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
推荐阅读:九龙夺嫡,从稳健皇子开始吃瓜 说好开发消消乐,大闹天宫什么鬼 斗罗:武魂圣子,骗麻众女 斗罗:开创机兽族,我为机战王! 我大海贼,你说我刚出海? 督公 在一人之下搞黑科技 金铲求生:一福星一个彩色海克斯 封神:我是比干,阳谋大师 斗罗:武魂烈空炎链,禁封诸神
第280章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喔!!!】
有一说一,《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这首作品,在歌名刚刚经由主持人的嘴被播报出来的时候,很多人就感觉到一种别样的感觉……
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在历史上一直都是有著其「特殊的地位」。
作为大家公认的「红歌代言人」,沈铭恩的曲风一度都是非常的「主旋律」的,在此之前无数个「宣传」里面都曾经单独提过这首作品是沈铭恩亲自操刀谱曲作词并演唱的,那么在这个歌名出来的第一时间,很多人就自发的产生了很多的「联想」……
尤其是歌名的那个乐章的后缀「保卫黄河」,感觉真的就是一下让人联想到了那段峥嵘岁月,那段被小日子入侵的屈辱历史……
那个时候,好像的确有过那么一段时间,小日子妄图以黄河为界限,分割我们的国土。
如果这首作品是跟那段岁月有关的话,那么其主题本身就非常的令人期待,加之这首作品是一首「合唱」题材的作品,跟「黄河」的「浪涛汹涌」如果也产生一些「联系」的话,那么其发生的那种「化学反应」,可就一下抓住了不少观众的心啊!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沈铭恩和晨曦乐团合作的这首《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的确没有让任何人失望。
虽然说,「朗诵」这种「表演形式」,非但不主流,在绝大多数时候还被很多现在的年轻观众认为特别特别的……尬!
但沈铭恩刚上来的那两句朗诵,真的是将那种「精气神」通过「说」的方式给演绎了出来!
身穿一席中山装的他,头发做了一个背头的造型,光洁的额头和鲜明的五官一整个展现在观众们面前,「朗诵」的时候,他的眼睛炯炯有神,神色异常庄重,嗓音洪亮,底气十足,给人一种「根儿正苗红」的感觉。
说句实话,沈铭恩本身的这个「形象」就给人一种非常的「根正苗红」的感觉。
他就是那种很经典的,自律、阳光、帅气的型男形象,得益于常年锻炼,他的身材很好,一米八几的大高个子,身上看不出一丝赘肉,穿著一些正式装束,真就给人一种「少年自有少年狂」的感觉。
因为不怎么控制饮食,也很喜欢吃肉,所以沈铭恩总给人一种「气血很足」的感觉,眼睛炯炯有神,说话铿锵有力,也正是这份「气血足」,才让他在念那几句「朗诵」的时候,是那么的「有力量」!
裆燃……
这也多亏了现场乐队老师的配合。
其实单独的一段朗诵是真的很尬的,但有了乐器的加入就显得不一样了,人的耳朵会自动的被乐器给代入到某种情境里去,在那种情境里再去听那段朗诵,感觉自然不一样。
该说不说的,沈铭恩开的这个头儿真的非常好,几句朗诵能将观众们代入进去这也还真不是一般人随便想做就能做到的……
说来也是好笑,其实本身沈铭恩并没有特定开头的这个「朗诵」是自己来的,如果不是因为这场演出他是主角之一,可能C位他都不一定愿意站。
人家「晨曦乐团」这边呢,本身是有这种负责「朗诵」的人选的,之前那位被沈铭恩「当中羞辱」过的乐团副团长姜旭就是其中的佼佼者and「代表性人物」!
