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红楼之贾玉京 > 第232章 贾琼下狱

第232章 贾琼下狱


第232章  贾琼下狱

        当天夜里,贾琼一个人在书房中思考了很久。

        太上皇要看他的书稿明显只是个幌子,他的真实目的,很可能是为宁王脱罪,这并不难猜。

        贾琼考虑的就是该如何应对,是随了太上皇的心意,还是敷衍一番,亦或者是据理力争。

        反复权衡之后,他终于拿定了主意。

        第二天一早,贾琼便带着三国前二十一回的书稿出了门。

        一路来到重华宫门口,贾琼像上次一样递牌子觐见。

        守门禁军拿着他的腰牌进去不久,一名将官便疾步走了出来。

        来人贾琼正好认识,正是冯紫英之父,神武将军冯唐。

        冯唐隔着老远就抱拳说道:“贾大人。”

        贾琼拱手施礼说道:“冯将军。”

        冯唐笑道:“贾大人随我来,太上皇正在蓬莱阁等你。”

        贾琼点点头,跟着冯唐进入宫门。

        离开了众人视线,冯唐便换了称呼,他小声问道:“贤侄,太上皇因何事召你入宫?”

        贾琼指了指手里拿的布袋说道:“太上皇要看我写的新书,让我送书稿过来。”

        冯唐说道:“宁王马上就要进京了,太上皇这时候召见你,目的怕是不那么简单,贤侄可要小心些。”

        贾琼点点头说道:“多谢世叔提醒,我省得。”

        两人一路来到蓬莱阁殿外,冯唐对贾琼说道:“我就送到这了,贤侄自去吧。”

        贾琼点点头,来到蓬莱阁前,对守门太监说道:“请公公通禀一声,贾琼求见。”

        “贾大人稍等。”

        小太监进殿通禀,很快便出来说道:“贾大人请进。”

        贾琼整了整衣冠,走入殿内,见太上皇斜坐在龙椅上,忙上前几步,躬身施礼道:“臣贾琼参见太上皇,上皇万岁金安。”

        太上皇说道:“平身吧。”

        贾琼将手里的布包高举过头顶说道:“谢太上皇,您要的书稿臣带来了,请太上皇御览。”

        太上皇点点头,一旁伺候的云奇便上前接过包袱,打开之后将书稿递上。

        太上皇接过看了一眼,问道:“贾琼,这是你写的吗,字迹为何如此娟秀?”

        贾琼躬身答道:“回太上皇,这不是臣的原稿,是臣的几个妹妹校验抄录的。”

        太上皇点点头说道:“朕现在眼睛有些花了,看书吃力。

        听说你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你来讲给朕听吧。”

        贾琼躬身说道:“是,太上皇。

        臣这本《三国演义》,讲的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到西晋灭吴,三分归一的故事。

        臣写的是演义小说,这里的人物故事有一些是虚构的,但是进程与历史大体相仿。”

        太上皇点点头说道:“朕知道是演义,你直接讲书便是。”

        贾琼忙说道:“是,臣遵旨。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

        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

        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尽被大浪卷入海中。

        光和元年,雌鸡化雄;六月朔,黑气十馀丈飞入温德殿中;秋七月,有虹现于玉堂,五原山岸尽皆崩裂。

        <div  class="contentadv">        种种不祥,非止一端。”

        贾琼说到这里,太上皇忽然插言说道:“东汉末年也是灾祸频发啊,看来汉朝灭亡也是天意使然,气数已尽。

        贾琼,你怎么看啊?”

        贾琼躬身说道:“回太上皇,臣以为天意固然重要,但是民心才是根本。

        天意也许难测,但民心若在,则江山不失。”

        太上皇听完微微点头说道:“不错,继续吧。”

        “是。帝下诏问群臣以灾异之由。议郎蔡邕上疏……

        后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

        帝尊信张让,呼为“阿父”。

        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贾琼讲到此处,太上皇又出言打断道:“阉人作乱,古来不绝。

        贾琼,你说这是为何?”

        贾琼说道:“回太上皇,宦官常在帝侧,是皇帝亲近之人,自然更容易获得皇帝信重。

        若是帝王昏庸,便很容易被其蒙蔽,听信谗言。

        古来宦官作乱,皆为权力过大所致,只要严加约束,阉人之路便不足道也”

        “嗯,继续。”

        “中平元年正月内,疫气流行。

        张角散施符水,为人治病,自称“大贤良师”。”

        ……

        就这样,贾琼说书,太上皇不时插上一句,一直说完第五回,太上皇才叫他停下。

        “好了,说了这么久你应该也累了,今天就讲到这吧。

        你这本书写得很不错,比前面那些都好,不愧是我大楚第一才子。”

        贾琼忙躬身说道:“谢太上皇夸赞,臣实在不敢当。”

        太上皇这时突然问道:“宁王勾结白莲教,意图谋反,这件事你怎么看?”

        贾琼暗道正戏来了,他昨天就猜到太上皇很可能想让他救宁王。

        白莲教里,只有高层的几个人知道宁王勾结白莲教,而这些人的审讯工作都是贾琼经手。

        他如果说宁王只是被人蒙蔽,并不是有心勾结白莲教,就可以免了他的这条罪名。

        而查抄宁王府的是徐山,宁王谋反的证据还在他手里,如何定罪还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虽然知道太上皇的意思,但是贾琼却不打算顺他的心意,他昨晚就已经拿定主意了。

        贾琼躬身说道:“宁王身为皇室宗亲,却行此悖逆之事。

        若不严惩,恐怕诸藩影从,天下不宁。”

        太上皇闻言脸色沉了下来,他说道:“贾琼,你可想好了再说。”

        贾琼顶着巨大的压力,坚定的说道:“宁王罪责深重,理应严惩!”

        太上皇眼神突然变得锐利起来,他一字一句问道:“何为严惩?”

        贾琼深吸一口气说道:“斩!”

        太上皇闻言勃然大怒,咆哮道:“大胆!大胆!

        来人,把他给朕拖出去,廷杖一百!打入天牢!”


  (https://www.pcczw.com/wx/71752/117882263.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