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朕的大明朕做主 > 第154章 这盐税明显不对

第154章 这盐税明显不对


第154章  这盐税明显不对

        “《奏请立后疏》”

        “袁可立在天津任上送来的?”

        桌上放着本奏章,朱由校转头看向刘时敏问道。

        “回皇爷,是的。”

        躬着身,刘时敏低着头,看不出脸上表情。

        “老五最近的课业不好?”

        手在奏章上拍着,朱由校问道。

        “奴婢听说,五殿下因为背书,让袁知府抽过手掌。”

        “哦~”

        闻言,朱由校恍然的点了点头。

        袁可立这是明白了他用朱由检做储君的打算,在表示自己的反对。

        朱由检,不够格。

        你还是自己生一个来吧。

        不过,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小胳膊小腿儿,朱由校将袁可立的奏章放到一边。

        还不是时候。

        “留中不发。”

        刚将袁可立的奏章丢到一边,朱由校接着就翻开了袁世振的奏本。

        然后,越看脸色越黑。

        “煮海之利,历代皆官领之。太祖初起,即立盐法,置局设官,令商人贩鬻,二十取一,以资军饷。既而倍征之,用胡深言,复初制。丙午岁,始置两淮盐官。吴元年置两浙。洪武初,诸产盐地次第设官。”

        “都转运盐使司六:曰两淮,曰两浙,曰长芦,曰山东,曰福建,曰河东。”

        “盐课提举司七:曰四川,曰广东海北,曰黑盐井,曰白盐井,曰安宁,曰五井,曰察罕脑儿(河北)。”

        两淮下辖三个分司,两个批验所,盐场三十个,原岁入太仓馀盐银六十万两,现岁入一百一十三万两。

        两浙下辖四个分司,四个批验所,三十五个盐场,岁入太仓馀盐银十四万两。

        长芦下辖两个分司,两个批验所,二十四个盐场,岁入太仓馀盐银十二万两。

        山东下辖两个分司,一个批验所,十九个盐场,岁入太仓馀盐银五万两。

        福建下辖七个盐场,一个盐课司,岁入太仓银二万二千馀两。

        河东下辖解盐,岁入二十四万两。

        广东下辖十四个盐厂,海北下辖十五个盐场,各有一个盐课司,岁入太仓银一万一千两。

        四川下辖是七个盐课司,岁入七万一千余两。

        云南下辖十二个盐课司,岁入太仓银三万五千余两。

        提着笔,朱由校在草稿纸上勾勾画画,两淮按照袁世振改纲盐法之前的计算,那么大明岁入盐税合计一百三十六万两。

        而这笔钱的第一个作用是给九边输送粮饷,剩下的才是真正归入国库的银子。

        历史上的松锦会战,崇祯就是扣了给九边的粮饷,导致九边哗变,给李自成活生生的供了一波血,奶活了闯王李自成。

        盐课二十抽一,那么每年盐的GDP就是两千七百二十万两。

        大明盐价基本是百斤八分至一两银,按照最高价算,就可以得到每年大明的产盐量——二十七亿两千万斤。

        算上浪费、腌菜、牲口食用、工业用途这些,一个人一天盐的使用量按照三十克计算,一个人一年差不多就是十二斤。

        上下一除,就是大明每年产出的盐能供应多少人。

        然后,朱由校就得到一个神奇的数字——大明每年产出的盐差不多能供应两亿三千万人。

        “????”

        看着自己算出来的人口数,朱由校脑门上冒了几个问号出来。

        咬了咬笔杆子,朱由校仔细的思索了起来。

        大明这个时候有多少人,一直是个谜。

        如果按照两亿五千万保守估计,这个产盐量就少了两千万人的份。

        而且每人每天三十克盐都属于保守估计,因为还有其他耗费。

        不说种田这种重复性的高强度工作需盐量很大,还有织布等工业生产也要盐,另外就是国人那个做饭方式,盐耗就很大。

        而且大明的盐不单单是自己一家吃,光是每年北边儿的蒙古诸部就从大明买走不少的盐。

        <div  class="contentadv">        “一年产这么些盐,糊弄鬼呢?”

        将笔放回砚台内,朱由校没好气想到。

        这个数字恐怕翻上一番都止不住。

        就在这时,有小太监进来禀报道。

        “陛下,锦衣卫指挥同知许显纯求见。”

        闻言,朱由校挑了挑眉毛。

        许显纯来干嘛,最近貌似没他的戏份啊。

        “宣。”

        “臣锦衣卫指挥同知许显纯恭请圣安。”

        “平身吧。”

        将自己算盐产量的宣纸收起来,朱由校看向许显纯道。

        “什么事?”

        “臣奉旨暗查盐课提举司,特来复旨。”

        闻言,许显纯从袖中拿出一本奏章,举过头顶。

        “哦?”

        听到许显纯的话,朱由校这才想起来,他让许显纯摸盐课提举司的底。

        “念。”

        闻言,刘时敏连忙快步走去,将许显纯的奏章取走。

        “臣锦衣卫指挥同知许显纯顿首。”

        “开头跳过,念关键的。”

        听到刘时敏打算从头开始念,朱由校挥了挥手。

        “。。。”

        听到皇帝的话,许显纯和刘时敏都沉默了一下。

        “。。。臣查部分转运司、提举司、盐场在京人员。其中贪污甚重,有官员院藏白银百万之巨,有长芦私盐窝主购田千顷,盐税尽皆被贪。。。”

        “砰!”

        刘时敏还没念完,朱由校就将袁世振的奏章拿起来砸在了桌子上。

        “别念了,越听越糟心。”

        从刘时敏夺过许显纯的奏章,朱由校大概的翻看了几眼后,就看向刘时敏道。

        “传诏袁世振,废各地盐课提举司、转运司,废盐户,专设盐铁司管理盐政,招募民丁造盐。”

        “他在两淮施行的纲盐法,从长芦开始,推行天下。”

        “民制、商运、商售,官督。”

        “各地挑选忠顺商户,世袭罔替,分区售盐,严查贪污盐税之人。”

        “许显纯,你带人去辅助袁世振,但凡发现贪污,一律以大明律惩处。”

        “臣遵旨!”

        闻言,许显纯双眼一亮,立刻拱手道。

        “许显纯,你给朕记住了,谁反对,谁就是屁股不干净,伱就带人去给朕查!”

        “臣记住了。”

        闻言,许显纯忙不迭的点了点头。

        锦衣卫又有事可以干了。

        旧衙门院子外面,穿着一身新发的飞鱼服,丁修看着急匆匆而来,兴冲冲而去的许显纯。

        他现在是个百户,昨夜两百多锦衣卫比武,他一人独挑七人,靠着手中长刀挣来了这个职位。

        “这是又有活儿要做了?”

        用手擦了擦鼻子,丁修好奇的看着离去的许显纯。

        “杀气腾腾的,也不知道这又是要去把谁给弄死啊。”


  (https://www.pcczw.com/wx/71800/118045945.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