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大明:靖难遗憾?我一梦改之! > 第144章 朱厚熜:殴打祖宗第一人!

第144章 朱厚熜:殴打祖宗第一人!


朱瞻基连忙回应:“这是我爹和我的想法。”

    朱棣转身正对着庄牧,且没有理会朱瞻基的回应。

    自己亲手培育的孙子,其是什么性格,他岂能不知?

    不说实话。

    于是,朱瞻基就这么样跪着,匍匐在地。

    “话说,你的扑克牌呢?玩两把。”

    闻言,庄牧便从柜台取出自己制作的扑克牌,递到了其面前。

    朱棣直接招呼起了姚广孝和徐妙云,打扑克牌。

    他想知道,这老道士到底有多聪明。

    若是皇帝对比,他虽年迈,但尚有一些胜负心。

    既然朱厚熜能够险胜姚广孝。

    那自己未必不能。

    下围棋,自己屡屡战败,扑克牌看运气的东西,自己岂能也屡屡败输?

    徐妙云身为大家闺秀,自然是聪慧无比,很快便将扑克牌的规则简单了解了一遍。

    “老三,别傻站着,你发牌。”

    朱高燧见状,弓着身走上前,便开始发牌。

    而徐增寿则是站在自己姐姐身后,好奇的观望着。

    他们丝毫没有理会,跪在地上的朱瞻基。

    望着这一幕,庄牧也是无言。

    皇家的事情,就是复杂且多变。

    一副牌到手,地主,二十张牌,很顺,还有个小三炸弹。

    本以为这把能够轻松取胜,结果老和尚的牌更顺。

    老和尚在出大王获得出牌权后。

    眨眼间,老和尚手里就剩两张牌。

    “皇上,我就剩两张了。”

    闻言,朱棣自然是不犹豫。

    “炸弹,老和尚,这下你走不掉了吧。”

    “我也就剩两张,看来是我赢了。”

    结果,姚广孝只是微微一笑。

    “皇上,您笑的太早了,皇后娘娘手里还有牌呢。”

    说完,徐妙云便将手里的小四炸弹丢了出来。

    然后打出对五,让姚广孝手里的牌顺利走掉。

    朱棣愁眉。

    “就差一点走掉了。”

    姚广孝只是笑笑不语。

    而接下来的几局,基本上都是姚广孝赢。

    除了徐妙云有次运气好的没边,这才输了一局。

    十局输其一,基本上是算无遗漏。

    能够精准的判断自己手里还剩什么牌。

    最后一局,还是姚广孝顺利溜掉,朱棣有些气愤,丢掉手里的牌。

    “又差一点,不然我肯定赢了。”

    听着这话,姚广孝淡淡的笑道。

    “皇上每次都差一点,却并不知晓,这并非是运气和差一点的问题。”

    “而是没有合理运用自己手里牌的问题。”

    “不合理的使用,再好的牌,也会打的稀烂。”

    “就像第四局,皇上手里明明拥有四个二,但因为这炸弹很大,不舍得拆。”

    “导致我几次都成功用A顺掉单牌。”

    “再者,皇上总是想着,再等一手,再等一手。”

    “可微臣手里的牌,一共就只有十七张,算着对子组合,三带一,顺子,飞机等等,看着再等一手,看着可能还有少说六七个回合。”

    “实则,说不定,三个回合分胜负,再等一手,只不过是微臣的胜率在不断攀升罢了。”

    “贪和不算,是皇上输多赢少的原因。”

    朱棣顿时有些不服气。

    于是解释道:“老和尚,你经常玩,我和妙云自然是斗不过你。”

    “这很正常,何必如此算计?”

    自己偶尔玩玩,徐妙云也是第一次玩,自然是斗不过姚广孝这条老狐狸。

    闻言,姚广孝依旧淡然。

    “可那位嘉靖皇帝,在短短的三个回合内,便清楚的了解了规则,且合理的运用起了规则。”

    “若非他运气差,不然,哪怕是我经常玩,恐怕也得输给他。”

    要是这份能力,用在正途上。

    其功绩,是肯定不会差到那里去的。

    这时候的朱高燧也缓缓开口道:“爹,儿子也觉得姚先生说得对。”

    “这朱厚熜确实聪明的很。”

    “他即位的时候,只有十几岁,便通过大礼议之争,斗倒了权臣,获得了在朝堂上绝对的话语权。”

    “不然,他怎能改您的庙号呢?”

