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杨铁心与穆念慈
第551章 杨铁心与穆念慈
阿苦和郭靖在吃肉,武成玉则在慢慢忍受改造毛孔的刺痛,也就在此时,武成玉突然笑了,在酒楼前不远处的空地上忽然来了一对父女。
空地刚才无人,可很快在空地后方处插了一面锦旗,白底红花,绣著「比武招亲」四个金字,锦旗左侧地下插著一杆铁枪,右侧插著两枝镔铁短戟。
有一老一少来到空地中央,看似父女二人,那老父拿起铜锣敲打三下,很快周围就涌来一群闲汉。
敲锣之人腰粗膀阔,甚是魁梧,但背脊微驼,两鬓花白,满脸皱纹,神色间甚是愁苦,身穿一套粗布棉袄,衣裤上都打了补钉。
他上前两步,向周围众人团团作了一个四方揖,朗声说道:「在下姓穆名易,山东人氏。路经贵地,一不求名,二不为利,只为小女年已及笄,尚未许得婆家。
她曾许下一愿,不望夫婿富贵,但愿是个武艺超群的好汉,因此上斗胆比武招亲。
凡年在三十岁以下,尚未娶亲,能胜得小女一拳一脚的,在下即将小女许配于他。
在下父女两人,自南至北,经历七路,只因成名的豪杰都已婚配,而少年英雄又少肯于下顾,是以始终未得良缘。」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顿,抱拳说道:「中都是卧虎藏龙之地,高人侠士必多,在下行事荒唐,请各位多多包涵。」
至于旁边那个少女,穿的就比老父光鲜一些,十七八岁年纪,玉立亭亭,虽然脸有风尘之色,但明眸皓齿,容颜娟好。
那锦旗在朔风下飘扬飞舞,遮得那少女脸上忽明忽暗,却始终没有表情,无悲无喜,可眼神之中看得出甚是要强,也带著几分倔强。
武成玉看到这二人后倒是难得在万针攒刺之中露出几分笑意。
杨铁心和穆念慈,找的你们好苦,又见到了两个原著中有相当戏份,可穿越以来一直没见到的角色。
茫茫人海想要精准的找到某个人,尤其是在古代,没有天眼,其实是要碰运气的。
武成玉将李萍和郭靖接回江南后,对李萍言及杨铁心应该未死,只是流落江湖,但始终没有解释自己为什么知道。
李萍虽然半信半疑,也不知该如何追问,可还是拜托武成玉帮忙寻找杨铁心下落。
武成玉就让阿苦出力,以丐帮遍布天下的眼线,找一对父女,打著比武招亲的旗号游走天下。
但这一回运气欠佳,武成玉也说不出杨铁心现在的具体模样,几年下来一无所获。
现在看看穆念慈的样子,刚刚长成,搞不好这比武招亲也是最近才开始的,之前还不知道这父女俩在干什么。
总之,通过丐帮寻找他们二人的计划失败,唯一能精准一点的是,杨铁心和穆念慈最终会在这中都出现。
武成玉结束桃花岛一行后,算算大致日子,现在应该是原著里郭靖跟著江南七怪离开蒙古草原的时候,也只有此时,杨铁心二人会出现在这里。
若是错过了,搞不好没有郭靖出现的情况下,杨铁心二人终究会落入杨康手中,也最终难得善终,不得不说,杨铁心和包惜弱自刎殉情也是原著中一大意难平。
现在原著中的剧情因为武成玉已经大多崩坏,只有这一事件还存在发生的可能,所以武成玉带著郭靖和阿苦马不停蹄赶到中都,这几日一直在这酒楼等待。
皇天不负有心人,杨铁心和穆念慈终究还是出现了。
杨铁心的样子已经是沾染风霜多年的老者,他年龄只有四十多,可外形看去足足有五十几岁,杨家将的后人,使枪一辈子,那腰终究不免弯了下来。
而穆念慈,长相倒是与83版射雕里扮演者杨盼盼完全不像,脸盘子没那么大,倒是有后来那个蒋芹芹的几分神韵。
此女的命运也称得上坎坷,并且是后来那个神雕大侠杨过的生母(这里用的是常规设定,不是秦南琴,作者都不知道这个女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不过这一世杨过应该没机会出现了。
没有了杨过,算不算是武成玉制造出的意难平呢?这笔帐是很难算明白的。
「靖儿,过来。」,武成玉对著郭靖招了招手,郭靖立刻放下手中的解手刀,走到武成玉身边。
阿苦好奇,手中拿著羊腿,嘴里嚼个不停,也凑了上来。
武成玉指向场中那两人:「这老汉就是你那叔父杨铁心,当初答应你娘找到他,总算是不辱使命。
看到旁边那两枝镔铁短戟了吗?这是你父亲郭啸天的随身兵器,今日终于能物归原主了。」
郭靖的神情立刻呆滞,几个呼吸之后才回过神来,他先是看向杨铁心,母亲李萍曾经跟他形容过,这位叔父长得身量很高,白净面皮,略有几分秀气。
可眼前这个老汉,哪里是母亲形容的那般,脸上皱纹能夹死蚊虫,说老态龙钟有点过了,可看年龄绝对五十开外。
当年郭杨两家大雪之夜突然遭遇毁家之难,父亲郭啸天拼死断后,叔父带著母亲和婶子突围。
母亲只记得叔父背心中箭,伏马而去,母亲和婶子则被段天德抓住,接著婶子被带走,母亲被段天德留下当做护身符,至此郭杨两家再难聚首。
若非师父忽然开口,所有人都以为叔父已死去多年,更没料到有一天师父会突然带他来中都,说是找自己的叔父?
