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人在秦时,趋吉避凶 > 第556章 ,群臣:爹!亲爹!

第556章 ,群臣:爹!亲爹!


第556章  ,群臣:爹!亲爹!

    「为秦国之未来,臣恳请大王推行大计考核之法,平我大秦文物之度!」

    一番长篇大论之后,许青抬头看向嬴政,神色严肃恭敬,而后又躬身拱手高声说道。

    静!

    许青的话音落下后,整个朝议殿便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之中,相较于文官那边惊愕之后的激动,武将们的眼神从先前的担忧,变得复杂了起来。

    这下他们确定了,许青不是文官中的叛徒,是他们武将中的叛徒啊!

    只是许青现在捏著军医这件事,就算他们心中有气,也只能忍著。

    当即这些武将们心情不太美丽了。

    嬴政看著许青,嘴巴微微张开,似乎是想要说些什么,但话到了嘴边又全部咽了下去。

    他现在明白了为何许青不提前告诉他要用什么办法来平息朝臣反对了,也明白了为何许青一定要让他不能当场同意这个提议,一切只因为许青提出来的文官大计考核之法,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影响无足轻重的想法,而是一场将要扭转秦国朝堂乃至整个秦国的变法。

    变法,这两个字说出来简单,但真的执行的话是要死人的。

    别看秦国以法家治国,又是以商鞅变法而强盛起来的,但实际上秦国和韩国差不多,想要推行变法都是千难万险的。只因为变法总会动摇现有既得利益阶层的权益,而这些人也必然会反对变法。

    唯一不同的便是,韩国反对变法的是贵族和氏族们,而秦国将会是二十等军功爵位制度下的军功勋贵们。

    而许青不让他当场同意大计考核,也是为了保证他能够继续得到军方的支持,将他从这场即将到来的变法旋涡中摘出去。

    「先生,您是想要独自背负变法带来的仇视吗?」

    嬴政看著许青,神色微微动容,心中涌出一阵感动来。

    感动归感动,但嬴政明白今天这出戏必须继续唱下去,否则许青冒如此大风险所做的事情都将白费。于是嬴政看向蒙骜,对其使了一个眼神,示意该对方站出来了。

    得到嬴政示意的蒙骜也从震惊中回神,神色复杂的看了一眼许青,随即趁著拱手说道

    「大王,此事不妥。昭明君所奏之事,兹事体大,波及我秦国上下文武官员数千人,绝非是昭明君一言所能决定的,还请大王三思!」

    蒙骜的话让愣神的众人回神,文官们齐齐看向蒙骜,目光带著些许锐利。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更何况大计考核之法是关乎他们的未来和地位,阻拦这件事的人,这可比杀了他们父母更加严重。

    更何况,现在的许青就是他们没有血缘关系的亲爹!

    「大王,上将军此言在理,兹事体大,需要慎重考虑。」

    又有一名身著黑红官服,手持笏板的中年人站了出来,神色有些焦急的说道。

    闻言,文官们齐齐看向了嬴政,心中焦急不安的等候著嬴政的回答。

    这件事对他们文官是绝对有利的,他们官职的晋升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需要有人举荐,第二则是功次。

    这里的功指的是军功、追捕盗贼群盗等,显然他们这一般的文官根本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只能用次累计,而次则是劳。

    劳则指具体的劳绩,也被称作事功,就是各级官吏在处理各种日常事务中的积累。

    若是许青提出的大计考核之法落实,也就意味著他们的劳也能变成功,他们也就不需要再依靠他人的举荐来弥补功的不足,完全可以靠著个人能力来决定晋升了!

    许青并不期待嬴政的回答,而是用余光看向了第二个站出来的人。他倒要看看到底是谁这么想不开,敢参与这次大计考核变法。

    虽然这个变法是他提出的,但许青也明白变法是要死人的,不是他死就是反对者死。

    在秦国这么多年,许青不说和秦国朝臣全部相熟,但也能够对上号,但眼前这个中年人他并不认得,只是对方面容看的有些眼熟。

    「上将军和狄道侯此话在理,昭明君所提之事于我秦国是否有益,暂时无法有所决定,还需再三商议。」

    嬴政眉心微蹙,面露犹豫之色,看了看蒙骜又看了看许青,开口说道。

    狄道侯?李信的父亲?

