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风起
第475章 风起
一场关于蔬菜的会议正在花城市政府举行。
会议由陈观叶主持,其一直兼任著花城市蔬菜领导小组的组长。
没事时风平浪静,有事时就得他出面了。
最近有关叶菜农残的风潮又吹了起来,再加上菜贱伤农的新闻不断,也让他不得不召开会议。
陈观叶在上首位置坐下,随后让各部门开始介绍情况。
叶菜农残的问题由来已久。
不过花城开展无公害蔬菜城市建设已有两年时间,取得的成果不菲。
虽偶有漏网之鱼,但从整体上来说,蔬菜农残问题改善很明显。
最近的这股风有些过了。
这也是与会者的一致观点。
「这是日本针对中国叶菜出口蓄意已久的阴谋,目的就是为了限制国内叶菜出口。」
「目前全市受到影响的菜场和蔬菜基地都不少,无论是国营农场,还是从玉、合兴、东升这样的合资和港资企业都损失惨重。」
陈观叶挥了挥手,道:「贸易层面的问题农业部等有关部门已经在处理。
我们要做的是尽快消除负面影响,让市民放心吃菜,解决现在大面积滞销的问题。」
顿了顿,陈观叶看向出席会议的何承平。
「何总,蔬菜果品公司的生意有受到影响么?」
「唉,难呀,领导。」何承平说道:「从批发到零售,各个环节都在亏损。
越秀市场大量商户在持续亏本经营,加大加强加快卖菜,但菜仍不见少,每天还要倒掉不少。
零售的菜店生意也很差,大街小巷都是走街串户的蔬菜摊贩。
他们没有税负和人力成本,价钱卖得极其便宜,菜店完全竞争不过。
再这样下去,资金缺口只会越来越大,经营不下去的菜店只会越来越多。」
这是一个暂时无解的难题,涉及到国企改革,陈观叶没有深入聊,只是让何承平继续发挥好批发市场的作用。
陈观叶又点了农业局局长的名。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减少产能,今年种植面积增加太快了,供应严重大于市场需求,出口又受阻,才导致了现在的滞销。
局里跟著会发一份警惕蔬菜面积再扩大的通知~」
陈观叶微微颔首,还算有点用的办法。
会议持续进行,各部门陆续发言,提出了一个个消除舆论影响、解决蔬菜促销的办法。
只能说尽力在解决。
会议结束后,陈观叶在回办公室路上,才想起了靠谱鲜生。
他向秘书康铭问道:「增城的合利农业怎么样了,有没有受到影响?」
合利农业带有『扶贫』性质,涉及的范围广,牵扯的农户多,市里还给配套了项目,如果也发生了滞销,影响不小。
而且陈观叶还指望著靠谱鲜生多参与扶贫项目,没钱可不行。
康铭说:「这我近几天还真没了解过,我马上打电话去问。」
陈观叶想了想,说:「去我办公室打,我也听听他怎么说。」
「行。」
到了办公室后,康铭就拨通了电话,过了一会儿才被接通,声音有些嘈杂,片刻后才听清晰了些。
「喂喂喂,康秘书。」
「陈总,听得清了。」康铭沉声道:「领导很关心合利农业的情况,最近经营怎么样?」
「还可以吧。」
康铭看了看陈观叶,后者示意他继续问,康铭又说:「是么,最近叶菜出口日本受阻的新闻持续发酵,花城叶菜滞销也比较严重,领导刚才还在担心合利农业,毕竟你们的面积大,在番禺和沪市也都还有叶菜基地,生怕你们销售不利。」
「谢谢领导关心,合利农业的经营很健康。」
「哦~那就好,那就好。」
康铭略微有点卡壳了,别人都要死要活了,你还很健康,你不该给领导诉下苦么?
陈观叶也微微皱起了眉,感觉很不对劲。
想了会儿,康铭才又问道:「陈总,你们的菜怎么卖的?」
「最近合利农业出口业务做得比较多,卖得还可以。」
「往东南亚吗?」
「没,往日本卖。」
「往日本?!」康铭提高了声音,他刚才提到了叶菜出口日本受阻!
