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 第252章 只能薅10年的羊毛,下狠手的同时得

第252章 只能薅10年的羊毛,下狠手的同时得


“将军,我们报价的是美元!!!”

    张鸣秋声音干涩地提醒对方,这是美元,不是人民币。

    意思就是让对方好歹还个价啊。

    谢威的报价绝对不便宜,战斗部使用的核心炸药跟推进剂燃料,都由中方提供,对方只是买一些生产技术,1720万美元啊!

    本来卖800美元跟1200美元的价格,就已经是成本价的好几倍。

    “张校长,将军听明白了。”谢威白了张鸣秋一眼。转头笑着问阿卜杜拉,“将军,我说得没错吧?”

    “对!我明白是美元,要人民币,我们也没有啊!”

    阿卜杜拉有些不理解张鸣秋啥意思,难不成是觉得谢威报价太低,看自己答应得太痛快,想要反悔?

    这可不行!

    能一发打爆T-72的火箭筒,价格绝对不会便宜,生产技术价值肯定更高。

    拿到技术消化后,甚至可以以此为基础,可以开发出更厉害的反坦克火箭筒。

    何况,苏联克格勃为了得到这款反坦克火箭筒的技术,愿意支付800万美元的经费。

    “穿甲型号是1800美元一具,爆破杀伤型是1200美元一具,对吧?对于这价格,我们没有任何意见。”

    为了避免对方反悔,阿卜杜拉把打探到的价格直接说了出来,反正卖给巴基斯坦是这价,也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对方总不能认为一款单兵火箭筒对于不同客户卖不同价吧?

    也亏得中国的武器装备在国际上没有什么市场,一直都是出口廉价的落后装备。

    要不然哪里可能会报出如此低的价格?

    能一发打爆价格两百多万美元的T-72,别说1800美元,18000美元在国际上也会有着非常大的市场。

    “啊?”

    张鸣秋彻底被震惊到了。

    穿甲型号不是1200美元?

    爆破杀伤型不是800美元?

    自古以来,只有买家砍价的,眼前这些家伙怎么回事?

    还有反向砍价的?

    别说学校领导,就连见多识广的谢威,此刻也被阿卜杜拉的话给意外到了。

    有着370亿刀外汇储备的伊驼少将,买东西居然如此豪横?

    谢威知道中东那些随便挖几铲沙子就会冒石油的狗大户们有钱,自认为自己已经做好了宰肥羊的准备,到了时候才发现自己了解的,跟真正接触到的狗大户们还是有着太大差距。

    对方应该是担心国内不卖,才报的1800刀跟1200刀,主动把价格各提升50%,用钱来砸自己。

    自以为报得很高的价格,对于这些靠着卖石油的狗大户们来说,还是太低。

    以后再遇到,必须报高一点!

    “将军,请放心,我们对所有客户都一视同仁!”

    虽然不知道对方为什么提出如此价格,谢威却说得很谨慎。

    看来,以后卖火箭筒,就得按照这个价格来了。

    “什么时候能交货?什么时候能把技术资料转交给我们?什么时候转交生产技术?”

    阿卜杜拉见对方没有提出任何反对意见,顿时松了一口气。

    于是,双方开始就合同细节展开了讨论。

    晚上,学校在北方大厦设宴招待了阿卜杜拉将军一行人,由于之前没有预定,学校根本就没打算在整个东北规格最高的北方大厦宴请将军一行人,也没法请酒店帮忙专门设置具有特色的接待晚宴,就连平时的龙珍宴、飞龙宴等因为没有预定,也只能选择酒店现有的材料,把能做出来的龙珍宴跟飞龙宴的菜肴给拿出来。

    豪华的宴席,看得阿卜杜拉将军一行人目不暇接,更是吃得赞不绝口。

    别说他们,连见多识广的谢威都被不曾听过的飞禽走兽制作的菜肴给吸引,要不是顾忌外宾在场,给国家抹黑,他怕是会不顾形象地狂吃。

    “要是谢柔早点回来就好了。”