    许青一怔,难怪他说看的眼熟的,原来是自家人啊。

    李信的父亲李瑶,秦国南郡郡守,秦国有名的将领,多次击溃意图犯境的楚军和镇压老楚人在南郡的叛变,靠著军功获封狄道侯,并担任南郡郡守。

    如果是自己人的话,李瑶这不是在反对他,而是看出了他的布局,所以来帮忙了。

    见嬴政陷入了犹豫之中,焦急不安的文官们虽有心开口支持许青,但碍于自己先前做的事情,只能心里干著急。

    「该死的,好好的反对昭明君担任相邦做什么?他们秦国就需要这么一位体恤、关怀,有担当、敢作为的相邦!」

    文官们是有苦说不出啊,但心里已经不再反对许青担任相邦了。

    至于嬴政的态度,只要没有明确的反对,那就说明这件事还有的商量,变法这事不可能一蹴而就,肯定是要经历诸多波折的。

    而要想让大计考核之法落实,那么首当其中的便是一定要许青担任相邦,也只有许青成为相邦,才有足够的权力推动这件事。

    「一定要让昭明君成为相邦,谁敢反对昭明君,谁就是我们的敌人!」  

    文官们看向许青的眼神已经变得格外亲切,仿佛都要拉丝了一样。

    从此时此刻开始,他们就是许青最忠实的鹰犬,许青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

    下意识的,文官们朝著许青微微转了转身子,像是一个个护卫一样将许青拱卫在最中间。

    熊启看了看许青,又看了看楚国外戚中不少人看向许青的目光都发生了变化,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无奈、愤怒以及担忧等各种情绪交杂著。

    许青这一手算是捏住了秦国全部文官乃至地方官员的七寸上,在大计考核之法提出的瞬间,秦国相邦的位置只能是许青的了,哪怕是吕不韦重新出山也不可能争得过。

    现在的许青代表的是秦国全部没有军事才能和军功的官员。

    泾阳君此时也陷入了沉默之中,看著身边已经倒戈向许青的宗室子弟们,无奈的闭上了眼睛。

    「哎,让许青担任相邦总好比其他人,最起码他是爱秦国的,是爱大王的。」泾阳君心里安慰著自己。

    「昭明君啊,您果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跟随您这样的人似乎并无不妥。」

    姚贾看著许青,嘴角不由得微微扬起,他没想到许青竟然会用这种方式将自己强行和所有文官的利益捆绑起来,不过显而易见的,许青成功了。

    其余人他不清楚,但士人派中大多数人都会将许青当做吕不韦之后的新领袖了。

    赤裸裸的阳谋啊,充分将人性和利益拿捏,姚贾心里对许青有的只是无限的敬佩。

    「昭明君所言之事,寡人会慎重考虑的,昭明君可还有其他的事情要说?」嬴政看向了许青,沉声说道。

    闻言,许青回神,神色平静的拱手说道

    「臣除了大计考核之法,还有一件事要说。」

    群臣见状便又纷纷看向许青,文官们眼中闪烁著期待,似乎在期待著许青能够再度为他们文官谋取更多的利益。

    武将们神色依旧复杂,看向许青的眼神已经不复之前那般亲善了。

    「昭明君还有什么事情要说?」嬴政问道。

    「臣刚才说我大秦有诸多弊端,文官贤才缺乏晋升乃是其一。至于这第二,臣最近兼任尚方事务发现,我秦国所沿用武器锻造之法乃是青铜铸造。此法虽已成熟,但相比山东六国所擅冶铁之法,多有不足和弊端。」