「对的,小日本~」
语气有点轻挑,陈观叶已经凑到了电话旁,侧耳仔细听著。
康铭又问:「日本才修订了【食品卫生法】,提高了农残检测标准,你们是怎么通过审查的?」
「就直接通过的。」
「什么意思?」
康铭能感觉到对面可能很忙,时而还能听到对面的吵闹,但他确实太好奇了。
许是感受到了他语气的变化,小陈总换了个位置,声音才更为清晰。
「领导,我知道,小日本刻意下调了氯氰菊酯类农药的残留上限嘛,但对靠谱鲜生没影响,我的菜农残一直在修改后的标准之下。
而且早就在日本获得了有关认证,抽检了好几次也都全部达标,小日本国内因为这事菜价也在猛涨,闹得民怨沸腾,他没理由不让我这种合格企业通关啊!」
康铭听明白了。
陈观叶也明白了。
还真就如他所说,就那么直接通过的,没有什么弯弯绕绕。
但正是因为这样,才更令人惊讶和错愕,合著日本搞针对,结果还有一条漏网之鱼在闷声发大财?
白担心了。
「让他来我办公室一趟。」
「陈总,领导让你来一趟。」
「我听到了。」
…
陈家志也被陈大官的声音吓了一跳,他刚好就在越秀的门店里,今天是水果店整顿后开业的日子。
明亮的装修,丰富多样的品种,高大上的摆盘,还有优惠活动,开业后就引来了大量的客流。
陈家志是在帮忙接客时接到的康铭的电话。
此刻却也只能和薛军打了个招呼,然后就赶往市政府,距离也很近,开车几分钟到了。
这还是他第一次来市政府。
市政府大楼很有历史,看起来很低调内敛。
陈家志从侧门进入,还打了个电话,才在指引下到了陈观叶的办公室。
他打量了下,除了比较宽敞外,也没什么特殊的。
陈观叶正在一张红木桌子上办公,听到动静,伸手指了指椅子,道:「坐。」
陈家志没坐,「领导有啥事么?」
陈观叶瞥了他一眼,又道:「坐下说,也没什么事,就是随便聊聊,康铭,给小陈总泡杯茶。」
「好。」
陈家志也就大大方方的坐下。
陈观叶此时已平复了心绪,问道:「合利农业现在一天能往日本出口多少菜?」
「也就100吨左右。」
「100吨?!」陈观叶讶然道:「合利农业现在一天产出多少菜?」
陈家志道:「大约170吨上下,有70吨主要是供港和内地销售。」
「难怪你说经营很健康。」陈观叶目光灼灼的盯著陈家志,「你这是在闷声发大财啊!」
这时康铭也把泡好的茶给放在了桌上,陈家志手指轻轻扣了下桌面。
「其实也很不容易,为了控制农残,靠谱鲜生这一年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夏天时因为农药减量使用,常常几十上百亩菜地一夜之间毁掉……」
陈家志娓娓道来,带入了真情实感。
陈观叶和康铭也颇为动容,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份决心和坚持。
靠谱鲜生付出了,如今也只是因缘巧合下的丰收了。
「也就是说除了合利农场,繁荣菜场和江心菜场也在保持对日出口?」
「嗯。」
陈观叶没再刨根问到底了,了解到这个程度已经足够了。
靠谱鲜生不声不响的,确实在闷声发财。
这对他来说也是个好消息。
「小陈总,有没有兴趣接受一下采访?」
「算了吧,就卖个菜,也算不得什么大事。」陈家志还是想尽量低调点。
陈观叶沉吟道:「那就不露脸,报导一下靠谱鲜生出口的事。
市里需要这样的好消息提振一下信心,同时这也是建设无公害蔬菜城市的重要成果之一。」
「好。」
花城是全国第一个喊出建设无公害蔬菜城市的城市,也是陈观叶所主导的政策。
靠谱鲜生在刻意针对下还能获得日本准许出口,这是政绩的体现。
陈家志明白了他的意思,想了想,又说:「领导,我可以提供一些日本方面的农残数据,应该有用。」
「说说看。」
「这次日本针对的是氯氰菊酯,对叶菜类的规定最大限量标准是0.1ppm。
然而,在日本国内,这一标准却很宽松,比如油菜是2ppm,白菜和圆白菜是1ppm,番茄是0.5ppm,像根茎类的萝卜,其限量标准更是达3ppm。
相比之下,日本对国内的农残要求标准是极为严苛和不合理的。
如果说国内的是毒菜,那日方国内消费的农残可达3ppm的萝卜岂不是剧毒菜?」
陈家志解释了ppm所代表的含义后,陈观叶和康铭切实的感受到了区别对待的差异。
「小陈总果然专业,难怪靠谱鲜生现在能闷声发大财!」
「嗨,我也就靠这点东西混饭吃了。」
…
一天后。
花城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专题报导:【我市叶菜正常出口日本,未受农残检测影响】
文章开篇就提及花城两年前提出打造全国第一个无公害蔬菜城市。
随即引出最近的『对日叶菜出口频遭退货』事件,提及对比了日本在农残标准上的差别对待。
紧跟著的文章内容就大篇幅与靠谱鲜生有关。
即使在日本严苛的农残标准下,花城仍有蔬菜企业保持著强劲的对日出口。
「据悉,我市蔬菜龙头企业靠谱鲜生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目前仍保持著对日日均出口150余吨叶菜。
同时,其也是我市『菜篮子』工程重点保供企业,在江南市场、越秀市场、布吉农批等多地设有档口和配送中心;
在市区经营有多家零售菜店,为我市市民提供了绿色有机的新鲜蔬菜……」
在随后的内容里,文章又用近乎照搬的方式,摘抄了靠谱鲜生绿色有机农产品综合有效植保防控体系的内容。
从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产品收获,到优良品种、种苗基地、病虫害预测预报、防虫网、黑光灯、杀虫灯、粘胶板,以及几个统一管控,最终才确保了产品的全程无污染监控。
这篇文章写得洋洋洒洒,扬眉吐气,振奋人心!
