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剑出仙山 > 第117章 117:故人重逢,急人之难

第117章 117:故人重逢,急人之难


青云客栈,看外景样式,以及招牌,便知与根水县的那间同一东家,属于连锁。

    对此陈晋并不奇怪。

    这青云客栈能开在各大考院附近,实力背景明显比“悦来客栈”雄厚得多。

    陈晋也不去管那些,他只是来投宿住店,便于明早起身,参加考试罢了。

    马车来到青云客栈门外,停了下来。

    陈晋背负书笈,迈步走出车厢,还没有进门。

    就见里头店小二把个人给推了出来,口中道:“张秀才,对不住了。你已经欠下三天的房费,不能再在这里住了,换别家去吧。”

    陈晋看去,见到这张秀才,赫然是故人。

    泗山县的张桐。

    张桐出现在这里并不奇怪,他本就是在县学进学的生员,虽然家境不好,但刻苦攻读,获得了乡试的资格。

    只是看起来,他当下的状态不大好。一袭长袍,遍布补丁,脏兮兮的,不知多久没洗过了。

    又面黄肌瘦的,双眼都凹了进去,头发用一根树枝插住,脸面还沾染着污垢。

    瞧这样子,不像是生员士子,倒像是个逃难的流民。

    无钱住店,被当众赶了出来,张桐脸皮涨红,感到无地自容,他正要离开,抬头看到陈晋,失声惊呼:“陈,陈兄?”

    陈晋说:“好久不见,这是怎么啦?”

    张桐长叹一声:“一言难尽。”

    店小二打量陈晋一眼,当即摆手道:“客满了,请这位公子换去别家。”

    陈晋道:“我名叫‘陈晋’,订了房间的,麻烦你去查询一下。”

    店小二一愣神,随即想起了什么,登时换了笑脸:“啊哈,原来是陈晋公子,你总算来了。快请进。”

    陈晋示意让张桐跟上自己。

    张桐犹豫片刻,终是跟了上去。

    否则的话,出了这个门,身无分文的他能去哪里?

    流落街头?

    还是到距离遥远的官府驿站借住?

    可明天就得进入考场了呀。

    他真没地方去了。

    陈晋先来到柜台上,出示路引文书等,验明身份。

    一问之下,得知胡员外竟帮他订了两间房,俱是上房。

    在乡试期间,青云客栈的房费可不是小数目,尤其是这等上房,堪称天价。

    这胡员外,真是有心了。

    陈晋当即问起张桐的事。

    原来张秀才那次在胡家庄吃过春华宴后,随后不久,就早早启程,前来州郡,准备乡试了。

    他出身不好,为了这次考试,可谓省吃俭用,只为了省下路费。

    除此之外,张秀才也得到了地方乡绅的程仪,等于是赞助。在其中,胡员外都赠送给他一笔银子。

    他当然不敢一个人赶路,而是花钱进入镖局,与镖队同行。

    这一路上倒还算安稳,顺利抵达州郡,先在衙门驿站住下,凭着应届考生的身份,不用交钱。

    不过驿站的环境并不好,多蚊虫,吵吵闹闹的。

    最要命的是距离考院太远,很不方便。

    计算过时日后,张桐一咬牙,住进了青云客栈。

    再不住进来,就没得机会了,皆因房间都会被住满了的。

    考生住青云客栈,不只是便利,还要取个“青云直上”的好意头。

    到这关头,一个个迷信得很,连个“落”字都忌讳,自己不会说,也不愿听到别人说。

    张桐自不会住上房,而是选择价格最便宜的普通房。

    本来他所带的钱,就不大够用的,还想着住店之余,寻些零工来做。

    不料人有旦夕祸福,一次上街,被偷走了钱袋子。

    这一下雪上加霜,莫说房费成了问题,就连饭都难以吃得上了。

    州郡之城,居大不易,没钱寸步难行。

    青云客栈方面念他是生员考生,已经宽限了时日,但这样拖延下去不是办法。

    张桐这人,人生地不熟,又找不到人借钱,要是在店里有个好歹,那青云客栈就麻烦了。

    于是今天,店方决定“请”他出门,正好碰到陈晋来到。

    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陈晋问道:“掌柜的,若是我帮他支付房费,以及吃喝花销等,张秀才是不是就可以留下来了?”

    那掌柜忙道:“那是当然,陈公子你发了话,自无问题。阿邓,还不快快帮张秀才,把行李搬回他的房间里?然后再准备好饭菜送去。”

    “好嘞。”

    店小二阿邓忙不迭应命,开始忙活起来。

    听陈晋一句话,就帮忙解决了自己几乎走投无路的困境,张桐忍不住的热泪盈眶,躬身作揖,久久不起。

    说起来,他与陈晋之间,并无深厚的交情,只算是萍水相逢罢了。

    陈晋拍拍他肩膀:“张兄,去吧。好好收拾收拾,吃好睡好,明早进场。”

    “好,多谢陈兄了。”

    张桐哽咽地说了声,洒泪而去。

    “急人之难,果然有君子之风。”

    有人拍掌,出声赞道。

    是个面如冠玉的少年人,年约十五六岁,脸上稚气犹存,身量亦不算高,穿着锦衣,自有一番雍容书卷气。

    他走过来,彬彬有礼地问道:“阁下便是陈晋,写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那个陈晋?”