    「所以臣要说的第二件事,便是要为大王和我大秦献上一物。」

    许青从怀中掏出一个盒子来,当众将盒子缓缓打开,从中拿出一块素娟来。

    「强国首先当为强军,商君变法如何能够深入人心,除了其南门立木而赢得民心之外,更是其训练新军,收复河西,一扫我秦国颓败之势,重新夺回我秦国尊严。」

    「列位,大争之世,列国伐交频频。强则强,弱则亡!武力才决定话语权的关键,面子和尊严是实力带来的,一个国家的荣辱靠的不是个人,而是一个国家的国力和军队!」

    「真理只在强弩射程之内,尊严只在剑锋之上!」

    许青单手举著手中的素娟,对著嬴政点了点头后,目光锐利,犹如一柄出鞘利剑一般,扫视著群臣说道。

    此话一出,武将们先是一愣,看向许青的眼神变得更加复杂了起来。只是相较于先前冷淡和愤怒居多的复杂,如今则是又多了几分亲切。

    许青刚才这番话太锋芒毕露,太硬了,番话很对他们这些武将的脾气。

    而且许青这番话里里外外表达的也都是一个意思,许青还是那个许青,一个十足的鹰派!

    「真理只在强弩射程之内,尊严只在剑锋之上!彩!此话大彩!」蒙骜兴奋的说道。

    文官们也被许青慷慨激昂的话激起了心中的血性,他们此时只感觉血液加速,面红耳赤,恨不得上战场搏斗一番。

    「昭明君所言真乃金玉良言,若非我大秦将士开疆拓土保家卫国,我秦国何谈今日成就!只是不知昭明君所言的强军如何增强!」

    嬴政的脸色也激动了起来,双手紧紧握著扶手,语气中难掩战意。

    蒙骜和群臣也是好奇的看著许青以及他拿出来的东西。

    「秦国强弩令六国畏惧,青铜锻造工艺更是达到了顶峰,在下说的强军之法便是冶炼之法。青铜锻造之法大秦已经发展至巅峰,甚至已经有了成套的锻造工艺,可过于耗费人力物力。」

    「而臣所献之物,乃是炼铁成钢一法,所炼铁器比之山东六国更加成熟!」

    许青也没再卖关子,不急不缓的说道。

    相邦这个位置,如果不当那许青多看一眼都会觉得麻烦。既然要当,那自然就要好好坐稳了,哪怕只是暂时的。

    他要的不仅是文官的支持,更要武将们的支持!

    如果不做那就一眼不多看,要做就做到最好的!这是许青的人生信条之一。

    话语落下的瞬间,整个大殿再度为之一静。

    嬴政、蒙骜等人瞳孔缩了缩,看著许青拿出来的绢布,神色再度变得不可思议了起来。

    有人震惊,有人不敢置信,还有人怀疑。

    可没有人质问,因为许青已经将冶炼之法拿出来了,并举在手中,其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所有人都不觉得许青会拿这种东西开玩笑,何况这种事情极为容易验证。

    可是,依旧许多人觉得有些荒谬。

    成熟的炼铁之术,甚至比山东六国的炼铁之术还要成熟,这怎么可能?

    就拿燕国举例,作为七国之中仅比韩国强一点的国家,为什么地处偏僻还能有颇强的军事实力,那就是因为他们国家的铁器工艺。

    燕国所炼制的武器极为锋利,成本低廉,比起青铜的成本,铁器无疑更加廉价,可打造的过程却是太过复杂。

    所以秦国一直都是以青铜为主,近百年的发展,大秦早就有了完美的青铜工艺,将成本降到了最低。

    至于铁器,虽然也有打造,可只是少数,根本无法全部代替青铜。

    一方面是工艺影响,铁器的成本比起青铜更加昂贵。

    想要彻底替换,代价实在太大,得不偿失。

    可许青竟然拿出了成套的炼铁工艺,实在过于夸张了。

    「大王与诸位同僚不信吗?臣恳请大王去宣召尚方中的公输仇大夫以及相里贯大夫,二人会证明臣所言非虚!」

    许青扫视了一眼怀疑自己的群臣,没有丝毫慌张,不急不慢的说道。

    一整套成熟的炼铁工艺这意味著什么,许青比在场的任何人都清楚,所以这般重要的事情,他怎么可能不做任何准备呢?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71350/76650.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