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继承道观,开局武媚娘来上香 > 第380章 儒圣刻刀!【求月票】

第380章 儒圣刻刀!【求月票】


混元宫内,周易听完王嫱的汇报,觉得老甘真是胆大,居然带着刘骜面见匈奴使者,在会谈中悍然出击……就不怕刘骜那小子尿湿裤子?

    不过刘骜表现得倒是挺完美,杀了个副使,又震慑了群臣,坐稳了太子之位。

    等会儿得让王嫱带几箱月饼回去,奖励一下这小子。

    西施来的时候,周易正在琢磨王嫱的道号。

    历史上王昭君不畏条件艰苦,奉命出塞,在十二花神中被奉为不畏严寒、品行高洁的山茶花神,现在虽然不用遵从民俗方面的传统,但她的命相利于冬季开的花,所以周易民主了一把:

    “山茶花、水仙花、梅花……你喜欢哪种?”

    王嫱想了想,最终选择了花朵硕大又极为红艳的山茶花作为自己的道号,就这样,混元宫多了一位山茶仙子。

    武媚娘给她拿来一块不锈钢令牌,并说了一下具体用法。

    西施将勾陈大帝的树叶递给了王嫱:

    “先回去报一下平安吧,免得刘骜等人担忧,等你回来,我还要将儒生笔送到春秋世界,让老夫子试着修复一番。”

    王嫱道了声谢,觉得西施真是人美心善,不愧是天下第一大美人。

    几人送王嫱来到救苦殿,周易在门口宣布允许王嫱往返于混元宫,历史上排名第二的大美女,可以自由出入混元宫了。

    等她带着月饼走后,周易对西施说道:

    “修复儒生笔之前,先问问孔子需要多长时间,要是一年半载不能用的话,就暂时不修复,免得大唐战场上没法使用。”

    大徒弟小小年纪去战场上,其实挺冒险的,儒生笔是他的倚仗,暂时不能长时间离开。

    西施答应道:

    “回去后,我会给老夫子说明的。”

    王嫱马上会回来,几人便没有离开,在救苦殿门口等她。

    小胖丫赵蕊坐在门槛上,双手托着圆嘟嘟的脸庞,唉声叹气道:

    “别人都有道号,只有我和姐姐没有,方才跟王嫱姐姐做自我介绍都没有气势……仙长,我能有自己的道号吗?”

    周易没想到小胖丫居然在意这个,笑着说道:

    “你吃得圆滚滚的,跟满月时的月亮很像,不如就叫明月仙子如何?”

    赵蕊听得两眼直冒小星星:

    “我喜欢这个称呼,多谢仙长……我叫明月仙子,那我姐姐呢?”

    赵嫣一脸希冀的看着周易,想知道自己的道号是什么。

    周易说道:

    “嫣儿轻盈,仿佛一阵风,就叫清风仙子吧……道教的大佬身边几乎都有清风明月两个道童,今天我也奢侈一把,让你二人做我的道童。”

    赵嫣赵蕊姐妹俩顿时并肩站在一起,一本正经的向周易躬身行礼:

    “多谢仙长赐吾道号!”

    西施将文宣王殿供奉着的儒生笔拿过来时,王嫱也回来了,手中拿着一套汉代镶金漆盒,看起来就很高档:

    “太子托我献给仙长,里面还有一份敬献帖。”

    不愧是陈汤教导出来的弟子,送礼就加敬献帖,真是懂事。

    武媚娘接到手中,准备先放到柜子里,等新房修好,专门放在预留出来的收藏室中,跟各个世界敬献的宝贝放在一起。

    周易看了看儒生笔,上次在混元宫蕴养一段时间后,儒生笔的笔尖不那么秃了,但辛弃疾用过之后,笔尖再次变得乱七八糟,感觉这玩意儿不能用浩然正气催发,用了就会变差,倒是用功德对笔没啥影响,可以随便折腾。

    西施拿着儒生笔离开混元宫,重新回到春秋世界。

    她将儒生笔递给孔夫子,又将带来的几箱月饼给了子路:

    “给大家分一下吧,有多种口味,都可以尝尝。”

    孔子接过儒生笔,眼中满是疼惜:

    “损毁如此严重,此物到底经历了什么?”

    他双手捧着儒生笔,闭上眼睛,认真感受一番,颓然的叹了口气:

    “敢问荷花仙子,我孔氏后人,是否做了许多天怒人怨之事?”

