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朕的大明朕做主 > 第157章 长芦拍卖告一段落

第157章 长芦拍卖告一段落


第157章  长芦拍卖告一段落

        户部衙门之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拍卖会”正在进行。

        对于这场好戏,朱由校选择白龙鱼服,悄悄的来,躲在二楼看戏。

        长芦盐运司,下辖沧州、青州二分司,长芦、小直沽二批验所,二十四个盐场,各有一个盐课司,年办小引盐十八万八百余引。

        产出之盐供应北直隶、河南的彰德、卫辉二府。

        收到的盐税负责供应宣府、大同、蓟州三镇军饷,以及郊庙百神祭祀、内府羞膳及给百官有司。

        年入太仓银十二万两。

        从锦衣卫开始抓人那天起,从长芦盐运司提盐的商户都集中在了京城。

        别问是怎么知道消息的。

        袁世振这个损种特意派锦衣卫去给“友好”的通知了一下。

        不给面子,选择不来的,以后就别再售盐了,让抓住就等着全家上刑场吧。

        听到袁世振说到这个,朱由校出声道。

        听到文官找锦衣卫借人,朱由校挑了挑眉毛。

        “大人放心,我等回去后就运银给没选上的各位,收购盐引。”

        整个过程分为两部分。

        你背后有人,我背后没人似的。

        事关世袭罔替,突然有这么一大波黑货流通进来,谁还顾得上是哪儿来的,纷纷敞开了各自的荷包。

        听到皇帝的话,袁世振当即拱了拱手。

        随着一群户部文书清点完在场的二十多个盐商带来的旧引,一阵抑扬顿挫的声音在户部大堂上传开。

        这个时候当然是抓紧时间往自家扒拉好处了。

        而那些没被选上的盐商,此时脸上也没见有多么的如丧考妣。

        旧引朝廷还是认的,虽然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兑盐。

        满意的点了点头,朱由校示意刘时敏将名单收起来。

        闻言,袁世振斩钉截铁的回答道。

        大伙儿都知道这玩意儿关系着将来售盐世袭罔替的资格。

        而在这个过程中,袁世振这厮靠着从内务府借来的三个皇商,足足给这些人以两倍盐引本身价格卖了三万多小盐引出去。

        “就是不知道这些人能不能吃的了这个苦啊。”

        前三日,各个大商先合伙把那些个小盐商从场上给踹了出去。

        交易早就在私底下进行完了。

        “如今,一有陛下按劳给薪之策,二有晒盐之法,官盐产量必然上升。”

        “这些人多可识文辨字,所以臣想让这些人去各地盐场,以为场督,负责编练盐丁。既可打击私盐,又可严防宵小作乱。”

        私盐这玩意儿,不上税这条他就不能接受。

        “没问题。”

        “办法是个好办法。”

        “二者,臣想要从锦衣卫借些人手。”

        坐在大堂中央的主位上,待文书念完新分配好的名额后,看着堂中众人道。

        “这旧引,就由各家得到售盐世袭罔替之权的人收购,日后由朝廷承兑,没问题吧?”

        “按劳给薪,多干多得,少干少得,不干不得。”

        “陛下聪慧,臣拜服。”

        “臣打算双管齐下。”

        “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做?”

        势力庞大的、权势通天的,抓紧时间从其他小门小户手中收购盐引。

        “袁可立给朕回信说,这个法子实行之后,长芦那边冬天的盐产量,都快比得上去岁夏天了。”

        “哦?”

        “顺天府李氏,七千五百未兑旧引,得长芦之盐销往卫辉之权,世袭罔替。”

        而那些卖的人,在明知自己竞争不过的情况下,也选择高价将手中的盐引卖给别人,自己拿着现银离场,和背后的势力分三七分成。

        五天时间,足够这些盐商和他们背后的势力在私底下搞拼音交易了。

        十二个地区,根据统计,十九户有上桌的资格,六户陪跑,最终选出了十二个商户。

        <div  class="contentadv">        快速的将名单抄录了一份,袁世振来到二楼,交给刘时敏道。

        在皇帝对于所有劝诫奏章都留中不发的状态下,谁脑子抽抽了继续上书啊?

        “陛下,这是名单。”

        闻言,朱由校赞同的点了点头。

        听到袁世振的话,下面被选上的盐商当即就拍着胸脯表示道,这个就叫做体面。

        这关系到一个铁饭碗,想要的,肯定是要花费高价来买的。

        “干得不错。”

        北直隶八府二州,外带河南两府,一共选出了十二个商户。

        “但臣要做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打击私盐。”

        那些个小门小户,连上桌子的资格都没有。

        “就是就是。”

        听到袁世振的话,朱由校摸着自己的下巴,思索着道。

        。。。

        在短时间内,像是上奏弹劾,把对方背后之人给搞下去这种手段根本就用不上,只能相互给个体面,出高价来收购。

        看着陆陆续续离开户部的盐商,朱由校不得不感叹一句,精彩。

        “民制、商运、商售、官督。”

        袁世振曾经在两淮玩过这套,现在有了皇帝在背后支持,以及对他方法的改良,搞起这套来,那是相当的驾轻就熟。

        “臣听说,陛下令锦衣卫专设恩荫千户所,供养勋贵,以示恩德。”

        “官督之事,你打算怎么解决?”

        “然由于往年盐引超发、私发、滥发,各地盐场产盐不足,盐政废弛,更有盐场官员,克扣官盐,转为私用。再加上小民贪财,私自煎盐。导致大明境内私盐泛滥,盐税流失。”

        又从袖子中拿出一份奏章,交给刘时敏,袁世振接着道。

        “臣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解决民制、官督的问题。”

        “接下来,臣打算派人整顿长芦各个盐场,保证产盐量。”

        “嗯。”

        “彰德府赵氏,五千七百未兑旧引,得长芦之盐销往彰德之权,世袭罔替。”

        “商运、商售,这十二家商户就能解决。”

        “监督各地盐场之事,不能仅由户部去做。”

        “一者,设立巡盐司,朝廷专立官员,巡查各地盐场。”

        但准户部尚书既然已经说了,那大伙儿就要给面子。

        后两日,就是各自背后势力的拼音交易的时间段了。

        “去岁,朕听宫内的一个小太监说了晒盐之法,就让他去对长芦盐场进行改制,实行工场法。”

        “如今改革盐政,私盐必须要严厉打击。”

        “皇爷放心。”

        听到皇帝的话,刘时敏在朱由校身后小声的道。

        “锦衣卫,也不是各个日子都过的去。”


  (https://www.pcczw.com/wx/71800/118045940.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