对自己师父的本事,郭靖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理解,仿佛总有会知道一些完全没有前因后果的事情,也从来不解释自己的消息来源。
不过有一件事他很清楚,自己这个师父会时不时恶搞一下自己,让自己出点丑,但却从来都不会欺骗自己,他说这是杨铁心,那眼前之人必然就是自己的叔父。
紧接著他的目光转向那两把镔铁短戟,当时叔父是带著这对短戟一起突围的,这也是郭家的家传之物,据说是将当年梁山好汉赛仁贵郭盛的长戟重新熔炼而成。
李萍的词汇很难形象的形容出一个人的外貌,更别提经历了十几年的变迁,但这一对短戟对李萍来说已经是深入灵魂,她曾经不止一次的画下来,短戟的每一个细节都画的仔细无比。
郭靖一看到短戟就确信这是自己父亲所留下的兵器,与母亲所画一般无二。
虽然知道问也没用,但郭靖还是忍不住开口:「师父,你到底是怎么知道叔父没死,又是如何知道他会来中都?」
话一出口,回答的却是阿苦:「你就别问了,你这个师父一天到晚神神秘秘的,总是知道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我敢肯定他根本从来没见过你叔父,但他就是知道。
就像前段时间,军费不足,他就突然派背嵬军跑到荆州,以官府拨钱修建天宁寺的名义将寺里的和尚们暂时迁走,然后将天宁寺团团围起来,没过多久就弄出一个南朝梁元帝的宝藏来。
那整整一座三丈多高的佛像,谁能想到泥塑之内完全是由黄金打造,佛肚子里更有无数金银财宝。
你师父甚至还知道这些财宝上都附上了剧毒,提前使用生石灰等东西,将这些财宝泡在里面解毒。
等背嵬军将这个宝藏带回姑苏时,咱们姑苏团练军和义军未来十年的军饷都绰绰有余。
要知道两方的军队加起来已经有十五万了,都是精兵,十五万大军十年军饷一朝解决。
你大师娘听说之后,当即从金国星夜赶回苏州,好好的犒劳了你师父一番。
可你师父呢?他这辈子好像都没去过荆州,那天宁寺从南朝梁元帝到现在可是将近八百年,连里面的和尚都不知道那佛像是个宝藏,偏偏你师父就知道。
我事后问他多少次,他就是不说,还说叫我猜,我才懒得猜呢,反正你师父装神弄鬼起来比他的武功更厉害。」
武成玉微微一笑,就像阿苦说的,他确实没去过荆州,可是当时义军的饷银确实不够了,养兵是要花钱的,粮草、兵器、马匹,每一天都是天文数字。
之前将杭州附近帮派灭门,外加姑苏附近官员多年贪污所得,都被武成玉拿来养兵,可随著他和红娘子摩下兵马越来越多,且训练的都是精兵,这点钱就入不敷出。
后来拿到了明教百年积累,算是缓了一口气,但重新修缮明教基地,给义军家属建造家园就花去小半,剩下的还不知道能撑多久。
这时候除了找那些贪官化缘,就只能打起所谓宝藏的主意。
金系武侠世界是一脉相承的,十几部小说里关于宝藏的不少。
雪山飞狐中长白山的闯王宝藏,鹿鼎记里的清朝宝藏,碧血剑里的闯王宝藏,随便拿一个就能养兵,奈何这些都是出现在明末清初时期,好几百年后才有。
只有连城诀里的天宁寺宝藏才有可能存在,天宁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虽然不确定宝藏一定在南宋之前就有,但至少是有希望,最多也就是白跑一趟罢了。
原著里记载的就是江陵天宁寺,江陵就是后世的荆州,天宁寺当地人都知道,宝藏所在地也不需要什么地图,就找天宁寺里最大的佛像即可。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宝藏带毒,不过只要事先有所准备,想要将金石之物沾上的毒素去除也甚是容易。