但是吧……
在「排练」的过程当中,大家发现,姜旭也不知道是上了年纪还是啥,朗诵的时候总有些软绵绵没力气的感觉……
情感、动作,包括语气的停顿、声音的大小、音色……等等这些都没啥毛病,就是给人一种「中气不足」的感觉。
说好听点儿叫特么「中气不足」,说难听点儿就给人一种「虚」的感觉。
然后乐团长陈凝就提议,让沈铭恩尝试一下……
你别说,效果非常地好!
虽说沈铭恩在「技术」方面相较于姜旭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但是这个最重要的「中气」哈基恩这家伙是要多少有夺少!
所以最终,这个「朗诵」的开头责任,就这般落在了沈铭恩的肩膀上。
事实证明,沈铭恩也算「幸不辱命」,这个开头进入的很好……
也因此,在乐团所有人随著指挥一同进入到歌曲主要合唱部分的时候,那种效果才会那么强!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该说不说的,这种合唱乐团真的是有其独特的「魅力」,要知道在所有人不同声部齐唱的那一刻,所有的观众都有种……
仿佛在听「冲锋号」的感觉!
急促、激昂的主基调,就真的仿佛模仿了黄河的波涛汹涌一般,一下就将所有观众代入进去了!
哪怕有一些觉得沈铭恩前面的「朗诵」不太行的人,也都还没来得及吐槽,就一下被这段高燃的合唱给拉了进去!
本来很多人就已经被点燃了!
在那般情况下,乐团的各位,又展现出了非常高超的「演唱技巧」!
在演唱完那几句合唱之后,他们紧接著又压低声线唱著:
「河西山岗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演唱方面,《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是以一种经典的「卡农式轮唱」,也就是「复调手法」来演唱的。
这种「卡农式轮唱」讲究的是通过声部的「接力」形成非常强烈的「听觉冲击力」!
而事实证明这种演唱方式的选择也为作品增添了很多色彩,刚上来高燃的那两句「风在吼马在叫」之后紧接著压低上线进「河西山岗万丈高」,接著又大声齐唱一句:
……
「万军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
「游击健儿逞英豪!」
……
大开大合,却又张弛有度,2到4个声部的多声部演唱先后进入,后一个声部重复前一个声部的旋律,形成「你追我赶」的效果!
给人一种,仿佛千军万马丛不同方向集结,最终汇成不可阻挡的洪流的感觉!
【卧槽!卧槽啊!】
【啊啊啊!!!】
现场的观众们如何不知道,反正国内这边同步直播间里,国内的观众们可是一整个就燃起来了啊!
【厚礼蟹,这是啥!】
【这是我不付费就能听的嘛?!】
【我他妈都配听这么好的了?!】
【感觉这合唱水平好高啊,一下就被代入进去了好吗!】
【好家伙,真亏我刚听歌名的时候还以为这是一首歌颂黄河的歌曲,会比较舒缓,谁知道这完全是一首战歌啊!】
【哈哈哈……同楼上,我也以为呢!】
……
战歌!
这两个字开始在国内这边同步直播的直播间里不断反复的被刷屏。
其实光听歌名,没有提前曝光歌曲内容的情况下,只是看歌名,很多人还真以为这得是一首「歌颂黄河」的作品……
作为我国的母亲河,这条河流里也的确拥有著太多太多的故事可以被歌颂。
但话又说回来了……
如果是单纯的歌颂黄河,或者是抒情歌曲,或许还真的没有那么大的「张力」!
正是因为这首《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的「战歌」属性,才会一上来,就点燃了每一位国人的热情!
裆燃,这也跟编曲的编排密不可分……
演唱部分不必多说,说说配器,也就是乐器部分吧。
交响乐团这边是以定音鼓、小号、军鼓来强化节奏的,钢琴或乐队的强奏模拟出了枪炮声、马蹄声,让音乐直接变成了一个「听觉战场」,打破了传统合唱的「整齐话语」,直接使得整个演出变得更具动态的战斗感!
可以说,就歌曲的编排部分,真的处处都是细节!
裆燃,就「专业」、「技术」……等等各方面,晨曦乐团的演唱成员、交响乐队也真的是一整个「拉满了」啊!
