众将沉默。
俞大猷思绪片刻,询问道:“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接到皇命,戚继光自然是没有犹豫。
按照上面的内容,照做。
不过,这里的事情也不能不管不顾。
“俞将军,劳烦你接任戚家军主帅的位置。”
“还有,将这里的情况,禀报给胡大人。”
“我现在便收拾……罢了,东西不用收拾,即可进京。”
戚继光便准备直接离开。
前往京师,东西啥的,也都不带了。
望着这一幕,俞大猷开口道:“这么着急吗?”
戚继光颔首点了点头。
“嗯,既然这封信是八百里加急,送到这里。”
“自然是十分重要。”
“皇命,不可耽搁。”
见状,俞大猷便也没有多说什么。
皇命不可违,虽然不知道具体皇帝要找戚继光做什么。
他们现在能做的,也就是期望相安无事。
然后,将这件事禀报给胡宗宪胡大人。
戚继光出了军营,便带了几个人,快马加鞭,朝着京师赶去。
俞大猷见状,也是准备亲自前往寻找胡宗宪。
毕竟,胡宗宪是他们的上级。
……
时间转眼,来到两天后。
俞大猷也来到了胡宗宪的府邸。
望着面前的俞大猷,胡宗宪倒是有些诧异。
“你不跟着戚继光抗倭,来我这做什么。”
胡宗宪揉了揉自己的眉心,询问道。
紧接着,便听俞大猷开口说道。
“胡大人,朝廷可有最新的任命?”
闻言,胡宗宪有些茫然的望着俞大猷。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于是其便将前两天发生的事情,都告诉给了胡宗宪。
并将那份信件,递给了胡宗宪。
当看着信件中的内容时,胡宗宪猛地从椅子上蹦了起来。
眉头紧锁。
“这份密信没有问题。”
“只不过,皇上诏见戚继光干什么?”
胡宗宪混迹官场多年,自然是一眼便看出来,调离戚继光的事情。
应该不是内阁的主意。
不然,内阁的调令,应该是要传到自己手里,然后下发才对。
况且,就算是调令,也不可能八百里加急。
这些现象,都表明着,这件事很不简单。
“末将就是不明白,这才来找您想想办法。”
“抗倭不能没有戚继光。”
胡宗宪若有所思。
这,他自然是清楚,戚继光的能力。
是足以平定倭寇的,虽然花销是大了些。
不过,只要能够平定倭寇,这些花销又算得了什么。
少了戚继光,福建倭寇猖獗,光靠俞大猷想要彻底平定。
少说半年时间,他倒也没有否认俞大猷的能力。
只是,在抗倭这件事上,戚继光是绝对的权威。
“俞大猷,既然皇上让是暂管戚家军,那这次福建抗倭。”
“便以你为主将。”
“直到戚继光回来。”
“其余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我也管不了。”
严嵩倒台,自己被清算,是迟早的事情。
徐阶等人不会放过自己。
他现在也无暇帮助戚继光了,只能希望,戚继光能够安然无恙吧。
难道是严嵩的事情,也牵连到了戚继光?
可和严嵩结党的是自己,就算是清算,又怎么会是这般情况。
“可大人……”
没等俞大猷说完,胡宗宪便开口道。
“严嵩倒了,我身为其党羽,也会被其牵连。”
“现在的内阁首辅是徐阶,我没有能力帮他了。”
“好了,没什么事,你便赶紧回去吧。”
俞大猷望着这一幕,沉默良久。
他只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大人,戚继光他……能活着回来吗?”
胡宗宪听着这话,长叹道。
“那就得看,天的意思了。”
不过,倭寇尚未平定,想来戚继光不会有大碍。
反倒是自己,能否活着度过这个冬天,都是未知数。
……
很快。
戚继光便带着几名随从,抵达了应天府。
只不过,让其没有预料的是。
接他的不是别人。
“我叫吕芳,是司礼监掌印太监。”
戚继光有些惊讶。
居然是吕芳,虽然不认识这位太监。
不过,他清楚,司礼监掌印太监,也算是权势极其之大的太监。
甚至丝毫不输内阁首辅。
也就是自己上司的上司。
戚继光抱拳拱手道:“戚继光,见过吕公公。”
吕芳微微点了点头。
其恭敬的态度,倒是和自己想象中的差不多。
是个懂进退的人。
“嗯,走吧,我带你去见皇上。”
戚继光有些意外,于是开口说道:“我来的匆忙,连官服都尚未来记得换。”
“这样去见皇上,会不会有些不好?”
吕芳只是淡然的说着。
“放心吧,官服我已经给你备好了。”
“见了皇上,不要乱说话。”
“你常年在外征战,不知晓宫中的规矩,还有一些禁忌。”
西苑的规矩是很多的,和朱厚熜相处,也需要避讳一些东西。
比如说,说话要避讳死字。
吕芳于是便将宫中的禁忌,一一说给戚继光听。
听着这些东西,戚继光自然是熟记于心。
自己想要完成抗倭,达成自己的志向。
定然是不能惹怒皇上。
若是可以,最好还是能够讨其欢心。
建功立业,难免要弯腰。
他早已经习惯了。
“公公,恕我直言,不知可否将皇上诏见我是何事,透露一二?”
说完,戚继光还掏出一些银两,递给吕芳。
看着手里的银两,吕芳也是笑了笑。
没有客气,直接收下。
他知晓,自己的年龄也差不多了,能在朱厚熜身边侍奉的时间不多了。
能收的钱,自然是收的。
只希望,自己年迈之后,不会像严嵩那般。
“你也不必过于惊慌。”
“我虽不知,皇上找你具体为何事。”
“不过,可以知晓的是,这件事并不是坏事。”
听着这话,戚继光的内心,也算是安定了些。
不知不觉,便来到了西苑内。
虽然早就知晓,皇帝不居住在皇宫里,不过当来到西苑的时候。
他还是有些诧异的。
这西苑修缮的也很好。
偌大的皇宫,就此空置,倒是可惜了。
很快,吕芳便带着戚继光来到了万寿宫门口。
“你先在这里等候,我去和皇上禀报一声。”
戚继光微微点了点头。
望着周围全是道教的元素风格建筑,戚继光心中若有所思。
自己对道教的东西涉及很少。
只希望,这次面见皇帝,能够顺利吧。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70604/77072.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