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东京:文豪生活从家庭自卫开始! > 第201章 :青瓜落我口8

第201章 :青瓜落我口8


放了纸笔的地方不光药王寺,在白川毅人的带领下龙川彻发现很多地方都放了细小的诗签。

    南無饭绳大权现石碑,路边联碑木牌。

    朱红的鸟居,精美的飞檐雕花,甚至是树丛中一抹饱满的色彩。

    只要有漂亮景色的地方,老人都放了可供书写的签纸。

    “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景象了。”

    白川毅人带着龙川彻他们登高望远,一路向高尾山的山顶走去。

    来的人不少,有小十号人,还有密密麻麻的人在往药王寺那边赶。

    “上一次这种规模的诗会还是江户时代吧。”

    老人看着满山遍野的文人以及诗签有些恍惚,各色的人望高尾山行来,觉得有趣了就从路边随手拿下一张纸条,写下满意的诗句。

    翡翠の影こんこんと溯り(翡翠鸟影,滚滚溯流上。)——川端

    木々おのおの名乗り出たる木の芽哉(树木争萌芽,各自报姓名。)——小茶

    世の中は三日見ぬ間桜かな(不见方三日,世上满樱花。)——大岛

    密密麻麻的诗俳在山野各处飞舞,这种盛事在俳圣去世后就不曾见到过。

    “感谢您啊,龙川先生。”

    故意落后前面的人几步,白川毅人在最后与龙川彻交谈。

    武田真妃这个女人因为有工作的事情,也走在一边。

    文人的事情她不懂,聊完后续合作后女人手挽着自己白色西装随意踱步。

    神情悠闲,气度高雅,龙川彻也不得不承认她长得好看。

    “各取所需而已,白川老师。”

    对方已经不知道多少次说感谢了,龙川彻淡淡笑了笑。

    他是为了在文坛地位更进一步才写了《俳句大要》《与歌人书》,白川毅人的语气太过崇敬他有些受不了了。

    “从俳圣松尾芭蕉后,短歌短诗匠气越来越浓,太过追求“不易”之说,写出来的东西大多乏味,远不如”

    老人看着满山遍野的诗俳有些满意。

    “远不如现在如此鲜明啊。”

    一路往高处走的路途平坦,龙川彻笑了笑。

    ““不易”之说为蕉风核心,也是‘不易’之说把俳句带入正统文学领域的。”

    松尾芭蕉的俳句追求“风雅之诚”。

    其中核心倡导是“不易”与“流行”。

    ‘不易’之说指俳句必须书写内心,观照世界,讲究风雅,不能在嬉笑中混日子,而且这点要在往后之中始终不变。

    松尾芭蕉就是用这点将俳句从原来的‘文人消遣’带到现在的正统文学,也是这点将俳句定死了创作形式,导致以后大家只能在字句上下功夫,写出的俳句越来越刻板,也越来越追求风雅。

    风雅没什么不好的,但是在定式里却越来越难写出东西。

    “你们文人变化这么快?”

    松尾芭蕉几乎成圣,龙川彻弄了个写生法出来大家就前呼后拥的跑来写新俳句,一旁的武田真妃好奇问道。

    “不是我们变化快。”

    女人几乎要把喜新厌旧这几个字写在脸上,白川毅人笑着解释。

    ““风雅之诚”倡导“不易”与“流行”,我们之前太过追求“不易”其实是走了岔路了。”

    这些古文脉络听的人头疼,武田真妃揉了揉太阳穴望向龙川彻。

    ‘解释给我听。’

    女人脸上露出这种表情,龙川彻古怪蹙眉。

    “这是文人聚会,可不是在你讲谈社。”

    龙川彻的意思很明显,在公司你是前辈,在这里你耍这套可不好使。

    “呵。”

    常务大人冷笑,看得人阴恻恻的。

    “所谓“不易”,就是指“风雅之诚”为俳句始终不变之追求,俳人应以“风雅”为创作的最高理想。

    所谓“流行”,是流动变化的意思与中国南朝刘勰《文心雕龙》“通变”说相类,指俳句风雅的表现形态可能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明确提出为追求“风雅之诚”的文学理想应该掌握丰富多变的艺术手法。”

    “写生法破除‘不易’但是沿袭‘流行’,所以大家的认可度较高。”

    龙川彻嘴皮子打架的快速秃噜几句。

    这女人又聪明,心又黑,龙川彻被她盯的有些发毛。

    虽然还是听不懂,但是龙川彻的态度让她满意,女人点了点头不再多问。

    到了山顶,发现小尾一郎那帮人已经开始了。

    所谓诗会就是互相写诗借阅观摩,江户时代尤其盛行,甚至还衍生出会席料理这种专供俳人聚会的餐饮。

    “来,龙川,来看看我的俳诗写的怎么样。”

    因为龙川彻前面的恭敬,小尾一郎现在对他相当傲气,背着手站在山顶看到他来就冲他招手。

    龙川彻认识獭祭屋主很多人都知道,因为那声‘一声孤月下,啼血不堪闻。’最早就是他说出来的,但是他本人从未写过俳句俳诗,小尾一郎今天愿意带他进来也带着指点炫耀的意思。

    毕竟写生法出来后,他的俳句写的是公认的不错。

    从高尾山的山顶往下望去,群山连绵,云层起伏,碧空如洗,春意正浓。

    小尾一郎在山顶的诗签上写:

    [民の春同胞三千九百萬]

    [一年は正月に一生は今に在り]

    如果以传统的‘风雅之诚’创作理念来说无疑是偏于打油诗,不得严肃,风雅的创作风格,但是写生法重写实,里面也结合时代用春联式的排列写出了春景朝气。

    “还不错啊。”

    龙川彻点点头,小尾一郎这个人小说慢慢写的不行,新俳句的出现倒是给了他一些生机。

    像他这类人不少,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出现,总是会有一批其他路走不通的人受益。

    龙川彻这句‘还不错’倒是说的真心实意,不过小尾一郎.

    “过奖过奖。”

    小尾一郎捏着诗文看周围的人都有些佩服面带微笑,他转头看向龙川彻。

    “对了。”

    好像才想起来似得,小尾一郎背着手。

    “龙川你说我文路已断,写不出好的作品。”

    中年人摇头晃脑,他还记得讲谈社里对方说他文学路断,说他已经很难再称呼为一个文人了。

    “不过我的诗写的还可以。”

    小尾一郎拍拍对方肩膀。

    “今天是诗会,你叫我一句小尾老师”

    “不过分吧?”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71112/77017.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