    十几岁?

    朱棣略有些惊讶,自己十几岁的时候,还在国子监里读书吧。

    倒是让人有些意外。

    看来,这朱厚熜确实是天生的皇帝。

    十几岁,就能斗倒权臣,试问多少皇帝能够做到。

    大多数皇帝,若是少年登基,基本上都是傀儡。

    只有在成年后,或许有可能夺回权柄。

    朱棣嘴角微微扬起,看来,朱瞻基的子嗣后代,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劲。

    “行了,起来吧。”

    闻言,已经跪麻的朱瞻基,这才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

    这时候,徐增寿的目光有些诧异的望着朱高燧。

    奇怪?朱高燧怎么不继续往下说了。

    要是没记错的话,朱厚熜确实很聪明。

    只可惜,这股聪明好像并没有运用到治国上。

    他们行走在嘉靖朝的时候,看见的并不是大明的兴兴向荣。

    反倒是,尸骸遍地,路有冻死骨,流民百万之众。

    这可不是明君治理下,会产生的场景。

    朱高燧察觉到了徐增寿的目光,便眯着眼,笑了笑。

    显然,朱高燧在刻意为之。

    看着面前的朱瞻基,朱棣拍了拍其肩膀,开口道:“小子,你向我保证没有用。”

    “你得让你二叔相信你。”

    “他跟随我征战多年,不知道给我挡了多少明刀暗箭。”

    “说的难听点,你的屁股能坐上那把龙椅,有他的功劳。”

    “我也不愿意看见他就这么被你杀掉。”

    “说到底,他还是你二叔,是我儿子。”

    “当然,我也不愿意看见你死……唉,手心手背都是肉长的。”

    “要是真的非死一个,那不如死我这个老头子,你们还年轻。”

    朱瞻基神色动容。

    “爷爷,我……”

    不过,朱棣并未给其说话的机会。

    继续说道:“你越来越像建文了,老二也越来越像我。”

    “也不知道你随谁。”

    “我给他的承诺,没能兑现,我希望你也不要兑现。”

    “但我同样希望,你不要成为建文。”

    “说服你二叔,不管用什么办法,要是他原谅你……皇太子皇太孙的位置不变。”

    “若是他执意要争,那我更愿意选择当年的自己。”

    “行了,去吧。”

    听完,朱瞻基便颔首点头离开了。

    想要得到朱高煦的原谅,何其之难。

    其实朱棣还是期望,能够让皇位从朱高炽手里流下去。

    不过,要是真的两党争斗,那自己可能会更为倾向于当年的自己,也就是现在的朱高煦。

    ……

    嘉靖朝,西苑。

    朱厚熜略显狼狈的回来。

    其身旁侍奉的太监,皆是胆颤心惊。

    谁也不知道皇帝在那家酒肆里经历了什么。

    不过,可以感觉到的是,皇帝的心情十分不好。

    肯定是经历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若是心中怒气迁怒他们,都吃不了兜着走。

    朱厚熜回想着那老头挥刀的模样,思绪良久。

    直到深夜。

    这天,朱厚熜罕见的没有打禅修道。

    就这么静坐了一天。

    吕芳望着这一幕,对着黄锦小声的询问道:“主子这是怎么了?回来之后,便静坐一天了。”

    “深夜都不睡?”

    朱厚熜的作息是十分良好的。

    早睡早起,每天修道,打坐。

    很少有熬到深夜。

    黄锦摇了摇头,小声道:“主子进了酒肆后,很早便出来了。”

    “他不让奴婢随同,我也不知道主子在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就在这时候,朱厚熜猛地睁开眼。

    喝到:“来人!!!”

    闻言,吕芳和黄锦便连忙来到朱厚熜的面前跪下。

    随即其语气十分急促的吩咐道。

    “去,给我取一份成祖爷的画像。”

    “快去!”

