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第二十四枚勋章(月末求票)
推荐阅读:半岛:从龙套到忠武路影帝 我在俄国当文豪 凌晨三点,车站前的地雷系 我在诡异都市当剑豪 队魂 历史病了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异世纪福音圣男 逼我上梁山,你有这个实力吗? 造反成功后,方知此地是红楼
半个月后,一个海风带着咸湿气息的夜晚。
浙省,舟山某处戒备森严的军港码头,探照灯的光柱划破夜幕,在深色的海面上投下晃动的光影。
没有仪式,没有闲杂人等。
几艘大型平板驳船静静地靠在专用的深水泊位,上面覆盖着厚重的军用帆布,勾勒出庞大而令人心动的轮廓。
老范穿着便装,但站姿依旧笔挺,他身边站着几位从首都连夜赶来的、神情严肃的技术专家和总装干部。
何雨柱没有现身,一切交接事宜,早已通过加密频道和单线联系人安排妥当。
“范局,所有‘货物’均已到位,这是清单。”一名身着港口工作服的中年人将一份文件递给老范,低声道,“按照约定,共一千三百二十个标准集装箱单位和四百二十个大型集装箱。初步外部查验,铅封完整,但是.”
“但是有一些有弹痕,里面的还需要.“
老范接过文件,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他当然知道弹痕意味着什么,就是不知道何雨柱那边付出了多少人。
他深吸一口气,对身后的专家团队挥了挥手:“开始吧,注意,严格按照规程操作,重点是查清内部状态和完整性。”
专家们立刻行动起来,如同精密仪器般散开。
在荷枪实弹的警卫注视下,帆布被小心翼翼地掀开一角,露出里面喷涂着英文标识、捆绑牢固的板条箱和特制支架。专用的检测设备被连接上去,开箱查验在指定区域内紧张有序地进行。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只有海涛声和偶尔传来的工具轻响。
一位老专家从某个打开的箱体内抬起头,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对老范点了点头,声音有些发颤:“范局,东西没错,枪战有意避开了核心部件的集装箱,没有动用重武器其他都是刮擦痕,没什么太大影响。”
老范紧绷的脸颊肌肉终于松弛下来,长长地、无声地舒了一口气。
他抬头望向北方四九城的方向,心中默念:“柱子,这份礼,太重了.”
交接持续了整整一整夜。
当黎明将至,所有“货物”确认接收完毕,并开始由军方车队分批转运至指定地点后,老范才拖着疲惫却兴奋的身躯,回到临时下榻的招待所,用手机给何雨柱发去了一条仅有几个字的讯息:“货已平安入库。”
几乎是前后脚,西飞,宋厂长的办公室里宋厂长也接到了类似的消息不过是:“清点完毕,无误,货已发出,不日抵达,请妥善接收!”
宋厂长停下了紧张的踱步,狠狠地搓了一把脸,让自己清醒些,又看了一遍短信,举起右臂狠狠地挥了挥,口中兴奋道:“老何你牛逼!这辈子就服你!”
他一晚上他都没睡,就在等消息。
本来他要去亲自接货的,被老范拒绝了。
宋厂长收到货的同时还拿到了惊喜,本以为是维护资料的货柜里面,居然还有F15的全套资料。
当时他脑子都不转了,还是保卫处长狠狠的戳了他一下他才清醒过来,压抑着激动低声对保卫处长道:“安保提高到最高,我先去打个电话!”
“好,要不要请求支援?”
“暂时先不要,等打了电话再说。”
保卫处长点了点头转头去布置去了。
老范接到宋厂长的电话时,正在办公室里琢磨怎么给何雨柱请功。
听到“F15全套资料”几个字,他握着话筒的手猛地一紧,呼吸都滞了片刻。
“你确定?不是维护资料,是全套技术资料?”老范的声音压得极低,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千真万确!老范,包装箱上标的代号和编号,跟咱们之前弄到的一点零碎情报对得上!初步翻了翻,不只是气动和结构,连火控雷达的源码和发动机的部分核心曲线都有.这他娘的”宋厂长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老范,这玩意儿.柱子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他就这么塞在装零配件的货柜里送过来了?”