尽管!
在此之前!
沈铭恩和晨曦乐团的这场「合唱」类型的演出,已经被大肆宣传,观众们的期待值已经到达了一个顶峰到不能再顶峰的地步!
可在这一刻,在《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开幕的这一刻,观众们的期待,还是得到了最大的「满足」啊!
沈铭恩这家伙,从《华语打歌中心》时期开始到现在,都仿佛在告诉观众们,他们大可以尽可能的对他抱有最高最高的期待,他都可以全部满足!
这叫什么?
这踏马就叫「实力」!
……
「端起了土炮洋枪!」
「挥动著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
舞台上的演唱还在继续,歌曲带给所有人的「震撼」也在不断地蔓延著!
「喔!」
「厚礼蟹!」
「WTF!」
「这唱的也太棒了!」
现场这边,无论是前来为同胞捧场的华侨、留子,还是那些「慕名而来」的老外们,有一个算一个,基本上全都在《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这首作品来到中间段的那个时间里,露出了惊艳的表情。
老外有时候比咱们国人诚实,他们看到那些令他们惊艳的作品那反应真的很夸张,你瞧瞧现场的这帮老外,导播老师的镜头扫过他们,有些人都捂著脑袋,瞪大双眼,做出一副看到了非常「惊世骇俗」的作品的模样。
足以想像,这首作品,究竟带给了老外一种怎样的震撼了吧?
其实对于这帮老外来讲,或许他们第一时间很难get到《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这首作品里的内涵,也无法获知歌词内容,从而理解到我们国人的那种「民族大义」……
说白了,歌词是有「国界」之分的。
但是!
「音乐」可没有国界啊!
美声、合唱、交响乐……等等这些东西,在大漂亮这边可是非常受欢迎的,普遍被他们奉为「高品位、高格调」的代表。
或许他们听不懂咱们的语言,get不到歌曲里要表达的那些「精神内核」,但是他们最起码能听得懂那音乐,听得懂合唱团所有人「一浪迭一浪」的声音!
更听得懂交响乐队钢琴、提琴、弦乐……等等乐器齐奏和鸣的声音!
那叫什么?
那特么就是「专业水平」!
而就只是「专业水平」这一点,沈铭恩和晨曦乐团,也足够让这帮老外震撼的了!
此刻……
沈铭恩和晨曦乐团的「专业水平」,也就才刚刚展露了冰山一角!
接下来,才是拿手好戏!
他们继续唱著:
……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
相较于前面第一段的演唱,这一段里很明显的男声、女声有一个参差,女声在前带领,不同声部的男声后进入,不同的声部重复同样的旋律,就像是之前说的那种「你追我赶」的效果,明明人没有那么多,却硬是凭借声音,唱出了「千军万马」的感觉!
每一个人的声音都是那么的干净,那么的纯正,一群美声怪专业方面简直令人发指,镜头扫过,每一个人的的「情感」又是那么的「饱满」!
其实听第二遍,很多人也会有不同的体会……
不仅仅是乐团成员们的演唱方式不同了,更加具有层次感了,大家对「歌词内容」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的歌词摒弃了空洞的口号,直接以「具象场景」来传递战斗意志,使得每一句都具有强烈的画面感。
就说方才这几句吧,「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用天地间的「嘶吼」、「咆哮」,将黄河的奔腾与民族的愤怒绑定在了一起,让听众瞬间就感受到了危机与力量!
这叫什么?
这属于是一个「自然意象」创造出来的「气势」!
那种气势本身就足够凶猛,迭加不同的演唱方式,用声音来诠释出来,哪怕是听不懂歌词的老外,也能感觉到咱们的母亲河黄河的那种「浪涛汹涌」,一浪迭一浪的感觉。
可以说,只是至此,这首《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就已经在很多观众的内心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了……
而这,才仅仅是一个开始!
……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71544/76938.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