    虽不知为何,既然是皇帝吩咐。

    那他们自然是照办。

    哪怕是深夜,成祖皇帝的画像,只在皇史宬和太庙中拥有。

    吕芳开口:“去皇史宬……”

    结果还没说完,殿内又传来了朱厚熜的声音。

    “朕要太庙里的那份画像!”

    吕芳和黄锦相视一眼,便兵分两路。

    将皇史宬和太庙中的画像都取来。

    而这时候的朱厚熜,神色却在变化。

    时而开心,时而恐惧,时而愤怒,时而兴奋,心情变幻不定。

    他之所以深夜让人去取画像。

    便是,他一整天都在思考。

    那老头到底是谁,为何如此在意成祖爷的名声。

    思来想去,他都想不通。

    朱棣庙号的事情,和官员们毫无关系,只不过是祖宗礼法的问题。

    自从自己杀了些不听话的官员后,几乎没人敢和自己正面作对。

    当初更改朱棣庙号的事情,其实还是得到了很多宗亲的支持的。

    毕竟,都是朱棣一脉的后代。

    就在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

    忽然,他的脑袋像是炸开了一般。

    脑子里突然蹦出了一个让他既害怕,又有些兴奋的想法。

    那就是,那老头,会不会就是成祖皇帝呢?

    虽然有些荒谬和荒唐。

    可其杀伐果断的气势,还有杀自己那淡定的模样。

    明明知晓自己就是嘉靖,却依旧,轻描淡写,一刀砍了自己。

    要是真的是成祖皇帝,恐怕也就是这般气质了。

    只可惜。

    成祖皇帝距离自己这个时代,实在是太过久远。

    不得见真容。

    其样貌,也就只有画像中存在。

    当然,若是没有庄牧的特殊能力。

    他也不可能胡乱猜测。

    不多时……黄锦便将太庙中挂着的成祖画像,带了回来。

    “打开。”

    随即,朱棣的画像被完整的展露在朱厚熜的面前。

    可这样平着看,还是有些不像。

    “黄锦,把这幅画像,挂起来。”

    等其挂起来后,朱厚熜便全神贯注的欣赏着面前的这副画像。

    倒是有几分相似。

    要是说完全相似,那些画师没这个能力。

    看来,还需要再前往酒肆里确定,这老头,到底是不是成祖。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询问酒肆掌柜庄牧。

    要是真的是成祖皇帝的话……那自己要不要改呢?

    改了,自己的皇位合法性就降低了些。

    不改,成祖爷真砍了自己,怎么办?

    看来得找几个身手好,且信得过,带去酒肆了。

    朱厚熜望着面前被挂起来的成祖画像,冷笑一声。

    “朕可不管你到底是不是成祖爷。”

    “改庙号?哈哈哈,不可能。”

    改了庙号,朱棣名声好听了。

    自己皇位的合法性,可就大大降低了。

    就算是说破天,这成祖,也得给他定在太庙里。

    就是元始天尊来了,也不行。

    光凭一张嘴,就像获得实际利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除非元始天尊能赐自己长生不老。

    要是能长生不老,那把这皇位给元始天尊都成。

    改庙号,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至于朱棣想要让自己改庙号?

    就算他是祖宗,那又怎么样?

    叫他祖宗,没问题,让他当祖宗,不行。

    属于永乐的时代,早已经过去。

    现在的时代叫嘉靖。

    他朱厚熜才是大明朝的天。

    嗯,现在的当务之急。

    是赶紧找两个侍卫。

    其武力值越高越好,不乱其是不是成祖爷。

    只要侍卫的武力高,就算是真的成祖,那又如何?

    “吕芳,朕想要寻几个武功高强之人。”

    闻言,吕芳虽然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不过还是说道:“回禀主子,若是要寻武力高之人,其选择之地,自然是在军中。”

    大部分骁勇善战的,都入了军营。

    “若是附加上忠心这条,估计也就只有,正在南方平乱的戚继光戚将军麾下的戚家军了。”

    戚家军吗。

    这倒确实是一个十分不错的选择。

    这些年,戚继光的名声自然是震动朝野。

    其麾下训练的戚家军,其战斗力远胜于正常的军队。

    对抗倭寇,其战损,甚至能够做到零战损。

    戚家军的武力值,自然是毋庸置疑。

    加之,戚家军的军纪十分严明,想来,都是忠君之兵将。

    嗯……要不然直接把戚继光叫回来?

