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李世民:我心善!【求月票】
推荐阅读:奥特曼:从远古走来的死神 末法天地长生仙 我必须立刻拔剑! 绝美人鱼穿八零,全家排队宠不停 天灾巨龙,从培养骑士家族开始 高武偏要修个仙 听懂毛茸茸说话,我成御兽第一人 长生修仙:我的天赋有点多 诸世之恶 火影里的丧尸仙人
回到房间,周易接过西施的手机,打开最新拍摄的视频,点击播放。
视频刚开始就是一位身材高大的巨人,就跟普通人视角的篮球明星一样,须发皆白的孔夫子脸上带着为人师表的威严,让周易瞬间有种被班主任盯着的感觉。
他原本只是以为孔子说了点空话套话,但听完三不原则,就眼前一亮,霍去病那些神之操作,居然被孔夫子完全解构了。
等孔夫子将总结的三不原则、三快原则和三击原则讲完,周易脑海中除了拜服还是拜服……一夜之间居然把人类战争的精髓给总结了出来,老夫子这已经不是夺兵家的饭碗了,这简直就是砸了兵家的锅。
当然,认真说起来,兵家的创始人吴起,同样是儒家的弟子,这家伙先跟着曾子读书,曾子嫌他不孝顺,将他赶走了,在魏国担任郡守时,又拜晚年时期的子夏为师,学习儒家典籍。
现在,儒家的弟子不用自己琢磨兵法了,老夫子直接把战争最精华的部分给提炼了出来,尤其是三击原则,人类历史上所有的战争,几乎都是围绕着【打击指挥中枢、摧毁精神图腾、截断经济命脉】这三点展开的。
视频看完,周易保存在电脑上,回头给所有将领都拷贝一份,让他们好好学习一下。
从古至今,华夏名将犹如繁星,但能将战争核心讲清楚的,却没几个,现在老夫子把手伸到兵家的地盘,这是好事儿。
在春秋时期就开始讲战争的核心要义,注重宏观战略、贯彻大一统观念……周易突然对春秋世界充满了期待,文武双全的孔夫子,或许会将华夏带到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
西施收起手机,来到外面将勾陈树叶递给了武媚娘。
武媚娘拿着树叶来到大雄宝殿,一步跨越到了大唐贞观世界的马车上,她掀起窗帘冲外面问道:
“到何地了?”
外面的骑将答道:
“启禀牡丹仙子,车驾刚刚进入幽州界,最多三天便可抵达范阳。”
武媚娘一听,打开手机日历,给三天后的日期做了个备注,提前准备好太阳能发电板之类的东西,到了范阳就开始安装,然后让范阳卢氏的族人全部发誓效忠大唐,免得他们生出别的念头来。
正想着,骑兵队长打马过来,在窗外说道:
“启禀牡丹仙子,今早在驿馆收到了长安的四百里加急,指名让您亲启。”
武媚娘一听,将窗户打开,接过骑兵队长递来的竹筒,打开火漆后从里面抽出一张卷着的A4纸,上面是李明达用拼音写的密信。
信的内容很简单,她在六月二十七日当天收到观音娘娘的神启,四十九日后会前往混元宫,提前跟媚娘通个气儿。
之所以用拼音,是因为李世民不想让世家知道这一点,此前在朝堂上宣布李明达进入一元殿,终生侍奉仙长,没提一句去混元宫的事。
朝臣以为李明达只是在太极宫一元殿烧烧香摆放一下供品,并没有在意,只是感叹那几家攒着劲儿要提亲的官员,计划可能要落空了。
回头要是真有人上蹿下跳,到时候再公开李明达的身份也不迟,正好来个扮猪吃虎,给群臣一个小小的惊喜。
看完这封拼音密信,武媚娘算了算日期,发现跟自己拿到云雾镇户籍的日期差不多,觉得到时候可以给李明达办一个盛大的接风宴,让这个一心当丫鬟的大唐公主,好好感受一下混元宫的伙食水平。
她盘算这些时,长安太极宫一元殿内,李明达啃着杂粮窝窝,认真读着《太上感应篇》,打算去混元宫之前要背熟,免得仙长考校自己。
正忙活着,衡山公主李澄阳提着一个篮子溜进来,发现四处没人,将篮子上盖着的绢布掀开,献宝似的对李明达说道:
“姐姐快尝尝,这是御膳房新烤出来的鸡蛋糕,没放一滴水,松软又美味,保证你吃了还想吃。”
李明达摇头拒绝道:
“月宝,给你说多少次了,不要偷偷给我拿东西吃,我啃窝头是因为仙长也在受苦啃窝头,而不是被父亲惩罚,你莫要搞混了。”
李澄阳瞪大眼睛:
“又没人,吃一个仙长也不知道的。”
李明达正色道:
“仙长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他一个念头,便知你我所思所想,莫再说此等失礼之言,我大唐的国祚与仙长息息相关,绝非儿戏。”
李澄阳左右看了看,偷偷用手捂住篮子:
“既然仙长这么厉害,那他会不会来偷我的鸡蛋糕?这可比窝头好吃多了。”
李明达彻底无语了:
“人家是神仙,平时餐风饮露就足够了,吃窝头只是红尘炼心而已,你再编排仙长,当心他弹你脑瓜崩。”
一听这话,李澄阳赶紧收起了用鸡蛋糕打窝钓神仙的念头:
“姐,等你去了神仙那里,是不是就像武才人那样,每隔几天就能往返一次,给我带好多漂亮衣服和头饰?”