老范脑子里嗡嗡作响,他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F-16已经是意外之喜,这F-15的资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一块砸穿地板的金砖。
何雨柱这哪里是送礼,这是直接把一个时代的差距给搬了回来!
“老宋,”老范深吸一口气,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你听着,这件事,从现在起,列入最高机密。所有接触过这批资料的人,立刻签署保密协议,进行隔离审查。资料原地封存,我会立刻派人不,我亲自带人过去。在我到之前,一片纸都不准再动,也不准对任何人提起,包括你上级!”
“我懂,我懂!你放心,我已经把东西单独封存在三号保密库了,厂子的安保我也提高到最高了,你看用不用。”宋厂长连忙保证。
“我会让人过去协助你们保卫处,等我,你要稳住,稳住。”
“好。”
挂了电话,老范在办公室里来回踱了几圈,心潮难平。
他拿起外套,一边往外走,一边对秘书吩咐:“给我备车,去机场,立刻去西飞。上面要是问,就说我去督导F-16部件接收的后续工作。”
几个小时后,老范的专机降落在西飞附近的军用机场。
然后直接乘车抵达西飞。
进了宋厂长的办公室,宋厂长一愣:“老范你怎么直接过来了。”
“我不放心,你等我先打个电话。”说着老范拿起了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那边看着来电显示的号码还有点懵,电话号码他们都是备案的,可西飞不知道他们电话啊,那边就以为西飞出了什么事。
“喂,这里是**干休所,你们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刚子,我是范乐安!”
“局,局长,这个电话”
“你先听我说。”
“是。”
“秘密调你们分局二十个最好的外勤过来这边,要完全信得过的,要快!”
“明白。”
挂了电话老范和老宋对视一眼,从对方眼中都看到了笑,这惊喜太大都变成惊吓了。
“老何那边?”宋厂长问。
“那边你就别操心了,那就管好你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会亏待他的。”
“你确定?”
“我就这么不值得信任,柱子可是我的救命恩人!”
“啊?我怎么没听说过。”
“你没听过的多了,总之你放心吧,就算我不行还有你方叔。”
“好。”
等外勤赶到后,宋厂长引着老范穿过层层岗哨,进入地下深处的三号保密库。
厚重的合金门在身后关闭,库房里灯光冷白,照着一排排高大的档案柜。
而在房间中央的隔离桌上,摆放着几个硕大的、外观普通的军用板条箱,箱盖已经打开,露出里面码放得整整齐齐的缩微胶卷盒、磁带盘和一摞摞厚厚的、带着英文标识的技术手册。
老范走上前,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拿起最上面一本手册。
封面上清晰的“F-15A Flight Manual”字样刺入眼帘。
他随手翻开几页,里面是密密麻麻的曲线图、结构分解图和参数表格。他又拿起旁边一盒标注着“AN/APG-63 Radar System Source Code (Partial)”的磁带,指尖竟有些微微颤抖。
“这是,这是原档,怪不得,怪不得.”老范没说下去。
宋厂长听懂了,F15没有面世,应该跟这些有关系。
“那不是二十年前”宋厂长没忍住道。
“慎言!”老范低喝。
宋厂长点点头,低声道:“老范,这情分咱们可怎么还?”
“还不清了.”老范长长吐出一口气,眼神变得锐利而坚定,“那就把事情做好,把这些东西,尽快、尽好地消化掉,变成咱们自己的东西。这就是对他,对国家,最好的交代。”
“诶”
“行了,这事以后不要讨论了!”
“嗯。”
“老宋,这里交给我带来的人接管。你立刻组织最可靠、最顶尖的技术团队,准备进行初步研判和资料整理。记住,范围要小,宁缺毋滥。所有参与人员,包括你在内,在项目解密前,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指定区域。”
“明白!”宋厂长挺直腰板。
老范又在保密库里待了很久,仔细查看了部分资料目录,心中越发震撼于这批资料的全面和深入。
直到天色微亮,他才带着满心的复杂情绪,悄然离开西飞,登上返回四九城的专机。
他没有回单位,而是让司机直接将车开到了南锣鼓巷。
清晨的胡同里还很安静,只有早起遛鸟的老人的身影。
老范让司机和警卫留在巷口,自己整了整衣领,走到九十五号院门前,轻轻叩响了门环。
等了片刻,院门吱呀一声打开,露出何雨柱的身影。
他穿着练功服,似乎刚打完拳,额角带着细微的汗珠,看到老范,脸上带着意外之色。
“你怎么来了?你这会不应该在忙么?”何雨柱道。
“怎么不请我进去坐坐?”