    给自己当护卫?

    有戚继光在,他就不信,成祖皇帝能伤自己一根毫毛。

    戚继光训练的戚家军,最擅长的,就是小股作战。

    可倭寇尚未平定,贸然叫戚继光回来,倭寇猖獗怎么办?

    朱厚熜思绪良久。

    最终决定。

    “诏内阁进宫,还有六部的人。”

    “朕,有事情要和他们商议。”

    倭寇和自己的性命之间,朱厚熜选择了自己的性命。

    再说了,倭寇非得让戚继光平定?

    朝廷没人了?

    少个戚继光,少几个戚家军将士,难不成还能让倭寇翻天?

    显然,少了戚继光,对大局应该影响不大。

    戚家军都已经训练成型,要是直接指挥,都还能打败仗。

    那将领都该换换了。

    他好像记得,除了戚继光外,俞大猷的统兵水准也不差。

    只不过练兵水准没有戚继光厉害罢了。

    让其指挥,想必问题不大。

    就这么定了。

    把戚继光诏回京,带几个戚家军,给自己当护卫。

    等其回来后,就回酒肆。

    去找那“成祖爷”。

    至于是报仇,还是问罪,那可就看自己心情了。

    ……

    与此同时。

    永乐朝,汉王府。

    朱瞻基小心翼翼的走了进来。

    就在这时候,朱瞻基便看见空中,有跟长枪正在朝着自己快速飞来。

    紧接着,便笔直的插在了距离自己只有半步之遥的草地上。

    同时,汉王朱高煦的声音响起。

    “呦,这不是我的好大侄吗?今个怎么有空来我这汉王府。”

    “该不会,又是来抓我的吧?”

    朱高煦赤裸着上身,冷冷的说道。

    听着这话,朱瞻基却是笑了笑。

    “怎么会呢,二叔。”

    “爷爷让我来给您下个保证书。”

    “这是我亲手写的,二叔,您看看?”

    朱瞻基双手将自己写的保证承诺书,递给朱高煦。

    朱高煦接过其递来的保证书。

    看了一眼,便笑道:“我说大侄子。”

    “是你没脑子,还是你觉得我没脑子?”

    “一张纸,就像让我放弃争皇储?”

    “你未免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吧。”

    朱瞻基这份保证书里,写的无非就是承诺怎么怎么样。

    他登基后,不仅不会杀自己。

    还会重用自己,加赏自己。

    可这种终究都是空口白话,不可信。

    “二叔,怎么会呢,是侄儿觉得这些年和您斗来斗去。”

    “没什么意思,我们终归是一家人,不是吗?”

    朱高煦将手里的承诺书直接丢在了地上。

    擦拭着自己身上的汗水,冷笑道:“一家人?怎么,咱们一家人开宴席的时候。”

    “你们在椅子上坐着,我在餐桌上坐着?”

    “我可不会相信,你这两句空口白话。”

    朱瞻基语气依旧低声下气的说道。

    “二叔,那您要怎么才能相信我?”

    朱高煦瞥了一眼朱瞻基。

    只是淡淡的说道:“大侄子,当初太祖皇帝在世的时候,也曾让建文皇帝许下承诺。”

    “其登基即位之后,不要对自己的叔叔们下手。”

    “可结果呢,太祖皇帝病故甚至未满一年,他就开始对自己的叔叔下手。”

    “甚至不惜逼死湘王,逼的你爷爷在猪圈里和猪吃穿同住。”

    “当初,也是老爷子,逼着咱们四个,发毒誓。”

    “手上不沾朱家人的血,可你登基后的第一件,还是清算我。”

    “要是承诺有用,咱们可住不进这应天府。”

    朱瞻基的性格,他岂能不清楚。

    表面上,看着唯唯诺诺,心气高。

    可实际上,也是个狠主。

    老爷子在,他不敢做什么太过的事情。

    等老爷子和老大死了,哪怕是他承诺千次万次,恐怕登基后的第一件事。

    还是杀自己。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70604/77074.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