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朕的大明朕做主 > 第623章 颜思齐能成事儿?

第623章 颜思齐能成事儿?


“海寇?”

听到骆养性的话,在场众人面面相觑,紧接着眉头就纷纷的皱了起来。

“你小子是不是疯了,通倭那可是要诛九族的大罪。”

看着年纪轻轻的骆养性,朱纯臣忍不住开口训斥到。

倭,是大明不能提的一个滑稽。

不管是通倭还是倭寇,那都是大明的一个痛处。

对于大明朝廷来说,虽然前有戚继光领着人将沿海给犁了一便,后有月港开海,勉强算是将沿海的无业游民给安稳了下去,但倭寇仍然是大明头上的一个紧箍咒。

而通倭,对于勋贵们来说,则更是触及到灵魂的伤痛。

一旦被人告发说是通倭,那可就真的距离身死族灭不远了。

大明第一个戴了通倭帽子的人,是胡惟庸。

而胡惟庸通倭了吗?

大概率是真的通了。

因为胡惟庸通倭这事儿,从胡惟庸案发的洪武十三年,让朱元璋一直给记恨到洪武二十九年九月,《皇明祖训》修成颁布之时,还特意在【日本国】旁边用小字注释:虽朝,实诈,暗通奸臣胡惟庸谋为不轨,故绝之。

大明和倭国的梁子,那是早在开国之时就结下了。

虽然万历援朝之后,倭寇对于大明来说已经不再是问题了。

但现在这屋子里,一群勋贵,这要是和倭这个字有了勾结,反手让人给捅到了朝堂之上,那他们可就真的乐子大了。

“不是倭寇,是个在倭国的海寇,是大明人。”

听到朱纯臣的话,骆养性又开口强调了一次,而后道。

“是泉州那边的商户,去年锦衣卫报上来的,消息被压了下来,也是老关系了,和当年援助朝鲜有关。”

“哦。”

听到这话,在场众人纷纷恍然的点了点头。

大明的对外贸易,是不能放在桌子上说的,但是桌子上的人都知道。

以漳州月港为中心,周边的海商都聚集在哪里。

当年锦衣卫派往日本的间谍,就是混在了月港前往倭国做生意的船队之中,才让大明朝廷得知丰成秀吉死的消息比倭国人还早。

“天子南库那边的事情,不都是宫里的公公们在管吗?我们这么勾搭,是不是不太好?”

月港,又称天子南库,一直都有宫中太监在那边捞钱。

但事实证明,天高皇帝远,太监在月港根本就捞不到钱。

“我听我爹。。。咳咳。”

说顺嘴,爹字就说了出来,但随即骆养性就察觉到不对,改口道。

“骆正卿给陛下汇报过,但陛下觉得那姓颜的恐怕不能成事儿,而且这事情朝廷也不好直接出面,所以就让我爹就让我将这事告诉各位,各位若是有想法,锦衣卫。。。谍报司可以从中牵个线。”

看着一个个目光炯炯的盯着自己的勋贵,骆养性伸手挠了挠自己的头,回忆了一下他爹骆思恭安顿的一些话后,继续开口道。

“我说的这个颜思齐,是泉州那边很大的一个海寇,也能说是海商,在沿海有几支自己的船队,但苦于没个身份,所以一直在想方设法的在朝中找个靠山。”

“他手下私兵很多?”

听到骆养性的话,郭培民皱眉问道。

他到底是在武德司受训过的,对于这种养私兵的事情,是有些敏感的。

“在大明没有,但在倭国有,据说是不少。”

闻言,骆养性点了点头道。

“锦衣卫在泉州的探子传回的消息说,这人想要在倭国的京都提刀上洛,希望事后能得到朝廷的册封。”

“提刀上洛?”

听到骆养性说的这个莫名其妙的词语,再结合后面的册封,在场的勋贵都不是蠢人,当即就明白是什么意思。

不就是造反呗。

“他在倭国有这么大的势力?”

惊奇的看着骆养性,朱纯臣好奇的问到。

“这就是为什么陛下说这个颜思齐难成事的原因。”

摇了摇头,骆养性脸上的表情表明了他也不相信颜思齐能成事。

倭国人正规军的战斗力,当年援朝战争大明也是见过的。

那倭国现在再是小国寡民,也不是区区一个海寇就能解决的。

这要是让你解决了,那大明朝廷的脸面往哪儿放?

咳咳。

这要是让你解决了,那大明也就该解决你了。

“那骆正卿的意思是。”

听到这里,郭培民点了点头,开口问道。

“让这个颜思齐带人到朝鲜先看看成色,若是能做事了,待朝鲜那边的事毕,倭国那边再试试也不晚不是。”

闻言,骆养性当即开口到。

“那就试试吧。”

听骆养性说到这里,朱纯臣的眼睛在骆养性身上放了一阵后,点了点头。

“我们现在天津招募民丁,将人送到陛下定下的那个济州岛,待到那颜思齐人来了,我们见见人,也才能做下决定。”

“那我这就给我爹传消息。”

听到朱纯臣的话,骆养性连忙应了一声后,离开了屋子。

“世叔,这。。。”

看着骆养性离开的背影,郭培民有些犹豫的看向了朱纯臣。

“这骆养性来这里,是宫里的授意。”

看了一眼在场的其他勋贵子弟,朱纯臣开口提醒了一句。

言下之意就是,这事儿恐怕是皇帝的安排。

“嗯。”

听到这话,在场的其他人纷纷点头,同意了朱纯臣的说法。

骆养性骆家,虽然是当年嘉靖的家臣,算是勋贵,但到底没有名分。

这次捞钱,是皇帝给勋贵们的一个机会,这骆养性参与进来,还是有些突兀的。

也只有皇帝的授意才能说得通。

“那我。。。”

看着朱纯臣,郭培民犹豫了一下后问道。

“这事情要在陛下那里,最少也要在武德司留个案底。”

不待郭培民说完,朱纯臣就开口道。

身为万历的女婿,皇帝的姑父,朱纯臣对于皇帝这个位置有多么的善忌,可谓是心知肚明。

而且,身为一个软骨头,朱纯臣更是清楚,如何在波谲诡秘的朝堂上保身。

“将我们今天说的这些话,都报上去。”

“明白了。”

稍微一思索,郭培民就明白了朱纯臣的意思。

这就是防着皇帝卸磨杀驴的一种手段了。(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71800/118614768.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