    陈晋看他一眼:“你是?”

    “簸箕巷,陈桂文。”

    “哦,原来你就是陈桂文。”

    陈桂文眨了眨眼睛:“你从根水县来,也曾听过我的名字?”

    陈晋咧嘴一笑:“我刚刚从簸箕巷来。”

    “嗯?”

    陈桂文眉头一皱。

    他为了备考乡试,不愿意住在家里,于是提前住到青云客栈来,故而对那边的事没甚听闻了解。

    其父亲陈世志等家人更不会用那些事来烦扰影响到他。

    到了客栈后,陈桂文注意到店内屏风上题着一首新词,正是那首《临江仙》。

    当初陈晋在根水县的青云客栈题词,那掌柜觉得此词甚好,与客栈招牌完美契合,当即上报到州郡。

    东家十分赏识,下令在所有的青云客栈里都用上这首《临江仙》。

    一盘银子的润笔,简直超值。

    不过从某种程度上看,也等于替陈晋扬名了。

    当然,陈晋亲笔所写的就那么一幅,其他的都是描摹拓本。

    陈桂文也很欣赏这首词,于是向掌柜打听作者来历。

    其身份不同一般,掌柜自无隐瞒,一五一十全部说了。

    得知陈晋为根水县院试案首,会来州郡参加乡试后,陈桂文就等着他来呢。

    直到今日,才见着了。

    却没想到,陈晋竟是从簸箕巷来的。

    陈桂文转念一想,陈晋也是陈姓,莫不是那些旁系支脉出身,正好借机前来簸箕巷投靠亲戚,远远拜一拜祠堂祖宗的?

    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

    毕竟从长乐堂流落出去的族人太多了,经历岁月变迁,一代代的。

    然而分出去的陈姓族人,他们大都有着执念,就是想要重返簸箕巷,认祖归宗……

    尤其到了春秋大祭时,各地的陈姓分支都会派遣代表过来。他们不具备进入大祠堂的资格,便在外围跪拜,进行祭祀,祈求能得到祖荫庇护。

    陈桂文见得太多了。

    多陈晋一个,很正常。

    陈晋不知他想到那边去了,也没什么好交谈的,便说要上去房间摆放行李等,迈步离开。

    胡员外订下两间上房,应该是考虑到陈晋身边可能会带着别人,故而预定多一间,以备不时之需。

    正好用上了,陈晋住一间,另一间给叶燕客。

    目送他们上楼,陈桂文笑道:“有些意思。”

    身后闪出个布衣老者,看着枯瘦,像个随从老仆,他低声道:“小公子,这个陈晋并不像出身乡野的书生,恐有蹊跷,需要查一查他。”

    陈桂文淡然道:“其从簸箕巷来,如果有问题的话,父亲那边早已着手调查了。”

    老者连忙奉承道:“小公子灼见。”

    ……

    来到房中,见摆设典雅,颇为清幽,的确是上房,对得住价钱。

    陈晋却也不甚在意,安顿完毕,一如往常般拿出魁星文火灯,做起日常功课来。

    一夜很快过去。

    第二天清晨便起来,要前往考院了。

    其实这一天属于提前入场,并未正式开考的。

    入场时会进行严格的搜查,不准携带、夹带等。

    所以剑具、灯器、葫芦等物都得留在客栈,交由叶燕客看管。

    在这时候,陈晋忽地想起一门道法,名为《壶天术》。

    顾名思义,练成之后,可开辟洞天空间,用来藏纳各类事物。

    赫赫有名的“袖里乾坤”也是类似的术法。

    不过当下受条件限制,陈晋还无法重修此法,要突破到第四境以后,才能够掌握。

    到了那时,东西带在身上,随用随拿,就方便多了。

    住在青云客栈的考生基本都起来了,吃过早饭后,相识的便聚在一起,结伴前往考院。

    张桐自是等着陈晋。

    一夜之间,他收拾干净,精神面貌好了许多。

    数以百计的考生来到考院外,开始排队接受检查,然后进场。

    整个过程井然有序,就是颇为消耗时间。

    进去之后,见到这座考院要比县城的大上许多,在门关处,一座文庙筑立,供奉着圣贤神像,接受一众考生的跪拜和祈求。

    陈晋并没有去凑热闹,而是拿着号牌对号入座。

    七十二号,一间窄小的号房。

    坐进去后,他双目一垂,闭目养神,静等开考。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71060/76992.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