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红楼之贾玉京 > 第308章 地头蛇

第308章 地头蛇


第308章  地头蛇

        因为江淮局势的持续动荡,海商们怕受到波及,所以纷纷离开了盐城。

        原本热闹拥挤的港口变得异常萧条,除了一些破旧的渔船舢板,连一条像样的海船都看不到。

        不过就在这冷清的港口外,一行人却在披星戴月的赶路。

        一人当先策马而行,他身形修长,面容清秀,身穿绿袍,胸前绣着鸂鶒,显然是个七品文官。

        虽然他面带威严,但是还是让人一眼便能看出他年岁并不大,也就二十岁出头的样子。

        此人正是盐城县令张兆阳,贾琼的同窗好友,也是他的同年,隆庆壬午科进士。

        张兆阳也是少年天才,当年金榜题名时才十九岁。

        不过也是因为年轻,心态不够稳定,所以他在殿试时发挥有些欠佳,落到了三甲之列。

        后来张兆阳有意到地方历练一番,于是便谋了盐城县令这个差事。

        这其中当然也有贾琼的功劳,要知道盐城可是富庶之地的上县,一般的三甲进士大都会被分配到偏远地区的下县去任职。

        张兆阳一马当先,几个兵丁骑马护送着一辆马车跟在他身后。

        港口外的道路坑坑洼洼,马车在上面快速行进,颠簸程度可想而知。

        此时车里坐了四个人,他们都穿着八九品的官服,显然也是官员。

        不过他们现在的状态可不太好,都是一副东倒西歪,衣衫不整的样子。

        尤其是年纪最大的那名老者,他面色涨红,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看起来好像随时都要断气一样。

        好在他们很快便到了目的地,张兆阳勒住缰绳,翻身下马,马车也停在了不远处。

        车上的几个人终于长松了一口气,这里面看起来最年轻的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低声骂道:“姓张打算干什么,这大半夜的把我们弄到码头来,还非让咱们坐马车,刚才我差点吐出来。”

        此人名叫邵威远,是盐城县尉,他满身酒气,面色潮红,显然是喝酒的时候被叫来,心里非常不痛快。

        另一个中年人摇摇头说道:“我也不知道。

        我都已经在翠红楼睡下了,突然被叫过来,我到现在现在还迷糊着呢。

        赵主簿,您知道是什么情况吗?”

        答话的这人名叫袁健生,是盐城典史,也是四十来岁的年纪,身材瘦弱,一副酒色过度的模样。

        赵主簿五十多岁,身材肥硕,他说道:“好像是有个什么大人物要来,张县令带咱们来迎接的。”

        邵威远问道:“什么大人物,这时候到盐城来干什么?”

        赵衡摇摇头说道:“这我就不清楚了,孙老,您知道吗?”

        车上三人都看向那名年纪最大的老者,此人名叫孙仁,是盐城县县丞。

        孙仁抚着胸口,好容易才喘匀了气,摆摆手说道:“老夫也不清楚,张县令只说是个重要人物,不能耽搁,必须立刻来码头迎接。”

        “这叫什么事儿啊,没头没脑的,真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邵威远脾气暴躁,又喝了酒,嘴上没有把门的。

        孙仁听他越说越不像话,赶紧打断他说道:“行了,迎什么人下去问问就是了,不可对县尊无礼。”

        孙仁在几个人里显然威望最高,邵威远听到他这么说,虽然心里不痛快,却也不再抱怨。

        <div  class="contentadv">        虽然马车跟张兆阳隔着一点距离,不过在这静谧的码头上,他依然听了个七七八八。

        张兆阳的心中恼怒,面上却没有显露出来。

        胥吏之害在大楚各地都很普遍,在盐城尤其严重。

        车上的这几个佐贰官,都是盐城本地的大户出身,有很深的背景。

        就拿孙家来说,大楚立国百余年间,孙家曾出过七位进士,官职最高的一位曾经官居户部尚书,入阁为大学士。

        如今孙家虽然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人物,但是孙仁的一个兄弟现在就官居四川按察使,也是堂堂正三品文官,执掌一省刑狱。

        其他三家的情况也大致类似,都是世代官宦,又互相联姻,势力盘根错节。

        在大楚的顶级权贵眼中这四家可能算不上什么,但是在这小小的盐城,他们足可以说是一手遮天了。

        四姓长期把持着盐城县的政务,巧取豪夺,几十年下来,盐城已经有一多半的田地归了这四家人。

        所谓强龙难压地头蛇,张兆阳之前的几任县令都被这几家架空了。

        若不是张兆阳后台足够硬,这些人不敢太过分,他怕是也难免落得跟几个前任一样的下场,变成个泥塑的菩萨,命令出不了县衙。

        张兆阳这两年可没少受他们的气,推行的许多政令都是阻力重重,难以落到实处,让他心里窝火。

        这一次贾琼的到来,不但让他看到了守住盐城的希望,也给了他摆脱这种困局的机会。

        张兆阳看着海上的那一轮明月,脑海中不由浮现起岳阳楼前的那一幕。

        一个昂扬少年一手持笔,一手持壶,写下那首注定要光照万世的不朽之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数年不见,玉京兄,不知你如今又会是何等风采,真是令人神往啊。

        想到这里,张兆阳胸中豪气顿生,这些年心中积攒的那些郁气好像一下子便烟消云散了。

        这时孙县丞四人来到张兆阳身旁,孙仁貌似恭敬的拱手问道:“县尊,不知咱们这是在等何人啊?

        我这把老骨头可不比您年轻力壮,刚才可是差点儿被颠散架了。”

        “就是,这大半夜的把我们折腾来,总该让咱们知道要迎谁吧。”

        “叛贼随时可能来攻城,这时候县尊出城怕是不大妥当啊。”

        “对啊,有什么大人物能比得上我盐城满城百姓的身家性命重要啊。”

        四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挤兑着张兆阳,若是在以前,张兆阳肯定会心中窝火,不过此刻他看四人却像跳梁小丑,不值一提。

        他伸手一指天上的月亮,淡淡笑道:“诸位可曾听过《春江花月夜》?”

        孙县丞四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张兆阳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孙仁说道:“贾诗仙的大作我等自然知道,不知县尊大人是何意?”

        张兆阳笑道:“我要恭喜你们四位,因为伱们马上就能见到诗仙本人了。”


  (https://www.pcczw.com/wx/71752/118644289.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