“请!”何雨柱侧身让开。
两人一前一后走进书房,何雨柱冲外面喊了一声让小满准备两份早饭过来。
回来后,何雨柱给老范倒了杯温水,自己则端起旁边的紫砂壶抿了一口。
老范没有坐,他站在书桌前,看着何雨柱,深吸一口气,然后对着何雨柱,缓缓地、郑重地鞠了一躬。
何雨柱端着茶壶的手顿了一下,眉头微蹙:“老范,你这是干什么?”
老范直起身,眼圈有些发红,声音低沉而沙哑:“柱子,我代表.很多人,谢谢你。”
何雨柱放下茶壶,奇怪道:“这话从何说起?”
“你就跟我装糊涂吧,上批货你夹带了什么东西,你不清楚?”
“你们满意就好,这次没少挣钱,算是赠品了。”何雨柱答的轻描淡写。
“你,你”
“行了,激动什么,看你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说不过你。”老范气得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端起温开水咕咚咕咚喝了个干净。
缓了缓情绪后,老范接着道:“你知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能让我们少走多少弯路,节省多少时间和资源!这.这根本不是钱能衡量的!”
“你要这么说我是不是还要多收几分钱,问题是你们给得起么?”何雨柱揶揄道。
老范尴尬的一笑:“给不起!”
他坐在这个位置,很多事还是能猜到一些的,比如何雨柱当初护送那批学生和科学家回来后,西北进展急速,对外公布的时间其实是要晚几年的。
再比如,青岛港某港区莫名封港,接着海军水下项目突飞猛进。
大连港,舟山港,这是军事上的,还有民事上的,一桩桩一件件,如果真要细数,拿什么给?
“我也没打算要!”何雨柱笑着道。
老范却没笑,他紧紧盯着何雨柱:“柱子,你跟我说实话,搞这些东西你到底付出了什么代价?海上那两艘船”
何雨柱摆摆手,打断了他:“老范,有些事,过去了就让它过去。东西怎么来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现在在家里了。后面怎么把它们消化好、利用好,是你们的事。我这边的事我自己处理。”
老范看着他平静无波的脸,知道再问也问不出什么。
他了解何雨柱,不想说的,谁也撬不开他的嘴。
“总之谢谢。”老范最终只能再次郑重地道谢,他知道这两个字太轻,但此刻除了这个,他不知还能说什么。
“行了,一起去吃早饭吧,你肯定是饿着肚子来的。”
“好。”
出书房前,老范又停住脚步,回头道:“柱子,如果有人跟你不对付,你都可以找我。”
“任何人?”何雨柱笑了。
“你这人”老范无奈摇头,怎么可能是任何人,他还没狂到那个程度。
然后,他跟着何雨柱一起去了餐厅,老范离开后,何雨柱独自在书房里坐了一会儿,目光落在窗外院子里那棵老槐树上,神情莫测。
过了片刻,他起身,拿起院中一杆白蜡木长枪,开始一招一式地演练起来,枪风呼啸,仿佛要将所有纷繁的思绪都搅碎在这晨风里。
小满知道他心里有事,就把孩子们都拘束在屋里,透过窗户看着他在外面舞枪,不过孩子们都没见过大伯(爷爷、外公)这么快的舞过枪,一个个兴奋的小手都拍得通红。
一个月后,一份加盖了“绝密”印章的订货清单,被西飞的机要通讯员送到了华高科总经理陆书怡的办公桌上。
清单上的项目明确而具体:七十套适配于新型战机的国产化航电系统核心处理模块、高速数据总线接口单元以及抗强电磁干扰的特种连接器组件。技术要求极高,交付时间倒是没卡那么紧。
陆书怡立刻意识到这份订单的分量,她召集了电子科技实验室和精工部门的负责人。
“这是一场硬仗。”陆书怡将订单要求投影在屏幕上,“标准很高,但我们必须保质完成。”
实验室负责人仔细看着参数,眉头微蹙:“陆总,这套系统和我们之前为‘十号工程’预研的架构兼容性很高,但部分接口协议和抗干扰指标要求更苛刻。我们需要对现有设计进行针对性强化,尤其是恶劣环境下的稳定性测试周期不能缩短。”
精工负责人接着道:“对应的特种连接器和结构件,材料和处理工艺需要微调。我建议立刻成立联合攻关小组,两边同步推进,交叉验证。”
“可以。”陆书怡雷厉风行,“抽调各科室骨干,成立‘飞鹰’专项组,我亲自担任总协调。资源优先保障,遇到问题直接上报。目标是:半年内,拿出首批合格样品。”
华高科这座庞大的科研机器,再次为了航空高速运转起来。
几天后,宋厂长亲自给何雨柱打了个电话。
“老何啊,还有个事得麻烦你。”
“你个老小子什么时候这么客气了。”
“嘿嘿,别人都是求我办事,我是求你办事,所以对你是真要客气点。”
“说吧,什么事?”