    谢威一边吃,一边如是想着。

    要是自己单独带谢柔来,以目前自己的行政级别,怕是根本没可能让酒店做出这样的宴席来。

    也就是这顿宴席才让谢威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东北菜。

    也算明白为什么在几十年后有很多人说,东北菜,在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开始就已经没了的原因何在。

    约定好第二天陪同将军一行人参观学校,在北方大厦安顿好阿卜杜拉一行人后,张鸣秋跟李瑞没有让谢威回去休息。

    几人直接回到了学校会议室。

    让谢威意外的是,商务部跟部队安排的陪同负责人也在场。

    “这次的合作超乎了预期,是不是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情报,才让对方如此急切?或是因为我们的出口价格确实太低?”

    四十多岁的许明生率先开口。

    他是部队安排的陪同负责人。

    什么级别谢威也不清楚,不过也清楚涉及到外国客户,肯定级别不会低。

    “价格可不低。”

    刘德宝摇头,不认为学校出口的价格太低,生产成本不200多的爆破杀伤型火箭筒,直接卖到1200美元,按照汇率换算,几乎是8倍的成本价;穿甲型400多的成本,也差不多如此。

    “要是再报高一点,或许对方也会接受。”

    商务部的负责人一脸懊恼。

    国家缺外汇啊。

    “现在我们应该担心的是如何交付。之前泰国方面的订单约定的交付期太短……虽然说可以提供零配件给伊拉克,由他们自己组装,这需要不短的时间才能提升产能。”

    谢威没有去纠结原因。

    说到底,还是因为国内没有出口先进武器装备的经验,对国际客户认知不足而造成。

    “要不先把那边的交付往后延一些?”

    张鸣秋提议。

    在他看来,泰国方面需求并不是那么迫切,先行交付部分,后面的慢慢交付,反正他们的价格低,应该是可以接受的。

    “虽然武器装备在国际上跟寻常国际贸易不同,随时都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而暂停。可我们不能这么干……国内武器出口规模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太小了,如果连口碑都没有,以后如何跟欧美以及苏联这些占据了国际军火贸易绝大部分市场的竞争?”

    谢威并不同意。

    在他看来,虽然伊拉克方面给的价格更高,并不能因为给的价格高,就延缓对先行购买的客户交付。

    “巴基斯坦也要技术,是不是按照这个来?”

    许明生看了张鸣秋一眼,问谢威。

    “估计不行,巴基斯坦可没对方这么有钱,甚至谈判都要持续好长时间……”

    谢威摇头叹息。

    客户跟客户,就怕对比啊。

    要不是知道两伊战争后,傻大木因为欠的外债太多,加上野心膨胀,直接入侵科威特后导致海湾战争爆发,被傻大木自认为的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在美军的狂轰滥炸下几乎没有战斗力,很短时间就被打残,然后长达十多年的制裁,让伊拉克军方根本就没有什么购买力。

    卖给伊拉克武器装备,也就未来十年。

    如此客户,没法如同巴基斯坦这样长期购买,谢威能不闹心?

    整个中东,有能力大规模购买的,要么是没法光明正大地卖,比如一直跟西方不对付的霍美妮;要么就是短期内国内武器性能没法满足客户要求,比如沙特这榜一大哥。

    “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直接要求他们多给钱?”

    许明生不解地问谢威。

    多要几百万,对方应该会给的吧。

    “这不一样,提供产品再加钱,跟直接要钱是两码事。按照现在的来,合同总价超过2000万美元,他们得到的5000具火箭筒成本就被拉高了很多……要是他们想着通过卖产品来拉低成本,怎么跟我们竞争?”

    众人听到这话,内心狂震不已。

    没想到年轻的谢威谋划的如此深远。

    他们哪里知道,一开始谢威根本就没想到这方面,只是随便找的一个借口。

    之所以要提供这么大规模的火箭筒给对方,是为了十年后的海湾战争准备的——苏联人的T-72都被打爆了,美国人的M60坦克还敢上战场么?

