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朕的大明朕做主 > 第150章 夸,夸上天去

第150章 夸,夸上天去


第150章  夸,夸上天去

        听到黄尊素的话,堂中众人当即都将目光投向了他。

        “昔年,太祖皇帝何其威武。”

        “洪武元年,太祖命徐达、常遇春出北平,挥师西向,兵克山西。又命冯胜、汤和由河南渡河北向,以为策应。仅用时五月,就兵分三路,连下太原、大同、宣府等地。洪武二年六月,常遇春回师北平,进克上都,元顺帝仓皇北顾应昌。”

        “仅用两年不到,就灭了暴元,定了这大明大明江山。”

        “一直到洪武二十一年,征虏大将军蓝玉北伐,捕鱼儿海大破北元,迫蒙古人去皇帝号。”

        “之后呢?”

        “大家都知道嘛,凉国公,蓝大将军,被剥皮实草,传示各地。究其党羽,牵连致死者高达一万五千之众。”

        说着,黄尊素一摊手,看向堂中众人。

        “焉不知,彼时彼刻,就是那,此时此刻?”

        “嗯(二声)”

        听到黄尊素的话,张问达就忍不住一扬脑袋。

        “陛下敢杀人,好杀人,会杀人。”

        看着在场众人,黄尊素舞动着双手道。

        “大家伙儿呢,都要注意,不要逆了上意,凡事都顺着些皇帝陛下。”

        “如今,不管是熊廷弼在辽东剿灭建奴也好,皇帝在南海子操练新兵亦好,他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建奴逞凶啊。”

        “昔年,世宗皇帝刚进北京城时,不也是一腔热血,要重整大明吗?结果呢?最终不还是在西苑当起了那向往缥缈的破落道士?”

        “即便倭寇横行,有那胡宗宪统御精兵,号令强将,最终不还是落得个狱中自缢的下场?”

        “等到这建奴平了,四方定了,这凡俗之事,也就干扰不到陛下了,到时候总是要兴文匽武的嘛,那他熊廷弼又能蹦跶几天呢?”

        “黄公高见!”

        待到黄尊素说完,张问达高贺一声。

        “来,我等为黄公共饮此杯”

        随着张问达举起就杯,堂中就又是一阵碰杯的声音响起。

        这人喝高了啊,他就容易飘。

        “还是我等着相了啊,平日里不应该反对陛下。”

        几两猫尿下肚,张问达是什么话都敢说。

        “这不管陛下是要推行什么银币,还是要搞什么所有土地悉数纳税。”

        “我们都要赞成,都要夸,夸上天去!”

        “夸他个一日千里!”

        “夸他个虎虎生风!”

        “夸他个恍如隔世!”

        “到时候,群情激愤,天下板荡,不就是我们这些忠良,为国尽忠的时候吗?”

        “好!”

        听到张问达的话,当即就有御史喝的腿都伸不直了,歪歪扭扭的站起来道。

        “好一个一日千里!好一个虎虎生风!好一个恍如隔世!”

        “来,举杯!”

        一众人在张问达的府上聚集到了半夜,才三三两两的散去。

        也不知道张问达府上的酒是从哪儿来的,李邦华这个江西人都给喝的有些上头。

        “疯了,疯了,这些人都疯了。”

        踉踉跄跄的从张问达府邸里出来,李邦华嘴里念叨着,在仆人的搀扶下上了马车。

        万历四十四年,朝中局势动荡。

        恰逢邹元标被指为东林党魁,李邦华与邹元标是同乡,小时候又在邹元标门下学习。朝中党争四起,他被调任山东参议,他爹李廷谏的南京刑部郎中也被罢官。

        见到朝中这个样子,李邦华不敢多待,直接告病回乡。

        万历四十八年十一月,天启上位后,周应秋满大明的到处搜刮官员,他被当时还是大理寺卿的邹元标递了条子到吏部,周应秋叶也没阻拦,直接召进了京城,补了一道御史的职务。

        “这都是些什么人啊。”

        <div  class="contentadv">        摇晃着自己昏昏沉沉的脑袋,李邦华感觉自己的三观都要被人给敲碎了。

        “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手在车厢壁上拍打着,李邦华只感觉自己平日里是眼瞎了,觉得这些人都是君子!

        “恶心!”

        且不提李邦华如何的恶心,就说次日中午,朱由校的龙书案上就放着整整齐齐十几本奏章。

        “给熊廷弼封侯?”

        “这都是臣工们送来请封奏章?”

        转头看向刘时敏,朱由校眼神玩味的问到。

        “回皇爷的话,是六科给事中、各道御史上的奏章。”

        “你觉得,熊廷弼该不该封侯?”

        手指在桌面上敲动,朱由校看向刘时敏问道。

        “奴婢以为,不当封侯。”

        听到皇帝向自己问政,刘时敏躬下身子,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哦?却是为何?”

        闻言,朱由校眼神微转,问道。

        “回皇爷,我大明封爵之法,历代先帝已有定例。”

        躬着身子,刘时敏缓缓道。

        “可封爵者,无非武勋亦或外戚。”

        “武勋封爵,为太祖所定。开国辅运封王,奉天靖难封公,奉天翊运封侯,奉天翊卫封伯。”

        “外戚封爵,为世宗所定。嘉靖八年,世宗颁《外戚世爵裁革令》:戚畹周亲不得与汗马余勋为齿,且外戚恩封,不得请袭,止终本身。”

        能从万历的司礼监溜达到天启的司礼监,还能从崇祯的监狱里活着出来,刘时敏的政治嗅觉相当的犀利,敏锐的察觉到皇帝语气的不对劲。

        故此,刘时敏对皇帝的问政基本都是秉公持正。

        “嗯,说的好”

        闻言,朱由校点了点头。

        大明非武功不得封爵,虽然有些夸张,但也没偏到哪儿去。

        外戚的爵位,只有一代,是流爵。

        而世爵,哪都是祖上拼死拼出来的。

        “这熊廷弼现如今只是灭了建奴两旗,就给他封侯。”

        “那将来再灭建奴两旗,四旗,乃至于族灭建奴,朕给他封什么?封王吗?”

        将这十几本丢到一边儿去,朱由校没好气的问道。

        “兵部关于封赏的奏章出来了吗?”

        “还没有。”

        闻言,刘时敏摇了摇头,道。

        “事关重大,按照惯例,剿灭外族后,需要军将呈送俘虏、首级进京,兵部派人前去核查,而后请奏。”

        “奴婢估计,现如今兵部还未选出谁去核查。”

        “这样啊。”

        闻言,朱由校点了点头。

        军功这个事,核查起来很是繁琐,但不可避免,毕竟你不能下面报多少,上面就觉得是多少啊。

        不然的话,没几年,大明就到处都是侯爵了。

        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

        摩挲着自己光滑的下巴,朱由校思索着。

        军功核查这个事,他得插上一手。


  (https://www.pcczw.com/wx/71800/118045954.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