    前一段时间,子贡从鲁国来到卫国,详细说了遇到神仙的事,同时也说了儒家被后世扭曲的事,但始终没敢提孔门后人的所作所为,生怕老师气出个好歹来。

    现在,孔子拿着儒生笔,感受到笔内有着一股浩瀚正气,正在被一股邪异的力量抵消,而那股力量的来源,就跟自身的血脉有关。

    所以,他很容易就猜到,定然是孔氏后人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才导致正气之外又多了一股邪气。

    西施本想等孔子去了混元宫,让周易给他讲世修降表、改孔子像等操作,没想到老夫子抓到笔之后,提前觉察到了什么,便说道:

    “汉人王朝时,孔氏后人带头跟皇帝唱反调,动不动就号令天下书生不遵皇令;异族打来时,他们提前将数代前的孔氏族人,都冠上异族名字,还主动剔发易服,对异族摇尾乞怜,并将您的画像,改成了异族的金钱鼠尾……”

    西施刚说到这里,脾气火爆的子路便哐啷一声拔出了佩剑:

    “敢问仙子,我等可以去后世世界走一遭吗?”

    这种不肖子孙留着也是祸害,不如提前替师尊清理门户……大家宁愿孔氏一族绝后,也不愿看到这一幕发生。

    其他孔门传人也围了过来,面色不善。

    孔子倒是很淡定,看着西施问道:

    “孔氏后人最过分的是哪一朝?”

    “明朝,这也是最后一个汉人政权,明朝之后便是满清,他们入关时,曲阜的孔氏后人没少帮忙摇旗呐喊。”

    听到这话,孔子闭眼沉思一会儿,对西施说道:

    “若哪天混元宫去了明朝之人,还请仙子告知,老夫有事相托。”

    说完,他冲大家挥挥手:

    “该干嘛干嘛去,莫要围堵在此处。”

    等弟子们三三两两离开,孔子拿着儒生笔说道:

    “这支笔内部已被玷污,用得越多,损毁越快,老夫打算重新换笔尖后带在身边蕴养,约莫一年时间,便可复原。”

    听到这个时间,西施刚准备说别的世界等不起,孔子突然拿着自己著史时修改竹简用的青铜刻刀递给了她:

    “此物乃是我修复错字使用,带在身边已近五十年,你拿到仙长处,看能否使用,若可以,便暂且交换。”

    春秋前期,蘸墨书写的普及程度还不高,想要记事,很多时候需要用刻刀雕刻在竹简上,后来蘸墨书写盛行之后,刻刀的作用逐渐变成了橡皮擦……将竹简上写错的字刮掉重新书写,这就是刀笔的由来。

    孔子时期,除了刻刀之外,还有专用的削刀,使用起来更方便,但孔子身为礼教的推行者,比较传统,坚持用刻刀涂改。

    战国开始,削刀就成了文士的主流,一直到汉代结束,刀和笔在文房中都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官府中专门负责记事的官差,也因此有了刀笔吏的称呼。

    随着宣纸的出现,削刀的地位降低,但却并没有消失,而是衍生出了裁纸刀、压衣刀、镇纸刀等文房用品和装饰品。《水浒传》中,宋江杀阎婆惜用的压衣刀,就是一种防止长袍下摆飘起的文士用品。

    西施拿着刻刀回到混元宫,交给了周易:

    “仙长,老夫子说儒生笔内部已被玷污,他暂时用刻刀交换,您看此物能否使用。”

    周易接到手中,整把刻刀顿时变得暗淡了一些,缝隙处还生出了铜绿,但整体仍呈现出金色,跟范蠡送的纯钧宝剑很相似。

    周易回到房间,打开黑色记事本,法器栏中很快就有了新增:

    【法器:儒圣刻刀】

    果然是法器,还是儒圣法器,这可比儒生笔高端多了,尤其是儒生笔后面还带个残字,跟儒圣刻刀完全没法比。

    武媚娘问道:

    “此物该如何使用呢?也是用功德和浩然正气吗?”

    这个问题,周易也不清楚,现在工地一群工人在干活儿,他也不敢胡乱尝试,打算先收到文宣王殿供着,等李白来了,让大徒弟在前线使用一下。

    反正那边的吐蕃人急需净化,只要大徒弟不搞出污染严重的脏弹,就可以随便折腾,想杀多少杀多少。

    离开房间,他刚要去文宣王殿,突然看到了正在跟赵嫣赵蕊聊天的王嫱……西汉末年好几个大儒呢,大徒弟几天后才过来,有这个时间,不如给刘向刘歆父子,看这爷俩儿能创造出什么惊喜。

    想到这里,周易将刻刀递给了山茶仙子王嫱:

    “这是孔圣人的刻刀,乃是一件法器,应该是用浩然正气催发的,你带过去,让刘向刘歆父子研究一下,看能不能摸索出具体用法。”

    除了刘向父子之外,陈汤的迷弟陈咸,其实也是个大儒,尤其是晚年王莽当政时期,陈咸愤而辞官,带着儿孙隐居山林著书。

    第一次转送这么重要的物品,王嫱有些担忧:

    “若是有人强占着不还该当如何?”

    一旁正在喝蜂蜜水的西施柔声说道:

    “若是有人不给,你召唤神雷劈死他全家便可,谁霸占就劈谁全家,他们再笨,也会有长记性的时候。”

    王嫱:??????????

    姐姐,这么狠毒的话,是怎么从你那张漂亮的樱桃小嘴里说出来的?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71388/76838.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