    至于M1系列的,只要后面有机会,谢威绝对不会有任何犹豫会卖给对方。

    只有打最先进的,才能让自己的武器装备拥有更大的市场!

    可这没法告诉任何人。

    “那怎么交付?”

    “先跟江北机械厂那边联系,让他们坐飞机过来……到时候商量一下,这两天伊拉克人不会先离开……”

    谢威想了想,一年时间内完成这么大规模的火箭筒交付,难度太大了。

    现在疯狂增加产能,后续没了生产订单,产能就闲置下来了。

    要是放在几十年后各种配套都完成,机械加工厂利润只靠着加工的铁屑的年代,5000具火箭筒,怕是三个月都要不了。

    “谢威,每次有客户,直接都带到学校,是不是有些不合适?”

    商务部安排的负责人倒是没有别的意思。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

    现在被谢威搞得如同军火公司一样。

    “是啊,每次有订单,都是到学校谈,然后参观学校……这对学校的发展倒是有很大好处,可国际上……”

    许明生也一脸担忧。

    有如此担忧的不只是他们两人,还有其他部门的领导。

    甚至很多单位的领导认为哈工大这是为了向上级要更多经费的举措。

    “我也不想,也很无奈,可如果不把谈判掌握在学校手里,我们搞的业务赚的钱,还能归我们支配吗?”

    谢威耸耸肩,摊开双手,一脸无奈。

    “……”

    几人顿时不吭声了。

    谢威的话是事实,可太难听了。

    骂人骂得太脏。

    “那啥,谢威啊,明天陪同他们参观,能参观哪些项目?”

    见气氛尴尬,张鸣秋急忙转移了话题。

    ······

    学校众人在讨论,阿卜杜拉一行人在酒店同样没有休息。

    他把手下众人召集到自己套房的会客厅里,给众人布置任务。

    “……不要以为对方口头上同意,就认为我们此行目的达到了,必须把合同签了,甚至把技术拿到手,火箭筒拿到手……”

    阿卜杜拉作为少将,很清楚国际军火贸易并不是达成了口头协议就能没了变数。

    签了合同,都可能出现不履行的状况。

    “将军,咱们花费高昂价格购买对方的技术,自己能制造,为什么还要同意采购那么多火箭筒?”

    费萨满中校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疑问。

    买了技术,自己生产不是成本更低?

    不只是费萨满,连伊扎克跟代表团其他成员,也是有着这样的疑问。

    “你觉得我们多长时间能成功制造出来?制造的速度有多快?陛下正在准备扩充部队,难道只给部队装备上步枪就能打仗了?还是你们觉得,咱们所有部队都能像共和国卫队那样装备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新扩建的部队,以及那些没有先进武器的部队,用什么提升战斗力?”

    阿卜杜拉脸色严肃地问手下。

    他的手下也第一次明确知道部队即将扩编,不少人心思活泛起来。

    “还有,我们跟霍美妮早晚都有一战……一旦爆发战争,全靠着苏联供应武器装备,太过被动……何况,贪婪的苏联人武器装备不仅要价高,往往都会附带不少附加协议……中国的武器装备是以苏联的为基础,采购他们的装备,部队不需要很长时间学习……”

    本来不应该给手下说这些的。

    可后面大量工作需要手下干。

    很快,总统就会对霍美妮的军队动手,阿卜杜拉是知情人之一。

    在战争之前,能多采购武器装备,就多采购,这是总统的交代。

    一旦开战,不管向谁购买,卖装备的都会因为处于战争状态的买家漫天要价。

    中国人的火箭筒价廉物美,威力巨大,操作更是简单无比,这对文化水平不高的伊拉克军队来说非常友好。

    5000具火箭筒,能有效提升一线部队战斗力。

    要不然,阿卜杜拉也不至于在谢威报价后,连还价都没有,直接就同意了对方的价格。

    他如此,不只是迫切需要短时间能提升战斗力的武器、向卖家展示有钱、从而供应更多武器装备,更是为了获得新的武器采购渠道!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71140/76966.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