“我们这边,需要引进一批高性能的计算机系统和服务器,主要用于.嗯,复杂的流体计算和结构仿真。听说你们黄河是AMD小型机和那个New-Vison在国内的重要代理商?”
何雨柱握着话筒,嘴角微不可察地扬了一下,语气平淡:“是啊,老宋。怎么,你们敢用外面的系统?”
“华高科的达不到要求,那边的黄工让我找你。”
“哦,你那边确定了,采购流程能过?”
“确定了,采购流程我自己想办法,另外,别人不了解你,我还不了解你么,你敢用的自然就是安全的。”
“别,这话你可别乱说,我可担不起!”何雨柱道。
“那我郑重的问一下,老何,这东西,安全性方面.靠谱么?”
“你既然这么问了,那我也不糊弄你,别人用的靠不靠谱我不知道,给你用的肯定靠谱。”
“真的?”
“你刚刚还说了解我,这才几句话的功夫,怎么,把自己说的吃回去了?”何雨柱调侃道。
“价钱呢?”
“成本价加运费,够朋友吧?
“太好了!缺的就是钱!”
何雨柱想了想又问:“你们就没点特别的需求,比如需要某些非标准的驱动或者运行库,我们的技术团队也能提供‘深度定制’服务,确保系统和你们的应用环境完美契合。”
“不是,你这么专业的么?”
“我学过啊!”何雨柱道。
“额,这你也学过?”
“你以为我就是个土大款?”
“好吧,具体要求我会让人送给你,不过”
“放心吧,大不了弄零件回来,让人上门,你们看着调试,总行了吧?”
宋厂长在电话那头明显松了一口气:“太好了!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那就这么定了,我马上让人走采购流程!”
“顺便提醒你一句,外面的工业设计软件,你们最好不要用。”
“行,我知道了,兄弟单位我也会提醒一下。”
“那就这样吧。”
何雨柱的生活似乎重归平静,每日里不是逗弄孙辈,便是与老方、老赵或是新回来的洪浪手谈一局,偶尔过问集团大事,细节则全然放手。
过了一段时间老范又来了一趟,不过是找到的老方,俩老头嘀嘀咕咕了好久,然后老方就消失了一阵子。
一日,老范与老方联袂而来,神色不似往常。
三人照例在何雨柱书房落座,小满奉上茶后便掩门离去。
老范抿了口茶,放下茶杯,沉吟着开口:“柱子,上面准备解密一些东西?”