李明达小大人似的说道:
“可以,但不能总麻烦仙长,否则就不给你买了……”
李澄阳从篮子里拿出一个鸡蛋糕,轻轻咬了一口,凑到跟前,李明达一起看起了《太上感应篇》。
历史上,李明达病逝后,李世民就把所有心思放在了幼女李澄阳身上,为了给她挑个好夫婿,可谓煞费苦心。
先是选了魏征的儿子,但砸碑事件后,又换成了长孙家族的长孙诠,在即将出嫁时,李世民撒手人寰,李澄阳守孝三年,以十八岁的年纪嫁到了长孙家。
出嫁之前,李治将她的封号改为新城长公主,食邑五千户……这个食邑,已经是唐朝公主之最了。
太平公主为了将兄长李旦扶到皇位上,忙前忙后,劳苦功高,最后才得了个五千户的食邑。
而新城公主仅仅只是成年了要出嫁,就获得了同样的食邑,可见李治真是把这个妹妹宠到了骨子里。
几年后,长孙家倒台,李治将新城公主改嫁给了品学优良的韦正矩,两人生活了几年,但感情一般。
一次吵架后,新城公主突然身亡,李治二话不说就将驸马韦正矩斩了,然后荒废朝政,连着哭了几天。他觉得大唐公主的安葬礼仪规格太低,配不上妹妹,就力排众议,以皇后礼仪安葬了新城公主。
现在,这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丫头,正小口小口的吃着鸡蛋糕,认真读着《太上感应篇》,无忧无虑,没有烦恼。
两仪殿中,李世民站在巨大的地图前,听着晋阳方面传来的情报:
“反叛的突厥人被左屯卫大将军率兵斩杀三万余人,尸骸遍地,突厥人多次欲降,均被大将军拒绝……”
程咬金率军出雁门关平叛,不杀过瘾肯定是不会回来的,李世民沉吟片刻,下达了命令:
“让各地刺史守备,做好掩埋尸首的工作,免得爆发瘟疫,朝廷已经任命程知节为河东道行军大总管,统领河东道所有事宜,以后涉及杀戮之事,不用向朝中汇报。”
老李心善,见不得杀人,所以干脆就不听了,直接把权力下放给了程知节,让他便宜行事。
历史上突厥不久之后就重新在草原上立国,是时候打压一下突厥人了,等此战过后,将剩余的突厥人全部迁到关中附近开矿采石铺路修渠,为大唐的崛起出一份力。
一旁的长孙无忌提笔将此事记下来,说起了长安城内的突厥人动向:
“绝大部分突厥人都跟李社秉承着同一态度,认为草原上的突厥确实不服教化,理应平叛,也有少部分人意图摇旗呐喊,已被刑部抓捕归案,如今正在突击审讯。”
李世民问道:
“李社请战了吗?”
长孙无忌翻了翻奏表说道:
“请了,但并非是去河DTZ所部,他希望能去西北的安西都护府,与郭孝恪一起并肩作战。”
上次在朝堂上,李社左右斡旋,想给突厥人争取点时间,结果被骂为叛徒,这位大将军顿时心灰意冷,不再过问突厥之事。
前不久,他将家中的一切突厥物品全部焚毁,家族历史也重新编撰,成了世代在关中居住的汉家儿郎。
李世民说道:
“从御马监选一匹宝马赐给李社,让他安心在西域立功。”
安排完这些,老李坐在人体工学电脑椅上,感受着腰靠的舒适,琢磨起了遏制吐蕃的策略。
大唐之患在于吐蕃,而吐蕃的优势,就是藏河、也就是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这里气候温暖,土地肥沃,再加上海拔相对较低,成了吐蕃的核心地带。
李世民感叹道:
“高海拔真是一条拦路虎,若是平原地区,朕一人率军便可踏平吐蕃,解我大唐心头大患!”
长孙无忌一听便紧张起来:
“陛下,您要遵从神仙法旨,莫要再动御驾亲征的念头了,等扫平高句丽,我等再制定吐蕃之策也不迟……只要想灭,便一定能灭了吐蕃。”
李世民点点头,继续看起了奏折。
另一边,西汉元帝世界,河套地区的平原上,一群群匈奴人从各处押解过来,前往贺兰山东麓,准备接受来自大汉朝廷的……劳动改造!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71388/76822.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