陈家志看了后,也猛的喊了一声:「写得好!」
他不知道此刻有多少人再看这份报纸,但他自己看了很提劲,就像小学生考了一百分回家被夸奖的感觉。
这时,陈正旭走了进来。
「咋了,陈总,在楼梯上就听到你在喊好了,又有新的订单了?」
陈家志把报纸给了陈正旭,「公司上报了,你自己看。」
几分钟后,陈正旭也在半空中挥了挥拳头,「确实写得好!」
陈家志这时已冷静了不少,沉吟道:「这篇文章会被市里很多人看到,等中午和晚上还有电视台报导,正旭,让兄弟们做好准备吧~」
「好!」陈正旭知道这意味著什么,「还要出口,基地的菜够么?」
陈家志说:「浦东新区宣桥菜场和MH区浦江菜场马上有菜上市了,基地还没完成海关备案,暂时不具备出口的条件,可以先往花城发货。」
「好,我去安排。」
「你联系配送的,档口我来跟。」
李才去了沪市,陈正旭肯定忙不过来,有了市里的宣传,配送、档口乃至几家菜店生意都有可能变得不一样。
接下来发生什么都有可能。
陈正旭留在办公室打电话,陈家志则拿著寻呼机和手提电话到楼顶联系了档口的几名销售员。
让他们关注新闻,看报纸,看电视,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同时及时调整拿货量。
沟通完,回办公室,陈正旭也差不多联系完所有配送点位。
陈家志又给宣桥菜场播去了电话,「让胡场长来接电话。」
等了片刻,胡春梅呼著粗气的声音传来,「老板,有什么事?」
「有哪些菜能割了,小一点也无所谓。」
「那就很多了。」胡春梅解释道:「为了抢时间,我播种比较杂,地一出来就播。」
陈家志说:「没事,准备收菜,有什么收什么,尽快发往花城,不懂的问敖德海。」
胡春梅很冷静,又问:「具体收多少菜呢?」
陈家志道:「先收,要得比较多,做好持久发货的准备。」
「好。」
不能出口日本,让胡春梅有些遗憾,但菜一种出来就能卖出去,同样很幸运。
为了宣桥菜场和浦江菜场的蔬菜销售,公司的财神爷可都来了沪市。
现在,一个电话问题就解决了,作为场长,她仅需要种好菜,其他的交给老板和公司完全足以。
胡春梅是典型的川渝悍妇,一双胳膊比有些男的大腿还粗,身手却很灵活矫健。
她挂了电话,骑著摩托车出门,用她的大嗓门喊著一个个小组长的名字,声音传得很远很远。
「收菜,拿菜筐收菜!」
「往花城发货!」
「李磊,开三轮车去制冰厂买冰袋,没冰袋就买冰块!」
「快,快,快!」
「争取晚上把货发走!」
胡春梅像自带著大喇叭一样,迅速而又准确的下达著一个个命令。
菜场熟练工不够,收菜效率可能较慢,所以要抢时间。
她没考虑过今天发不出去货,没有冷库,但离得不远的浦江菜场也能出菜了。
她和黄山通了信,对方还在犹豫要不要今天开收,但很快就被胡春梅说通了。
一个菜场收不够发货量,那就两个菜场一起凑!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71432/76738.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