何雨柱拈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抬眼看他,没接话。
老方接过话头,语气带着一种难得的庄重:“‘两弹一星’功臣,要正式评定、表彰了。这是大事,惊天动地的大事。那些埋名隐姓几十年的老家伙们,该得到他们应得的荣誉了。”
何雨柱缓缓放下茶杯,目光扫过两位老友:“这是好事,没有他们,腰杆子挺不直。”
老范盯着何雨柱,语气变得极为认真:“柱子,我跟老方商量了,觉得这里头,该有你一个。”
书房里霎时安静下来,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鸽哨声。
何雨柱闻言,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失笑摇头:“老范,方叔,你们糊涂了?我何雨柱是什么人?一个商人,运气好些的商人罢了。这种荣誉,是给那些隐姓埋名、在大漠戈壁耗尽心血的科学大家的。这话以后千万别再提,传出去让人笑掉大牙,我自己脸上也挂不住。”
老范方眉头一竖,就要反驳,老方抬手止住他,目光依旧锁定何雨柱:“柱子,别人不知道你干了啥,我还不知道么?是,你不是科学家,没在试验场算过公式、熬过通宵、吃过沙子。但有些事,功劳簿上不写,不代表它不存在。别的先不说,当年.”
“方叔,不都说了不提了么?”
“不行,必须要提,现在都解密了,有什么不能提的。这些年,你通过黄河,通过华高科,明里暗里支援了多少项目,提供了多少外面弄不来的东西、解决了多少技术瓶颈?要个功勋怎么了,这是你应得的!”老方沉声道。
“提有用么?”何雨柱摇头。
“怎么没用,那边也是有档案的,还有参与的人还在。”
何雨柱没有回话。
老范忍不住插话,语气激动:“柱子,这不是争,这是你应得的,是还原历史!是告诉后人,除了台前的英雄,还有人在背后默默支撑!你以为我们是为了你个人?我们是觉得,这段历史,不该被埋没!”
何雨柱拿起茶壶给两人续上水,可他的手是在抖的,谁也不想一辈子在做幕后英雄,可是.
“方叔,老范,”他再次开口,“你们的心意,我领了。可我不能站在台前,真把我推到那个位置,对谁都没好处。”
老范长长叹了口气,身子向后靠进沙发里:“你小子总是有你的道理。”
老方也像泄了气的皮球,嘟囔道:“就知道说不通你”
何雨柱脸上这才露出一丝真切的笑意,举了举茶杯:“喝茶。这事翻篇了。”
然而,这事怎么可能翻篇呢。
两老头可没放弃。
他们开始找一些当年的亲历者、知情人,以写回忆录、提供史料等方式,在不触及核心机密的前提下,侧面印证何雨柱在那些峥嵘岁月中起到的作用。
然而,这个过程远比他们想象的艰难。
岁月流逝,许多当年的关键联系人已经故去。
健在的,由于没接触过何雨柱,无从写起,或者根本就不了解内情。
一次次的碰壁,一次次的失望。
但他们没有放弃。
老范通过仍在体系内的关系,尝试调阅一些已过解密期的外围档案,希望能找到蛛丝马迹。
老方则是根据记忆继续寻找,比如当初给何雨柱送军装和军衔的,比如当初送何雨柱离开沙漠的,比如
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数月的奔波,他们终于找到几位当年曾间接参与接收材料的人。
“老胡,您还记得五七年那会儿,有一个默写资料的年轻人么”老方道。
“他还活着?”
“对。”老方道。
“那你这次是为了”
“对。”老方道。
“需要我做什么?”
“一份证明材料,另外帮我寻找更多能写材料的人。”老方道。
“好。”
随着关键人物找到,一份份证明材料被写了出来,不光是证明人的,还有证明那些资料的作用的,总之参与过的都出了力。
当老范将整理好的材料锁进自己办公室的保险柜时,他对老方感叹:“这小子,给自己披的‘隐身衣’太厚了。想给他记上一笔,都比登天还难。”
老方哼了一声,脸上却带着复杂的笑意:“他不一直这样?咱们啊,也算是尽了心了。”
一九九九年春末,四九城的杨絮飘得正盛。
老范与老方再次踏进九十五号院书房时,老范郑重的从随身携带的旧公文包里,取出一个没有标识的牛皮纸档案袋,轻轻放在何雨柱面前的红木书桌上。
“柱子,”老范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经过长达数月的材料核实、多方印证、层层评审。上面,有了结论。”
何雨柱的目光落在那个厚厚的档案袋上,没有立刻去碰。
老方深吸一口气,接话道:“你何雨柱,为国家的国防尖端技术突破,提供了不可或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关键资料。经审议,决定授予你功勋奖章。”
书房里静得能听到窗外杨絮轻触窗棂的细微声响。
何雨柱的脊背依旧挺直,但搭在膝上的手,指节微微蜷起,透露出平静外表下的波澜。
“但是,”老范语气加重,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出于对你个人安全、对你庞大商业体系稳定、以及对历史复杂性等多方面因素的考量,这项荣誉,不入公开名录,不登报,不宣传。只记录于绝密档案。授勋仪式,仅在最小范围内,由我们二人代表进行。”
何雨柱缓缓抬起头,目光从档案袋移到老范和老方脸上。
他脸上没有什么激动狂喜的表情,反而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糅合了释然、感慨与一丝怅惘的神情。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只是化为一声极轻的:“谢谢!”