武成玉就让宋木带领两百背嵬军远赴荆州,宋木行事稳重,极有指挥才能,区区小事根本不用他费心。
后来的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这宝藏虽然不知道究竟是何时出现,但南宋时间已经有了,宋木稍稍行遮人耳目之事,很快找到宝藏,清除毒素,然后又长途跋涉的运回太湖东山岛。
结果真的是义军未来十年可以吃饱吃好了。
三丈高的黄金佛像,重达几千斤,按照南宋一斤等于十六两的换算,仅仅这些黄金就价值几百万两白银。
还有佛像肚子里藏有金柱、金麒麟及大量珠宝,综合估值更是吓人,是黄金佛像的十几倍都不止。
至此义军和团练军的军饷再无短缺之苦,红娘子至少减轻了一半的担子,甚至义军的潜力也大为提高。
所以正如阿苦所言,欣喜若狂的红娘子确实好好搞劳了武成玉,武成玉说是给红娘子的彩礼,而这样的彩礼哪个女人能扛得住。
只不过从此在所有人心目中,武成玉的神秘莫测算是根深蒂固了,他不知道如何解释,只能咬紧牙关。
武成玉此刻当然不能回答阿苦的话,只能转移话题:「靖儿,你知道我们将来要做何等大事,你胯下小红马神骏非凡,将来征战沙场,不如就用你父亲这对铁戟,也算不负你先祖威名。」
郭靖抱拳对著武成玉深深一礼:「师父大恩,靖儿无以言表,定当执此铁戟,驱除鞑虏,复我汉家江山。」
「我信你,不过,先看戏,那个女孩是你叔父养女,长得不错,公然比武招亲,定然惹来些狂蜂浪蝶,还需要你来保驾护航,貌似好戏已经开场了。」
只见杨铁心交代之后,等了一会,只听人丛中一些混混贫嘴取笑,又对那少女评头品足,却无人敢下场动手,正有离去之意,却不料有两人同时下场。
一个是肥胖老者,胡子大半斑白,起码五十多岁,一个则干脆是个光头和尚,两人下场后引得周围闲汉大笑,又挑拨离间,煽风点火。
这二人色迷心窍之下,居然自己动起手来,和尚使的是少林罗汉拳,以武成玉的眼光立刻知道是得了真传的,不是流传到外面却练不得法,看来又是个不守清规的少林和尚。
另一个则是武林中流传最广的五行拳,这老头也算练得纯熟,拳脚沉雄,莫瞧他年老,竟是招招威猛,只不过这五行拳比起燕青拳都多有不如。
换而言之,下场殴斗的二人打得不可开交,又出招凶猛不留余地,可却都是不入流的玩意儿。
只见二人打出了真火后,居然动起了兵刃,眼看就要血溅三尺之时,居然是杨铁心忽地欺身而进,飞脚把和尚手中戒刀踢得脱手,顺手抓住了那胖子手中铁鞭鞭头,一扯一夺,那胖子把捏不住,只得松手。
杨铁心将铁鞭重重掷在地下,和尚与胖子互望一眼,不敢多话,各自拾起兵刃,钻入人丛而去。
观战的武成玉三人看得有些无聊,平日里能跟他们交手的都至少是一流以上,突然见到不入流的家伙著实辣眼睛。
阿苦倒是啧啧说道:「你这叔父一看练得就是外门武功,算不得精深,但出手时机恰到好处,收放自如,看来这些年下了不少苦功,不过他不通内功,外门功夫也没有产生内劲,顶多算是三流。」
郭靖则说道:「师父,既然寻到叔父,且容我前去相认,这里人多眼杂,是非也多,还是避让些为好。」
武成玉的眼睛却突然眯了起来,嘴角一歪:「不急,正主已经来了。」
那招亲场地外围成一圈圈的人群突然骚动,从外面挤进来一群人,伴随著鸾铃响动,是数十名健仆拥著一个少年公子驰马而来。
一个身著华贵锦袍的俊美少年从马上翻身而下,看著锦袍上比武招亲四个字邪魅一笑,又转头看向穆念慈,从上到下打量了几眼。
倒是窗前注视的郭靖突然咦了一声:「居然是他。」
>
(https://www.pcczw.com/wx/71446/76667.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