老方眼眶瞬间就红了,别过头去,用力眨了眨。
老范站起身,走到何雨柱面前,他没有立正敬礼,而是缓缓伸出双手,郑重地捧起那个档案袋,递向何雨柱。
何雨柱沉默着,也站起身,双手接过。
档案袋入手沉甸甸的,里面除了文件,显然还有别的东西。
他打开系绳,从里面小心地取出一个深蓝色、天鹅绒衬里的扁平方盒,以及一份薄薄的、盖着鲜红印章的决定文件。
他的指尖在那冰冷的盒盖上停留片刻,然后,轻轻掀开。
盒内红色衬布上,静卧着一枚勋章。
金色的五星、稻穗环绕着中心的核心图案,在书房不甚明亮的光线下,流转着沉静、内敛却无比厚重的光芒。
旁边另有一枚略小些的,是表彰他在其他领域贡献的奖章。
没有绶带,没有华丽的装饰,只有这枚勋章本身,和它所代表的一切。
何雨柱久久凝视着勋章,呼吸变得深长而缓慢。
他伸出手,指尖极其轻柔地拂过勋章的表面,那冰凉的金属触感,却仿佛带着灼人的温度。
一滴泪,毫无征兆地从他眼角滑落,迅速没入衣襟,没有第二滴。
他迅速合上盒盖,将其紧紧握在手中,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他抬起头,看向老范和老方,眼圈泛着红,嘴角却努力向上牵起一个弧度,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沙哑:“值了”
老范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老方抹了把脸,瓮声道:“东西收好。这事,就到这儿了。”
没有掌声,没有观礼者,只有三位老人在这间安静的书房里,完成了这场跨越数十年的历史追认。
何雨柱将勋章盒和文件仔细地收回到档案袋里,却没有立刻收起,而是就那么放在书桌上,用手按着。
小满似乎察觉到什么,端着一盘新沏的茶和几样点心轻轻推门进来,看到书房内三人沉默而立的气氛,以及何雨柱眼角的微红和书桌上那个陌生的档案袋,她什么也没问,只是默默将茶点放下,对老范和老方微微颔首,便又安静地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门。
何雨柱转过身,脸上已恢复了平时的沉静,他端起一杯茶,对老范和老方示意:“以茶代酒。”
三人举杯,轻轻一碰。
茶香袅袅中,一段历史被郑重归档,留于史书。
而生活,依旧向前。
再说另一头,过年前,几辆悬挂特殊牌照的厢式货车,上面还拉着黄河集团的技术工程师,经过层层检查,驶入了西飞厂区。
宋厂长和几位所里的技术负责人早已等候在此。
黄河带队的工程师姓刘,很年轻,但人很沉稳。
他指挥着人员将封装严实的机箱卸下,同时将一份厚厚的技术文档递给宋厂长。
“宋厂长,按照董事长吩咐,这是全套系统。硬件是基于AMD最新架构的高性能小型机集群,软件是深度定制的New-Vision服务器系统。我们已经根据贵方之前提供的应用环境清单,预装了必要的编译器和基础运行库。”
宋厂长接过文档,翻看着里面密密麻麻的配置清单和系统架构图,虽然很多专业术语看不太懂,但那份严谨和细致让他安心。
他看向刘工:“调试需要多久?”
“硬件部署和系统基础调试,预计一周。”刘工回答,“但后续与贵方具体应用软件的适配和优化,需要所里的工程师和我们一起进行。董事长特意交代,我们的团队会驻场,直到所有关键应用都能稳定跑通,达到性能预期。”
“驻场好!驻场好!”宋厂长当然知道这是意味着什么,何雨柱这是送人才来了,只要这些人审查合格,基本上就算是他西飞的人了。
“东西装在哪?”刘工问。
“需要什么配合,直接找李总工。”宋厂长指着身边一位戴着深度眼镜的中年人说道。
李总工上前与刘工握手:“刘工,欢迎!”
简单寒暄后,李总工带着刘工等人开始干活,计算中心成了厂里最忙碌的地方之一。
黄河的技术团队与西飞的工程师们混编在一起,日夜不停地忙碌。
机房里,指示灯如星河般闪烁,风扇发出低沉的嗡鸣。
命令行界面上一行行代码飞速滚动,屏幕上复杂的三维模型和流场图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生成、变换。
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
一个用于模拟极端载荷下翼盒结构响应的自研程序,在移植到新系统后频繁报错。
双方工程师一起熬了两个通宵,逐行检查代码,最终发现是一个不起眼的内存边界处理问题,在老系统上侥幸没暴露,在新平台的高并发环境下被放大。
问题解决的那一刻,李总工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对刘工感叹:“以前算一个工况要排一晚上的队,现在真有点不习惯了。”
刘工笑了笑:“硬件是基础,后面算法和模型优化空间还很大。我们董事长说了,以后硬件升级也只收成本价。”
“太好了。”
何雨柱接到勋章前,当第一批大规模、高精度的全机气动仿真结果,在远超预期的时间内呈现在宋厂长面前时,他盯着屏幕上那清晰捕捉到细微涡流结构的压力云图,半晌没说话。
他回到办公室拿起电话,打给了何雨柱。
“老何,”宋厂长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你送来的东西太好了!不只是快,是以前很多不敢想、不敢算的模型,现在都能上手了!这对我们梳理十号机的气动数据、优化后续改型,意义太大了!”
电话那头,何雨柱的声音依旧平静:“能用上就好,你那边还要继续加人才,软件人才。”
“明白!”宋厂长哈哈大笑道。
随着新计算中心全力运转,西飞的研发进程明显提速。
不仅仅是十号工程本身,其预研中的下一代战机概念方案,也借助这强大的算力,开始了更深入、更细致的虚拟验证与迭代。
而在华高科,“飞鹰”专项组的进展同样顺利。
基于扎实的前期预研和明确的需求指引,适配新型战机的航电核心模块与特种连接器样品,提前几个月通过了实验室环境下的所有测试。
陆书怡亲自将测试报告送到了何雨柱案头。
“爸,样品达标了。下一步是送往西飞,配合整体系统进行联试。”
何雨柱翻阅着报告,点了点头:“按计划推进。告诉西飞那边,联试阶段,华高科的工程师也必须全程跟进,现场解决问题。”
“是。”
陆书怡离开后,何雨柱看向书桌上那份关于集团战略方向的草案。
金融风波过后,香江的地产已由何耀祖带人稳住阵脚。
内地的地产在何凝雪和洪浪的带领下,并开始向内陆纵深发展。
特区的通讯电子产业在何耀宗带领下,顶着金融风暴后的市场压力,坚持向产业链上游攀登。
许大茂的中医药联盟初步形成了合力,开始在标准与专利上掌握一定话语权。
何雨鑫主导的基建与重工板块,伴随着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东风,订单稳步增长
541厂整改初见成效,现在正在全力研发两栖类特种作战单位,而支撑他们继续研发的是押运防爆车、特警冲锋车等等特种车辆的订单。
黄河汽车厂、直升机厂、钢铁厂等等都欣欣向荣。
而水面之下,华高科(X院)已深深嵌入国家最尖端的研发体系,与黄河主体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共生与隔离。
海外的AMD、New-Vison、泰山、NeoComm、君悦等公司也在稳步发展。
马上就是千禧年了,要说何雨柱最关注的还是互联网、手机、通讯卫星这些。
于是他提笔开始写集团下一阶段的发展纲要。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71638/76783.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